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区
大同区 大庆市大同区 大同区历史沿革 大同区行政区划 大同区地理环境 大同区经济发展 大同区自然资源 大同区社会事业 大同区旅游景点 大同区交通 大同区城市荣誉
大同区是黑龙江省 大庆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大庆市西南部。大同地处 松嫩平原西部,大庆市区南部,是五个行政区中最大的区。幅员22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04年),有汉、满、蒙等18个民族。下辖8个乡镇,58个行政村,315个 自然屯,6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原属肇州县管辖,1946年2月,设置第五区。1955年5月,改为大同区。1956年并村划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 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 肇州县。1956年并村划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肇州县,管辖肇州县所属的群众、新主、...
详情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有4个镇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有1个牧场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有10个街道
大同区是黑龙江省 大庆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大庆市西南部。大同地处 松嫩平原西部,大庆市区南部,是五个行政区中最大的区。幅员22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2004年),有汉、满、蒙等18个民族。下辖8个乡镇,58个行政村,315个 自然屯,6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原属肇州县管辖,1946年2月,设置第五区。
1955年5月,改为大同区。1956年并村划
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 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 肇州县。
1956年并村划乡撤销区的建制,乡、镇由县直辖。
1959年11月,以“松基三井”所在地(今高台子镇永胜村)为中心,设立大庆区,隶属肇州县,管辖肇州县所属的群众、新主、中心、联合、大庆和肇源县所属的大官、兴隆等7个公社。
1960年5月,将大庆区划归安达市管辖,1964年2月更名为大同区。
1965年5月,恢复安达县,撤销大同区,将原大同区所属各公社全部划归安达县管辖。
1875年,蒙古牧民和山东移民在此居住,称为大通。
1978年4月16日,经省革委会批准,将安达县所属的大同镇、高台子、八井子、庆阳山、老山头、葡萄花、兴隆泉、祝三、大青山、双榆树等10个公社和红旗林场、立志办事处划归安达市管辖,同时复设大同区(1979年7月16日,省革委会正式批准),管辖原大同区管辖的公社。
1979年12月,安达市更名为大庆市,隶属大庆市管辖。
1992年,大同区位于市境南部,东北与安达市接壤,东南与 肇州县毗邻,西南与肇源县分界,西北与 杜尔伯特蒙古族 自治县相连。
大同区辖6个街道、4个镇、4个乡、18个社区、58个村委会。
庆葡街道、高台子镇街道、林源镇街道、立志街道、 新华街道、 大同镇街道、 大同镇、 高台子镇、 太阳升镇、 林源镇、 祝三乡、 老山头乡、 八井子乡、 双榆树乡
大同区 大同区地处松嫩平原的中西部,大庆市区南部,东北与安达市接壤,东南与肇州县毗邻,西南与肇源县分界,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全区总面积2235平方千米。
大同区境内无山无河,是波状起伏的冲积平原,仅有岗、平、洼三种地形。西部有风积漫岗,东部为起伏不大的平地。岗地较为普遍,但分布最多的是位于大同西南部的老山头 公社。十一道 黄土岗遍及全社,较大岗子有三个,其中老山头岗为最大,长达三十多华里,贯通老山头和庆阳山两个公社,最高点约海拔一百六十八米。其次,岗地较多的是西部双榆树公社和北部的兴隆泉公社,这两个公社的岗地面积约占本社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平地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和中部,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其中,祝三、大青山、大同三个公社平地面积约占本公社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它公社也都有大小不等的平地面积。洼地遍布于全区各地。东部和中部多是无水岗 洼地。西部积水洼地较多,形成大大小小自然泡泊,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
大同区属于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冬半年受高空西北气流控制,夏半年受 太平洋高压西伸北跃的西南气流影响,因此,冬半年严寒、少雪、多 西北风;春季干旱、少雨、多大风;夏季高温、多雨、光照足,多南风;秋季 温凉晴天多,气温逐渐降低转冷。
农业以设施农业为重点,提升现有8.5万栋棚室综合效益,发展标准化示范园区32个、千栋棚室园区55个、精品园区31个,棚室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果蔬年产量30万吨,果蔬总产值12.5亿元,用10%的土地创造近40%的种植业产值。根据土壤、气候和农民种植习惯,建设谷子、高粱等杂粮基地12.1万亩。依托吉林圣基、同舟饮片等企业,发展种植板蓝根、月见草、白芍等中药材基地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并通过国家GAP认证。工业经济培育了农产品深加工、油气化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建设大庆老窖、同舟饮片、大唐风电等重点项目52个,新增规上企业7家;实施大同工业园区北扩工程,成功晋升省级园区。第三产业步入了传统商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三维共进”发展轨道,凯达商贸、丰华汽车城等大型商业项目建成投用,建设电商孵化基地1处。
农业经济构建了果蔬、粮食、畜牧“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增加值年均增长15.9%。棚室总量由3.8万栋发展到8.5万栋,成为全省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到40万亩,粮食年均产量10亿斤以上,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建设规模养殖场区35个,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工业经济培育了农产品深加工、油气化工、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7%。投资73亿元,累计建设大庆老窖、同舟饮片、大唐风电等重点项目52个,新增规上企业7家;实施大同工业园区北扩工程,成功晋升省级园区。第三产业步入了传统商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三维共进”发展轨道,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凯达商贸、丰华汽车城等大型商业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品牌店62家;建设电商孵化基地1处,培育引进电商企业15家,实现营业额1.3亿元;发展AAA级景区1处,累计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
截止2012年,大同区粮经饲比例达到49.1:48.9:2,打机电井428眼,农田小井6064眼;造林5.1万亩,绿化村屯100个,其中处级领导绿化点31个;放养大鹅157万只,牛、猪、羊32.5万头(只),牧业产值3.2亿元。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增长39.5%,农业经济增幅较大。
截止2012年,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发论证、储备项目200个,建设项目11个,引进资金7.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3亿元,利税9964万元,同比增长6.9%和8.2%。
大同区 石油地质储量4.42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1.17亿立方米,年输送天然气总量3亿立方米,除输送哈尔滨及其它地方应用外,尚余大部分天然气可利用。
截止2009年,大同区共有耕地86万亩,草原104万亩,水面58万亩,林地62万亩,工业区内可开发利用土地2488万平方米。
累计投资40.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85个。改造棚户区7.7万平方米,开发和谐嘉园、学府公元等商住小区8个53.8万平方米,实施大型热源、文化中心等功能项目29个;新打水源井10眼,完成天然气入户1.3万户;铺修城市路网5.2万平方米,新上出租车200台、公交车10台,校车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民示范新村3处,八井子民强新村成为全市样板,高台子镇、林源镇纳入全省“百镇”建设工程;改造农村泥草(危)房4770户、安全饮水工程58处,铺修农村公路73.4公里、村屯巷道270万平方米,改造平交道口266处,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十项综合整治,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城区清雪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80%,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实施“天眼”工程,安装城乡监控探头450处。完成大广辅线、萨大路沿线等绿化项目15个,新增城市绿地55.7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4.7%提高到15.7%,大同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城乡功能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民生领域累计投入30.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2.4%。优化公共服务,建设社区服务综合体7处,创建省级样板社区6处;新改建学校、幼儿园68所(处),全区中小学校由75所整合到57所,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迁入新址,同祥学校建成投用;新改建乡镇(社区)、村级卫生院所58个,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成为庆南地区中心医院;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128处,文化中心的建成填补了大同没有城市规划馆、历史陈列馆和图书馆的空白。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精准扶贫“十二法”,稳定脱贫891户2100人;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亿元,救助群众48万人(次);改造公办敬老院2所,发展民营养老机构3个;新农合报销封顶线由6万元提高到15万元,参合率达到99.9%;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五险”净增8.6万人(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1.7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维护安全稳定,在全市率先实施“平安乡村”建设,安全生产、信访形势总体平稳,社会秩序和谐安定。
累计实施各领域改革20项。成功享受到省建制县政策待遇,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3.4亿元;完成社区、工业、卫生计生、市场监管等机构改革与调整,实行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医疗卫生区、乡、村一体化改革,医联体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完成区国资公司及所属部分企业改制,国库实现集中支付;整合客运公司,完成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管理体制变更;土地确权、公务用车、商事制度等项改革扎实推进。引进名校毕业生293人,选调、招考专业技术人员142人;区校合作实施项目1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7亿元,外贸出口实现新突破。
1945年初期,大同镇拥有 公房3875平方米,这些房屋来自没收敌伪财产,并都是比较先进的全砖房和一面清房,用于政府机关和学校。
建国初,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生产投资大, 公用建筑发展缓慢,新建面积小,维修量大。1953年,按肇州县制发的《关于收缴城市建设费的规定》,对工商业者和城镇居民征集城建款,用于增添公共设施上(修厕所、设卫生箱,增加路灯数额等),使大同镇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1958年,街内新建了门面美观的工人俱乐部(现大同镇影剧院)和 百货商店、综合商店、大同一中等全砖房,在街面上的工、商、服务业,也都先后进行房舍改建和维修,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1959至1977年,公共建筑发展缓慢。其间,1964年由于石油基地北移,大同镇成为安达县以农业为主的小集镇,对原有房屋只本着“以租养房”的原则进行维修
大同区街景 (15张) 和少许翻新。工、商、服务业的用房多靠自筹资金搞新建,用于城镇建设的国拨资金数额很小。1970年,大同地区国家拨款建筑面积为1685平方米,其中除给大同二小学300平方米、立志饭店202平方米,其余1183平方米建筑面积都给了农村学校和卫生院。1971至1974年,少许国家拨款的建筑面积都给了农村。
1978至1983年,大同区城镇公共建筑事业是一个大发展阶段。其间公共建筑总面积为63441平方米,其中:属于区机关建筑16963平方米,教育17622平方米,卫生3908平方米,文化设施8666平方米,工、商、财贸6046平方米,服务设施5874平方米,社会福利1324平方米,公、检、法3038平方米。这些建筑技术先进,样式新颖,一部分是由设计院帮助设计的,一部分是自行设计的。大同影剧院耗资一百三十万元,建筑面积为2369平方米,能容纳1200人。大庆市三十五中学(即大同三中)的教学楼和大同三小学教学楼都是适应新形势的先进建筑。
大同区通讯装机总量2万门,实现了光缆、 微波通讯。
松基三井
1958年9月,松辽石油勘探局最早提出在 肇州县“大同镇电法隆起”上安置“松基三井”的井位,蟛位的旁边有一个名叫高台子的小村庄。钻井队于1959年4月11日在那里开钻,从井深1050米处开始,连续在6个井段取出粉砂岩和细砂岩岩芯,都见到了油浸和含油现象。在场和赶来的专家经过认真的研究,果断地决定用原钻试油。1959年9月26日下午4时,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1986年 松基三井碑被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重修后改称为“松基三井纪念地”。
铁人纪念馆
铁人纪念馆位于大庆市解放二街8号,是1989年在“铁人王进喜同志英雄事迹陈列室”旧址上新建的。全馆总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在主馆前面广场平台上,两大片草坪间,耸立着一尊铁人 王进喜手持刹把的高大塑像。绕过塑像,进入展览室,室内开放三个展厅,共陈列了200余幅照片和300多件珍贵实物,展示出了铁人的主要经历,他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业绩和大庆人的35年来学习铁人精神的情况。
交通通讯方面,让通铁路贯通大同区,区域内有八个火车站点。 大广高速纵贯大同区境内,其中大同段已于2011年10月正式通行。同时区内有萨大路、大肇、明沈、同昌等四条主干路和乡镇公路,大庆油田专用公路等。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