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

越城区 越城区历史沿革 越城区行政区划 越城区人口 越城区地理环境 越城区经济发展 越城区社会事业 越城区城市荣誉


越城区,浙江省 绍兴市下辖区,地处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迁都建城于此而得名。秦朝置会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为 南宋临时都城和明末鲁王监国之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先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1949年5月绍兴解放,设绍兴市(县级市),后分别设绍兴县、绍兴地区,为绍兴县、绍兴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设越城区,现越城区为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越城区实际管辖5个镇、12个街道 ,104个行政村,70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166.92平方公里,总人口41.28万,其中农业人口8.24万。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9亿元,第二产业70.83亿元,第三产业21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

详情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介绍

越城区,浙江省 绍兴市下辖区,地处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北麓,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迁都建城于此而得名。秦朝置会稽郡,唐朝置越州,一度成为 南宋临时都城和明末鲁王监国之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先越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1949年5月绍兴解放,设绍兴市(县级市),后分别设绍兴县、绍兴地区,为绍兴县、绍兴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设越城区,现越城区为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越城区实际管辖5个镇、12个街道 ,104个行政村,70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166.92平方公里,总人口41.28万,其中农业人口8.24万。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09亿元,第二产业70.83亿元,第三产业210.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873元。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迁都建城于此而得名越城。

越城古为 越国国都,治所,并一度是夏禹帝朝会万国之都,春秋五霸越国都城,魏晋第一大都市、隋唐东南沿海中心、五代吴越东都、宋朝都城、南明都城。宋绍兴 府城置5厢、96坊;元代改厢为隅,设4隅、137坊,置录事司掌之;明废录事司,4隅划归山阴、会稽两县分掌之;清袭明制,仍设4隅,坊里数时有变化。

城内置昌福、汤公、长安、蕺望、 孝义、南大、咸欢、辛植、美政、大善、 秋瑾、水澄、 越王、大云、锡麟、上大16镇。后并为秋瑾、元培、汤公、成章、鲁迅、锡麟6镇。35年10月,合6镇称越王镇,设90保、1228甲、21382户、92455人(1948年1月统计资料)。49年5月 ,绍兴全境解放。10月,以绍兴县越王镇,置绍兴市,隶 绍兴专区。1950年5月,合绍兴县、市,称绍兴县,置 城关区。9月,城关区复改绍兴市,隶绍兴专区。1952年撤销绍兴专区,绍兴市改为省辖。时全市置府山、塔山、蕺山、 北海4区。1958年2月,划归 宁波专区。1960年8月,改置绍兴市人民公社,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大队,隶绍兴县。1962年1月,复置绍兴市,废市人民公社。1962年12月废市,置 城关镇,隶绍兴县。1964年,为绍兴专区区治。

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置越城区(县级),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禹陵、城东、梅山、灵芝、亭山5乡和 东湖镇。1990年,越城区下辖4街道、1镇、5乡,有居民委员会84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112个。89759户293404人,非农业人口180086人,耕地65086亩,按农业人口平均为0.57亩。

2000年12月16日,浙政发[2000]281号批复同意越城区禹陵乡2行政村划归稽山街道管辖:越城区禹陵乡大众、新港2行政村划归稽山街道管辖。

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越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01平方千米扩大到336平方千米。

2001年7月23日,浙政函〔2001〕140号批复同意绍兴市越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城东乡建制,大部并入东湖镇,辖32村、4居,驻会龙村(原城东乡址)。撤销灵芝乡、梅山乡建制,原灵芝乡大部和原梅山乡合并设灵芝镇,辖26村,驻曲屯村(原梅山乡址)。撤销亭山乡、禹陵乡建制,与原城东乡、原灵芝乡其余部分及鉴湖镇部分改由越城区政府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鉴湖镇调整后辖30村,暂驻朝阳路(原址)。调整后,越城区辖鉴湖镇、东湖镇、东浦镇、皋埠镇、斗门镇、马山镇、灵芝镇7镇和若干街道。

2001年7月26日,绍政发〔2001〕94号批复:扩大府山街道,原亭山乡并入,办事处设鉴湖后街(原亭山乡址)。扩大北海街道,原灵芝乡部分并入,办事处设霞西路139号(原灵芝乡址)。扩大蕺山街道,原城东乡部分和昌安街道并入,办事处设鞋子畈16幢(原昌安街道址)。扩大稽山街道,原禹陵乡并入,办事处设延安东路480号(原址)。设立城南街道,管理原鉴湖镇部分(18村、8居),办事处设朝阳路(原鉴湖镇址)。塔山街道不变。调整后,越城区辖7镇、6街道。

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号批复,同意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等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将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庄头、林头、五峰、前王、潞阳、潞庄、后诸、 犭央犭茶湖、山泉、西山头、青云、立岱、大庆寺、嘉会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调整以后,绍兴县齐贤镇辖33个村、6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前进村);越城区灵芝镇辖41个村,镇政府驻地不变( 曲屯村)。

2007年3月15日,《关于设立迪荡街道办事处的通告》:经研究,同意设立绍兴市越城区迪荡街道办事处,由浙江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代管。调整后,越城区辖7个街道、7个镇:塔山街道、府山街道、蕺山街道、北海街道、城南街道、稽山街道、迪荡街道、东湖镇、灵芝镇、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马山镇、斗门镇。其中,稽山街道、迪荡街道由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马山镇、斗门镇由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东浦镇、灵芝镇由镜湖新区托管。

2008年1月15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2008]9号)批复同意绍兴市越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皋埠镇五和村、后堡村、大皋埠村、小皋埠村、高平村、杨浜村、岑前村、仁渎村等8个行政村划归东湖镇管辖;将东湖镇坝口村、坝内村、独树村、东湖村、东龙山村、凤鸣村、笄山村、薛家埭村、香山村、白莲岙村、塘下赵村、大湖头村等12个行政村和东湖居民区划归皋埠镇管辖。调整后,皋埠镇辖38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集体村);东湖镇辖18个行政村、3个居民区,镇政府驻地不变(则水牌村)。

2013年,将原绍兴县的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国函[2013]112号,浙政发[2013]52号)。根据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越城区行政区域内各功能区管理体制的通知》:将镜湖新区并入越城区,东湖镇、皋埠镇、陶堰镇、富盛镇由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托管,孙端镇由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13年10月,国务院2013年112号文件已对浙江省调整绍兴市部分行政区域进行了批复,将原绍兴县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

管辖区域: 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蕺山街道、 城南街道、稽山街道、迪荡街道、灵芝镇、东湖镇、皋埠镇、马山镇、 斗门镇、鉴湖镇、东浦镇、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越城区区政府在延安路18号。

现越城区共辖5个镇、12个街道,共有297个村、100个社区,面积498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

2012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11582人,其中男性202374人,女性209208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2%和50.8%;非农业人口326327人,占总人口的79.3%。据区人口计划生育和卫生局统计,全年全区人口出生率6.87‰、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0.13‰。

越城区位于会稽山北麓。北纬 30°00′,东经 120°35′ 。四周与绍兴县接壤,地势 南高北低,南多丘陵,地面高程 5.1 米至 6.2 米间。

越城区境地处平原水网地带,平水江、漓渚江、南池江、坡塘江自南而北,流经区内;浙东运河,以东西向分别贯穿区境南北部。境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区境南部,有零星土丘分布。

全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东北风为多,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4 ℃,年平均 日照1996.4 小时,无霜期 240 天,年平均降水量 1461 毫米。夏秋间台风暴雨时有侵袭,有时造成较大损失。

会稽山地位于绍兴县南部、 诸暨东部、嵊州西北部,为浦阳江和 曹娥江的分水岭。山地呈南西—北东走向,境内长约90公里,宽约30公里,是全市地形骨架的脊梁。组成山体的岩石主要是中生界火山熔岩与碎屑岩,山地内部也有粉砂岩、泥岩等分布。《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故山曰会稽,禹陵则位于会稽山脉北麓。几座千米以上的山峰都在山脉南部,如主峰东白山(1194.6米)在诸暨、嵊州、东阳三市(县级市)交界处,为全市最高峰;西白山(1095.7米),棕榈尖(1028米)在嵊州西部,这些都是会稽山山顶夷平面保存最好的地方。山上缓坡宽谷,土层深厚,适宜建立茶、林场。山体两侧边缘山坡变陡,向西尽于诸暨盆地,向东陡落至新嵊盆地。从东白山沿主脉向东北延伸,山势渐低,最后没入绍虞水网平原,出露的山峰成为平原上的孤丘。主脉依诸暨、嵊州界北行山峰有:螺蛳屁股(即美女尖,990米)、鹰子岩岭(848.7米)、白玉尖(990米)、湖塘岗(861米)、雾露尖(848.5米)、硖石山(706米)、龙头岗(808米)、砂石岗(729米)、上谷岭(542米),至诸暨、嵊州、绍兴三县(市)交界处龙头顶(737米);向北入绍兴县境,经秦望山(543.6米),尽于香炉峰(354.7米)一带。

2012年,越城区实现生产总值27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增幅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66155元。从三大产业看:一产增加值5.89亿元,下降4.5%,二产增加值70.05亿元,增长5.7%,三产增加值195.74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为2.2:25.8:72.0。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8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年均增长7.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体制结算收入15.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4.3倍、1.6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7.1亿元,年均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124.4亿元增加到211.9亿元,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5∶28.3∶69.2调整为1∶20.5∶78.5,服务业比重年均增加1.9个百分点,城市经济特色更趋明显。累计完成自营出口98.5亿美元,年均增长5.3%。创新实力不断增强,累计建成区级以上研发中心16家,获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星火计划项目3项、创新基金项目2项,开发省级新产品57项,培育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74家。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985.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28.3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4亿元,自营出口387.8亿元。拥有科技孵化器10个(国家级3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9家,研发中心26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31家。拥有主板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累计入选(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5人、省“千人计划”18人、“绍兴海外英才”126人。

2012年越城区完成农业总产值9.1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4.7%,其中,种植业产值4.60亿元,下降2.9%;畜牧业产值3.19亿元,下降3.6%;林业产值0.31亿元,下降1.4%;渔业产值0.85亿元,下降19.6%;农业服务业产值0.18亿元,增长5.3%。农业增加值5.88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下降4.5%。

2012年越城区1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3.57亿元、同比下降2.6%,主营业务收入123.38亿元,同比下降3.2%,利润3.62亿元,同比下降13.0%,产销率为97.71%,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得分207.77分,比上年提高6.83分。新产品产值28.84亿元,同比增长30.0%,新产品产值率23.3%,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7家,比上年增加6家,新兴产业产值37.51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0.4%,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

2012年末共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02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利润9.73亿元,比上年下降1.9%,税金13.79亿元,比上年下降2.9%。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53亿元,扣除价格指数后比上年增长20.8%,增幅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

2012年越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95.74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三产对全区GDP增长贡献率高达99.8%,强势拉动越城区GDP稳步增长。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3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2012年越城区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7个,全年共实现成交额20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上缴税金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超亿元市场13家,比上年新增3家,全年实现成交额163.71亿元。

2012年越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完成房地产投入65.73亿元、服务业投入(除房地产)26.43亿元、工业投入11.56亿元、农业投入778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1%、39.7%、5.4%和73%。

2012年越城区进出口总额18.02亿美元,同比下降3.8%,其中自营出口17.36亿美元,下降3.4%。从下半年开始,全区进出口总额开始持续负增长,且下降幅度呈扩大趋势,7至12月进出口总额累计比2011年同期分别下降0.3%、3.0%、2.8%、3.3%、3.5%和3.8%。

2012年越城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零择校、零收费”政策,修订《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平稳有序调整部分学校施教区范围,全面做到“阳光招生”,实现“零投诉”。义务教育段流动人口子女在校数为18848人,占学生总数的29.6%。全面完成162家幼托园所的园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按期完成部分公办幼儿园改造工程。浙江省等级幼儿园占总园所数的89.4%,在其中就读的幼儿数占总在园幼儿数的91.2%。全年有27所学校接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级复核,省标准化学校数达47所,占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总数的85%。

2012年越城区科创中心晋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越城科技创业园完成工程建设,首家工业企业院士站建成运作。农业科创中心新引进入驻单位5家,出租孵化场地3000多平方米,并组织中心内农业企业申报10余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全区新认定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5家,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省农业科技企业3家,市创新型企业4家、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区共有15只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只。新增浙江省名牌2只。全年专利申请量1888件,专利授权量1302件,其中发明专利533件,创出新高。

2012年越城区成功举办市区第三届千人排舞大赛、“体彩杯”越城区首届家庭趣味运动会,越城区第六届文化体育节乒乓球、篮球等群众体育比赛、全民健身进社区、国民体质监测等活动、越城区第三届社区元宵灯会和“弘扬民族文化,品阅古越风韵”为宣传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演等活动。成功创建3个省级小康体育村,8个省级社区农村体育俱乐部、11个省级体育俱乐先进社区、16个市级社区农村体育俱乐部和1个市级体育特色村。出台《越城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办法》,新建了7个健身示范点。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文化兴区”战略,设立了越城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用于越城区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全区人均体育文化活动场所面积1.4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2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率4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为14.3%,与上年持平。新增上报8个镇街的15个镇街、村(社区)活动中心列入市级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东湖镇、鉴湖镇成功创建万册农家书屋各一家,其中鉴湖镇玉屏村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全区共有老年体育协会、国际象棋协会、围棋协会、乒乓球协会、桥牌协会等18个单项体育协会。2011年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区。

2012年越城区有4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100%。成功创建市级卫生村(社区、单位)20个、区级卫生单位(社区)29个,省级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1个,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2个,6家村卫生室均纳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第四轮农民健康体检有序进行,全年完成参合农民健康体检96839人,体检率75.65%,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率89.14%。开展“校园卫生安全健康专项1、2、3号行动”和托幼机构卫生监督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食品质量“百日大检查”、“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全年完成200批次食品抽检任务,其中抽检大米20批次,鲜蛋20批次,茶叶10批次,酱菜类20批次,鲜、冻禽产品20批次,鲜、冻动物性水产品20批次,食用菌10批次,蔬菜20批次,食用植物油20批次,酱油20批次,米醋20批次。经市质量检测院检测,结果199批次合格,1批次酱菜不合格,合格率99.5%。强化医技队伍建设,向社会公开招录医技人员102名,全区卫生系统已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7名。

越城境内高等级公路平坦空阔,四通八达,连接各地。浙赣、杭甬两条骨干铁路和沪杭甬等二条高速公路纵横贯通。浙东运河穿境而过,东达 宁波港,西连大运河,内河航运发达。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联合国人居奖城市

首批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六大金牌城市( 世界银行评价)

中科院中国最幸福城市

中国最佳商业城市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国民营经济活力第一城

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

近代金融业的领航者

中国品牌之都

中国创业之都

中国第二大戏曲越剧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生物医药研究基地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