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

宝山区 宝山区历史沿革 宝山区行政区划 宝山区地理环境 宝山区自然资源 宝山区人口民族 宝山区经济 宝山区交通 宝山区社会 宝山区历史文化


宝山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其行政区域位于双鸭山市的东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尖山区)27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31°16'至131°42';北纬46°21'至46°37'之间。东临友谊县、宝清县,西与四方台区接壤,西南与岭东区隔山而居,总面积750平方公里。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2.8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84万元,全口径工商税收18048万元。煤炭税收实现14450万元。截至2010年,宝山区辖1个镇和7个街道,人口14.8万人。据考古学家在1985年对双鸭山发电厂龙头山庄所处山峦的挖掘考证,发现了公元200年前的汉魏文化遗址,系满族人祖先--挹娄人的发祥地之一。论证了宝山行政区划内,在距今约2000多年前,就同于双鸭山市的历史,已经有人类在此活动、繁衍生息。<...

详情

宝山区地名网_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资料简介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介绍

宝山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其行政区域位于双鸭山市的东南部,距市政府所在地(尖山区)27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31°16'至131°42';北纬46°21'至46°37'之间。东临友谊县、宝清县,西与四方台区接壤,西南与岭东区隔山而居,总面积750平方公里。

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02.8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784万元,全口径工商税收18048万元。煤炭税收实现14450万元。截至2010年,宝山区辖1个镇和7个街道,人口14.8万人。

据考古学家在1985年对双鸭山发电厂龙头山庄所处山峦的挖掘考证,发现了公元200年前的汉魏文化遗址,系满族人祖先--挹娄人的发祥地之一。论证了宝山行政区划内,在距今约2000多年前,就同于双鸭山市的历史,已经有人类在此活动、繁衍生息。

商、 周时期,称如今的双鸭山地区为肃慎之地。说:“大荒之中,有山曰不咸山,有肃慎氏之国。”(载《山海经·大荒北经》)其中的不咸山即指长白山,其中的肃慎氏之国即指当时生活在黑龙江流域至滨海地区的肃慎部落。在《晋书·四夷传》里描述肃慎人的疆界“在不咸山北山(黑龙江省),其土地广袤数千里。”就明了活动区域的辽阔,自然包括了如今宝山区的区划面积在内。肃慎人到汉代时称为挹娄,到南北朝时又改称勿吉。到了隋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东部的勿吉人,在称谓上又有所变化。

双鸭山市行政版图区域,在 唐代时归渤海国怀远府辖治, 辽代时归女真五国部的越里吉国,金代时归上京路下辖的胡里改路, 元代时初期归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元代中期改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 明代归属于奴儿干都司弗提卫, 清代时先后归盛京昂邦章京、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宁古塔副都统、三姓副都统、临江州、富锦县所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双鸭山市一带归吉林省依兰道富锦县五区辖治。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 伪满洲国时期,如今双鸭山一带归伪三江省(省政府设在佳木斯)富锦县五区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伪满洲国随之消亡,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设立合江省,第二年把富锦县第四区和第五区划出设立集贤县,双鸭山一带又归属集贤县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历史转折的新阶段,成立不久的合江省集贤县人民政府为了开辟经济来源,巩固人民政权,支持解放战争,即着手计划开办农场,于1946年12月21日至24日对属于宝山行政区域的三道穷棒子岗(原宝山煤矿)、王哑巴店(现扁石河镇、双鸭山农场场部所在地)、东保卫、及四方台、东葫芦头沟等地域进行考察,并于1976年4月上旬做出决定,在同年7月派出人员在考察区域内进行垦荒。

民国三十六年6月(1947年6月),合江省政府决定在双鸭山原富安煤矿(岭东区)建立省属的双鸭山矿务局。

1949年4月21日,合江省并入松江省后,双鸭山矿务局亦归属松江省工业厅领导;1951年3月,双鸭山矿务局由“省营”企业变为“国营”企业,并于1954年7月1日成立了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县级),由黑龙江省直辖,如今的宝山区行政区域的大部亦随之成为双鸭山矿区人民政府的管辖版图。

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撤销相当于县级的双鸭山矿区,成立双鸭山市,宝山行政区域的大部仍然归双鸭山市管辖。

1958年双鸭山矿务局开发建设宝山煤矿,1959年9月27日宝山煤矿正式投产,当时实行煤矿与市区合并的管理体制,成立宝山经济区,隶属于双鸭山市人民委员会。

1960年10月30日,双鸭山市把各经济区和农村人民公社统一改为“双鸭山市人民公社”,成立宝山分社,隶属关系不变。之后,宝山行政区域内的权力机构,经历了与宝山煤矿政企分离又合并的数次重复(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

1980年4月15日,由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宝山区(与尖山区、岭东区、岭西区、四方台区同时)正式列为市辖县级区建制后,接受双鸭山市人民政府的领导。

宝山区一带,原属集贤县管辖,1954年7月划入双鸭山矿区管辖范围。1958年双鸭山矿务局建立宝山煤矿,翌年4月改称宝山经济区,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1961年10月,政企分开,改称宝山分社,1966年8月归人宝山矿,1968年11月改称宝山区。1980年4月15日,省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宝山区。

截至2005年底,宝山区人民政府下设7个街道,1个镇。区政府驻宝一路258号。

区划 辖区 设置时间
红旗街道
  
红永社区、红远社区、红升社区 1979年
跃进街道 宏吉社区、宏祥社区、宏如社区、宏意社区  
七星街道 七星煤矿社区  
双阳街道 向阳社区、新兴社区 1979年8月
东保卫街道 东兴社区 1988年6月
新安街道 富民社区、东平社区、西平社区 1985年
发电厂街道 发电厂社区  
七星镇   1960年12月

宝山区(东经131°16'至131°42';北纬46°21'至46°37'之间)的地形呈展翅飞舞的蝴蝶形状。左翅分别南与岭东区、西北与四方台区、正北与集贤县接壤,右翅西与集贤县、东北与友谊县、东与宝清县接壤,蝴蝶的头向西南,左与岭东区接壤,右与宝清县相连,总面积750平方公里。

宝山区属于完达山脉北麓的低山丘陵区,主要为山地、缓坡岗、宽谷低平地。呈现出群山起伏、沟谷纵横、坡度陡缓不一的复杂地貌特征。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处于104-640米之间。由于雨季集中,山水的长期强烈冲击,在扁石河两岸形成许多平缓地带,坡度仅在1-7度之间,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全区以大叶沟东山的地势最高(俗称小锅盔山),海拔640.1米,七星河沿岸最低,海拔104米。

宝山区的气候为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且温热多雨,自建区有统计记载以来,年平均气温一般为2.4℃,最冷月平均气温-17℃,最热月平均气温22℃。一年间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39.4℃(1969年1月23日);一年间最高气温出现在七、八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6.5℃(1978年7月2日)。全年无霜期为126天左右,早霜期一般从9月19日开始,终霜期一般到5月20日结束;年平均降水量532.1毫米;全年平均日照时间在7小时左右,最长日照时间可达14小时(农历夏至);风向以西南风(夏季)和西北风(冬季)为主,最大风速可达25米∕秒。宝山区域内出现冰雹的次数较少,分布面积不广,但对农作物仍有一定危害性。宝山区域内的地形比较复杂,有山脉、平地与丘陵,且山脉走向不一致,峰谷交错,地形变化较大。

宝山行政区内有大小河流5条,属于乌苏里江水系。

七星河七星河是宝山区域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地为完达山脉北麓的七星砬子山,全长241公里,流域面积3940余平方公里,流向自东向西,注入挠力河。流经宝山区域内的长度为25公里,河槽宽度为8-15米,深度为1.2-2.0米,其下游为开阔的平原和沼泽地,河道较窄小弯曲,阻水现象比较严重。河床坡降1/200--1/10000,安全泄量10-15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45立方米/秒,1962年历史最高洪峰流量达800立方米/秒(友谊农场八分场保安水文站)。因此,沿岸农场生产单位在大部分河岸上筑有防洪堤。

扁石河扁石河习惯上又称为扁食河子,发源于完达山北翼的南关门山,全长43公里,流经宝山区域内的长度为28公里,自西向东贯穿双鸭山农场中部,经过农场场部和八个基层生产单位,然后注入七星河。

大叶沟河大叶沟河发源于小锅盔山西南,河流全长38公里,流经大叶沟林场、双鸭山农场五队,在距东保卫煤矿3.5公里处注入扁石河。

大马蹄河大马蹄河发源于锅盔山北麓,河流全长23公里,流向自南向北,流经双鸭山农场十二队、十四队,在友谊农场八分场(杨荣围子)注入扁石河。

小马蹄河小马蹄河发源于锅盔山北麓,河流全长16公里,流向东北,流经双鸭山农场十二队、于宝清县七星泡镇境内(三合村)注入七星河。

宝山行政区内有大小河流5条,属于乌苏里江水系。七星河乌苏里江左岸二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发源于岚棒山南侧,在大王家附近注入挠力河。全长189公里,河宽10-50米,水深1.2-2.0米。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上旬为结冰期。两岸地势平坦低洼,多沼泽,河道排泄能力较低,遇多雨年易形成洪涝灾害。流域总面积3985平方公里。中下游为三江平原腹地,多沼泽湿地。

宝山区各种山产品年采集量达55万公斤,有黑木耳、猴头蘑、榛树蘑、松籽、剌老芽、 黄花菜、 蕨菜、榛子、 核桃、山丁子、山葡萄等。中草药材有五味子、山参、 白芍、刺五加、黄芪、 串地龙、龙胆草等。野生动物主要有:鹿、熊、野猪、 狍子、 丹顶鹤、 黄鼬、 貉子、山兔、狐狸、水鼠等。

宝山区内的土壤为棕壤土、 白浆土、 黑土、 草甸土、 沼泽土等。棕壤是本境内分布较广的土壤,总面积约30万亩以上。白浆土零星分布在黑土地带,总面积约4万亩。黑土主要分布在缓坡岗地的中下部,总面积约13万亩。草甸土和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扁石河、七星河、马蹄河两岸的低平地和缓坡岗脚下的平地,总面积约15万亩。区域内山地的地质为完达山山脉的基岩,其组成有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母质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及闪长岩风化后的残积物,形成了山地的棕壤。其缓坡岗地,因受第四纪侵蚀、沉积作用,形成了深厚的黄粘土、沙质粘土,以及局部夹石砾的粘土层的土壤母质;上面部分多为黑土和白浆土。其分布于七星河与扁石河两岸的宽谷低平地,由于第四纪初期强烈腐蚀作用的结果,沿河两岸沉积了沙砾层,其上部为厚度不均的砂质粘土和冲积砂,形成了河流的第一阶地,土壤母质为砂质粘土,厚度一般为1-2米。由于长期受河水泛滥和季节性积水的影响,地势比较低平和局部低洼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草甸土或沼泽土。

2010年末宝山全区总人口1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9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主要是 朝鲜族, 回族,全区以 汉族为主体民族。

2012年宝山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亿元,比2011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比2011年增加2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8亿元,比2011年增长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6亿元,比2011年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879元,比2011年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9727元,比2011年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4000万美元,增长19%;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

宝山全区有耕地面积50万亩。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大豆、玉米、水稻、谷子、小麦、高粱;经济作物有白瓜子、红云豆、甜菜、亚麻、烟叶等。畜牧业以大鹅、肉牛为主,区域内的双鸭山农场最早建设开发于1947年,是黑龙江省垦区最早建立的农场之一;全场有2万常住人口,分为5个管理区、20个作业站;拥有耕地20.2万亩、林地20万亩、牧场草原2.7万亩、水域0.64万亩。另有七星镇下辖的宝山、新村、上游、青山等6个行政村(共9个自然屯)的耕地面积14000亩,主要从事玉米、大豆、白瓜子、黄烟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大部分村屯处于丘陵山林地带(七一林场),有山野产品和药材资源,村民们还可以从事山野菜加工、药材采集和养殖牛、羊、鸡、鹅等家庭式的副业生产项目。至2005年末,区域内各村屯有常住人口3128人,人均年收入为3290元。

煤炭生产

宝山区域内有5座国有煤矿和38座(个)地方煤矿及井口,全区已探明煤炭储量为8.3亿吨,国统煤矿年生产能力可达600万吨。其中属于地方煤炭行政机关管理的生产井口有51个,其煤炭储量主要来自于国有煤矿采掘煤田的边缘资源(2.3亿吨),井口分别分布于宝山(矿)、东保卫煤矿、七星煤矿、双鸭山农场、三合煤矿、双阳煤矿、新安煤矿的周边地域,年生产能力可达285万吨。

工业贸易

截至2005年,全区拥有煤炭、造纸、服务等种类的地方工业企业68家,年产值为51957万元,可实现利润6754万元,从业人员计8680人。

2012年,宝山区先后与七台河聚能达化工有限公司签下投资2.5亿元苯加氢生产项目、与黑龙江垦区清谷酒庄签下投资1.2亿元清谷酒庄建设项目、与双鸭山宝山生态园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签下投资1.3亿元宝山生态园二期项目、与哈尔滨东北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签下投资1.8亿元宝来仓储物流中心、与双鸭山市鑫雨瀚煤炭经销有限公司签下投资0.64亿元鑫雨瀚洁净煤加工基地、与香港宏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下投资4亿元城市综合体项目。

宝山区的交通运输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 双鸭山矿业集团的铁路专用线贯通全境,连接区域内各矿、厂(场),并通过四方台区和尖山区与国家铁路连接。

二是双--七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主干线联通区域内各居民生产、生活区域。区域内的煤炭、木材、建材等生产资料的运输,一般以双鸭山矿业集团的铁路线为主;公路运输一般以客运为主。

截至2005年,全区共设有客运站6家:

宝山(矿)站有站舍100平方米,停车场1700平方米,日始发车辆150台次,运送旅客约1991人;

七星(矿)站有站舍240平方米,停车场1500平方米,日始发车辆60台次,运送旅客约1546人;

双阳(矿)站无站舍,日始发车辆10台次,运送旅客约150人;

新安(矿)站无站舍,日始发车辆4台次,日过往车辆约80台次,运送旅客约660人;

三合(矿)站无站舍,日始发车辆8台次,日过往车辆约46台次,运送旅客约403人;

发电厂站有站舍48平方米,停车场400平方米,日始发车辆10台次,运送旅客约182人。

宝山区经过了一个政府办学与企业办学共存的历史过程。2001年7月因宝山煤矿破产,有4所企业办学划归区属;2005年9月区教育局又对四座国有煤矿和一个地方煤矿的11所中小学进行政策性接收。经过整治与合并,截至2005年底,区域内共有中小学校19所(不包括双鸭山农场),其中有初级中学8所、小学8所和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另有1所高级中学(原七星矿一中)归市教育局直接管理。

在区属中小学里共有教职工1079人,2005年在校学生为11303人。原区属学校在2003年都通过了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基”巩固提高检查验收。从企业划归区属的学校,在校舍方面基本达到了楼房化。区属中小学都建立了微机室,其中4所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有1所学校建立了语音室。区内有各类幼儿园所36所,其中公办园所1个,有入托儿童300余名;个体园所35个,有入托儿童1000余名。另在1998年10月建有武术学校一所,截至2005年设有8个班级80余名学生。

宝山行政区的网吧最早建于1998年,游戏、音像、歌(舞)厅、台球等文化设施也于1990年后呈快速发展;截至2005年,在文化事业上建有网吧21户、游戏厅13户、音像厅23户、歌(舞)厅180户、台球厅15家、书屋1家。全民体育活动也在各矿区迅速开展,截至2005年,全区建有体育场地39个,占地面积2.96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场地34个,非标准场地5个;有容纳500余人的体育馆1个,可以进行室内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比赛。区域内另有田径运动场2个,篮球场9个(其中灯光球场4个),门球场2个,滑雪场1个。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超过1.5万人,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

截至2005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个,其中区政府设有卫生防疫站、人民医院,另有个体内外科诊所19家、个体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农村卫生所1家、牙科诊所10家。区属医疗卫生单位有各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24人;区人民医院住院部有床位197张,并配备有胃镜、X光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宝山行政区内(不包括双鸭山农场)广播、电视的覆盖与管理工作,归双鸭山市广播电视局。无线广播的接收开始于1960年,在1962年中断后,于1979年得以恢复。到2005年,宝山区域可以收听到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转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八套新闻与生活娱乐性节目,以及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自办的新闻综合与交通文艺广播两套节目。电视收看开始于1984年双鸭山电视台正式建立后。有线电视的收看,始于九十年代初期,原由双鸭山矿务局宝山煤矿在本域设置。市广播电视局于2004年-2005年对宝山行政区内的有线电视设施进行改网,宝山(区政府所在地)有线用户4829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60.36%;东保卫煤矿有线用户2267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83.96%;七星煤矿有线用户8811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73.42%;双阳煤矿有线用户4400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95.65%;新安煤矿有线用户4645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91.08%;友谊农场八分场有线用户1643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80.21%;双鸭山发电厂有线用户2267户,占网络覆盖户数的95.21%。

宝山区邮政支局成立于1998年10月16日,分别由宝山邮政支局、七星邮政支局、双阳邮政支局、电厂邮政支局、新安邮政支局、东保卫邮政支局组成,有邮政员工100人。拥有4个储蓄所、1个保险所、1个营业大厅等服务网点,并拥有达100公里的4条投递线路。开办的业务种类主要有金融类、速递物流类和邮务类三大板块,包括:函件、包件、汇票、报刊发行、储蓄、代理保险、集邮、物流、速递、信函广告、书报销售、代办电信等。

在宝山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基本上不存在集中居住一处的形式,而颇具城市人口因工作单位、孩子入学、经济条件等方面关系自行选择房屋地点的特点,所以,有些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特点并不十分明显,保存本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的,是朝鲜族和回族的居民。

朝鲜族

朝鲜族居民一般喜欢素白色服装,历史上的明显特点是妇女服饰夏日为短上衣长裙子,男人爱穿短上衣、坎肩、裤腿和裤裆宽大。当代这种现象多为老年人保留,青年人非婚礼庆典或盛大节日一般不着民族服装。朝鲜族人的饮食习惯主食以大米、打糕、冷面为主,在自己家中制作酸辣白菜,味道独特,不易变质。朝鲜族人尤其喜欢食用辣椒,无论做什么菜,一般都用辣椒调味。

回族

在宝山区域内生活的回族人,往来比较密切,也保持着比较浓郁的本民族生活习俗。回民一般喜欢戴黑色或白色的布帽,男人爱穿白色的衣服及黑色的坎肩;许多回民妇女喜欢戴绿色、黑色或白色的盖头。回民在生活中讲究洁净,经常清洗、净身。在饮食方面,不吃一切动物有血,不吃猪、马、驴、骡和一切凶猛动物的肉;喜欢吃牛、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