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

东海县 海东县 海陵县 东海 连云港东海 东海县历史沿革 东海县行政区划 东海县地理环境 东海县自然资源 东海县人口民族 东海县经济 东海县社会 东海县著名人物 东海县风景名胜 东海县获得荣誉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连云港市下辖县,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北与山东省 临沭县交界,南与 沭阳县为邻,西与 新沂市相连,东与连云港市 海州区接壤,西北达 马陵山与山东省 郯城县分界,东北沿 新沭河与连云港市 赣榆区相望,东海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东海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建设幸福东海”奋斗目标,全面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六连冠、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四连冠、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县等近70项国家和省部级表彰。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 水晶之都”,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201...

详情

东海县地名网_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资料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介绍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 连云港市下辖县,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北与山东省 临沭县交界,南与 沭阳县为邻,西与 新沂市相连,东与连云港市 海州区接壤,西北达 马陵山与山东省 郯城县分界,东北沿 新沭河与连云港市 赣榆区相望,东海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

东海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建设幸福东海”奋斗目标,全面加快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六连冠、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四连冠、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县等近70项国家和省部级表彰。

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 水晶之都”,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

2016年11月,东海被 国家旅游局评为 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10月,东海县入选“综合实力百强县”、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2019年10月8日,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东海风貌 (23张) 夏、商时属徐州,西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鲁国东境的 郯国,战国时易为楚地。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置郡县,境属 朐县,县先属 薛郡,后属 郯郡,郯郡后改为 东海郡。

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 东海国,朐县属东海国。至晋,朐县仍属东海郡。

南北朝时期,改朐县为 朐山县,属 朐山郡。

隋初,废朐山郡置 海州,朐山县属海州。不久,改海州为东海郡。唐武德元年,改东海郡为海州。

元初,海州升为海州路,后改为海宁府,不久又降为州,朐山县属海宁州。

明初,海宁州仍为海州,隶 淮安府。由秦至明初,境内曾属朐县、朐山县、曲阳县、东安县、即邱县、招远县、龙苴县等。

清初,海州为直隶州。现东海县境域明清两朝未设县,为海州地。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州直隶州为东海县。县治设于今海州城。因东濒大海,沿用古东海县名。1912年4月,析县境东部11镇设置新县灌云县。东海县初属江苏省 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十三、第八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封锁 陇海铁路,东海县境域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以陇海铁路为界,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两个抗日民主政府。铁路南于1940年11月建立的东海县民主政府属华中局淮海区,大部分地域属沭阳县,包括今东海县安峰镇、曲阳乡、房山镇、平明镇和张湾乡南部。铁路北于1941年8月建立 海陵县民主政府,先后属山东省 鲁中南行政区、 滨海区、 临沂专区。1945年11月,海陵县更名为东海县。

1949年5月,路 东海县风光 (22张) 南东海县撤销,辖区并入沭阳县和灌云县,此后,只有一个东海县,属山东临沂专区。陇海铁路北县境西部1933年后属 郯城县,包括今桃林镇、山左口乡和李埝乡西部。
  1948年11月,东海县全境解放,析县境海州、新浦二镇与连云市建立新海连特区,旋改 新海连市,海州、新浦为所辖。1950年5月,东海县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同年12月又分置。东海县治东石榴树村,隶属山东省 临沂专区。
  1953年1月,东海县改属江苏省 徐州专区。同时,沭阳县将原属东海县的房山、安峰、平明等地划归东海县,郯城县也将桃林、山左口一带划归东海县,10月,移治新海连市海州城。
  1957年11月,东海县由海州迁治今牛山镇。
  1983年3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东海县由徐州地区 划归连云港市所辖

全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人口118万人,辖11个镇、6个乡,2个街道办,2个国营场,东海农场为省直属。具体分别为:

街道、镇、乡名 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村
牛山街道 和平西路58号 92.79 15
石榴街道 东榴居民委员石新路55号 79.89 11
桃林镇 桃北村桃源路 169.89 21
平明镇 平明村太平洋路 157.80 24
房山镇 房北村达宁路 152.96 25
安峰镇 山庄村迎宾路 134.17 26
双店镇 双店村326省道 117.45 15
石梁河镇 胜泉村海陵湖路 103.60 24
白塔埠镇 白塔村航空路 103.27 16
温泉镇 尹湾村朝阳路 102.71 18
黄川镇 新联村党政路 94.44 22
青湖镇 青北村青康路 94.32 20
洪庄镇 洪庄村建设路 67.19 13
驼峰乡 驼峰新村323省道 104.30 23
张湾乡 张湾村张曲公路 91.30 12
山左口乡 山左口村光明路 89.09 15
石湖乡 大娄村牛桃路 78.08 11
曲阳乡 城北村行政路 75.42 12
李埝乡 李埝村人民路 70.30 11
李捻林场 陈山村 31.11 1
东海农场 20.24
种畜场 费岭村 7.26 1
种猪场 种猪场 3.33

东海县政府驻地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4°11′~34°44′,东经118°23′~119°10′。东与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州区接壤,西达马陵山与山东省 郯城县分界,南与沭阳县为邻,北与山东 临沭县交界,东北沿 新沭河与赣榆县相望,西南与 新沂相连。东海县总面积2037平方公里。

东海县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东海县常年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13毫米,常年无霜期225天。

东海县地属黄淮海平原东南边缘的平原岗岭地,地形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最大距离7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4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平原丘陵起伏连绵,东部地势平坦。地势西高东低,在海拔2.3~125米之间。

东海县境内河流均属沂、沭河下游水系,主要拥有新沭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鲁兰河、石安河、龙梁河等16条干支河流。东海县为“百库之县”,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63座,总库容为8.9亿立方米,其中石梁河水库和安峰山水库分别为江苏省第一和第四大水库。

东海县迄今已发现各种矿藏37种,其中 水晶、 石英、 金红石、 蛇纹石、 白云石等29种非金属矿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东海县水晶总储量约30万吨,石英储量约3亿吨,储量、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东海县盛产油料、瓜菜、果品,生猪,大牲畜。

2016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3.45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女性59.1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7.9%,城镇户籍人口50.44万人,户籍城镇化率40.9%。全年户籍申报出生人口15623人,其中申报往年出生人口为8345人。全年申报死亡人口6315人。年末常住人口96.84万人,其中0-14岁人口20.50万人,15-64岁人口65.47万人,16岁及以上人口75.38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83‰,死亡率为7.55‰,自然增长率为5.28‰。城镇化水平达到51.23%,比上年提升1.47个百分点。

201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2.84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女性58.86万人,占总人口的47.9%。户籍登记出生人口2.04万人,比上年下降21.2%;死亡人口0.76万人,比上年增长12.4%。年末常住人口96.35万人,出生率为12.26‰,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5.12‰,比上年提升0.1个千分点。城市化水平达到49.76%,比上年提升1.59个百分点 。

2011年,东海县共有汉、回、彝、哈尼、拉祜、苗、布依、傣、瑶、壮、佤、白、布朗、傈僳、纳西、满、土家、侗、藏、黎、蒙古、朝鲜、维吾尔、怒、达斡尔、畲、水、普米、土、哈萨克、景颇、阿昌、德昂、京等3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20人。其中汉族人口占99.8%,少数民族人口占0.2%。

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3.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8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186.57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79.58亿元,增长9.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871元,增长7.7%。

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3.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947元,比上年增长10.7%。年内新注册登记私营企业1960家,新增注册资本45.20亿元,年末实有私营企业9229家,注册资本218.82亿元。新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5786个,新增注册资本12.91亿元,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30539个,注册资本45.38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9:45.4:38.7调整为15.7:44.2:40.1。第一产业增加值61.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3.71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157.94亿元,增长12.8%。

2016年农林牧渔业种植业产量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9.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3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瓜果蔬菜面积34.5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千公顷。虽有不利天气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53万吨,比上年增加1.62万吨,其中夏粮45.14万吨,秋粮69.39万吨,分别增加0.12和1.5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31亿元,增长7.2%。林牧渔业总体稳定。

全年完成造林2.67千公顷,其中成片造林1.47千公顷;建设农田林网7.44千公顷;完成四旁植树360万株;森林抚育面积1.93千公顷;森林病虫害监测率达95%,防治率为80%。生猪和三禽饲养量分别为115.59万头和1152.55万羽,比上年分别增长4.5%和6.9%;生猪和三禽出栏量分别为76.04万头和818.71万羽,分别增长5.6%和8.1%。水产品产量为6.81万吨,增长5.7%。农业现代化继续推进。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4千公顷,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8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3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6.03千公顷。新增农民合作社64家,有391家合作社进入政府优抚名录。新增家庭农场7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到332家。根据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程度达31.9%,高效设施园艺比重达17.9%,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8.8%,种植业“三品”比重达49.2%,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52.8%,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80.94分,比上年增加8.63分,进入全省第二区间。

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扩产增收,播种面积159.2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81千公顷;亩产472.5公斤,比上年增加1.7公斤;总产112.91万吨,其中夏粮45.02万吨,秋粮67.8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0.21和0.79万吨。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100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0.33千公顷,油料总产量4.80万吨。完成造林2.6千公顷,其中成片造林1.8千公顷;建设农田林网9.33千公顷,完成四旁植树694.6万株,森林抚育1.93千公顷;新增苗木花卉0.53千公顷。生猪和三禽饲养量分别为110.66万头和1077.70万羽,大中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89.0%。水库网箱养殖10.7万只,渔业养殖面积达到7.73千公顷。

2016年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93家,比上年增加33家;总资产398.57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规上工业总产值1105.47亿元,增长16.2%,其中轻工业产值415.37亿元,增长13.7%;重工业产值690.11亿元,增长17.9%;民营企业产值979.45亿元,增长17.1%;农村工业产值790.36亿元,增长17.4%;外资企业产值124.03亿元,增长10%。硅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新型建材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扩容,企业个数达343家,工业产值857.7亿元,占规模企业比重分别为69.6%和77.6%。其中硅产品加工企业196家,实现工业产值539.53亿元,增长18.7%,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8.8%;食品制造企业64家,实现工业产值146.33亿元,增长12.4%,占规模工业比重13.2%;新型建材制造业企业47家,实现工业产值88.57亿元,增长15.5%,占规模工业比重8.0%;机械设备制造业企业36家,实现工业产值83.27亿元,增长25.0%,占规模工业比重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84.69亿元,增长16.4%;利税总额110.37亿元,增长8.5%,其中利润总额71.67亿元,增长9.7%。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52.93万元/人。

2016年末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4家,比上年减少1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在省外施工产值13.48亿元,增长47.0%;建筑工程产值83.09亿元,增长2.5%。全年竣工产值67.42亿元,下降1.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5万人,增长1.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0.32万人,下降9.7%。

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5.16亿元,增长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74亿元,增长11.6%。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72.39亿元,增长17.7%;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实现零售额103.50亿元,增长9.3%。按行业分,批发业13.82亿元,增长10.4%;零售业140.24亿元,增长8.1%;住宿业3.57亿元,增长64.8%;餐饮业18.26亿元,增长54.8%。

2016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95所,其中高级中学8所,初级中学30所,小学校118所,幼儿园136所。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325人,比上年增加492人,其中高级中学教师1592人,增加15人;初级中学教师2920人,增加39人;小学教师6086人,增加594人;幼儿园教师3468人,减少157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3.79万人,比上年增加9670人,其中高中生1.64万人,减少1455人;初中生3.61万人,增加3391人;小学生11.82万人,增加7212人;幼儿6.24万人,增加946人。各类学校招收新生6.01万人,比上年减少3047人,其中高中生0.57万人,减少297人;初中生1.34万人,增加1606人;小学生2.10万人,减少21人;幼儿1.86万人,减少4272人。各类学校毕业生4.94万人,比上年增加5014人,其中高中生0.64万人,减少132人;初中生1.00万人,增加482人;小学生1.36万人,增加1660人;幼儿1.77万人,增加3186人。应届高中毕业生6426人,考入高等学校5625人,其中考取本科1715人,专科39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01%;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和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均达100%;高中学生毛入学率97.3%。

2016年末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0家,分别比上年增加9家和1家。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7个,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有5个。有11个科技项目列入省及省以上科技发展计划。全年专利申请954个,获批专利522个,其中发明专利41个。企业研发投入4.82亿元,研发人员3062人,分别增长21.7%和10.9%。

2012年末 体育场地836个,体育场地面积为20.1万平方米。全年共举办各类运动会及体育比赛146场,比上年减少2场,参加运动赛事的运动员23620人,比上年减少1090人次。年末有等级裁判员920人,其中:一级以上85人、二级151人、三级684人。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37枚,其中:国家级奖牌10枚、省级24枚、市级103枚。

2016年末有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9个,组织文艺活动35次。县图书馆藏书75万册,基层文化站藏书22万册。放映电影7458场。全年新上演剧目12个,演出263场。公共图书馆发放借书证3.32万个,总流通1081千人次,藏书量759千册/件。年末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35万平方米。

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到79.51万人,参保率为99.8%,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545元,个人缴费标准120元/人,政策补偿比为82%,住院实际补偿比达55%。县内报销比例80%、县外报销比例70%。针对重症精神病、尿毒症透析等老大难类病症,新农合给予特殊的90%报销比例。

2016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49个。其中医院9个,包括4个民营医院;卫生服务站24个;综合门诊部6个;个人诊所67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950张,其中医院的床位数为2876张,乡镇卫生院1074张。卫生机构的职工人数为63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280人,执业(助理)医师1889人,注册护士1520人。

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1%,人均筹资480元,其中财政补助380元。20类重大疾病救治重点保障,其中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报销比例达到90%。新农合住院政策补偿比为82%,实际补偿比为52.4%。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0元,大病保险补偿费用1237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40元,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建成率稳定在85%以上,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预防接种14.31万人,一类疫苗基础全程和加强免疫各单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2.21‰,婚检率达到80.3%,卫生户厕普及率达73.6%。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533个,其中:综合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级卫生室423个,其他医疗结构76个。卫生技术人员347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442人,注册护士1320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834张,其中综合医院1580张。

东海县已形成水陆空兼备的立体交通网络。东陇海铁路贯境内,境内有3个火车站、4条铁路专用线。开往徐州、济南、广州、北京等一些城市。

东海县道路总里程1769.4公里,310国道、204国道以及连霍高速公路、 同三高速公路等东西南北大动脉均在县境交汇,境内县乡村道路全面畅通。

2016年,全年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比上年分别下降3.4%和5%,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4.9%和5%。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971公里,其中国道59公里,省道185公里,县道465公里,乡道984公里,村道1278公里。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比重达100%。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03609辆,比上年净增19708辆,增长23.5%;私人汽车保有量97673辆,比上年净增32215辆,增长49.2%。

徐连高铁东海站:2015年8月3日上午,在县政府B607会议室,县委副书记、县长朱国兵同志主持召开 徐连客运专线东海段规划路径专题研究会议,县委副书记宋波、县政协主席何东明、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董桂军、县政府副县长冯小宏,县人大副主任范益春及县政府办、住建、交通、规划、牛山街道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县规划局就徐连客运专线涉及东海段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汇报,并就专线设计部门提出的客运专线东海至连云港段规划路径、专线东海站位方案、铁路专用线迁建问题进行论证分析,介绍各项方案比选的优劣势,对项目的实施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在听取汇报后展开了认真的讨论,并对专线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朱县长就客运专线东海段涉及到的三个问题进行总结,要求我县抓住此次机遇加快完成铁南片区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重点做好铁路南北片区交通组织设计,方便老城区群众出行,促进片区协调发展。会议最后原则同意规划部门提出的拟办意见,并要求县规划、交通部门要积极与客运专线设计部门加强对接。

据悉,按中铁总公司要求,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8月初将完成徐连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报中铁总公司开展可研报告行业内部评审。按照中铁总公司盛光祖总经理的签批意见,徐连客专将作为郑徐客专的延伸线,按客运专线(时速350KM/H)的标准建设,争取年内完成可研批复,预计2016年初开工建设。

连云港民航机场坐落境内,有京、穗、沪等直达航班,将陆续开通香港、日本、韩国等国际航班。内河航运可抵长江、运河。

东海县著名人物有 李超时, 李华, 王得胜, 朱璐, 沈云沛,王佐良,郇华民, 杨凤鸣, 杨庆福, 宋耀南,克军, 孙秉涛, 王家林,王经郭,冯硕仁, 冯菊芬, 彦涵, 朱自清, 陈德怀, 周晓江, 吕祥壁, 刘一麟, 周大兵, 石兆前。

境内有大贤庄旧石器文化遗址、温泉尹湾汉墓群、曲阳汉代古城遗址、马陵古道等遗址古迹。

东海水晶
  东海水晶闻名世界,是世界水晶集散地。2003年,东海县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冠名为“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县有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储有丰富的水晶和石英,石英储量约3亿吨,水晶储量约30万吨,存储量占全国70%以上,硅含量高达99.99%,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东海已经成为著名的世界水晶集散地和东方石英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场。

东海温泉
  东海温泉早在明清年间就有“冬夏如汤”的记载,更有学者著《温泉铭》赞之为“名区胜境”。1963年,东海温泉被收入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并被命名为佛硅复合型医疗热矿水,是中国难得的返老还童泉。这经上亿年流淌出来的熔岩水,长年自流,日涌量达5000立方米 ,出井水温达82℃,四季如汤,可浴疗饮疗,水质透明滑润,富含钙、钠、钾、锌、氟、氡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被国内外旅游、康疗专家誉为“华东第一温泉”。

亚洲第一井

亚洲第一井是继前苏联和德国之后第三个超过5000米深的科学深钻,也是全世界穿过造山带最深部位的科学深钻。该工程建成了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实验室,使我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西双湖 海陵湖
  西双湖位于东海县城西部,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2.65公里,湖区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库容量超过1200万立方米。西双湖是以“湿地城市”为发展理念,集合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生态住宅四大元素,有水晶广场、南湖码头、双湖夕照、水晶塔、十七孔桥、赏花岛等景点。

海陵湖,原名石梁河水库,是在著名的石梁河与大沙河(旧名庙湾子河,源自山东郯城县,东流经大沙河镇,东入海。)河道基础上开掘而成,位于新沭河中游,地处连云港市赣榆县、东海县交界处,西临山东临沭,东距连云港市区约35公里。最大库面积91平方千米,最大库容5.3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3.2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34亿立方米,死库容0.3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5365平方千米。游区内现有入口广场、海陵广场、十里长提、水上娱乐区等景点。

安峰山烈士陵园

安峰山烈士陵园坐落在东海县城西南约16公里处的安峰山上。为纪念“安峰山事件”中死难的烈士而建。

在这块幽静肃穆的土地上,年年岁岁,当地党政军民来此扫墓、献花,祭奠民族忠魂,寄托无尽思念;春夏秋冬,全国各地群众时常来谒陵、瞻仰,缅怀英雄业绩,表达崇敬心情。

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

位于东海县石梁河乡磨山顶。1945年原山东省海陵县抗日人民政府为纪念1942年磨山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塔基海拔138.3米,面南偏东27度。塔由花岗岩片石砌成,分踏步、塔身、塔顶三部分,通高5.4米,塔身四面凹嵌,由石灰岩方形磨光片石拼成的碑面,高3.5米,宽0.65米,正面阴刻“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七个大字,字径50厘米,魏书。背刻“海陵县抗日烈士纪念塔序”文,字径4厘米,8行,款具“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立”。东面刻150多位烈士英名,字径3.5厘米,序文和款均为楷书。磨山抗日烈士纪念塔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材料,也是一份重要的党史实物资料。1993年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5月18日,东海县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