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科左后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历史沿革 科尔沁左翼后旗行政区划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理环境 科尔沁左翼后旗自然资源 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口 科尔沁左翼后旗交通 科尔沁左翼后旗经济 科尔沁左翼后旗社会 科尔沁左翼后旗旅游景点 科尔沁左翼后旗民俗风情


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30′~123°42′,北纬42°40′~43°42′之间。东北部与吉林省 双辽市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 彰武、 康平、 昌图县相邻;西部和北部与 库伦旗、奈曼旗、 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左中旗相连。总面积11476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4年)。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科尔沁左翼后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科尔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语称东为左。清初设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2张) 清朝早期以进军方向将蒙古分为左、右翼兵。1650年建旗后,以位于科尔沁部中心的左后方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旗境在战国时期属东胡民族活动地区;秦时曾为 匈奴汗国 左贤王统辖。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东汉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控...

详情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名网_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资料简介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介绍

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通辽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21°30′~123°42′,北纬42°40′~43°42′之间。东北部与吉林省 双辽市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 彰武、 康平、 昌图县相邻;西部和北部与 库伦旗、奈曼旗、 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左中旗相连。总面积11476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2004年)。

2019年4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科尔沁左翼后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科尔沁,系蒙古族部落名,其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语称东为左。清初设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2张) 清朝早期以进军方向将蒙古分为左、右翼兵。1650年建旗后,以位于科尔沁部中心的左后方称为科尔沁左翼后旗。

旗境在战国时期属东胡民族活动地区;秦时曾为 匈奴汗国 左贤王统辖。

西汉时属辽东郡北境;东汉及 魏晋南北朝时期 鲜卑族控制地区;唐代属 契丹民族住地,隶属唐朝设置的 松漠都督府。

辽时为上京道 头下军州地;宋时为 女真人所建金国的临潢府路所辖;元代隶属于 行中书省 宁昌路北境。

明时曾属 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游牧;明朝末期,游牧于 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取代福余卫兵后驻其地,其南部边境逐步到达 盛京边墙,归属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 孙明安所统帅的兀 鲁特蒙古一部 游牧。万历四十年(1612年),明安女嫁努尔哈赤,蒙满联姻。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科尔沁部归后金国节制。 崇祯五年(1632年)改隶满州 正黄旗。崇祯九年(1636年)以后曾和宾图郡王旗(科左前旗)合为一旗。

清顺治七年(1650年),设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彰 吉伦为 和硕郡王。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晋升为亲王,赐“博多勒噶台”号,称博多勒噶台亲王旗,简称“博王旗”,一直沿称到1931年。

清代属外藩蒙古内札萨克,直隶于 理藩院,军国大事受 盛京将军节制,会盟地在哲里木(今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中华民国时期,归属奉天省,受哲里木盟盟长监督,地方军事由洮辽镇守使支配。驻地博王府(今吉尔嘎朗镇)。

1931年(中华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翌年成立伪满洲国,设东科后旗公署,隶属兴安南分省和兴安总省。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旗内各界人士共议建立东科后旗 地方自治政府,翌年3月改民主政府,隶属科尔沁左翼三旗联合办事处、兴安南 地区行署和哲里木省政府。1946年9月,国民党在吉尔嘎朗成立国民党东科后旗政府,归属辽北省管辖。

1947年6月,恢复东科后旗民主政府,归属内蒙古自治区。7月恢复为科尔沁左翼后旗。1953年6月,哲盟撤销,归属自治区东部区行署。1954年4月, 东部区行署撤销,复隶属于新恢复的哲里木盟。

1969年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

科尔沁左翼后旗辖12个镇、2个乡、10个苏木:甘旗卡镇、金宝屯镇、吉尔嘎朗镇、常胜镇、伊胡塔镇、查日苏镇、散都镇、 阿古拉镇、努古斯台镇、朝鲁吐镇、海鲁吐镇、胜利镇、海斯改苏木、公河来苏木、浩坦苏木、巴雅斯古楞苏木、向阳乡、双胜乡、巴嘎塔拉苏木、额莫勒苏木、阿都沁苏木、茂道吐苏木、乌兰敖道苏木、巴彦毛都苏木。

科尔沁左翼后旗 (2张) 科尔沁左翼后旗位于通辽市东南部,东北部与吉林省双辽市接壤;东部和南部与辽宁省彰武、康平、昌图等县相邻;西部和北部与通辽市库伦旗、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区和科左中旗相连。

科尔沁左翼后旗

除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皆是沙丘、沙地为主要特征的地貌类型。陀甸相间交错,沙丘连绵起伏,洼地纵横分布。境内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再向东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在西南部为308.4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东西辽河交汇处为88.5米。

科左后旗地处中温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因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温凉;冬季漫长,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在5.3-5.9℃之间。最高年份出现在1975年,西部为7.0℃,东部7.1℃;最低年份出现在1969年,西部和东部为4.5℃,中部为4.3℃.年际间高低平均气温相差2.5℃-2.7℃,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为-14℃--15.1℃;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2℃-23.8℃。春秋两季变温较快,10℃或高于10℃的153-156天,积温为2900℃-3010℃。

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 东辽河和西辽河是较大的过境河流,其余小河流除大青沟河流外均属 季节性河流,均属 辽河水系.河网密度0.29公里/平方公里,径流总量87 000万立方米(包括境外流入74 000万立方米)。大小湖泊325个,水面92 523亩,其中常年有水143个,水面50 295亩。

科尔沁左翼后旗 (1张) 截至2010年,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煤、 矽砂、采石、草碳和天然碱等。煤分布在金宝屯、查日苏、散都一带,已探明储量为1.13亿吨,发热量为6 600—7 500卡/克,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已定名金械煤田。矽砂资源丰富,有大小砂矿10处,年开采玻璃砂及各种型砂近60万吨,采石场4处,年均开采量为250万立方米。草碳埋藏量也很大,主要分布在金宝屯、布敦、朝鲁吐、公河来、散都等地。储量在5 360万立方米以上。野生动物140种。主要有哈什蟆、 环颈雉、鹌鹑、沙半鸡、 山兔、麝鼠、 黄鼬、狐、獾和狼等。

公路建设始于1956年。科尔沁左翼右旗以国省道为主干线,以县乡道为补充的交通网络体系已形成,为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全旗12个苏木镇、262个嘎查(村)全部通公路或乡间公路,公路总里程2146公里,公路密度10.41公里/百平方公里。国道“304”线丹(东)——霍( 林河)、“203”线沈(阳)——明(水),省道“303”线甘(旗卡)——库(伦)、“305”线甘(旗卡)——金(宝屯)贯穿境内。县道3条,全长611.3公里。

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区生产总值由57.1亿元增加到142亿元,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由24:30:46调整为17.6:45.8:36.6;财政收入由2.24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年均增长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7.3亿元增加到86.5亿元,年均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6亿元增加到28亿元,年均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255元增加到15981元,年均增长14.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661元增加到6885元,年均增长13.5%。

农业生产是科左后旗农村牧区主体经济之一。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粮食产量保持30亿斤以上。牧业年度家畜存栏达225.5万头(只、口),其中,黄牛存栏达51万头,比上年度净增5.5万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优化,“4241”工程稳步推进,黄牛、沙稻、菌菜、林草四大产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节水高产高效农田10万亩,新建棚舍12万平方米、窖池24万立方米,饲草料基地达到70.3万亩,新增母牛养殖示范村26个、育肥牛专业村5个、规模化育肥牛养殖场4个,完成土地整理12万亩,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22处。

科尔沁左翼后旗已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建材、医药等四大支柱产业,非资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金宝屯煤矿、康源药业、康臣药业、科尔沁牛业、维尔禽业、九星铜业、 农电公司等重点企业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乳制品、皮革、皮毛、药品、轧钢、建材、农牧业机械、白酒、饮料等工业产品打入区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业体系。

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六座风电场(118万千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量18.49亿千瓦时,已超2012年发电量13.6亿千瓦时。

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49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6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6亿元。全部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2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规模企业总户数达到59户。南开允公药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无菌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江造型被授予铸造用砂产业基地,列入自治区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工业园区承载集聚功能明显增强,完成了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75平方公里水资源论证工作,实施34.8公里路网工程,正在组织申报自治区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已入驻企业10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6亿元。

科尔沁左翼后旗 (3张) 2012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新增个体工商户1050户、私营企业62家,知名商标保有量达到8件。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阿古拉双福寺复建工程进展顺利,大青沟创建5A级景区工作稳步实施,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日益增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0家。物流业健康发展,企业规模和物流园区档次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亿元,同比增长20%。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娱乐业繁荣发展,信息、金融、保险、咨询、社区服务、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同比增长30%。

科尔沁左翼后旗 (2张) 科左后旗的教育事业,始于康熙年间少量的 庙学和私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麦林希伯小学堂,始有正式公立学校。2012年,累计发放义务教育保障资金2529万元,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1067万元,办理大学生助学贷款2452万元。以教育园区建设为主的38所学校22.57万平方米校安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32所学校18.35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

科尔沁左翼后旗 (2张) 2006年,全旗有体育场地402个。甘旗卡体育广场是集健身娱乐的综合性体育广场,占地面积52999平米。设有400米标准跑道,10片网球场(4片 塑胶场地4片沥清场地,2片土场地),7个门球场,3个篮球场(其中1个封闭式灯光场),2个排球场和一条 健身路径。博王府 赛马场位于甘旗卡镇东北,博王府东侧,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土质跑道12条,能够容纳10万观众。承办过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全国速度马锦标赛总决赛以及和区、市、旗多次赛马和 摔跤比赛。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1个。

2006年有各级卫生机构39个。病床568张,医务人员1108人。每万人拥有病床14张,医务人员28人。其中科左后旗人民医院是 二级甲等医院,病床150张,医务人员208人。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始建于1976年5月,是科尔沁草原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蒙医正骨医院。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家名牌特色医院”。

2012年,科尔沁左翼右旗累计发放低保救助资金5060万元。提高了企业职工工资的最低发放标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386元。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0.05万人,发放养老金1.38亿元。累计发放医疗保险金3031万元。

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处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西南部科尔沁沙漠的腹地。总面积8183公顷,合122745亩。有10多万亩广袤的沙漠林海。

阿古拉草原旅游区

阿古拉草原旅游区位于科尔沁大草原腹地,距通辽70公里,距大青沟100公里。蒙古族聚居比例100%。

阿古拉草原旅游区有保存完好的万亩原始湿地。协日勒万亩封山乔灌丛林,春花秋实,翰海滴翠,位于双合尔山下的白音查干淖尔湖,分“东湖”和“西湖”,稳定水面达4000多亩,四周草木丛生。

科左后旗是一个蒙汉聚居区,民间艺术有乌力格尔、好来宝、 蒙古族民歌等,科左后旗是乌力格尔、好来宝的发源地之一。具有历来名艺人多、艺人队伍多、艺人的造诣高的特点。民间乐器种类齐全,主要有传统胡琴(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低音四胡三种)胡笳、马头琴、三弦等。此外还有寺庙乐器笙、管笛、大铜法号、铜制喇叭、钹、鼓劲、达木如等寺庙乐器。在旅游区内时常会有赛马表演、摔跤表演、射击表演、祭敖包、篝火晚会以及民俗表演等。

蒙古包有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古人制造洞室,沿洞壁用木头石头砌到洞沿,上面搭一些横木封顶就成了洞室。洞顶要留一口子,供人出入及走烟、出气、采光、通风之用。后来发展成蒙古包的门和天窗。那时称这种洞室为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现代蒙古语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申为"家"、"户"等意。在狩猎采集时代,蒙古族住在窝棚里,这种圆形拱顶的隐蔽窝以活树为支柱,用桦树皮覆盖,制做简单,便于遗弃。随着原始人类由采集向狩猎过渡,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同时也把一部分食草动物逐渐驯养成家畜,出现了畜牧业的胚胎。要求一种便于迁徒的居室,于是窝棚之类的建筑应运而生。在狩猎时代向游牧时代过渡时,其居住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进入畜牧社会,支架变成哈纳,同上面提到的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也出现了毛毡帐,其形似天幕,用羊毛毪覆盖。

在旗内居住的大多数是蒙古族,饮食以乳、肉、米(稷子米)为主,兼用其他粮豆、蔬菜和野果。牧区以肉食、乳制品,以粮为辅,其早餐必以奶茶为主。而农区迁来的蒙古族则以五谷杂粮、蔬菜为主,乳肉为辅。乳制食品主要有奶茶、乌如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汁、皮子、奶酒等。肉类主要是牛、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 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此外还有肉粥、肉汤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