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桥村

磨刀桥村 磨刀桥村村史沿革 磨刀桥村产业经济 磨刀桥村社会事业 磨刀桥村村镇建设


磨刀桥村位于 浙江省 宁波余姚市兰江街道最东端,是江南新城的城中村,距街道驻地5公里,旧时境内有“磨刀桥”,桥以村名。境域四邻,东毗梨洲街道古路头村,南部和西部接壤谭家岭村,北邻梨洲街道最良村。村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8个自然村分属 13个 村民小组,全村507户1340人,有外来常住人口4900人。磨刀桥村耕地全部征用,现尚有山地面积397亩。村民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盛产稻谷,如今转型为农村居民,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村于1956年建立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1995年跨入市“小康村”,近年来被评为余姚市“计划生育合格村”、“文明村”、“电话村”、“交通安全村”等荣获。2005年社会总产值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1048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830元。有村工业园区,注册企业85家,其中上规模企业45家,商店26家。<...

详情

磨刀桥村地名网_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资料简介
  磨刀桥村是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30281003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30281。磨刀桥村与下菱社区、江南新城社区、舜南社区、四明社区、蕙兰社区、锦凤社区、俞家桥社区、姚江社区、西郊村、谭家岭村、凤亭村、石婆桥村、丰杨河村、三凤桥村、夏巷村、郭相桥村、兰墅桥村、筀竹桥村、沈湾村、冯村相邻。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介绍

磨刀桥村位于 浙江省 宁波余姚市兰江街道最东端,是江南新城的城中村,距街道驻地5公里,旧时境内有“磨刀桥”,桥以村名。境域四邻,东毗梨洲街道古路头村,南部和西部接壤谭家岭村,北邻梨洲街道最良村。村域总面积2平方公里。8个自然村分属 13个 村民小组,全村507户1340人,有外来常住人口4900人。

磨刀桥村耕地全部征用,现尚有山地面积397亩。村民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盛产稻谷,如今转型为农村居民,从事工业和第三产业。村于1956年建立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1995年跨入市“小康村”,近年来被评为余姚市“计划生育合格村”、“文明村”、“电话村”、“交通安全村”等荣获。2005年社会总产值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亿元,村集体资产总额1048万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830元。有村工业园区,注册企业85家,其中上规模企业45家,商店26家。

元元贞元年(1295)沈氏任职余姚州事,迁半霖筑乌楼村落定居,相继卢氏受功封慧江侯入姚,自天台迁余姚半霖筑卢宅。沈、卢两族宦官、布衣耕读传家。元代为姚城西南隅高谊坊,明代属双雁乡一都,清承明制,民国十七年(1928)为余姚县第一区南雷乡。1950年为城南区南雷乡第四村,1956年为明伟乡荣伟高级社,1958年10月为环城公社十八大队(营)第四、五小队(连)。1961年为城南公社荣伟大队,1981年改为环城区城南公社磨刀桥大队,后改称村,1992年5月为余姚镇城南办事处磨刀桥村,2001年4月为西南街道磨刀桥村,2006年1月为兰江街道磨刀桥村。

境域地处姚南山区北麓,最良江南岸,地势平坦低洼,江河纵横,土壤呈酸性,青褚泥为主,略有沙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宜种水稻。旧时地处城郊,外来手工业作坊较多,明清时期始沿半霖古道,倚山河岸边,手工业作坊遍布,商贸业发展。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有村办胶木、预制加工、造纸、纸箱等工业。现有村工业园区1个,企业85家,商贸等第三产业工商户125家,70%村民务工经商。

自古以来,有“半霖文化”美称,“姚江书院”名闻浙东。解放前兴办私塾,解放后办冬学、夜校、扫盲等教育设施,现在对本村子弟实行奖学金制度,形成读书学风。解放初有业余剧团、俱乐部,现有村文化1座。计划生育率100%,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92%,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险80%。

解放前自然村较多,村落分散。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区向南拓展,形成南雷路,目前已建成河西新村、泥路畈、小庄农民住宅新村三个,村民集资建集点二幢,全村现已融入江南新城市区。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磨刀桥村支部委员会 地址:宁波市余姚市谭家岭西路51号
宁波市余姚市谭家岭西路51号

周边政府机构

兰江街道磨刀桥村村委办公楼 地址:宁波市余姚市谭家岭西路154号

周边门

兰江街道磨刀桥村村落文化宫-北门 地址:宁波市余姚市谭家岭西路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