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镇

墙头镇 墙头镇乡镇情况 墙头镇文物古迹 墙头镇城镇发展 墙头镇未来展望


墙头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位于象山县西北部,东连丹西街道,南邻茅洋乡,西依西周镇,北濒西沪港。墙头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62万亩,山林面积5.8万亩,中国贝类苗种繁殖基地,浙江省重点海水养殖区——西沪港抱镇而流,可养殖滩涂面积3.6万亩。据记载,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陈梦月充伍象山缘史,携妻子从鄞县姜山卜居大雷溪畔,为防洪水横流,沿溪边水墙,从墙头架桥过渡,故名墙头。镇由驻地墙头而得名。墙头镇位于 象山县西北部,东连 丹西街道,南邻 茅洋乡,西依 西周镇,北濒西沪港。镇域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19003人(2017),辖36个行政村。沿海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直通甬杭沪等大中城市。域内白墩港曾为县货物主要吞吐港,年吞吐量达10万吨。墙头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 详情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介绍

墙头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位于象山县西北部,东连丹西街道,南邻茅洋乡,西依西周镇,北濒西沪港。墙头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62万亩,山林面积5.8万亩,中国贝类苗种繁殖基地,浙江省重点海水养殖区——西沪港抱镇而流,可养殖滩涂面积3.6万亩。

据记载,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陈梦月充伍象山缘史,携妻子从鄞县姜山卜居大雷溪畔,为防洪水横流,沿溪边水墙,从墙头架桥过渡,故名墙头。镇由驻地墙头而得名。

墙头镇位于 象山县西北部,东连 丹西街道,南邻 茅洋乡,西依 西周镇,北濒西沪港。镇域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19003人(2017),辖36个行政村。沿海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直通甬杭沪等大中城市。域内白墩港曾为县货物主要吞吐港,年吞吐量达10万吨。墙头镇依山面海,自然条件优越,山海资源丰富。

墙头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观海楼”是象山县最早的藏书楼,象山第一私立中学——立三中学1938年始创于墙头。欧氏新祠,为民国3年竣工,建筑工艺之精致,式样之新奇,县内尚属少见,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由雄竣挺拔的大雷山、射箭山,梵呗悠远的千年古刹智门禅寺,海天一珠的蓬莱海山串起的游览带与象山松兰山旅游度假区遥相呼应。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是被 宁波市第一批命名的“东海文化明珠”乡镇。1991年始,连续四届蝉联市双拥模范镇。

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15.6亿元,财政收入2241万元,人民人均收入达6025元。

墙头镇面积87平方千米,人口19003人(2017)。辖1个居民区、23个行政村:墙头;墙头、溪里方、方家岙、西沪、下沙、孙家、盛王张、舫前、岭下、大溪蒋、白墩、桃湾、洋北、亭岙、黄溪、七里亭、吊水岩、合心、周家路、毛洋岭、雷港、塔岭、蔡家岙。镇政府驻观海南路28号。

墙头镇

悠悠古道——十里西沙

西沙岭因西沪港得名,因古时称西沪港为西沙港。全岭长2180米,宽约5米,素有“十里西沙”之称。全程为弹石路,共有5个驿站。宋嘉定十六(1223)建西沙驿亭。旧时,该岭是县西主要民间交通、商贸古道之一,是通往宁波的必经通道。

千年梵音——智门禅寺

智门禅寺位于墙头镇舫前村,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占地5000平方米,规模宏大,一度号称“千僧院”。该寺名僧迭出,文物甚多。现经规划投资2000多万元左右,大雄宝殿、金刚殿、观音殿等中轴线建筑已形成。

菁菁立三——时敏学堂

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九(1903)年,该校原为“时敏学 堂”,于1914年经扩建后改名“私立果育学堂”,现校门犹存,该校门呈拱形台门,近5米高3米宽,两边各有近8平方米的八角形门卫两个,面积在40余平方米,带有浓郁的西欧特色,校门保存完好。该遗址建有我县最早的私立小学、私立中学和私人藏书楼。

西沪棹歌——西沪港

西沪港是象山港的一个支港,口小腹大,形若罂湖,面积50.67平方千米,西沪港内潮缓滩浅。清代诗人姚燮曾云:“东西塔影远云遮,冉冉炊烟接下沙,日落海山僧馨寂,一行飞雁入洋芭。”更是勾勒了西沪港的迷人美景。

欧氏新祠

在墙头镇西侧,欧姓原在镇内建有宗祠,清季动工兴建该祠,故名欧氏新祠。占地1656平方米,民国3年(1914)竣工,耗银万圆。代表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和艺术风格,工艺之精致,式样之新奇,县内尚属少见,整座建筑艺术可与石浦城隍庙媲美。欧氏后人多已移居浙江、上海多地。

墙头镇本着“工业强镇、桥海兴镇、生态立镇”发展战略的墙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强劲,现代农业初具规模,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成功构筑了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城镇经济发展体系。

2006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2.3亿元,比2001年增长60%,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7500元,比2001年增长52%,年均增长10%以上;税收收入2227万元(新统计口径)。

先后获省基层党校示范镇、省级科技示范镇、市级生态示范镇、市文明机关、市“双拥”模范镇(五次蝉联)、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镇及省级科普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借助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两大工业集聚区平台,立足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形成以针织、机械、化工、食品、根雕、工艺、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及优势产业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企业发展新格局。并通过不断完善的对企服务制度,吸引各方客商来镇投资,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千亩绿色农产品开发基地、千亩大棚草莓基地、千亩雷竹基地和万亩滩涂养殖基地,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组建了“海妹子”禽蛋、宏森源瓜果等专业合作社。培育了特种果蔬、鸭蛋加工、竹根雕等三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宏森源”果蔬基地和“鸭妹子”禽蛋基地已通过国家级无公害绿色产品认证的,“鸭妹子”禽蛋产品获“浙江省名牌产品” 称号。

雷竹基地:早于1994年方家岙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引导村民在屋前屋后种植了250余亩雷竹,经不断改进种植方法、增加种植面积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致富菜。现全镇种植面积近千亩,是墙头镇的特色农业。

绿色农产品基地:是中国科技部甜瓜项目示范基地和上海农科院研究基地,是特色农产品开发基地。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现已开发瓜果基地近千亩,共引进国内外优质瓜果品种“小西瓜”、“迷你型小南瓜”、“巨型南瓜”、“黑糯玉米”等20余种。

草莓基地:墙头镇朱家自然村是名闻遐迩的草莓专业村,近几年来,不断改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至今近千亩,其中新引进的新品种红颊草莓因味更甜、个头大、保鲜期长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基地也成为城里人踏青、品鲜、闻香的休闲乐园。

滩涂养殖基地:西沪港水产资源丰富,可养殖面积4.5万亩,现已利用2.6万亩,占57%。为减少因传统养殖方式带来的海洋环境污染,积极推广筏式养殖,产量比传统养殖提高30%,亩产收入已由原来的7000元提高到9000元。

新农村建设雏形显现。全镇有市级文明村2个,市级园林式村庄3个,县级文明村6个,县级生态示范村8个,县级环境整治村11个。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森林覆盖率65%,交通道路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形成了中学、小学、幼儿园、成教四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制度。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形成群众文艺组织5支。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后五年,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率100%;农村放心店工程普及率100%;五保户集中供养率100%;农村二次改水覆盖率100%。

墙头镇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桥海兴镇、生态立镇”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实力墙头”、“生态墙头”、“活力墙头”、“和谐墙头”四大品牌,成片连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乘势而上,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镇。

象山港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北始于鄞州云龙镇,跨越象山港,跨白墩港,止于墙头镇戴港自然村。建成后象山至宁波路程从原来的120公里缩至49公里,车程为35分钟,纳入“宁波半小时经济圈、杭州2小时经济圈、上海3小时经济圈”,同时由于大桥互通和服务区将分别设在墙头镇,墙头一举成为交通枢纽,将彻底提升区位优势。大桥建成后,墙头镇将步入桥海新时代,为更好地承接周边都市圈的辐射和产业转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大增强了发展的信心指数和环境指数,将对墙头发展产生全局性、根本性的影响,迸发出更强的发展活力。

象山港大桥的建设和海洋资源优势两大因素的叠加共振,将形成巨大的桥海乘数效应。抢抓大桥先机,充分挖掘西沪港海涂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海涂养殖等临港型企业,积极开发生态海洋旅游业,发展服务业;借助上海经济圈,进一步加强墙头小海鲜等特色传统养殖项目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海水养殖效益的提高。

稳步推进合心村别墅区及墙头跳头嘴现代休闲庄园的开发进度,建设新型高档住宅区,提高人居档次。绿化美化城镇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开展亭溪小流域治理,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品味。按照“因村而异、挖掘特色、以点带面、合力推进”的思路,注重“一村一品”,全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新农村。

周边收费站

象山收费站(G1523甬莞高速入口)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甬台温复线高速公路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甬台温复线高速公路

周边综合医院

墙头镇卫生院 地址: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观海路
宁波市象山县墙头镇观海路

周边乡镇

墙头镇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