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墅镇

西夏墅镇 西夏墅镇基本信息 西夏墅镇发展定位 西夏墅镇所获荣誉


西夏墅位于 常州市西北部,南靠 京沪高铁、沪宁高速和 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连 丹阳市,北邻长江 常州港,地理环境相宜,水陆空交通便捷,西夏墅镇辖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98亩,52203人(2017年)。全镇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28.25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4.5亿元,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成为常州一颗璀璨的明珠。总述西夏墅位于常州市西北部,南靠京沪高铁、沪宁高速和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连丹阳市,北邻长江常州港,地理环境相宜,水陆空交通便捷。西夏墅古称夏墅,宋元时代置仁孝西乡夏墅镇,为行政建制之始。其后,明清时代置孝西乡夏墅镇;民国十六年易名西夏墅,为武进县第三区首镇;解放初再次设区,几度置西夏墅乡(镇),1983年析出浦...

详情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所有主城区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介绍

西夏墅位于 常州市西北部,南靠 京沪高铁、沪宁高速和 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连 丹阳市,北邻长江 常州港,地理环境相宜,水陆空交通便捷,西夏墅镇辖5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98亩,52203人(2017年)。全镇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28.25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4.5亿元,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成为常州一颗璀璨的明珠。

总述

西夏墅位于常州市西北部,南靠京沪高铁、沪宁高速和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连丹阳市,北邻长江常州港,地理环境相宜,水陆空交通便捷。

西夏墅古称夏墅,宋元时代置仁孝西乡夏墅镇,为行政建制之始。其后,明清时代置孝西乡夏墅镇;民国十六年易名西夏墅,为武进县第三区首镇;解放初再次设区,几度置西夏墅乡(镇),1983年析出浦河建乡至1999年合并,2002年由武进划归新北区至今。

西夏墅镇辖12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998亩,52203人(201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25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4.5亿元,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成为常州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

历史悠久

据《毗陵志》记载,西夏墅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元前547年,吴王馀祭封季札于延陵,西夏墅属于延陵邑的范围。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据考证,秦驰道从西夏墅镇北方向的横河头、路家村等自然村穿境而过。境内老孟河,在周敬王二十五年开挖通向长江,吴王夫差接替父王阖闾王位后,为了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中原,他号令数十万民工开凿江南运河,从苏州的望亭经无锡一直开到常州奔牛,由于奔牛向丹阳方向的地势高亢,挖掘难度太大,所以运河从奔牛拐了一个弯向北贯穿西夏墅地区,由(老)孟河接通长江,全长170公里。西汉时即有七里井(浦渎前名)。《陈续志》云:“江桥至兰陵桥”。所以浦河乡驻地江桥村至万绥东岳庙门口的兰陵桥一段,古称七里井。《风土记》云:“汉光武帝初,潜尝宿井旁,民为指途达江浒,即为名开此渎,”阔五丈,深七尺,成为浦渎。从老孟渎进出口,西通镇江、东达常州,南到吕城三拌桥处。因此,秦驰道、浦渎、孟渎成为古夏墅水陆交通要道。

人文荟萃

儒教、道教、佛教与常州地区的民间信仰在西夏墅这片千年齐梁故里圆融在了一个场所。在西夏墅镇境内历史上有龙王庙、化身庵、牛郎庙、观庄庙、东林寺、孔庙等众多儒佛道的场所。这些宗教场所,有些已经早已消失,有些至今还保留着。座落在西观庄村的观庄庙,又叫烈帝禅寺,建在凤凰池旁,供奉着烈帝(常州民间信仰陈杲仁)、天老爷(旻天大帝)、土地爷、观世音和十八罗汉等四十余尊菩萨,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座落在梅林行政村拥有始建于500多年前的孔庙、200多年前的东林寺(原为真武庙)以及150年前的梅村古戏楼,其中梅村古戏楼被列为江苏省古戏楼群保护对象。

西夏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西夏墅第一个支部并积极开展各项政治斗争,许多革命者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如该镇河西北街队的恽雨棠烈士,1930年就担任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书记,牺牲时年仅29岁。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区是活跃的游击区革命根据地。1939年,有名的城巷伏击战毙敌(日)大队长以下官兵百余人,威震大江南北。罗桥头村的宋亚欣,1939年就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1941年走上革命道路,先后两次负伤,仍坚持敌后斗争;解放后,曾担任武进县县委书记、镇江地委副书记等要职,被誉为“不倦的孺子牛”。

在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实业、医学等领域还出现了成绩卓著的人才。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谢稚柳、谢雨岑的祖先在明朝时期就居住在西夏墅韩村,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后迁居常州城区。恽铁櫵16岁中秀才,曾担任《小说月报》首任主编,著作《药庵医学丛书》,较早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恽良教授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气垫船专家,《气垫船原理设计》一书被公认为世界上在这一领域内最全面、最具权威的学术著作之一。盛济坤教授是享誉世界华人的艺术家,1958年“五一”劳动节在天安门城楼为周恩来总理和美国著名作家安娜·罗易斯·斯特朗画速写像,《盛装苗女》和油画《苗家金凤凰》获国际大赛“金杯奖”。中国音乐家孔兰生因成绩卓著,被表彰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江泽民、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谢剑平在2011年12月8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院士。

据不完全统计,西夏墅镇涌现省部军级高干52名(含文职)、师厅级干部19名,中科院院士1名,博士(导师)23名,正教授、研究员30名,著名书画家4名,国家级运动健将1名,省部级及全国劳模先进7名。他们是西夏墅人的骄傲,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与家乡人民一道为建设新西夏墅谱写新篇章。

墒情适宜

西夏墅地处亚热带与中亚地带的过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温和湿润,气候宜人。年平均最多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年平均降水量为1251.4毫米,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相对湿度7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34.9小时,历年无霜期223天左右。

西夏墅地域略成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平均海拨为5米上下,田块与田块之间虽有高低,但坡度不大。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网密布,旱涝保收。水域面积六千多亩,县级河流新孟河、浦河由北向南纵贯本镇,为主干河流,套闸4座,北连长江,南达运河。镇级河流18条,午塘河、蓼沟河、南安河、城巷大沟与主干河流都相连;独与新孟河相连的有东风河、延寿河;延安河连接东风河与延寿河;安宁河连东风河,经安家舍通德胜河。村级沟塘348个,为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也为抗洪救灾提供有效保障。主流、支流、沟塘星罗棋布,俨然一副江南水乡之景。

西夏墅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是常州地区白鹭的聚居地,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历史上农业以种植水稻、三麦、油料和棉麻作物为主。副业以养猪养羊、栽桑养蚕为主,曾为养猪而种植的胡萝卜,以个大味甜著称,在建国初困难时期,还解决了当地许多人的充饥,成为当时地域一大特产;地产羊肉以肉质鲜美、去膻和加工工艺考究流芳至今。兼有养鸡、鸭、鹅、鱼和养兔。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和经营新模式不断推出,农业产业结构向全面性、多样化调整。林果、蔬菜、花卉苗木、草坪等新、特、优农产品占据较大比重,传统家庭养殖业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之乡

美丽乡村

1927年,西夏墅就被国民政府列入新市镇规划之列,以条状改造型为特征,旧街旁布置新街,新建建筑较为集中,西河沿和西栅门形成丁字街最为热闹,是一个古老而开化的集镇。上世纪80年代,西夏墅是以“农机、修造、粮食加工、五金电讯、建筑预制加工”为主的工商业集镇。上世纪90年代,工业用地往北发展,居民用地往南、往东发展。2000年后,镇村体系空间布局以西夏墅镇区为中心,浦河集镇为片区中心,镇澄公路为主轴,乡村公路为网络,形成镇区位于镇域中部,中心村、基层村相对均匀布局的空间结构形态。实施了西夏墅集镇改造和新镇开发,完成了浦河集镇区改造、西夏墅大桥建设,大大改善了镇区面貌,城镇品位不断提升。镇区主要道路面积263910㎡,人均道路面积30.97㎡;镇区绿化面积达23万多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8㎡,实现了镇区硬化、亮化和绿化。开发建成了西夏金苑、景西华庭、丽江茗园、香山花园等住宅小区。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生活饮水卫生合格率95.84%;住宅电话1977户,普及率76%;数字电视用户10800户;实现了村村通公交。2012年,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西夏墅人民政府对原西夏墅总体规划开始进行再次修编,规划总面积为51.9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范围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空间形成“一区十点”的布局结构。“一区”即西夏墅镇区,“十点”即十个保留的农村居民点。镇区规划形成“一核一环双轴四园多区”的功能结构。“一核”--镇区核心功能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商业娱乐、休闲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一环”--由239省道、丽江路、怒江路两侧宽敞的道路绿化空间和南安河、安宁河两侧开敞的滨水绿化空间组成,形成供市民休闲游乐的公共绿化带空间;“双轴”--新孟河生态景观轴、阳澄湖路生活功能轴;“四园”--在重要节点区域打造的四个开敞绿化空间,分别为门户入口公园、工具主题公园、滨水人文公园 、社区生活公园;“多区”即核心区外围以居住、工业、市场为主的多个功能片区。

同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自然村庄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生活舒适的生态人居环境典范。五年累计投入1685万元建设农村道路35万平方米,投入670万元改造桥梁45座,投入815万元改善水利环境:共疏浚河道16条,长29.8公里,村庄沟塘清淤306个,共完成土方121.2万方,电灌站改造7座,新建地下渠5.6公里,配套建筑物206座。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整治村庄环境、建设小康家园”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15个村(社区)中有6个村(社区)创建了省级生态村,12个村(社区)创建了市级生态村,5个村创建了常州市土地管理示范村,水塔口村是全市生态市创建亮点村之一,池上社区创建了绿色社区。

2007年,西夏墅镇通过环境优美乡镇验收,2009年初,获得国家环保部命名;2011年,西夏墅镇通过了国家级生态镇验收,被省环保厅命名为“国家级生态镇”。西夏墅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勤劳,在自己繁衍生息的土地上成功打造了全新的典范。

高效农业

西夏墅农业生产也较为发达,“夏墅”牌东南有机大米注册,作为品牌专供航空兵部队餐用。解放前,以传统种植为主,产量低,粮食亩产只有二、三百斤。解放后,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提倡农业机械化,推广科学种田,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粮食亩产量,亩产一千斤左右。1979年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亩产达一千三百多斤。2003年,西夏墅镇粮食总产量为21146吨,人均收入4468元。随着工业园区的开发和交通道路的建设,耕地面积逐年缩减,但粮食单产的增长和市场价格的提升,粮食总产量、农业总产量仍得到不断的增长,至201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为23085吨,人均收入达10240元。2012年全镇完成粮食总产量24796吨,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14000元,比2003年增加3倍多,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2011年7月,省政府批复成立省级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万顷良田),总面积4.25万亩,其中西夏墅镇1.1万亩,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西夏墅镇以万顷良田建设为契机,围绕“生态、科技、精品、休闲、养生”主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优质稻米和有机蔬菜、瓜果为基地产业,形成了以三新科技园、圣王果蔬、八达养鸡场、青青草坪、文朝养猪场、水塔口奶牛场、水塔口龙虾养殖场、浦前名特优经济林果示范园、特种苗木基地等九大农业园区为龙头的特色农业体系,集种、养、加产业一条龙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地股份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推动了西夏墅农业生产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西夏墅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累计调整高效农业面积达1500亩,设施总投资3000万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5个、农地股份合作社15个。近几年来,西夏墅镇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举措,有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西夏墅镇农业现代化的保障体系。

动迁安置

西夏墅为了加强地方经济建设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镇村建设规划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了部分农村居民住房的拆迁和安置,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0年—2012年,全镇共实施拆迁工程11个,累计拆迁农户1459户,迁移人口4581人,拆迁房屋面积382900.15平方米,腾地3627.71亩,建造安置房有何家小区、香山花园、香山名园等,总面积320720.34平方米。其中,万顷良田建设工程1.2期安置工作,总共安置房屋900套,有大、中、小三种户型,共达148440平方米。

尽管拆迁也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生活的规律性、顺应工业文明的发展趋势,提升农民社会身份的优越感等方面大有裨益。但是,农村拆迁户能不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于农村拆迁户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社会发展,甚至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物质生活方面,政府应该着重于提高农村拆迁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在精神生活方面,丰富居民生活,拉近居民之间的邻里情谊;在文化生活方面,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居民文明举行风俗活动。

享有美誉的工具之乡

工业园区

西夏墅工业从解放后逐步兴起社、队办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1987年成立实业总公司,工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党的十八届三、五、八中全会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乡村工业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题,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机制。

2000年后,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为了适应新机制下的工业发展的需要,2003年起,建立占地5000亩,集工业水厂、热能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置设施齐全的常州高新区纺织工业园,被列入江苏省工业小区名录,是常州市重点乡镇工业园区之一。近十年全镇工业进入鼎盛发展时期,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形成了以工具刀具、新型材料、冶金机械、汽摩配件、纺织印染等为主导产业的核心工业集聚区。2012年拥有各类注册工具生产企业800余家,园区内工具企业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从业人数1.8万人。201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85.4亿元,利税总额5.02亿元,利润总额3.26亿元。

工具强镇

西夏墅素有“刀具之乡”的美誉。工具行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繁荣于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更是获得飞速发展,2012年全镇刀具企业年总产值达到25亿元。西夏墅工具产业具有一流的生产技术,拥有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600多台套,具有国内较先进的研发能力、制造设备和生产技术,主要生产削刀具、铣削刀具、孔加工刀具、滚压工具、可转位刀片、数控刀柄、硬质合金零件、刀片磨床、风动工具等产品,工具产品在全国市场覆盖率达90%,其中硬质合金可转位铣刀的全国工具市场占有率达30%,初步形成了“西夏墅工具”品牌,并于2013年成功注册了“西夏墅工具”江苏省著名商标。西夏墅工具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拥有3项国家(行业)标准,申请专利174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5项),授权专利986项,6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3个“江苏名牌”产品和5个“常州名牌”产品,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0个常州市知名商标,三家企业代表担任中国刀具标准委员会委员,通过IS09001认证企业151家,1501400D认证企业8家,0HSA518000企业6家。西夏墅镇以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被誉为“中国工具名镇”,享有“全国千强镇”称号,西夏墅人已经拥有自己的传统产业而自豪,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建设美好的家乡。

改革创新

近年来,西夏墅镇按照做精工具刀具产业、做强特色产业、调整纺织印染产业,培育汽摩配件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率先发展,以调优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以加快转型提升规模实力,确保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常州市新北区名副其实的科普示范镇。

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西夏墅工具产业全力支持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成立了集展示、检测、培训、研发、信息中介及孵化器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常州市工具产业创新发展中心,其中检测中心是经江苏省质监局认定的江苏省机械零部件及刀具检测中心。同时,投入近10亿元的江苏省西夏墅工具产业基地以及投入近5亿元的江苏省工具交易中心都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中,为西夏墅工具产业的整合、孵化加速助力。

勤政惠民的文明之乡

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理念的最高标准”。西夏墅历届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大、民生优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各类政务服务。不断优化流程、规范制度,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既方便群众办事,又让群众从心里真正感到满意。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民的基本需求为标准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特色上突出美丽西夏墅,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规划理念,全力打造西夏墅经济升级版,让百姓更多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由传统经济增长导向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提高宜居水平。已建成商住小区3个,安置小区4个,改善了人民的住房条件,积聚了人气,繁荣了镇区;全镇新转变农民为产业工人600多人,园区企业职工总数近19410人。全镇有6家银行入驻本镇,2012年农民存款达21.2亿元。

纵观历史,西夏墅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解放前就有100多名党员,党支部是常武地区成立最早的基层党支部之一。1961年,党支部29个,党员548人;1978年,党支部38个,党员929人;2012年,党支部69个,党员2140人。坚持青年干部的培养,增强队伍生机活力。2007年开始招聘大学生村官至今达23人,培养大学生村官担当生力军。组建大学生村官宣讲团,结合镇、村实际进行理论宣讲,深入村组、农户调研,积极倡导农村党员干部为西夏墅建设“生态、特色、魅力”精致名镇添砖加瓦。

用科学发展和道德理论武装全镇人民的头脑。自2010年来,全镇共开展道德讲堂130多场,并成功创建了江苏省首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示范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投资100万元改建一个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文体中心。全镇已建设了22个晨晚练点的健身广场,农民健身工程共设置健身路径39套422件,篮球场47面、乒乓球室72个、羽毛球场6片,全镇健身场馆总面积达到65220平米,每个村的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正常开放。农民体育和群众文化工作彰显特色,是中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全镇以加强基层综治机制为重点,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夯实农村综治基础,全面开展“平安镇”创建活动。2012破获了伪造交通事故大额骗保案,得到公安部部长批示肯定,获集体三等功。独创了“三步矫正法”、“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送法治文艺下乡”被新北区评为法治惠民实事之一。

西夏墅镇推进公共福利光彩事业。自2001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投身公益事业为己任,高度重视各类社会救助。在2011年由商会发起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镇级慈善基金会,目前总量已达2173万元。每年直接用于帮困的资金达150万元,镇人大和政府制定了《慈善基金募捐、使用、管理办法》。通过慈善基金会共结对扶持贫困学生达103人次,发放困难家庭助学金12.7万元,大病救助金44.4万元,困难家庭救助金175.195万元。西夏墅镇敬老院床位80张,入住五保户45人,年平均供养标准8000元;西夏墅镇润德老年公寓床位321张,供养标准450-900元/月。全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为常州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根据2012年统计,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35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2556人,参保率均100%;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45人,新农保17080人。企业养老保险13265人,参保率70%,职工工资、工伤待遇、经济补偿金517万元。

西夏墅党委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赢得了西夏墅百姓的赞誉,为将来精心打造更加美丽的西夏墅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教育为先

西夏墅镇以人为本,还一贯重视教育。追溯历史,民国时期就建办了幼稚园,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幼儿园;公、私立小学相继而起,至1949年解放前夕,公私立小学达40余所。解放后,村村办小学;1952年创建西夏墅中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镇小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开始实施规模办学,从1981年至2007年先后撤并30所村小,保留2所中心小学。1985年后,幼儿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浦河幼儿园和西夏墅幼儿园相继单门独院,2005年9月,全镇农村幼儿班撤并,调整为一所中心园和一所农村幼儿园;90年代后,通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创建优质学校,多次调整学校布局,学校的内涵不断提升。2008年浦河中小学合并成新北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几十年中,本镇教育为西夏墅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成人教育从解放后开始抓扫除文盲的文化知识教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始转向多层、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有效地为西夏墅经济发展服务,通过院校挂钩、联办和经营单位举办,为企业职工培训4000多人次,农民培训3200多人次,个体工商户培训1210人。

被誉为“三面红旗”的西夏墅教育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并在表彰大会上交流经验。西夏墅中学为省三星级高中,西夏墅中心小学连续三届被命名为省模范小学,1998年被确立为江苏省第二批实验小学,西夏墅中心幼儿园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幼儿园,以特色办园,在全国少儿体操比赛中屡夺桂冠。

西夏墅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夏墅历届执政,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尽管“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镇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还损害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但是,在“兴修水利 、格田成方、 大搞农家肥三面光”农田基本建设和兴办乡村工业中,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乡干部头戴草帽,卷着裤管,行走在乡间小道,特别是农忙时节,经常帮农民下田插秧、抢收秋粮,与农民打成一片。这种“淳朴亲和、务实勤勉、忠诚清廉”的精神延续着。在老百姓眼里,干部是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老黄牛”,是熟悉基层、经验丰富的“百事通”,是热爱基层、与群众交朋友的老伙计。党的干部“孺子牛”精神广为流传着,磨砺出一手老茧,赢得广大百姓的爱戴和支持。上世纪60年代的党委书记孙龙福就是群众中拍手称夸的“老黄牛”,新世纪初的党委书记查亚强是开拓进取的排头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西夏墅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面临“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大工业项目少,支柱产业不强,产业结构不优,资源优势没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抓住改革开放时机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出现了“兴企业、钱存行、社员砌楼房”的兴旺景象,凝成了西夏墅人特有的精神品质,1996年提炼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务实奉献、开拓创新”的西夏墅精神。党委政府号召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宏图腾飞,既有狮子型的干部,也有更多“老黄牛”式干部,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去规划、建设西夏墅。世纪东风,掀开崭新一页,站在长三角世纪发展的潮头,西夏墅独辟蹊径、开拓创新,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社会事业,成为常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夏墅人又把它总结为“和衷共济、创新发展、高效务实、奋勇争先”的新时期西夏墅精神。

2013年,西夏墅镇被评为江苏省文明镇,西夏墅人将弘扬西夏墅精神,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紧紧抓住两大机遇(万顷良田建设,新孟河拓展工程),合力推进三大建设(集镇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四大产业(刀具工具产业、冶金机械产业、纺织印染产业、汽摩配件产业),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提升形象工程、壮大实力工程、创建文明工程、关注民生工程、建设平安工程)。长江浪涌,推动发展大潮,“千年魅力新江南,苏南名镇又一家”的西夏墅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展示其独特的风采,成为常州的后花园。

西夏墅镇工业经济发达,是中国千强乡镇。西夏墅镇现有工业企业800余家,形成了纺织印染、工具、冶金、机械、医药化工、电子等六大支柱产业,拥有 西米替丁、 微碳锰铁、扬声器等一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墅乐摇面机、 饼干机等江苏省名牌产品, 针织布、 牛仔布、金属切削工具系列等重点出口产品已销至美、 德、澳等国。西夏墅镇素有“工具之乡”美称,建有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工具产业集中区,拥有各类工具制造企业300余家。西夏墅镇纺织业发展迅速,建有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的常州高新区纺织工业园,进区企业已达60余家,是常州市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和江苏省先进工业小区。西夏墅镇高效农业成效显著。西夏墅镇形成了以三新科技园、圣王果蔬、八达养鸡场、青青草坪、永峰养猪场、水塔口奶牛场、水塔口龙虾养殖场、浦前名特优经济林果示范园、特种苗木基地等九大农业园区为龙头的特色农业体系,集种、养、加产业一条龙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基本形成。

西夏墅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西夏墅镇建有中学2所、小学2所,其中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为省三星级重点中学,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是江苏省模范小学,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建有中心医院1所、社区分院3所、村级卫生保健室11个,是常州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农民体育和群众文化工作彰显特色,有业余农民体育团队14支、健身路径4个、健身活动点17处,并建有芳草锡剧社和万册图书馆,是中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

西夏墅镇素有“工具之乡”之称。在常州市加大有效投入的热潮中,西夏墅镇政府提出,要以此为契机,做大做强工具产业,建设全国最大的工具产业集群。西夏墅镇政府规划的工具产业园区一期1000亩地块一经推出,就被30多家企业争相抢驻,预付土地租金1000多万元。这个工具产业园区正是西夏墅工具产业向集约发展、积聚规模优势的一个新的开始。而镇政府投入近百万元建立起的另一个工具产业的研发平台:西夏墅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也在针对原材料涨价等现状开展一系列的研发活动,一种“耐高温、耐磨损、耐酸性”的新型金属陶瓷刀具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 西夏墅工具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却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发展。全镇300多家工具企业分散在每个行政村,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只有近10%的现状。为此,西夏墅镇政府决定整合产业资源,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做大做强现有的刀具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工具材料、 机床功能部件、包装业等,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工具产业。西夏墅镇拥有进口的五轴五连动数控加工中心近50台,具备了国内一流的刀具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发展层次。通过建立工具网站、行业协会,统一打出品牌。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西夏墅镇工具企业达到500多家,工具产品的总量达20亿,创建成中国工具之乡,成为中国工具名镇。

常州市西夏墅镇戎家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戎家村现有村民2580人,自然小组29个,企业41家,占地面2.3平方公里,年销售1.1亿。戎家村在镇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议,积极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任务,围绕两个“率先”立足潮头,与时俱进,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抓住经济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戎家村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规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戎家村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抓好政治文明建设,戎家村多年来连续被区评为文明村。

2012年10月26日上午,江苏西夏墅工具交易中心正式隆重奠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质量部主任李建林、中国机床总公司总裁郝明、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高清、常州市副市长方国强、新北区常务副区长薛建南、西夏墅镇党委书记张银龙、镇长汤亚兴出席奠基仪式。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以城市综合体的形式打造全新工具交易平台。主楼总高12层,其中1-3层为市场商业部,以铺位和店面为主,将打造成各类材料、机床、刀具、量具等产业链综合交易中心,同时建有银行、物流等配套设施;第4层规划为餐饮休闲区;5、6两层将建成四星级标准以上酒店;7-12层为公寓式办公。交易中心还将建设地下停车场及仓储设施。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可引进客商1000余家,市场年交易额可达30亿元以上。一期项目预计可于2013年底竣工投运,将打造成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工具交易平台。
  西夏墅镇已形成占地2平方公里的工具产业集中区,拥有各类工具制造企业500多家,这也将为工具交易中心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瑞士宁蒙特软件——美国司达卡特公司——武汉欧迈克公司——常州高新区西夏墅工具产业。应邀从美国密歇根州珐茗敦山来到西夏墅考察的美国机床协会会长单位、美国司达卡特机床公司代表罗恩·派卢斯基勾画出这样一条产业线路图。西夏墅镇现有工具企业300多家,产品品种达1000多种,年销售刀刃具10亿元,约占全国非标准刀具的30%左右,是中国著名的“工具之乡”。对西夏墅的刀具刃具派卢斯基早有耳闻,他告诉记者,司达卡特公司与西夏墅并无直接的商业关系,司达卡特公司一直向美国欧迈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欧迈克公司数年前收购了武汉机床厂,武汉机床厂与西夏墅镇许多工具企业有着长期业务往来。

江河为伴,水乡一梦汇千年

四方通途,名镇独秀现新颜

西夏墅!一个史载千年的江南小镇,屹立于常州市西北部,以独具特色的产业被誉为中国工具名镇,享有 “千强乡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江苏省卫生镇”等美名。凭借坚实的经济基础、优美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资源,致力于打造生态新居,江南名镇。

全镇总面积51.9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52203人(2017年)。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始建于500多年前的孔庙、200多年前的东林寺以及150年前的梅村古戏楼,其中梅村古戏楼被列为江苏省古戏楼群保护对象。

水系资源丰富。镇域内新孟河、浦河、团结河、寥沟河、花塘河、东风河、安宁河、南安河等水系纵横交错,构成了完善的水网体系。

区域位置优越,北眺长江,南靠京沪高铁、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常州机场。东接常州国家高新区、滨江产业园,西邻扬中、丹阳两市,北接汽摩配之乡孟河镇。周边完善的配套设施、成熟的产业高地和先进的发展理念为西夏墅镇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这里水陆交通便捷,239、122、338省道和建设中的京沪高铁穿境而过,六级航道新孟河穿越镇中心区,连通长江与京杭大运河。镇区距长江常州港约15公里,常州机场约5公里,京沪高铁常州站约16公里,沪宁铁路奔牛货运站约9公里。

全镇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57家,主要生产新型材料、刀具工具、冶金机械、纺织印染、汽摩配件、电子电器等产品。其中墅乐新型厨具被列入江苏省名牌产品;硬质合金刀具系列、声控装置系统、新型厨具、牛仔布等重点出口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建有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的工具集中区,拥有各类工具企业300余家。建有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的常州高新区纺织工业园,有各类纺织印染企业80余家,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全。西夏墅镇按照做精工具刀具产业、做强特色产业、调整纺织印染产业、培育汽摩配件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率先发展,以调优结构增强发展后劲,以加快转型提升规模实力,确保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高效农业成效显著。以三新科技园、圣王无花果、青青草坪、菜根香蔬菜、大娘水饺基地、浦前名特优经济林果示范园、特种苗木基地等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形成了集种、养、加、销产业一条龙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体系。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教育基础扎实,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建有中学2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其中西夏墅中学为省三星级重点中学,西夏墅中心小学是江苏省模范小学、实验小学,西夏墅中心幼儿园是江苏省示范幼儿园;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是常州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乡镇,建有中心医院1所、社区分院1所、村级卫生保健室11个;农民体育和群众文化工作彰显特色,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乡镇,有业余农民体育团队16支、健身路径23个、健身活动点18处,并建有芳草锡剧社和万册图书馆。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西夏金苑、景西华庭、丽江茗园等新小区和香山花苑安置房的建设,既提升了城镇形象,又改善了人民的住房条件,积聚了人气,繁荣了镇区。

新农村建设由点带面逐步推进。2007年起开始实施“三清一绿”“五化三有”工程,农村面貌彻底改善;2008年完成全镇失地农民进城保工作,失地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工具名镇 生态新镇

以工具制造为龙头产业、以新材料、汽摩配件、新型纺织印染为重点补充、以现代物流业和服务业、生态农业为重点培育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工贸小城镇。

合理转型产业结构,完善商贸、居住、休闲、文化等功能,改善配套设施,扶持培育工具特色产业,精心设计营造新孟河滨水特色空间,将西夏墅镇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小城镇,成为新孟河沿线的一颗璀璨明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形成“一镇10村”的布局结构,外围保留牛郎、浦西等10个农村居民点,规划农村人口约1.1万人,其余为高效生态农业用地。

镇区规划形成“一核一环双轴四园多区”的功能结构。

“一核”--镇区核心功能区,以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商业娱乐、休闲旅游、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是西夏墅镇的核心区域。

“一环”--由239省道、丽江路、怒江路两侧宽敞的道路绿化空间和南安河、安宁河两侧开敞的滨水绿化空间组成,形成供市民休闲游乐的公共绿化带空间。

“双轴”--新孟河生态景观轴、阳澄湖路生活功能轴。

“四园”--在重要节点区域打造的四个开敞绿化空间,分别为门户入口公园、工具主题公园、滨水人文公园 、社区生活公园。

“多区”即核心区外围以居住、工业、市场为主的多个功能片区。

道路系统:镇区规划形成“五横七纵”的道路交通体系。

配套体系:镇区规划采用“镇区级—基层社区级”两级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使配套设施布局合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绿化景观:镇区规划形成“一环、一轴、四园、多点”的绿化系统。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镇党委政府将精心编制一份规划(西夏墅镇发展规划),紧紧抓住两大机遇(万顷良田建设,新孟河拓展工程),合力推进三大建设(集镇建设、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努力提升四大产业(刀具工具产业、冶金机械产业、纺织印染产业、汽摩配件产业),全面实施五大工程(提升形象工程、壮大实力工程、创建文明工程、关注民生工程、建设平安工程)。

长江浪涌,推动发展大潮;世纪东风,掀开崭新一页。站在长三角蓬勃发展的潮头,西夏墅将独辟蹊径、开拓创新,打造出新孟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荣誉称号 获奖单位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国家刀具标准化委员会先进单位 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2013年 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 20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江苏省工业刀具特色产业基地 西夏墅镇政府 2012年12月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优质产品示范区 西夏墅镇政府 2012年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江苏省文明乡镇(2010-2012年度) 西夏墅镇 2013年10月 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十佳示范网格 西夏墅镇 2012年12月31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西夏墅中心小学 2012年5月 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
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西夏墅镇池上社区 2012年12月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省示范妇女儿童之家 西夏墅镇池上社区 2012年11月 江苏省妇女联合会
江苏省卫生村 东南村委 2012年12月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省级“乡村公路管养及安保工程示范镇” 西夏墅镇 2013年2月25日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
荣誉称号 获奖单位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全省“百强千优基层团组织” 西夏墅高新技术企业团总支 2013年 共青团江苏省委
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 创新发展中心 2013年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 西夏墅中心小学 2013年11月 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东南村委 2013年6月 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
三星级康居乡村 东南村委邹家村 2013年8月 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区域名牌 西夏墅镇政府 2014年 江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
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西夏墅中心小学 2014年1月 江苏省地震局、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优秀示范村 东南村委 2014年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江苏省优秀合作社 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4年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江苏省生态村 东南村委 2014年
江苏省绿化示范村 东南村委邹家村 2014年
江苏省科普示范村 浦西村 2014年1月 江苏省科协
江苏省生态村 浦西村 2014年6月 江苏省环保厅
周边政府机关

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民委员会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安西线与青城西路交叉口北360米

周边福利机构

海尾镇老年人公寓 地址:西观线东50米

周边乡镇

西夏墅镇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周边村庄

西夏墅镇浦西村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

水塔口村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水塔口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