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镇

菱湖镇 菱湖 菱湖镇历史沿革 菱湖镇秦汉时期 菱湖镇江南水乡 菱湖镇地理环境 菱湖镇行政区划 菱湖镇社会事业 菱湖镇产业优化 菱湖镇经济建设 菱湖镇工业生产 菱湖镇农业生产 菱湖镇改革开放 菱湖镇精神文明 菱湖镇文化教育 菱湖镇镇区规划 菱湖镇全新规划 菱湖镇茶食三珍 菱湖镇菱角水栗 菱湖镇菱湖雪饺 菱湖镇名蛾眉豆 菱湖镇土特产品 菱湖镇风景名胜 菱湖镇著名人物 菱湖镇获得荣誉


菱湖镇位于 湖州市东南20公里处。是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菱湖镇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原是被用来种菱的大湖。每年秋季“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盛产菱,因名“菱湖”。菱湖镇是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镇内湖荡遍布,栽桑养鱼,是中国著名的三大 淡水鱼基地之一,为中国渔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粮食及农业组织评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桑基鱼塘”模式养殖基地。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菱湖镇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原是被用来种菱的大湖。每年秋季“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盛产菱,因名“菱湖”江南水乡菱湖镇,早在唐朝的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湖州 刺史崔元亮修建凌波圹,建造秀溪桥,就形成了集市。菱湖“尤多水产,商贾四集,号为水市”。逐步形成集镇。因“其地宜菱,以旁菱湖而名。”于是,凌波...

详情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所有乡中心区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介绍

菱湖镇位于 湖州市东南20公里处。是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菱湖镇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原是被用来种菱的大湖。每年秋季“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盛产菱,因名“菱湖”。

菱湖镇是 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省级中心城镇。镇内湖荡遍布,栽桑养鱼,是中国著名的三大 淡水鱼基地之一,为中国渔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粮食及农业组织评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桑基鱼塘”模式养殖基地。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菱湖镇古名“秀溪”,又名“凌波塘,原是被用来种菱的大湖。每年秋季“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盛产菱,因名“菱湖”江南水乡菱湖镇,早在唐朝的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湖州 刺史崔元亮修建凌波圹,建造秀溪桥,就形成了集市。菱湖“尤多水产,商贾四集,号为水市”。逐步形成集镇。因“其地宜菱,以旁菱湖而名。”于是,凌波,秀溪,龙湖则成了镇的别名。

菱湖以菱而名,以丝而丰,以渔而盛。早在4700多年前,菱湖先民就织出丝带和绸绢织物。

战国时,菱湖就已人工畜鱼,汉末开始掘地成荡,人工养鱼,唐朝时菱湖就有繁华的“水市”,明清时遂成江南人工养鱼中心。6万亩桑地和11万亩 鱼荡,相连相依,蔚为壮观,是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赞赏的我国保留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桑基鱼荡。

秦汉时,就称桑树“有地即栽,无一旷土”。菱湖建制,始建于唐,盛于明,称湖州府东南雄镇。唐朝时,菱湖丝织品已列为贡品。宋朝时,“茧泊山立,缫车之声,连甍相闻”。明清时期,菱湖蚕丝产量、质量,均湖州府第一,为“甲天下”的 湖丝之冠,是明清时期江南丝市三大市场之一。菱湖蚕丝产量占湖州市的24%、浙江省的10%。菱湖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年产淡水鱼4.3万吨,占湖州市的60%。

北宋时,罢镇将,设巡检寨,属归安县。南宋时兴市厘,建桥修路,设务关掌茶酒税务,设四栅,初具市镇规模,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设菱湖镇,置税库局务官,设预备仓;成华年间设湖秀巡检署,后设思溪河泊所。至明朝嘉隆万年间(1522--1620年)经济繁荣,蚕丝发达,池荡人工养鱼遍布,成为“东南巨都”,“ 归安雄镇”清朝乾隆年间以后, 归安县主薄署移驻菱湖,设 厘税局,而基本上进入相当繁荣时期,“ 第宅云连,蔚为冠盖”。清朝光绪2年(1876年)人口达6656人,成为湖州府第一大镇。

菱湖是江南水乡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江南水乡,主要指长江以南、太湖流域、苏南、浙北一带地区。 江南水乡自古即有“苏(州)湖(州)熟,天下足”之美称。南宋以来,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兴盛,形成众多充满人文气息的古镇。菱湖镇“九墩十三浜”,依河而存,因水成街,因水成市, 粉墙黛瓦,小河、小桥、酒肆茶楼,构成了浓郁的江南水镇的美妙画卷。

1912年民国废 归安, 乌程两县,合并为吴兴县菱湖为县属镇。
  1949年4月28日,菱湖和平解放。1950年至1954年为 吴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建国后,是 吴兴县直属镇。

1986年11月, 溪西乡并入菱湖镇,辖18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

1987年9月,湖州至菱湖公路通车。

1991年,举办首届龙湖文化艺术节。

1993年5月,撤小区建大区,成为菱湖区首位镇。

1995年,被评为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被列为湖州市中心城市的六大辅城之一。

1996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小康镇。

1997年9月,菱湖自来水厂投资千万元搬迁取水口工程。

1998年,被列为省第二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998年,兴建湖州至菱湖快速干道和建设跨径为576米的菱湖公路特大桥;

1998年,省二级重点中学—— 菱湖中学实施易地新建,总投资3000余万元。

200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 南浔区,菱湖区撤销,菱湖镇整体划归南浔区,现为省级中心镇。

菱湖则成为著名的省级教育强镇,菱湖中学乃湖州属镇中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前身为青树中学由实业家章荣初先生创办)。

菱湖镇地处 杭嘉湖平原 金三角的中心,在湖州城东南20公里,位于 南浔区西南28公里,104国道及杭宁高速菱湖出口均在15分钟左右,东邻 石淙、 千金镇,南界 德清县 钟管镇,西连 东林镇,北接 和孚镇,北连 318国道,西接104国道和 杭宁高速公路菱湖出口处,东与湖盐公路相连,南通菱新公路。

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是典型的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灯谜之乡。大运河古道穿镇而过,水路可直达杭、嘉、湖、沪、苏、锡、常等城市港口码头。

全镇总面积106.8平方千米(2017年),有65527人(2017年),镇上五个社区分别是:南栅、东栅、西栅、北栅、 下昂;28个行政村,分别是:勤劳、王介墩、六堡里、竹墩、下昂、射中、勤俭、东河、南浜、陈邑、杨介巷、南双林、费介埭、沈介埭、卢介庄、水产、思溪、新庙里、千丰、三溪、山塘、许联、杨港、达民、永丰、建丰、菱东、永福。

1998年以来,菱湖镇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兴镇、工业强镇”战略的实施力度,确保了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增长。一是镇办集体企业均完成产权制度等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率达100%,共盘活存量资产2亿元,减轻企业包袱近3个亿。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55.7亿元,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9.8亿元,规模以个 企业利税达到17.1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利润0.9795亿元。

全部 工业增加值9.18亿元。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供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及时转变策略,结合本镇实际,整合资源,深挖内涵,改善环境,注重杭资,使招商引资工程呈现了较好势头。

2004年引进项目33个(其中工业项目18个),合同利用内资5.5亿元,实到内资3.0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55万美元,实到外资29.5万美元。

三是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2004年对现有企业投入2.9亿元进行技改。五是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强镇富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发展菱湖经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在全镇上下深入发动,大力培育和扶持,出台优惠政策,为个私经济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全镇涌现了象狮王化工、新奥特医药化工、民森木业、新永盛、天旺食品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高的规模个私企业。2004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00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0家。全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增长进入良好发展的新阶段。

菱湖镇工业经济以 丝绸服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型建材、电梯、铝材、丝带、电子、食品、新型纺织、水泥制造、旅游休闲用品等为主导产业。全镇有各类工业企业240余家,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68亿元。

菱湖镇1998年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比1978年0.8平方公里扩大3倍以上,2012为止约4平方公里,不断向西和向东快速发展。已经完成《1998~2010年城镇总体规划》和《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

1998年,被列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城镇非农业人口从1978年的1.5万余人增加到1998年2.8万人。随着镇区区域拓展和人口集聚,一、二、三产业之比15∶60∶25。全镇1998年底个体工商户2580户,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60%以上。

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建设累计投资6.5亿元。新建道路40187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11800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1998年,全镇在建大中型项目18项,总投资达2.2亿元。城镇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使城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菱湖镇是一个工业老镇,国有、二轻、粮商企业28家,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2家。改革开放以来努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素质性和体制性矛盾,促使产业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多数企业摆脱困境。乡镇村企业全部实行转制,个私经济发展迅速。

1998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其中个私经济产值6亿元。

全镇逐步形成以丝绸、化工、电子、新型建材、印刷等产业为重点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尤其是新兴的电子工业和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正在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现有工业企业280家,包括丝织、建筑、精细化工、电子、商标印刷、食品、机械、新型建材等行业,其中500万销售收入以上规模企业达35家。

菱湖镇原是粮、桑、鱼三者同等典型的三·三制镇,全镇拥有水田面积37181亩,桑地21110亩,旱地5277亩,鱼塘19876.5亩,外河养殖5483亩。自古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是全国著名的四大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和蚕桑重点产区,1998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0.436万元,粮食总产量8219吨, 油菜籽总产量473吨,淡水鱼总产量达8000吨,蚕茧总产量460吨。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镇万余亩内荡养殖中的60%以上从传统“ 四大家鱼”养殖发展到依靠科技养殖“名、优、新”特种水产。强化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对23个中小圩区和现代化农业园区改造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提倡发展优高效益农业,紧紧抓住全省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效益农业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2004年底,全镇粮经比例达到35:65,效益农业面积增加到22300亩,占总水田面积的60%,效益农业基地10个,其中500亩以上的基地6个,完成 土地整理面积18384亩,建成标准农业园区25只,其中陈邑的水产养殖园区被列入省级示范园区。

积极探索集体 反租倒包股份合作、 招标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全镇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28611亩,其中 大田流转11324亩,鱼塘流转15520亩,桑地流转1767亩,使土地逐步向大户、企业集中。加大对农业项目的招商力度,2004年全镇引进农业企业项目5只,总投资3000万元,引进推广新品种4只,农产品注册商标4只,新增省以上及绿色产品1只,新增省级无公害 农产品基地1万亩,完成农产品订单3.5亿元。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结合土地整理和园区建设,完成外围堤塘加固加高14.48公里,新建机埠23座,浇筑三面光渠道74公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强了全镇的防洪抗灾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创建水平。到1998年,全镇先后评出省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8个,区级文明单位5个,农村文明户1100户,区级文明示范户27户,镇十星级文明户22户,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思想 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积极推进“科技兴镇”,以“双高”为标准。

1997年完成教育强镇的规划。加强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质量名列市、区前茅。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体育事业。镇文化中心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和省级东海文化明珠、省群文工作先进乡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998年群众体育和老年协会体协均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全面开展新家庭计划活动,推动了计生工作的 规范化管理。1998年,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99%,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3‰以下。全面开展卫生城镇创建活动。

1998年,被评为市级卫生城镇。巩固农村初级保健和 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菱湖人民医院和镇卫生院先后新建门诊大楼,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全镇农村有线电视入户达8000多户,1998年新增1000多户,16个建置村广播入户率达100%。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治安责任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997年,被评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认真做好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开展创建平安社区,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优化经济建设环境。

菱湖是“文化之邦”。清末教育家俞樾云:“(菱湖)自宋以来,人文蔚起,秀艾之士,前后相望”。镇辖 竹墩村在宋末建有长春书院,乃宋朱熹祖父 朱弁教习族中子弟处,朱熹亦时而讲学,并题写书院匾额,名噪天下,连当时金国的贵族子弟都来求学。一片水乡田野之地,宋明有进士24名,举人34名。清时,则有进士77名,举人236名。整个清朝全省有20名状元,27名榜眼,25名探花,而菱湖镇便出了状元2名,榜眼3名,探花3名。

到2020年目标,坚持“西进,东拓,中改”的方针,朝着“奋斗五年,再造“菱湖”的目标,继续扩大镇区面积,预计将达到13平方公里,为现有的3倍。将大力向西侧重发展,在现有菱湖镇西面竹墩——六堡里、圣龙工业园建设2个大型工业园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建设,扩大工业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金属建材、纺织业,推动当地渔业特色发展。镇区向西面菱锦线(原菱湖老公路)即菱湖中学至菱湖实验小学沿线发展且拓宽公路,菱湖老大桥准备重建预计年底大桥合龙。 勤劳村已经划归 南栅社区,全村建设新镇面貌,将大规模建设新农村居住区和配套商业区,将规划有一所小学和公园等其他配套设施。星桥路菱湖人民医院向西将与勤劳居委会北路口卢勤线贯通,宁绍路也将向西与建国路贯通。接下来在 竹墩村、六堡里村、勤劳村、王家墩村、 东河村、南浜村等6个村都将沿线发展建设,青龙桥南已新建水产大队农民安置房,桥北将与菱湖大道连接。原菱化集团厂址拆除西迁建设汽车零部件机械厂,竹墩工业区将与长菱线之间建设一条公路连通,六堡里和南浜建造大型仓储中心,与此同时南浜东部在原有基础上也形成一个小工业区。原南浜变电站也将在西庄易地新建。

菱湖镇全新规划东区生活圈,含电商创业园、“菱湖记忆”江南小镇旅游项目、梦湖商业广场、新视觉影城等项目,尤其创业园集2万多种国外产品,以O2O模式,汇聚青年创业群体,以电商形式,集产品、采购、体验、仓储、销售为一体,大力开创菱湖新一轮青年创业新模式,新视觉影城也于10月1日盛大开业,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

菱湖镇的“互联网+”计划还包括便捷交通重点行动,并于9月正式开通了镇村公交站, 该公交路线含21个站点,贯穿全镇,为百姓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此举打通了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 并给老百姓带来触手可及的受惠。菱湖这个有着119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小镇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震远同“ 茶食三珍”是菱湖镇乃至湖州市的传统特产之一。震远同的“茶食三珍”包括 玫瑰酥糖、 椒盐桃片和 牛皮糖,为上等茶点,蜚声遐迩。

酥糖品种较多,有玫瑰酥糖、 芝麻酥糖、椒盐酥糖、荤油酥糖等。玫瑰酥糖制作精细,由酥屑、馅心、 饴糖三部分组成,屑用面粉、糖、熟芝麻、 玫瑰酱、食色合制,馅心由绵白糖、饴糖用糯米或 麦芽酿制。经过十八道工序精制,香气扑鼻,入口细腻,甜而不厌,松而不酥。椒 桃片,素以薄松、脆、清香爽口驰名于世。

椒桃片是由上等芝麻,元炒米粉、食油、精盐、砂糖等多种原料精致而成,甜中带咸、松脆上口。

牛皮糖是由砂糖、淀粉,并辅以桂花、橙皮、芝麻熬煮而成。初嚼之时,觉得此糖软而富有弹性,但不粘牙,丝丝甜味入口,非常舒心。继嚼时,顿觉芝麻芳香四溢,香甜沁人心脾;再嚼之,更觉松子、橙皮醇香。

相传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湖州菱湖镇沈震远开了一家茶食店,自产自销的 茶食美味可口。后由其徒方幼时继承店业,迁址到湖州闹市区骆驼桥下。为谢恩师,把店名改为“ 震远同”,意为继承师业,奋发图强“同”者,师徒一脉相承也。

“震远同”成为湖州老字号,在江浙久享盛誉,生产的“震远同”茶食三珍,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日本、香港、台湾等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及地区。

菱,一名芰,通称 菱角、水栗。属 菱科,为一年生浮叶水生草本植物。湖州郊区太湖南岸一带,菱的种植历史悠久,据对 钱山漾遗址发掘出来的炭化菱所作的 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郊区菱湖就是以“种菱满湖”而得名。据《菱湖志》载:唐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湖州“ 刺史崔元亮察土,宜知郡城南上肥泽,水势平缓,多淤泥,独宜菱。因深种备荒,咸赖足食。今沿其业,如法以种,盈池遍泽,无不成熟。菱称果中洁品,惟此乡最佳且多,故曰菱湖。”

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 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画过一幅《采菱图》,落款题诗曰:“吴兴众山如青螺,山下树比牛毛多。采菱复采菱,隔舟闻笑歌。王孙老去伤迟暮,画出玉湖湖上路。两手纤纤曲有情,我思红袖斜阳渡。”

湖州郊区菱的品种很多,据《 湖州府志》载:“菱有两种,一四角,一两角。今乡土种此成荡不止两种。两角都有果菱,差小有湖跌菱,色红又大有青菱,色青角曲而利四角者谓之 野菱,最小角极,有泰少峻”。“近又有无角者谓之馄饨,青者谓之翘角,沉于水者谓之 乌菱。”水红菱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味道甘美,宜于生吃。主要产于湖州城郊,有的和藕间作。有民歌唱道:“桃花红来杨柳青,清水塘里栽红菱。姐栽 红菱郎栽藕,红菱牵到藕丝根。”两角菱;即青菱、翘角菱:乌菱,主要产于菱湖地区。《宝前两溪志略》载:“射村(今下昂乡)之北产菱最佳,并有三角者。”《湖录》载:“菱与芰不同,武陵记四角、三角曰芰;两角曰菱。今菱湖水中多种两角。”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湖州菱的品种繁多:从来源分,有野生菱和栽培菱;从角的数目分,有 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 无角菱;从颜色分,有白菱、青菱、红菱、 乌菱。

菱一身是宝。每百克菱肉含蛋白质3.6克,脂肪O.5克,钙O.9克,磷O.49克,铁O.027克,胡萝卜素O.01克, 硫胺素O.23克,, 核黄素O.05克,尼克酸O.19。克,维生素0.6克,热量115千卡。菱角鲜嫩时味甘美,可作水果生食;老菱带壳煮熟,性糯清香微甜,号称“ 水栗”;老菱可制淀粉,菱粉身质细洁爽滑,为淀粉中佳品,最宜于制雪糕、冰淇淋和细糕点。《红楼梦》中也提到,“方才舅太太那里送来的 菱粉糕……,’给姑娘们吃的”。菱还可以代粮食, 李时珍说:菱“为饭为粥,为糕为果,皆可代粮。”《菱湖志》载:“菱湖居人采菱焙干,以备凶年,号曰 菱米。” 菱角焙干一般有三法:一是晒菱,三是栈菱,三是风菱,一般存贮两月不变质。特别是风菱经年不坏,且风味甜美,品质极佳,清代曾列为贡品。

菱的药用和食疗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中药大辞典》说,菱肉可治“一切腰腿 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人窍之症”和“醒脾,解酒,缓中”。《 齐民要术》载:菱“上品药。食之,安中补藏,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耳目聪明,经身耐老。多蒸曝,蜜和饵之,长生神仙。…’日本医学家中山恒明有一个方子:菱角、 薏米、 紫藤、诃子各20克,每日一剂煮服,治胃癌和食道癌,连服一至两月,有很好的效果。日本《信使刊》1978年9月29日报道, 菱实对癌细胞抑制率为28.8%。我国《中草药通讯》1979年2月报道,菱实于体内体外筛选试验,均具抗癌作用。

雪饺是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的特产,据传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在外的菱湖人回乡探亲,总不忘记买上几盒家乡的特产带回去,吃着就像在故乡一样亲切。 菱湖雪饺是传统 茶食珍品,“白如雪,形如饺”,口感松脆,甜度适中,不沾牙,风味独特,是江南传统名糕点之一。“雪饺”是个形象化的名称,所谓的“雪”,是一种炒熟了的 籼米(一定要用籼米)磨成粉,再加入绵白糖,其色如雪而味甜。

饺坯是把面粉用猪油擦成酥,天冷时猪油极易凝固,要与面粉擦匀(这个全靠手臂上的功夫,而这个也是工艺的关键);捏成坯,裹入细沙(豆沙去皮)做成“饺”,再用猪油氽熟,捞起来后趁热拌上“雪”,就成了“雪饺”。当然,制作 雪饺的工艺说说容易做做难,以个头饱满不退皮,上口酥松易化不粘牙者为佳。食用雪饺的旺季在春节前后。在此期间, 菱湖人外出探亲访友,多馈赠雪饺。菱湖当地的雪饺才为正宗,只此一地有此一物。

配料:精制面粉、熟猪油、 白沙糖、米粉、豆沙、食用油、 玫瑰酱、桂花

制作方法

1.精粉、熟猪油加水和成水油面团,做皮面用,称外皮。

2.将精粉加熟猪油和成油酥面,将油酥面包入皮面中,称内皮。压平后卷成长条,分切成块。

3.熟面粉和熟猪油混合成团,制成饺馅。

4.将分成块的 油酥面团逐个压平,包入饺馅,馅为玫瑰 豆沙馅放盐,然后包成饺子形。

5.锅中倒入食油,至八九成热,将包好的饺子入锅油炸,呈金黄色时捞起。

6.将捞起的饺子放在糖粉和桂花的容器内搅匀,滚上糖粉,就制成了 雪饺。

特点

糖霜雪白,酥松甜香。香香甜甜,越吃越好吃。

白扁豆,俗称羊眼豆,为豆科一年生 攀缘茎草本植物。原产印度和印尼。《 湖州府志》载:“白扁豆又名羊眼豆,有赤白二色。俗呼 沿篱豆,亦名蛾眉豆。”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湖州已有种植的历史记载了。湖州菱湖现已成为浙江省著名特产白扁豆的主要产区。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每百克白扁豆含蛋白质2.8克,脂肪O.2克,糖5.4克,热量35千卡,粗纤维1.4克,钙11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O.32毫克,硫胺酸O.05毫克,核黄酸O.07毫克, 尼克酸O.7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 白扁豆既是滋补佳品,夏暑作 清凉饮料,又是一味良药。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 齐梁间 陶弘景著的《 名医别录》。明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人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 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 白扁豆“健脾胃,清 暑湿。用于 脾胃虚弱、暑湿泄泻、 白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 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 脘腹胀痛、 赤白带下等病,又能 解酒毒。

菱湖白扁豆历史上产量较高。据中国经济统计研究所1939年编的《吴兴农村经济》载,1933年吴兴羊眼豆(白扁豆)产量为二万担。白扁豆作湖州著名特产不仅国内需量大,而且还畅销港、澳、东南亚地区,甚至远销东欧诸国。

熏豆茶是南太湖地区的传统土特产品,农家待客素有自制和饮用此茶的习俗。历史源远流长,为太湖传统风味之一绝。我市许多地区还保持着这一待客习俗。许多农家还用锅粢茶、熏豆茶和绿茶作为招待“毛脚女婿”首次登门的礼仪。换句话说,也就是“毛脚女婿”喝了甜蜜的锅粢茶、咸味的熏豆茶和清淡的绿茶这三杯茶,就算过了丈母家的“第一关”。湖州东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爱将熏豆茶作为正月招待亲友及婚礼宴席的首选饮品。

其实,熏豆茶中只有少量嫩绿的茶叶,更多的是称之为“茶里果”的佐料,其种类繁多,一饭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叫熏豆,又名熏青豆。采摘嫩绿的优良品种的黄豆,本地人叫“ 毛豆”,经剥、煮、淘、烘等多种工序加工而成,后再放人干燥器中贮藏备用。它具有馨香扑鼻、咸淡相宜、和胃益中等特点;第二种是芝麻,一般选用颗粒饱满的白芝麻炒至芳香即可;第三种,民间叫“ 卜子”,其学名为“ 紫苏”。 熏豆茶中所用的紫苏以野生为上。只可惜野生者渐少,多以人工培育者代之。紫苏经炒制以后,不但芳香浓烈,还具有理气开窍、消食和胃的药理作用;第四种为橙皮,是一种产于太湖流域的酸橙之皮。也可用蜜饯中的“ 九制陈皮”代之,但更多的却由民间自制。他们用桔子皮经煮、刮、切、腌、晒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具有理气健胃之功效;第五种,名为丁香萝卜干,即胡萝卜干。胡萝卜洗净切丝后有两种制法:一以适量的盐生腌后晒干即成;另一种煮熟后腌制,晾干。后者更适宜牙齿不便的老年人食用。以上五种,是 熏豆茶中必备的“茶里果”。一般在冲泡前应以适量的比例调合,装入储存罐中;备用。此外,不少好客的湖州人还根据各自的喜好和条件,在、‘‘茶里果”中加入扁尖笋干、香豆腐干、咸桂花、腌姜片等多种佐料。但其中有个原则务必遵循,那就是所放的佐料既不能是腥膻油腻之物,也不能造成茶汤的浑浊。此外,在佐料的搭配上应根据客人的爱好,做到恰如其分,如果嫌淡,还可酌加食盐和味精。待所有的.“茶里果”投放完毕以后,再放上几片嫩绿的茶叶,以沸水冲泡,一碗兼有“色香味形”特点的熏豆茶就可品尝了。

安澜桥

“八月澄波分外寒,女郎踏月上安澜。晶宫不受妲娥妒,水色开光总一般。”这是清朝一位诗人咏 安澜桥的诗。诗描写了中秋安澜桥的秀色,表达了女郎对桥的眷恋。

安澜桥,位于菱湖镇北栅,是镇区重要建筑物之一。该桥为三洞环形石桥。长58.5公尺,宽4.55 公尺,上下踏步各33级。该桥未建前,湖西墩与菱湖镇来往交通,靠南、北两渡船解决,由于湖面较宽,有时风浪很大,来往人员时受风波之险。清康熙三十年(1696),当时百姓要求建桥的呼声很高,但因资金难筹,愿望未能实现。康熙四十三年(1704),菱湖镇祗园寺有位叫松岩的僧人,自愿任劳募化建桥,接着就开始动工建桥。康熙四十六年(1707)松岩去世,其徒弟继承师志,继续边募化边建桥,由于连年饥荒,筹募甚为困难,故未全部竣工,但石桥已初步建成,长虹初展,百姓称便,取名“安澜”。从此,湖西墩因桥之利,市集逐渐兴旺。隔了七十年,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在里人协力捐资下,改建成环形石桥。民国8年至10年(1919~1921),共花3年时间进行重修,由 郑姓石铺承包,化白银二万四千两,建成气势雄伟的三拱环石桥,巍然屹立,雄姿英发。

安澜桥畔,有许多菱湖人民留下的可歌可泣的事迹。1861年5月,在菱湖人民支持下,太平军 李秀成部与清军 赵景贤部血战于安澜桥畔, 菱湖镇古地图(清光绪十九年) (2张) 击毙清军南乡目吴以著。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3月,日寇沿龙溪自南向北窜扰,途经菱湖,就在 安澜桥畔遭到抗日爱国将士的迎头痛击,打得日寇晕头转向,死伤极大,大长了我国民族志气。新中国成立后,该桥随着镇、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已形成菱湖镇压西北郊水陆路的交通重要通道。桥的两岸旧邈变新颜,桥西有:菱湖医院、造船厂、自来水厂、石油仓库;桥西北有龙溪港, 溪西乡五家墩村,以及 荻港、 和孚镇;桥北有:菱湖化学厂、菱湖丝厂等企业,该桥在沟通镇、乡、村交通、繁荣镇、乡、村市场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安澜桥,环如半月,长若垂红,从建桥已有280多年历史了。站在桥上,著名“水市”菱湖镇的景色可一收眼底;清晨、傍晚,彩霞、波光、灯火伴送着来往舟楫,构成了一幅别具风采的画图。

章荣初(1901—1972),爱国实业家。原名吉初,又名增华,湖州市菱湖人。始终不忘家乡人民,对菱湖现代化发展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章荣初先生对家乡的投资,就没有菱湖。 祖籍浙江湖州 荻港,因他父亲章清儒在菱湖经营同丰祥丝庄而迁居菱湖。毕生致力实业,到1949年,他的资产达1000万元以上,成为解放初留在国内的浙江省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他致力于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浙江省 吴兴(今湖州)荻港人,荻港章氏 三省堂十四 世孙;因父清儒在菱湖经营同丰祥丝庄而迁居 菱湖;幼时念过小学,青年时贩卖 棉布,往返于 安吉、 孝丰、 长兴、湖州之间;在菱湖斜桥堍(今 人民路)集资开设人和布店。后去上海开设华丰棉布号,经营花色棉布批发业务;在宁波富家子弟郁震东的支持下,筹资60万 银元,创建上海纺织印染厂;投产伊始,遭到英商纶昌、日商 三菱围攻,并以投资合股为 诱饵,企图扼杀我国的印染工业于摇篮之中,被坚决拒绝。

1928年萌生生产国产印花布的愿望,遂借资在上海筹建上海印染厂;1930年底开工生产,是当时中国民族资本家经营的第一家印染厂;在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旧中国, 章荣初的 民族工业逃脱不了厄运;英商纶昌洋行垄断并杀价打击,官僚及资本家排挤敲诈,上海印染厂几濒破产;但他在爱国金融家的支持下,重用人才,加强企业管理,终于在1932年取得了发展,首次建立了由中国人独资管理的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棉布经销的厂商结合的经济实体,并改名为上海纺织印染厂,从此,他成了 实业家。

1937年 八·一三事变后,章荣初 变卖了上海惇信路的住宅和家具,捐献抗战;在上海沦陷期间,棉纱、棉布全部被日军统制,荣初把棉织品改为棉麻交织,避开了统制,使企业能自由经营;在此期间,又创办了有2万只纱锭、200台布机的荣丰纱厂及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成为上海知名厂商之一。

1945年日本投降后, 章荣初利用在上海的大陆饭店和伟达饭店,接待了从日本 集中营获释的英、美等400多名盟国侨民,提供吃、穿、住的生活费用。为此,美国 第七舰队司令金开德上将特意向章荣初当面致谢。

1946年,章荣初成为解放初期浙江省留在国内资产最多的民族资本家; 解放前夕,在 李济琛的劝导下,章荣初放弃出走香港打算(1952年还召回在美国留学的儿子),参加祖国建设。

解放后,他积极参加了私营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 陈云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和 毛泽东主席的“墨宝”,同时担任了上海市 棉纺业分会董事,上海市、浙江省政协委员;1972年12月13日病逝。

小学徒大志向: 章荣初幼年家境清贫,弟兄六人,排行第二。父亲章清儒节衣缩食,送他到老聚和纸坊私塾求学。教私塾的费健老先生为人严厉,执教不苟。章荣初自幼思路敏捷,口才很好,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而且擅长心算,经常得到老先生的赞扬。

章荣初读完小学,因生活所迫辍学,便到上海人和协 棉布号当学徒。他勤奋刻苦、精心习业,很快掌握了商业技能。

章荣初在小学徒时就有壮志雄心。据中医名家陈存二自述:幼年时,我经常到绸缎局里去玩耍并和店里一个章姓小学徒最为相得。

一天,我揣着一块银圆反复把玩对他不时卖弄,使他看呆了,他没有工资,每月只有月规钱二角小洋(是理发、洗澡、添置鞋袜的备用),因此,他见了我的一块银圆也拿去放在手里把玩不已。

他能讲出绸缎局里薪金最高的掌柜先生每月也不过八块大洋、普通职员不过四块至六块,至于刚满师的学徒则每月一块钱而已。

他说:“你拜一个年,就拿到一块钱,真使我羡慕啊!”……他的话不禁使我隐隐然流露出一种骄傲的姿态,使姓章的小学徒有些看不上眼了,他反唇相讥地说:“小开!你不要得意,我满师以后努力做事,也会发达的,那时候我的钱一定会比你多,而且要买一辆漆黑闪亮的包车(即私家两轮 人力车),我高高地坐在包车上,你们这些小开(上海人对小东主的惯称)一点没有能耐,可能已经做了乞丐,只能跟在包车屁股后面帮着推车,然后伸手向我讨个把铜板呢!”

我听了以后,气得了不得。可是,他这几句话却深深地印在心坎里,知道一个人如果没有本领,将来会沦为乞丐的……那个讥讽我的小学徒姓章名荣初,20年以后他果然开了两家织布厂,又和 刘鸿生合资开设了上海章华呢绒厂,是国产呢绒第一家,抵制了英国、日本对中国市场的垄断,振兴了 民族工业,成为上海有数的大实业家……少年时的壮志雄心,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成就。

以上摘录的片断对话,其发生的时间是上世纪初的1924年阴历新年后不久。地点是在当时上海的商业繁华区大东门一家规模很大的陈大升绸缎局的店堂里。

奋斗在上海滩 章荣初的成功,在于他艰苦创业,不怕失败,不怕风险。1921年他回菱湖集资开设仁和布店,后以菱湖地小店多,有碍发展,便去上海创业,开设华丰祥棉布号。在经营中,章荣初坚持信用及商业道德、亲自接待客户,作风踏实稳重,因而得到金融界的信任。以信贷抵押作经济后盾,1929年,又开设志恒棉布号。坚持经营大众性 棉布,反对冒牌洋货,创实事求是的交易新风,得到消费者的赞扬。章荣初在上海由此巩固了立足点。

章荣初为了做大他的事业,不断向工业巨子、学者名流以及各方有关人士虚心请教。他经常到深夜还读书阅报,研究工商间的关系、华洋间的矛盾的处理、市场信息和 价格规律等等。这就使他首先认识到:在经营商业的同时,最好自办工业,降低产品成本,才有利同洋商竞争,且能维护国货及消费者的利益。

于是,他创办了上海印染厂。不久,在英商纶昌印染厂等外商联合倾销的压力下,他的工厂被挤垮。 章荣初毫不气馁,一面总结经验,一面奔走呼号。倡议华商同业团结御外,共求生存。得到很多同业的同情,华商金融界成立“汇业银团”为他撑腰。于是几经搏斗,上海印染厂又重新站立起来了!不久发展为一家自织自染的工厂,屹立于上海市郊,并支援弱小同业。使大家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抗日战争爆发,章荣初的上海印染厂遭敌寇破坏而倒闭,逃难回到老家。后听说 上海租界还可营业,就返回上海。

在朋友们支持下,他在 愚园路创办中央印染厂。当时上海厂商纷纷停产或逃难,市场商品供不应求,社会上一部分游资又难于投放,章荣初看准了这一时机,不怕风险, 大量生产大众化棉布,市场旺销,获利巨大。不久在大西路又创办荣丰纱厂。

章荣初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民族工商业要奋发图强,必须搞联合企业,使供求关系环环扣紧,不让外商插足。于是在荣丰纱厂扩建之后,又连续创办了苏中铁工厂、上海皮革厂、泰州纱厂、丰业大楼等,并将中央印染厂、上海印染厂改建为荣丰二厂、荣丰三厂,成为上海有名的厂商之一。

建设新菱湖镇 是“丝绸之府”湖州的蚕桑主要产区之一, 章荣初热爱这片土地,投身于家乡建设;他说,我务必为桑梓有所建树,方无愧于先祖和后人。

1946年, 章荣初看到城市虚假繁荣,农村经济严重破产,便邀请了王伯樵、 舒新城、 俞庆棠、 肖卫国等十名金融、工商界著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到菱湖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同年派同济大学土木系李华仪带领20名大学生,到菱湖测绘地图31张,初步拟订了菱湖建设计划。1946年10月12日在上海贵州路湖社,正式成立了菱湖建设协会。由 潘公展和他自己担任正副董事长,由王洗(雪峰)任菱湖办事处主任并兼任建设协会理事。菱湖建设协会分设秘书处、设计委会、各种专门委员会及蚕桑推广、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工业管理、工程设计、公共卫生等六部。经理事会讨论并制订了第一期五年计划书,确立了“发动乡人建乡,配合建国大计”的建设新菱湖的总方针。以“工农并重,教养合一,人定胜天,自力更生”为纲,根据菱湖特点,从农业引发工业,以工业推动农业;为生产发展教育,以教育促进生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达到“促进农村进步繁荣,建立新型田园都市”的目标。

鉴于当时菱湖区农村的情况:由于抗战时期日伪的破坏,农事荒废,老的桑林严重被毁,新桑又无力培养,农民想养蚕,但桑叶紧缺,更缺乏养蚕资本和优良的蚕种。章荣初根据专家们的深入调查和自己亲自探访,拟定了下列计划并积极进行: (一)建立四乡“蚕桑实验保”,作为示范推广的组织;(二)选派有实际经验的蚕桑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作技术指导,推行科学方法改良蚕种、增植桑苗、提倡科学养蚕;(三)为了进一步改良蚕种,在镇江接办了明明蚕种场,确保优良蚕种的来源;(四)安放无息蚕桑贷款及贷种,大力支持农民培桑、养蚕。

在农村蚕桑发展的基础上, 章荣初于1946—1947年,在菱湖镇创建了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菱湖丝厂,菱湖化学厂。丝厂有发电设备,另外又创办了供民用的青树电厂。为了工厂和菱湖镇的安全,又捐资购买了消防船,办起了消防会。

另外,又在湖州开设了湖丰绸厂、华大布店等企业,并且在大利新丝织厂等参加了主要股份。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给菱湖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也对镇上的商业起了促进作用。工厂吸收了大量的职工,使原来不少 失业者获得了就业的机会,连湖州城里的妇女,也有一二百人进入菱湖丝厂工作,菱湖与湖州间轮船,也开航了四达班, 章荣初还计划从菱湖造公路,东接 沪杭铁路或 盛泽公路,西通京杭国道的菁山,可惜当时的政府不予支持而未获成功。

菱湖的建设,终于形成了农工商联合的局面,章荣初又决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致力于地方文化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

1933年,青树基金团拨出大量经费,章荣初亲自主持,兴办了青树中学,附设完全小学,地址在菱湖南栅仓场弄,占地20亩。第二年开学,以后发展到12个班级的规模。他礼聘吴淮清先生,主持校务。吴系菱湖人,为学坛先进,早已桃李满园。承章委以重任,日夜辛劳,从建造学舍、选聘师资到订校规、正学风,均恭亲擘划,处处严谨。章荣初每次回乡都去学校听课,并向校方提出:“培育人才,要在务实”的方针。青树中学毕业的学生,品学兼优者,吴先生均荐入章荣初的各地企事业中。这在那“ 毕业即失业”的旧社会,既鼓励了学生勤奋学习,又给 章荣初的事业中增加了有文化的骨干。此外章荣初又在上海的工厂开办工人夜校,以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章荣初还创办了菱湖医院,到杭州等地聘请医师,培养护士,充实医疗设备,又开设了“章三省堂国药号”。医院及药店对贫困者均减免医药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职工的健康水平,大大促进了生产。

章荣初在菱湖的建设中,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可是当时人家问他带多少钱来建设菱湖时,他却说:“我只带来一点点勇气。”

在建设工地上,常有砖头、木材、钢管等满地狼藉。章荣初看到后常一声不响地脱下长衫马褂,弯着腰把散落的零星材料,一点一点地收拾起来,归拢一堆,一些旁观的人员,也就忙着捡拾, 章荣初便微笑着对他们说:“浪费不只是某个人的钞票,而是化了劳力和时间从远处运来的建设材料。材料少浪费一点,菱湖就可以建设得好一点”。不过,有些贫民来捡些木头、断砖、元钉之类的东西,遭到管理人员的呵斥驱赶时,章荣初却制止说:“这些东西他们需要,就让他们拿去吧,只要我们在建设中少浪费点就好”。

菱湖,经过 章荣初数年的努力建设,在解放前,终于一跃成为湖州市很有名的一个经济大镇。

竹墩三沈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 吴兴(今湖州)菱湖镇竹墩村人,是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诗倡导者。

他五岁入馆,八岁开笔练字,十五岁就能为人写扇面。曾就读于嘉兴师范。1905年,随其族史沈士远、弟 沈兼士同赴日本留学。

1912年受北京大学之聘任教。在北大任职期间的一天,有一位朋友同他开玩笑道:“你这人性格内向是个出名的老实头,常常默不作声,既然如此,何必多带一口?”意思是说, 沈君默的名字中已有“默”字,而“君”字下面又有一“口”,未名多余了。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沈君默对此甚表赞同。从此改名为 沈尹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沈尹默是 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白话诗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之一。其中《月夜》被称为“具备新诗美德的”第一首散文诗。沈尹默和 胡适、 刘半农是最早在《新青年》上尝试新诗创作的,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新诗创作“三巨头”。

沈兼士(1885—1947),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人,当代著名学者。

其为 沈尹默之弟。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哥尹默同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并在东京随 章太炎学习音韵学。民国2年(1912)到北京,任清华大学 辅仁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国史编撰处国文系任职。 沈兼士是“五四” 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当时作为“新文化运动大本营”的北京大学,称其与兄 沈士远(总务长)、沈尹默以及另外两名姓马的教授为“ 三沈二马”。在1917看到地1919年间,其在《 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新诗十几首,是我国新诗早期积极倡导者之一。他的新诗手稿6首,后来辑入 刘半农的《 初期白话诗稿》影印出版。

民国36年(1947)8月2日,沈兼士因患脑溢血病故,其著作有《古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段砚斋杂文》等。还编有《广韵声学》,是我国迄今为止为汉字形声学研究最为完整的一部。

沈迈士(1891—1986)名祖德,号宽斋, 以字行,吴兴(今湖州市)菱湖镇竹墩村人,当代著名书画家。

沈迈士早年随母亲学画,后进上海震旦大学攻文学,获学士学位,1905年赴日本留学。学成归国后任多职。但因对当时政府腐败不满,都愤而辞去。至解放前以卖画为生,曾与 沈尹默合作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

沈迈士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对书画艺术的追求也是孜孜不倦。沈迈士绘画师承家学。他的画风格苍润,笔致雄秀,以 山水花卉享名。沈迈士平生喜游名山大川,主张融合诸家法度,结合体验生活,提高作品意境。他的作品融诗、书、画于一体,为艺苑所推崇。编印有《沈迈士画集》、《海曙楼画集》;著有《画家丛书》中的《 王诜》。还长于书法,善作诗词。

生前,沈迈士先生还为家乡菱湖的 下昂“松雪影剧院”、“下昂中学”、“下昂乡中心小学”、“下昂敬老院”挥毫题名。

杨光泩

杨光泩1900年生,祖籍菱湖,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祖辈菱湖开办杨万丰丝行(故址尚在北桥浜路)。

杨光泩16岁时考入清华高等科(清华大学前身)。先后在国外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38年受命于危难之秋,出任中国驻菲律宾首都 马尼拉总领事。就任期间,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向华侨募捐支援抗战。1941年12月7日,日本 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马尼拉危在旦夕。为掩护当地华侨及领事馆财产,果断婉拒盟军劝其撤出马尼拉的安排,誓曰:“身为外交官,应负保侨重责,未奉命之前,绝不擅离职守。”一面筹划应变办法,一面疏散文职人员,当时有一批由美国印刷的 法币滞留在 马尼拉港口海关,为了不遭日寇掠夺,毅然付之一炬。

1942年1月2日早晨,马尼拉被日军占领。当天,日本驻马尼拉副领事木原次太郎,声称日本不承认重庆政府,也不承认 杨光泩等人的外交官身份。要挟杨光泩将旅菲华侨领袖集中起来,杨光泩当场拒绝。于是杨及另外7名外交人员被日军囚禁。虽遭百般折磨,始终不屈。日本宪兵司令太田,因杨光泩严词斥责。太田司令恼羞成怒,于1942年4月17日将杨光泩等8位外交官秘密枪杀于菲律宾华侨义山。敌人未击中杨光泩要害,杨光泩以手指心,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牺牲时年仅43岁。

1945年杨光泩等8位外交官忠骸 移葬南京 雨花台。1948年旅菲侨胞为纪念 杨光泩烈士,在菲律宾华侨义山建立了一座上镌“效忠成志”四个大字的纪念碑,还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光泩路”和光泩小学。1989年12月2日,国务院民政部颁发了杨光泩革命烈士证书,并在南京市 菊花台公园修复了烈士墓和烈士纪念馆。后菱湖镇上修建了座新的公园,命名为光泩公园。

2019年10月,菱湖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周边派出所

菱湖派出所 地址:湖州市南浔区东栅路39号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湖州市南浔区东栅路39号

周边农贸市场

菱湖镇中心农贸市场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隆兴大街85号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隆兴大街85号

周边门

浙江省菱湖中学-北门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菁菱公路

周边小学

菱湖镇第三小学 地址:湖州市南浔区
湖州市南浔区

周边乡镇

菱湖镇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周边村庄

下昂村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