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营子村
七台营子村 七台营子村历史 七台营子村地理环境 七台营子村行政区划 七台营子村社会 七台营子村经济 七台营子村文化 七台营子村交通 七台营子村旅游
七台营子村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毗邻朝阳县北沟门,依山畔水,七台营子村面积有5平方千米,人口1713人,分为八个村民组:南霍家店、北霍家店、七台营子、孟家湾、小西山5个自然村。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小米等产物,通过 物流 运往全国各地,是东北小杂粮基地的产原地之一。夏商周时期:戎族;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 东胡;战国时期初期:为东胡地;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 右北平郡。西汉时期:初为匈奴左贤王地;汉武帝进出破左地,乌桓迁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辽东五郡,境内属乌桓地。东汉时期: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 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境内属鲜卑地。三国时期: 鲜卑分成东西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
详情七台营子村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毗邻朝阳县北沟门,依山畔水,七台营子村面积有5平方千米,人口1713人,分为八个村民组:南霍家店、北霍家店、七台营子、孟家湾、小西山5个自然村。主要有玉米、大豆、高粱、小米等产物,通过 物流 运往全国各地,是东北小杂粮基地的产原地之一。
夏商周时期:戎族;
春秋时期:属山戎,后并入 东胡;
战国时期初期:为东胡地;
后燕国灭东胡,境内属 右北平郡。
西汉时期:初为匈奴左贤王地;
汉武帝进出破左地,乌桓迁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辽东五郡,境内属乌桓地。
东汉时期: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大挫乌桓之后,乌桓内迁,给 鲜卑造成大发展的良机。境内属鲜卑地。
三国时期: 鲜卑分成东西大部,境内属东部鲜卑。
西晋时期:东部鲜卑逐渐分化为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地属鲜卑宇文氏。
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 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 前燕、前秦、后
燕、 北燕的平州昌黎郡。
南北朝时期: 北魏、东魏、 北齐时,境内属营州 建德、冀阳两郡的 平刚、柳城县。
北周时,北齐营州剌史高 保宁未隆北周,境内仍为高保宁管辖。西北与 契丹接壤。
隋代:在旧置营州设营州总管府,开皇元年(581)惟留建德一郡、龙山一县,后废郡。十八年(598)龙山
县改为 柳城。大业初,废总管府,置 辽西郡。境内属辽西郡柳城县,西北境与契丹接壤。
唐代:境内南属营州 都督府,西属奚地 饶乐都督府,余部属契丹 松漠都督府。奚与契丹错居。
辽代: 统和二十五年(1007)于故奚王帐地(今 宁城县)建中京大定府。境内属中京大定府 金源县(开泰二
年[1013]置)、富庶县(开泰二年[1013]置),北部属大宁府 高州三韩县(开泰中置)、恩州恩化县
(开泰中置)。
金代:承辽制,境内属 北京路大定府富庶、金源县、 惠州惠和县,大宁府三韩县。
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为 大宁路,二十二年(1285)改为 武平路,二十九年(1292)复改
为大宁路。境内属大宁路富庶县、金源县、惠和县、大定县。
明代:初沿用元旧制。 洪武二十年(1387)废元制,置大宁卫,境内属大宁卫。 永乐十二年(1414),在老
哈河中游建立老哈河卫。 景泰以后境内属 兀良哈三卫的诺音卫。
清代:建县前,境内西南部承属 承德府平泉州,东北部属承德府 建昌县。光绪二十九年(1903),析平泉州
之东北境喀喇沁右旗旧牧地、建昌县之北境敖汉左、右、南三旗旧牧协轩建平县,隶属 朝阳府。辖建
东、建西、建中、敖汉、敖东、蒙古6个区。
七台营子村位于建平县东南处,是建平县的东大门,直通朝阳县,与朝阳县北沟门乡接壤,属于丘陵地带。
七台营子村地处燕山山系努鲁尔山脉中段南侧,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是朱碌科镇主要耕作区之一,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平均值为450毫米,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为120——140天,昼夜温差较大,雨热基本同季,水质清洁无污染。依托这一独特得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地盛产以小米为主的各类杂粮。其中中耕地面积为3386亩,水浇地面积700亩,荒山面积和林区面积进8000亩。
村东河流为二道河子,河流全长15.35公里,途经朱碌科镇西科村、夏营子村、杨杖子村、二道河子村、七台营子村五个村委会,和老虎山河交汇入大凌河。2000年以来二道河子河道遭受了严重的挤占和采沙破坏,部分企业和群众环保意识不强,任意向河中倾倒垃圾、渣土、排放污物污水、放养家禽,致使河道受到了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全线告急。
镇党委、政府要求涉及到的村委会要通过对辖区河道内积沙、淤泥、杂草、垃圾的清理,疏浚河道;在沿河住户密集、便于收集运输和群众认同的地方建立垃圾池;对土堤进行支砌,沿河栽植景观树;并对群众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朱碌科镇七台营子村二道河子护岸工程
河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工程措施。按结构材料类型主要有块石护岸、柳石护岸、石笼护岸、沉排护岸、增工护岸、混凝土块护岸、土工织物护岸、透水桩护岸、草皮护岸等。
块石护岸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易灵活、适应河床变形、能分期实施、逐步加固等优点;柳石护岸有柳石枕和柳石搂厢两种型式,优点是有柔韧性,节约石料,防护效果好;沉排护岸一般用于工程护脚或护底,具有整体性强,韧性大,适应河床变形,抗冲等优点;增工护岸具有体质轻,取材容易,施工快等优点;混凝土护岸主要用于较稳定河道的堤、坝、岸上防护风浪;透水桩坝有一定的缓流落淤效果,适用于水浅流缓处;草皮护岸主要用于漫水时间短,流速和波浪较小,流向与河岸基本平行的堤(岸)坡上。
建平县朱碌科镇七台营子村二道河子护岸工程 位于建平县朱碌科镇七台营子村,距离建平县政府所在地叶柏寿43公里,其所在流域为老虎山河一级支流,境内河流总长35.1公里,流域面积346.3平方公里,两岸分布五个村2870口人,本次设计段上游河长29.8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9.6‰。该项目的实施将保护右岸耕地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工程内容:在朱碌科镇二道河子下游修建路坝相结合的防洪堤防一座,长650米,钢筋混凝土护坡,每隔5米设一道伸缩缝,砂石路面宽3米,内填砂砾料。
七台营子村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村中有8个村民组,分布在五个自然屯:南霍家店、北霍家店、七台营子、孟家湾、小西山;全村共有510户,1713口人,人均耕地面积1.8亩,原人均收入2500元左右。
从2009年以来,省委组织部以及各级组织部门对我村进行了经济和政治上的大量帮扶,从基层组织建设上,村党支部三级联创、争先创优、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活动等深入开展党员教育,使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大大加强。连年被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党委评为“十佳农村党员活动场所”、“建平县文明村”、“建平县平安示范村”、“朱碌科镇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建平县水源地之一:建平县实施了城市供水改扩建和城区供热设施改造两大工程。三水源建设工程在春节前已投入使用,水源位于朱碌科镇七台营子村、杨杖子村和榆树林子镇小房身村,供水管路全长达50公里。打直径为10米的大口井1眼,打管井7眼。该工程每日新增城区供水量达2万吨,有效缓解了城区供水紧张问题。
“整乡推进”工程
依托杂粮园区,实现杂粮产业“整乡推进”。加强有机杂粮基地建设, 在该镇七台营子村、二道河子村完成土地整理项目6000亩,在朱碌科村、刘杖子村、北老爷庙村治理水平梯田13000亩。提高杂粮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杂粮副产品加工,扩大产业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构建现代化营销网络,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平台,把现货交易和网络交易结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杂粮产业中来。
依托天龙牧业,实现畜牧业“整乡推进”。大力推进蛋鸡饲养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多种经营,加大对下营子村、北老爷庙村养猪,刘杖子村、水塘沟村养牛,新房子村、西良村养羊的扶持,通过小区、大户、散户相结合的方式,以点带面,发展壮大,形成多品种、立体式的饲养格局,让更多的农户有一到两个饲养项目。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民营经济“整乡推进”。充分利用本镇资源优势,继续走资源整合生产之路,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依托政策支持,实现民生工程“整乡推进”。借助移民搬迁项目支持,搞好全镇贫困户的险房新建工程。消除全镇无电视户。进一步改善全镇群众就医环境,对全镇12个村级卫生所进行新建。健全村级公路网。重点建设“朱水线”公路3.9公里,“朱大线”公路8.4公里,二道河子村路2.3公里,实现村村通油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完成中学宿舍楼建设、计生服务站建设、工会会员之家和文化站等项目建设。
依托村级场所建设,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整乡推进”。为改善村级办公场所条件,年内完成新房子、北老爷庙、七台营子、西科四个村的村部建设,并对所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保障。
村中主要产业为农业。农业种植的植物主要为玉米,其他为杂粮;畜牧业以养猪、牛、羊、鸡为主。
村中有贫困人口750人,其中低保户51户,94人,五保户2户2人,孤寡老人72家116人,军烈属及退伍军人72人。
组织部门加大帮扶力度,从2009年开始改变了本村的贫困、贫穷落后的面貌,盖起了460平米的办公楼和90
平米的附属平房,改善了村里的办公条件;盖上了60平米的卫生所,改变了村里的卫生医疗条件;解决了400多米的水泥路面和127户400口人的人畜饮用自来水;解决了8户贫困户建房,每户建房面积都在50平米以上。
2009年冬季,组织部门又协调各有关部门对村里的土地进行整理,共平整土地2500余亩,打抗旱井7眼,并配齐了电、泵、管路等相关设备,现正在施工尾期,准备使用,这样大大改善了本村群众的种植条件,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初,组织部门协调沈阳军区对我村的养殖业进行了帮扶,09年沈阳军区拨付了60万元帮助本村发展蛋鸡养殖,当年发展养殖户123户,每户1000只蛋鸡,由于技术指导、防疫等有关措施做的及时,加之蛋鸡行情较好,每户1000只鸡的纯利润就达3万元。2010年村又发展100户,全村蛋鸡养殖户已达230户,按每户1000只鸡3万元计算,近两年就养鸡来说,全村人均收入增加1952元。截至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2500元达到了全镇人民收入的5300元水平,改善了本村的生活环境,使大部分群众由低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在此基础上,本村2011年在上级组织部门和沈阳军区的帮扶下,再发展100户蛋鸡养殖,使本村的蛋鸡养殖再上一个新台阶。
小学:
七台营子村小学有学前班加一至六年级,教职工15人,学生125人。
教学及办公场所均为老土石房,1999年时希望工程捐赠,部分翻新为红花砖瓦房。
2014年7月11人,建平县统一规划中涉及到七台营子村小学危房改造,建筑面积169.65平方米,一层,砖混结构,工程计划60日。
活动:
正月:高跷队扭秧歌
正月初到正月十五,建平县朱碌科镇在镇广场上举行了“庆新春”秧歌汇演,朱碌科、刘杖子、夏营子、北老爷庙、杨杖子、七台营子、大庙、二道河子、水塘沟等近十个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排练了秧歌队,伴着锣鼓声声载歌载舞,欢度新春。
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这秧歌是易学易会、人人会扭。农闲时节,几乎村村有秧歌,唢呐吹起来,鼓点敲起来,秧歌就扭起来了,喜庆极了。秧歌已成为了一种节日间的文艺形式。到朱碌科镇每个村都能参加和看到秧歌表演。刘杖子、朱碌科、北老爷庙三个村的秧歌舞,加入了现代舞步和时尚元素,在悠扬的旋律中翩翩起舞,像一个个欢乐的红蝴蝶;七台营子、水塘沟村秧歌队在人物上加入了西游记、水浒、书生、红娘等多个脸谱,向在场观众拜年。表演中,各队选手陆续登台,个个精神饱满、激情四射,手拿各种颜色的扇子、彩绸作为道具,身着鲜艳的服装,踏着喜庆的鼓点翩翩起舞,并随着鼓点节奏变换着各种队形,曼妙的舞姿美不胜收,成为春节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正月十五:“跑黄河”
农闲时节:放映电影、搭台唱戏、艺人杂耍
七台营子村地处建平县东南处,是建平县的东大门,与朝阳县北沟门乡接壤。毗邻101国道。
王子山、小峰山等
汉长城
在朝阳建平县境内的八家子、奎德素、张家营子、榆树林子、朱碌科七台营子、喀喇沁等六个乡镇的平野丘陵间,有一条长达近70公里、时断时续且若隐若现的“土棱儿”。这土棱走山过坡、蜿蜒起伏,登高远眺,若一条腾跃的“黑龙”,恣意飘洒地环抱起身后的万里河山。
这条汉长城,是从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甸子乡跨过老哈河,进入建平县境内的。基本是沿着河川或谷地山坡上的丘顶修建的。沿河谷修建,是以河川为“天然屏障”,“因河而为固”;沿山坡丘顶而建,是为登高望远便于侦察敌情。建平汉代长城的“沿河段”长20多公里,而蜿蜒于山顶的墙体为40余公里,倚山傍河,居高凭险,体现了长城旨在防御的典型特征。
老虎山穿过建平境内的喀喇沁镇、朱碌科镇七台营子直到榆树林子镇的炮手营子村,长达20多公里,汉代石筑长城就位于这高山之巅。此段长城北边是岱王山、老虎洞山、苇子沟山等一气相连的崇山峻岭,南边是榆树林子、朱碌科与喀左、朝阳交界的老座子山及其向东延伸至北沟门子的险峻山峰。大汉帝国正是以这些崇山峻岭为“天然屏障”,抵御来自匈奴、东胡等异族的侵扰攻击。
周边诊所
朱碌科村卫生所
地址: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
周边乡镇
朱碌科镇
地址: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周边村庄
七台营子
地址:朝阳市建平县
朱碌科村
地址:朝阳市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