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柴村
襄陵镇, 襄陵镇历史沿革, 襄陵镇行政区划, 襄陵镇地理环境, 襄陵镇人口, 襄陵镇经济, 襄陵镇交通运输, 襄陵镇社会事业, 襄陵镇历史文化, 襄陵镇风景名胜, 襄陵镇著名人物
襄陵镇,隶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地处襄汾县西北部,东临汾河与邓庄镇相望,南与南辛店乡毗邻,西依姑射山与乡宁县光华镇相连,北同尧都区金殿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69.35平方千米。 1949年,属襄陵县第一区。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镇。2001年3月,浪泉乡并入襄陵镇。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户籍人口为43109人 。截至2020年6月,襄陵镇辖2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南街村。 2011年,襄陵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190元。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有工业企业4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5个。历史沿革襄陵县,西汉初年(前206年)建县,以 晋襄公 陵墓命名,故名 襄陵 。属 河东郡 。 新朝 王莽 (9精页只年)改名干昌。 东汉(25年)复名襄陵,仍属河东郡。 ...
详情襄陵镇,隶属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地处襄汾县西北部,东临汾河与邓庄镇相望,南与南辛店乡毗邻,西依姑射山与乡宁县光华镇相连,北同尧都区金殿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69.35平方千米。 1949年,属襄陵县第一区。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镇。2001年3月,浪泉乡并入襄陵镇。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户籍人口为43109人 。截至2020年6月,襄陵镇辖2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南街村。 2011年,襄陵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190元。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有工业企业4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5个。
历史沿革
襄陵县,西汉初年(前206年)建县,以 晋襄公 陵墓命名,故名 襄陵 。属 河东郡 。 新朝 王莽 (9精页只年)改名干昌。 东汉(25年)复名襄陵,仍属河东郡。 三国时(220年),县入曹魏,属 平阳郡 。 西晋(266年),仍属平阳郡。 十六国时(304年—385年),前赵刘渊于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建都平阳(今尧都区金殿镇),县属之,并将浮山地划入襄陵县。之后,相继入冉魏、前燕、前秦、西燕、后燕,北魏登国元年(386年)入北魏,均属 平阳郡 。 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弃樱年(404年)将今浮山地另置葛城县。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将襄陵并入擒昌县。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擒昌县治移于襄陵古城,将郭城县(葛城县)划入。 隋大业二年(606年)改擒昌县为襄陵县,属临汾郡。 唐武钻迁桨整德二年(619年),将郭城县又从襄陵分出,置浮山击茅骗县。 县入后粱,属建宁军;入后唐,属建雄军;入后晋先属绛州,后属河中府。 县属建雄军,后复属晋州。 乡宁县 北部来属。(乡宁县南部划归太平县)。 县属 平阳府 ,乡宁县北部,从襄陵县分出。 先属平阳路,后属晋宁路。 属平阳府。 初属平阳府,继属绛州,后又属平阳府。 1趋体愉949年,属襄陵县第一区。 1954年,分属襄汾县襄陵、东柴2乡。 符射1956年,属襄陵乡。 1972年,襄陵公社更名红卫公社。 1982年,红卫公社更名襄巴虹埋陵公社。 1984年,襄陵公社改襄陵镇。 200颈海弃1年3月,浪泉乡并入襄陵镇。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襄陵乡设襄陵公社,辖中兴、东街、北街、南街、东院、河北、李村7生产大队。 1962年,襄陵乡增设巩固堡、西街、屯南、屯大、中和庄、向阳6生产大队。 1963年,襄陵乡增设西院生产大队。 1981年,红卫公社增设庄头生产大队。 1984年,襄陵镇辖15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襄陵镇增设浪泉、薛村、景村、西阳、黄崖、齐村、许留、双凫、南柴、南太柴、北太柴、胡村、四柱、井头14村民委员会,辖29村民委员会。 襄陵镇 (1张) 2011年末,襄陵镇辖东街、西街、南街、北街、中兴、中和庄、东院、西院、巩固堡、河北、向阳(古襄陵)屯南、屯大、李村、庄头、浪泉、薛村、景村、西阳、黄崖、齐村、许留、双凫、南柴、南太柴、北太柴、胡村、四柱井头29个村民委员会。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襄陵镇辖29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南街村。西街村 | 井头村 | 西院村 | 李村村 | 黄崖村 | 胡村村 |
庄头村 | 中兴村 | 东院村 | 浪泉村 | 许留村 | 双凫村 |
中和庄村 | 东街村 | 巩固村 | 薛村村 | 南太柴村 | 四柱村 |
向阳村 | 北街村 | 屯南村 | 景村村 | 北太柴村 | 齐村村 |
河北村 | 南街村 | 屯大村 | 西阳村 | 南柴村 |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襄陵镇地处襄汾县西北部,东临汾河与邓庄镇相望,南与南辛店乡毗邻,西依姑射山与乡宁县光华镇相连,北同尧都区金殿镇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5千米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8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01千米, 行政区域总面积69.35平方千米。 襄陵镇地形地貌
襄陵镇地处姑射山西麓,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山地、 丘陵 、平原、河谷等。主要山脉有吕梁山脉,襄陵镇最高峰位于姑射山龙澍峪主峰,海拔1075.5米。最低点位于屯南村汾河滩,海拔417.6米。 电子地图、卫星图、地形图 电子地图、卫星图、地形图 电子地图、卫星图、地形图水文
襄陵镇境内河道属 黄河流域 。主要河道有汾河1条,从北至南流经襄陵镇东街村、李村、屯大等村,长4.6千米。自然资源
襄陵镇已探明地下矿藏有 石膏 、石灰石等。 2011年末,襄陵镇有 耕地面积 40995亩。截至2011年末,襄陵镇有林地面积2.62万亩,其中 防护林 5800亩, 经济林 204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35万株,林木覆盖率63.2%,活立木储积量28.9万立方米。人口
2011年末,襄陵镇辖区总人口3821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110人,城镇化率24%。另有 流动人口 376人。总人口中,男性17404人,占46%,女性20812人,占54%;14岁以下6190人,占16%;15—64周岁27822人,占73%;65岁以上4204人,占11%。总人口全部为 汉族 。2011年,人口出生率8.83‰,人口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长率3.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20人。 2017年末,襄陵镇常住人口为40583人。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户籍人口为43109人。经济
综述
2011年,襄陵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190元。 截至2018年末,襄陵镇有工业企业4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5个。农业
2011年,襄陵镇 农业总产值 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0.3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 2011年,襄陵镇生产粮食1545.8吨,其中 小麦 13561吨,玉米1070吨。主要 经济作物 有药材、蔬菜等。 2011年,襄陵镇药材种植面积4000亩,产量1600吨;蔬菜种植面积4900亩,产量11800吨,其中 番茄 5400吨, 大葱 1850吨。 2011年,襄陵镇生猪饲养量7.5万头,年末存栏25万头;羊饲养量5.4万只,年末存栏1.8万只;牛饲养量4500头,年末存栏1500头;兔饲养量15万只,年末存栏5万只;家禽饲养量78万羽,上市家禽52万羽。 畜牧业 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 2011年,生产肉类5460吨,其中猪肉3650吨,羊肉540吨,牛肉402吨,兔肉140吨,鸡肉728吨;禽蛋3900吨;畜牧业总产值0.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8%。 2011年,襄陵镇水果林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850吨,主要品种有 苹果 ,产量1000吨。 2011年,襄陵镇有大中型 农业机械 870台(辆)。工业
2011年,襄陵镇 工业总产值 达到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48%。商业
2011年末,襄陵镇有 商业网点 540个,职工1080人。 2011年,襄陵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达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邮电业
2011年,襄陵镇电信业务收入881万元。 2011年,襄陵镇邮政业务收入14000元。交通运输
襄陵镇有京昆高速公路、232省道过境。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18.7千米。 2011年,襄陵镇道路总长度为30千米;道路铺装面积12万平方米。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襄陵镇有 幼儿园 20所,在园幼儿1318人,专任教师86人; 小学 17所,在校生1826人,专任教师1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初中 3所,在校生841人,专任教师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9.96%;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 教育机构 1所。科技事业
2011年末,襄陵镇有各类 科技人才 233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53人,经营管理性人才133人,技能人才365人,农村实用人才1180人。文化事业
襄陵镇 (1张) 2011年末,襄陵镇有 文化站 1个, 农家书屋 30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08人。2011年末,襄陵镇有中央、省、市、县等5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701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74.7%。体育事业
2011年末,襄陵镇有98%的村安装了 健身器材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医疗卫生
2011年末,襄陵镇有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 35个,其中 卫生院 1所;病床4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8张。专业卫生人员79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23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人、执业(助理)医师0.86人、注册护士0.05人。2011年,襄陵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200人次,住院手术109台次,出院病人120人次。2011年,襄陵镇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率达98%。社会保障
2011年,襄陵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11人,支出3.33万元,比上年增长18.8%,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6户,人数1006人,支165.39万元,比上年增长0.66%,月人均134元,比上年增长0.8%;农村五保供养30户,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0人,支出10.8万,比上年增长37%;农村 医疗救助 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 合作医疗 1016人,共支出14.75万元,比上年增长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8.1万元,比上年增长0.03%。邮政电信
2011年末,襄陵镇有 邮政 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5千米,投递点8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390份、期刊110册。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移动电话用户30600户。基础设施
给排水 2011年末,襄陵镇有自来水供水站2座,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供水管道80余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年人均生活用水12吨。 供电 2011年末,襄陵镇有11千伏安 变电站 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65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0条,总长度84千米,用电负荷2.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为96.5%,供电可靠率为99.7%。 园林绿化 2011年末,襄陵镇 公共绿地 5.73公顷,绿化覆盖率11%。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襄陵镇因曾为襄陵县治所在地而得名。风景名胜
襄陵文笔塔 襄陵文笔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襄陵镇东街。俗名尖尖塔,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同治年间增修,为八面九级实心砖塔,高25米。二至五层每面阴刻拱门,上砌砖匾,书有“腾蛟”“毓秀”等词。八、九两层每面均辟拱碹门。底座八面均刻有碑记诗文、八卦图案。塔顶八角挂有风铃。塔整体形似一支笔尖向上的毛笔。著名人物
晋襄公 晋襄公,姓姬,名欢,文公之子,襄陵人。晋文公九年(前628年)继位后,面对文公新丧,强秦和戎狄部落侵扰,他身着孝服率军迎秦于崤山,一战而全胜。同年秋,狄族乘机犯晋,又率师大败狄军,国威大振。襄公六年(前622年),他亲自率兵伐秦,攻克新城。次年春,在染病之际,仍举行阅兵,整编军队,选任将帅、恢复三军制,任赵盾为中军帅兼秉国政,实行军政合一制度,开创了选贤任能的“夷之搜”新体制,继而又推行治国安邦的夷之法”(又称赵盾之法),又开晋国法治之里程。襄公在位七年,善纳箴言,励精图治,勇于革新,文韬武略,颇树政绩,使晋国持续鼎盛,史称“文襄之治”。今襄陵镇东柴村南垣有其陵墓。 郑光祖 郑光祖 (1张)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创作的杂剧有《辅成王周公摄政》《醉思乡王粲登楼》等18种20本之多。其剧作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风情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各个侧面,警醒、激励人民追求真善美,形成其剧作的一大特色。在北方杂剧舞台名重一时,对元代“南戏”亦产生重要影响。其《王粲登楼》在清道光年间即有法文译本流传欧洲各国,《倩女离魂》也早有日文译本,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珍贵遗产。他创作了蒲州榔子最早的“老南八本”传统剧目,成为“蒲剧之祖”。剧作《十五贯》、《麟骨床》等盛演不衰。他晚年以儒才补为杭州路吏,流寓杭州,逝后葬于西湖灵芝寺。 贾南风 贾南风生于三国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 256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 300年),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晋开国元老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之妻,又称惠贾皇后。周边门
东柴小学-西北门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襄陵镇东院临夏线东柴小学
周边村庄
东柴村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
柴村
地址:临汾市尧都区
柴村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车站街
柴村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
南柴村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
大柴村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
北太柴村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
南太柴村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