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 五台山风景区 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旅游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沿革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地理环境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信息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历史人文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


五台山(Mount Wutai):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地处山西省 忻州市 五台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方圆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以 台怀镇为中心,周围屹立着东、西、南、北、中五个山峰,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如垒土之台,称作五台。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五台山与浙江 普陀山、安徽 九华山、四川 峨眉山、共称 中国佛教...

详情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地名网_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资料简介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介绍

五台山(Mount Wutai):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 忻州市 五台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方圆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以 台怀镇为中心,周围屹立着东、西、南、北、中五个山峰,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如垒土之台,称作五台。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五台山与浙江 普陀山、安徽 九华山、四川 峨眉山、共称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 尼泊尔 蓝毗尼花园、印度 鹿野苑、 菩提伽耶、 拘尸那迦并称 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据明代高僧镇澄撰《清凉山志》记载:五台山佛寺之始,以大孚灵鹫寺(今显通寺)为最早,初建于公元68年(东汉永平十一年),为汉明帝刘庄邀请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法时诏令兴建,成为“释源宗祖”之一。北齐时五台山有200余座寺庙,唐代最多达360余座,“会昌灭佛”之后,宋代还有72座,明时回升到104座,清末民初达到112座。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的寺庙68座,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

1982年11月,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1月,国家旅游局审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7年5月,国家旅游局审定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4月,国家旅游局通报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情况,山西忻州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等9家5A级景区被警告 。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 忻州市东北部 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以山地为主,为土石山区,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地形极为复杂。全境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其地形大致可分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13%)、丘陵(约占总面积的10%)。其最高峰北台顶海拔3061米,最低处清水河与滹沱河交汇处——坪上村,海拔624米,相对高差达2434米。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属于暖温带气候,但由于山地高大,且东西山脉的阻隔和境内地形崎岖,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除具有一些地带性的气候特征外, 还具有一些非地带性的、垂直地带性的气候特征表现。形成许多特殊的、区域性气候、气象特征。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腰风雪雷电,山下阳光灿烂,山顶碧空高云”等。也形成了极具观赏、开发的气象气候景观旅游资源。

大陆性气候的普遍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降水集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较快等特点。五台山景区,因距离沿海较远,平均海拔较高,四周又被高山阻隔,所以大陆性比同纬其他内陆区更加显著。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平均海拔较高,所以整个旅游区,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都较同纬度低。如夏季月平均气温为9.8°,而近纬度的代县夏季月平均气温是23°。冬季严寒、漫长,远远超过其它纬度地区。严寒期达300~340天,峰顶有“千年雪”、“万年冰”。

由于山体高大,东南湿润气流顺势爬升,形成一定的地形雨,五台山的降水雨量又较同纬度地区多,五台山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多雨区在800mm以上,北台顶最高平均降水量达1000mm以上。周边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下,最少地区仅为372mm。

由于类型繁多的冰缘地貌、地质地貌的多样性,造就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生物的多样化,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形成罕见的自然美地带。区域内植物五百九十五种,种类繁多。金莲花、 迎红杜鹃,被专家认定为中国独有。山中活动着众多的动物飞禽,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等。昆虫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二十多种昆虫新种。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还有多种颜色的黑曜石矿山,确定是多种颜色曜石,已经开采,且储量惊人 。有重大经济价值。

五台山塔院寺内的高耸入云的尼泊尔式的大白塔始建于元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是除了北京妙应寺白塔之外,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建造的又一杰作。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在历史上,塔院寺和它旁边的显通寺原为一座寺庙,这里就是原寺庙的塔院。明朝万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对寺院的殿宇进行了改建,让它和显通寺分开,成为一座独立的寺院,并取名为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因释迦牟尼舍利塔,即这座古尼泊尔式大白塔,造型优美,加之处于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四周分布着众多寺庙,所以它便成了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塔颈依旧粗壮,塔座和塔身相对瘦长,更显巍峨。大白塔通高五十六点四米。塔基为正方形,砖缝全用米浆、石灰搅拌砌筑。全塔各部粗细相间,造型优美。塔面为白色,形如藻瓶,塔盘、宝珠有铜饰品,塔上,风磨铜宝瓶高5米,覆盘两米多,悬铜铃,252个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悦耳。白塔中层,建塔殿3间,内有三大士铜像。

基座呈八角形,即: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紧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墙上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的石洞设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边的石洞立有刻有释迦牟尼双足迹象碑,左边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能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把佛足印拓下带了回来。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万历壬午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于是,这里就成了众僧向往的地方。到五台山游览的凡夫俗子也要凑热闹,顶礼膜拜,人多为求财消灾,而非修炼向善。

塔基四角建有四个小亭,在小亭的衬托下,使大白塔显得更加壮丽美观。环绕塔基造有可避风雨的长廊,大白塔的下层是个殿,俗称塔殿,殿内供奉着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一尊释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围廊里还置放着喇嘛寺庙内祈祷、诵经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15个法轮,它被又称为转经筒。法轮呈园桶形,转动自如,在每一个法轮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个梵文字,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称为“六字大明咒”。

南禅寺大殿 (2张)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千米的李家庄。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宋、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葺,1973年又进行了复原性整修,恢复了唐代殿宇建筑出檐深远的浑朴豪放面貌。

显通寺铜殿 (3张) 铜殿高八点三米,宽四点七米,深四点五米,是明朝万历34年(1606年)用铜十万斤铸成的。殿建平面见方,宽九尺,深八尺,高丈余,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佛。

显通寺无量殿 (3张) 五台山显通寺无量殿分上下两层,明七间暗三间,面宽二十八点二米,进深十六米,高二十点三米,重檐歇山顶,砖券而成,三个连续拱并列,左右山墙成为拱脚,各间之间依靠开拱门联系,型制奇特,雕刻精湛,宏伟壮观,是我国古代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无量殿正面每层有七个阁洞,阁洞上嵌有砖雕匾额,有的题“普光明殿”,有的题“法菩提场”,有的题“逝多园林”等。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1989年成立。从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经过发展壮大。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仅2006年一年, 五台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35.81万人次,旅游收入16.79亿元。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实行景区与生活服务区有效分离,将核心景区的居民和商业建筑进行整治拆迁,在距离核心景区下游的16公里处,建设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该服务基地按服务功能分为“一心三区”,即游客接待中心、旅游服务接待区、移民商住区和管理服务区。

2009年6月26日,北京时间下午18时36分,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对外推出的35张王牌旅游产品之一、 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也是首批5A级景区、“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和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之一,并通过ISO9001和14001国际质量环境认证体系。

1、全票168元/人次,八折优惠价134元/人次;

2、半票84元/人次,6周岁(不含)--18周岁(含)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下学历学生凭合法有效证件半票优惠;

3、免票人群: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伤残人民警察、记者、国家一级以上作家和摄影家、旅行社经理、团队司机和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凭合法有效证件免票,僧人或戒牒证免票;

4、旅游观光车票:50元/人次;

5、旅游人身意外伤害保险:5元/人(自愿)。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北距北京370多公里,东距石家庄180多公里,南到太原200公里,五台山火车站距中心旅游区台怀仅48公里。北京、天津、石家庄、定州、太原、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均有长途客车通往五台山。自驾车指南:北京、河北、天津方向来,走京石高速,经河北阜平县、山西五台县石咀镇从南门来五台山;大同、内蒙方向走大运高速,经繁峙砂河镇从北门来五台山,太原、忻州方向经忻州、五台县城从南门或西门来五台山。

据记载,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帮赍供,不可悉记矣。”显而易见,从唐太宗到唐德宗,都对五台山佛教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扶助。

从佛教经典来看,除新译《华严经》说文殊菩萨住处“名清凉山”外,《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也云:“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此南赡部州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由于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文殊菩萨住处——“清凉山”“五顶山”,同五台山的地形、气候、环境,极为相似,所以,中外佛教徒便把五台山这个“五峰耸出”“曾无炎暑”的自然场所,当作是他们虚幻世界里的文殊菩萨住地了。五台山由此驰名中外,显赫于世,成为佛教徒竞相朝礼的圣地。不言而喻,五台山是借助于李唐王朝的强盛而成为圣地、名扬中外的。

1988年11月19日,山西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了《关于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的议案》,建议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隶属五台县政府领导,负责管理五台山景区的各项工作,行使县级政府的若干权力,管辖范围包括台怀镇、金岗库乡,总面积约286平方公里。1988年11月30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的决定》。

随着五台山各项事业的发展,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现行的以副县级景区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层级较低、赋权不够、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五台山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的要求。”

2015年11月26日,忻州市政府向山西省政府提出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请示,经省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认真研究,原则同意忻州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撤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的建议。

2016年1月20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废止《关于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府的决定》,省政府责成忻州市政府依法成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并确保实现两种管理体制的平稳过渡,推进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