崇贤村
崇贤村 崇贤村村名来历 崇贤村基本情况 崇贤村民风民俗 崇贤村发展趋势
崇贤村,俗称窑子头,因早期定居于此者多依塬凿窑而居,且地处东南部丘陵的尽头而得名。《介休县志》记载:“秦王庙,在崇贤村,因唐太宗为秦王时(唐高祖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讨刘武周驻兵于此,建庙以祀”。唐太宗李世民礼贤纳谏,平定四方,百姓崇颂,故取名崇贤,取崇尚贤德之意。从地理方位上讲,崇贤村位于三佳乡南端与城关乡、龙凤镇、洪山镇的结合部,是全市唯一与三个乡镇接壤的行政村。崇贤村北邻三佳温村,东连洪山镇上曹麻村,南接龙凤镇鳌子岭,西隔龙凤河与城关乡石河村相望。与其地板相连的还有西北端的城关乡下庄村,西南方的龙凤镇龙头村。地处四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在全市独有,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谓之介休的“金四角村”。崇贤村介于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丘陵面积占60%,40%为平川。村东沟梁起伏,发源于鳌子岭的“崇贤大沟”,俗称中角沟,主沟长4公里,集水面...
详情崇贤村,俗称窑子头,因早期定居于此者多依塬凿窑而居,且地处东南部丘陵的尽头而得名。
《介休县志》记载:“秦王庙,在崇贤村,因唐太宗为秦王时(唐高祖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讨刘武周驻兵于此,建庙以祀”。唐太宗李世民礼贤纳谏,平定四方,百姓崇颂,故取名崇贤,取崇尚贤德之意。
从地理方位上讲,崇贤村位于三佳乡南端与城关乡、龙凤镇、洪山镇的结合部,是全市唯一与三个乡镇接壤的行政村。崇贤村北邻三佳温村,东连洪山镇上曹麻村,南接龙凤镇鳌子岭,西隔龙凤河与城关乡石河村相望。与其地板相连的还有西北端的城关乡下庄村,西南方的龙凤镇龙头村。地处四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在全市独有,从这个意义上讲,可谓之介休的“金四角村”。
崇贤村介于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丘陵面积占60%,40%为平川。村东沟梁起伏,发源于鳌子岭的“崇贤大沟”,俗称中角沟,主沟长4公里,集水面积5平方公里。村西有市境内最大的洪水河———龙凤河流经,大运高速公路和介洪公路穿村北交叉而过。崇贤村土地肥沃,平川区水源充足,丘陵区水源缺乏,建材沙石为其唯一可利用资源。
早期人类择地而居,河水流域为首选之地,加之崇贤村介乎平川丘陵之间,依垣可造屋,居川易耕作,优越的自然条件必然成为人们的理想之所,因此,崇贤村有着悠久的人类居住历史。随着人丁繁衍和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乡民逐步告俗别了土窑洞穴,建造了砖木结构的瓦房,进而形成村落。
聪明睿智的崇贤人,利用村畔河道的石料,铺设了长百余米的石头街道,实现了早期的道路硬化。尽管随着居住环境的变迁,曾作为贯通南北的石头街已失去往日功用,两旁已是青藤绿草,略显几分荒芜。然而,这条印记早年人类足迹的主街道条石依旧,仍不失为一道感受地域风情、洋溢乡野情趣的风景。履步其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仿佛又触摸到昔日的人文脉络。
石头街的南端,原筑有堡门,即南堡门。整个村落被高耸的堡墙护卫着,四周闭合的堡墙辟有南堡门和西小门供人行车往。如今南堡门无存,只能过得去行人的西小门基本保持着往日模样,仍为村民出入之门户。
在这个村堡中,还建有一堡中堡,俗称“马家堡”。顾名思义原为马氏家族所构筑,后有杂姓人家迁居其间。从遗存院落来看,堡内建筑多形成于清朝晚期。位于马家堡东南隅的建筑,原为一处三进院落的豪宅,疑为马氏家族的主宅。现外院、中院已拆除,仅有门墩础石及上马石残留于原处,内院已有部分拆除翻修,惟堂窑套楼仍为原有建筑。从二层木楼中梁墨迹中可以读出,建于“大清道光二十九年岁次己酉四月”即1849年4月。
崇贤村现存民宅古院多处,如嵌有“纯嘏”石雕门匾和钉有“万喜”门钉的豪门大院;如书有“耕读第”字样和镶有“致远”砖额的单门独户;如从“永贞吉”院门而入,可及“锡纯嘏”二门的套院等。这些宅院,均为传统型北方民居四合院结构,只是规模大小、装饰繁简不同而已,今或保存尚好,或部分保留、或闲置弃用。从其间遗存的影壁、廊柱、雀替、窗棂、土地堂来看,原主人对其居所的装饰还是颇为讲究的,透析出的信息是,崇贤村原来不乏小富人家,以及他们祈求平安吉祥的心理。
崇贤村民宅古院中,建筑风格最为别致、保存最为完好的,当数乡民俗称的“新户院”。该院坐落于村东南方位临街处,为一坐北面南的单进四合院,从阳刻篆体门字匾额的题款可知,建于“癸亥秋七月”。据现居此院的老妇介绍以及对院内屋体建造风格实地查看,“新户院”的建造年代应为民国十二年,即1923年7月。
“新户院”内部建筑并无特别之处,其临街院门呈外“八”字型,俗称八字屏风墙,造型独特大方,略显有几分与众不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院门顶端奢华别致、颇具艺术价值的八卦门楣式门罩,堪称建筑中之精华!
仰目可视,镶嵌于院门墙体间的木质门罩规制开阔大气,做工镂月裁云。整个门罩上下两层,浑然一体,通体以镂空工艺雕刻有莲花、喜鹊、蟠桃、宝鼎、葡萄、法器、盘长、如意、缠枝、树木,以及八卦乾坤符号等吉祥纹饰和立体图案,俨然一件玲珑剔透的建筑艺术极品!可谓吉祥感物,联类无穷。它偌大的象征体系、丰厚的寓意特征、隐喻的内涵价值,反映出主人纳祥接福的美好夙愿,浓缩着民间吉祥心理定势之价值期盼,展现出传统民俗建筑艺术的无穷魅力!
崇贤村因崇尚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德 而得名,并建有“秦王庙”以祀之。如今,记载崇贤村名来历的秦王庙已夷为平地,遗址上仅有几块硕大的石块矢志不渝地守候着空旷的荒凉,不能不说是有辱村名的莫大讽刺,“崇贤”之情结该作何解释?文物的灭失使人倍感遗憾,而崇贤村唯一保存下来的古建———奎星楼,则让人感到些许带有缺憾的欣慰。
崇贤村奎星楼,史料无载。它位于崇贤村东南隅巽位丘塬,是一座通体石构、平面八角、仿木构制的二层 重檐楼阁式建筑,由楼阁台基和两层八角楼体及攒尖式楼顶构成,为崇贤村古往今来的标志性建筑。
奎星楼楼体通高8米,台基高1.5米,上筑八角空心室阁楼,中间四柱贯通,内部构成四方形藻井。一、二层各角雕筑束莲式倚柱,柱间嵌有挡板护卫,每层设门,正门均开于西北乾位。楼檐叠涩,雕斗拱、翼角及檐飞,腰檐额枋刻有书简、算盘、墨砚、灯盏以及吉祥花纹图案。整座楼体结构严谨、工艺精湛,为市境内罕见的一座全部以石材建造的奎星楼。
奎星楼是古代为崇祀魁星而建的楼阁。奎星,亦称“魁星”,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称为奎宿,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按现代天文学观点,包括仙女座九颗星和双鱼座的七颗星。后被古人附会为主宰文运之神,成为民间信仰的神祗。汉代《孝经纬援神契》书中已有“奎主文章”之说,科举制度设立之后取得高第称之为“魁”。
由于魁星掌管着文人功名成败之命运,故备受读书人崇拜,遂建魁星楼崇祀。继而魁星被形象化为一个立于鳌头之上,一脚向后钩翘、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的赤发蓝面之神,即所谓“魁星点斗,独点鳌头”。
崇贤村奎星楼一层正门石柱阴刻对联“斗向乾宫扶凤翼,星临巽位占鳌头”既点明了奎星楼的九宫方位,又道出了读书人的殷殷期盼,蕴含着对奎星虔诚膜拜之心理。二层门柱联“依绵峰而拱秀,仰胜水之环青”,则为崇贤村地处依山傍水的环境而感到惬意、自豪,抒发出一种“家乡美”的情结。
然而,修筑这座市境罕见、通体石筑的奎星楼所希冀给崇贤村带来文昌运兴的初衷,并未为后人所深谙其旨。百余年之后,承载读书人厚望的奎星楼,遭受了自身难保其全的命运,楼体石柱间镌刻有文字的碑石均遭人为破坏,弥足珍贵的史料已难以追回。
史料无载的缺憾、实物遭毁的现实,越发让人燃起欲从其间觅得一丝历史信息的欲望。笔者从田间地垅和楼阁空室觅得十余块碎石残片,加以拼凑,以企复原,但石碑文字并非一块碑刻所载,碑碣被肢解的程度超乎想象,若不是刻意捣毁,厚重的石材怎能具有如钢化玻璃破裂时的性能?无奈,仅能从其残石断句中,辨读出些许建楼之史料信息。
“建造奎星楼碑”碎石残片可读:“奎星者,职司斯文者也。观其笔,下点青云……,开千百世代之文明。修是楼,以安其神,则文德覃……。清咸丰乙卯之岁仲春上浣吉日庚午,崇贤村建修”。由此得知,崇贤村奎星楼建于1855年2月上旬,距今252年。
250多年前,崇贤村建造奎星楼的初衷是祈盼村内文风振兴、文运昌盛。百余年间,村内一直延续着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在秦王庙举行佛会、弘扬佛教文化的习俗,之后的农闲季节,村内还有唱干调秧歌的文化传统。然而,随着庙圮碑毁,早年的文化氛围未能得以传承,只有奎星楼还耸立一隅,成为静寂地孑然于旷野固守着仅存文风的一种形式。令人担忧的是,它的命运是否会遭受更为严酷的肢解?当然,更为担忧的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三乡结合部的文风!
崇贤村作为平川与丘陵间三乡结合部,历来为战事频发地带。秦王庙的创建,记载了秦王李世民讨伐刘武周的古代兵事,而近代战争也多发于此,崇贤伏击战即为一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中共太岳部队新八团一营三连与县民主政府三区民兵中队协同作战,星夜运兵至崇贤村外隐蔽埋伏,闫军保警大队进入抢粮时,遭遇伏击。经过半个小时激战,毙伤闫匪19人,生俘百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百余支。此役为近代兵事之范例,被载入史册。至于文革时期,1969年5月22日两支造反派武斗队在崇贤村交战造成23人惨死,则是一场耻辱的战事。
崇贤村现有人口478户1570多人,可耕地1465亩,退耕还林面积500亩,主要栽种核桃和紫穗槐。经济格局以农为主,以石料加工为辅,兼有养殖、运输、建筑和劳务输出,80%的劳力在本村务工或自主经营,村民年人均收入可达2800元。
崇贤村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陆续投资70万元,新打机井3眼,铺设输水管道近万米,安装出水栓百余个,保证了1100亩农田的灌溉。从2001年始,铺开道路建设工程,硬化道路面积4000平米,2006年继上年部分完成村内排水渠道配套后,又新开两条道路工程,实现了全村主干道路的全部硬化和路渠配套。
这些实事的兴办,赖于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集体经济的壮大,靠的是村委班子更新观念,引资办企。晋华、红星洗煤厂的引进以及石料加工厂的运行,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一座投资300万元、年产10万吨碳酸氢铝的化工企业已经建成,必将带动崇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应当有信心相信,因秦王李世民而得名的崇贤村,也是全市唯一的除本村所在乡外,与三个乡镇接壤的“金四角”村,能借“奎星”的庇佑,以文化振兴促经济繁荣,在新农村建设中“独占鳌头”!
周边小学
介休市三佳乡崇贤小学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洪山镇京昆高速公路崇贤小学
周边公司企业
港湾装饰有限公司
地址:洪山镇崇贤村
周边购物
地纶洪疚大农家店崇贤村店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X377
周边村庄
崇贤村
地址:晋中市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