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区

金东区 Jindong District Jindong Qu 金东区建制沿革 金东区地理环境 金东区行政区划 金东区人口 金东区经济 金东区交通设施 金东区社会事业 金东区旅游 金东区著名人物


金东区成立于2001年2月,现辖8镇1乡2街道,总面积658.19平方千米 ,人口36.15万,地处浙江中部的 金衢盆地,位于金华、义乌之间,西接金华城区,东邻义乌,南连永康、武义,北靠兰溪,是浙中城市群、金义都市区的核心区,也是金义黄金主轴的重要节点。金东交通路网发达,浙赣铁路复线、金温铁路、330国道、03省道贯穿全境,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甬金高速公路在区内均设有互通口,全区高等级公路占40%以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2000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函[2000]138号《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将原金华县的傅村、孝顺、...

详情

金东区地名网_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资料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介绍

金东区成立于2001年2月,现辖8镇1乡2街道,总面积658.19平方千米 ,人口36.15万,地处浙江中部的 金衢盆地,位于金华、义乌之间,西接金华城区,东邻义乌,南连永康、武义,北靠兰溪,是浙中城市群、金义都市区的核心区,也是金义黄金主轴的重要节点。金东交通路网发达,浙赣铁路复线、金温铁路、330国道、03省道贯穿全境,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甬金高速公路在区内均设有互通口,全区高等级公路占40%以上,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金华市域春秋时属越国。秦、汉为乌伤县,属会稽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名东阳,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

金华设立郡府建置自此始。

2000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函[2000]138号《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金华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将原金华县的傅村、孝顺、曹宅、塘雅、澧浦、岭下、江东、赤松、源东和婺城区的仙桥、东孝、多湖12个乡(镇)划为金东区行政区域,面积657平方千米,有1个居委会,510个建制村,人口30.70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多湖镇。

金东区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界于北纬2 金东区 8°44′-29°19′,东经119°8′-119°56′之间,东邻义乌市,南接武义县,西与婺城区毗邻,北与浦江县接壤。浙赣铁路复线、金温铁路、03省道、330国道穿境而过,杭金衢、金丽温、甬金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互通口。

金东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北部为金华山所绵延,海拔多在500—900米之间,与 兰溪市界上的螺蛳尖,海拔890米为境内最高点,往南缓降为低冈浅丘。南部为仙霞岭余脉所延伸,为低山浅丘与溪谷平原相间地形。中部 义乌江和武义江沿岸及其支流下游为冲积平原。

积道山位于金华市区东南部,地处澧浦和岭下两镇交界处。积道山足一座奇山,它的海拔虽然只有306米。但它是金东区境内惟—的孤山,平地而起,山势雄奇。它属金华东山,是仙霞岭的余脉。山体由火成岩(侵入岩)构成,是2500万年以前地质新生代第三纪以块状断裂为主要特征的地壳运动--频繁的火山与岩浆活动的产物。

金东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左右,7月平均气温29℃,1月平均气温4.8 ℃左右。年均降水1300-1400毫米之间。无霜期250天左右,日照2028小时。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地区差异较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

金东区属钱塘江水系。义乌江自低田入境,自东而西流经区境中部,沿途接纳航慈溪、孝顺溪、东溪、西溪、山河溪、芗溪、赤松溪诸水后,于城区燕尾洲与自焦岩入境,沿西南边境北流的武义江会合后称 金华江,亦称婺江,西流入 婺城区。

截至2017年12月31日,金东区辖2个街道、8个镇、1个乡:多湖街道、 东孝街道; 孝顺镇、 傅村镇、 曹宅镇、 澧浦镇、 岭下镇、 江东镇、 塘雅镇、 赤松镇; 源东乡。

2017年末全区户籍总户数13.82万户,户籍总人口33.32万人,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41人。全区出生人口4774,出生率14.1‰;死亡人口2266人,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7.2‰。据2017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全区常住总人口36.15万人。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62.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5.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87.7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84.00亿元,增长4.8%。全区户籍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20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325美元),增长4.3%。全区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81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76美元),增长5.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6:46.7:44.7调整为7.6:47.2:45.2。

2017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8.76亿元,同口径下降3.0%。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26亿元,同口径下降3.3%。从税种看,主体税种呈现“增减互现”态势,其他各税小幅减收。全区税收收入中,增值税15.05亿元,增长36.4%;个人所得税2.11亿元,增长10.7%;企业所得税3.91亿元,下降16.9%;营业税0.30亿元,下降89.7%。主体税种以外的其他中小税种共实现收入6.13亿元,下降6.3%。全区财政总支出43.13亿元,增长39.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66亿元,增长5.8%。财政支出重点倾力于民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1%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分别增长58.2%、53.8%、34.8%、21.9%、11.9%、10.6%。2017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9元,增长9.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49元,增长9.5%。

2017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45亿元,增长0.6%。

农业

2017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5.24千公顷,增长0.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2.7千公顷,总产量为1.53万吨,分别下降11.6%和12.3%;棉花播种面积0.1千公顷,下降46.1%,产量为0.01万吨,下降35.3%;油料播种面积为1.21千公顷,增长34.7%,产量为0.27万吨,增长32.1%;蔬菜播种面积为4.85千公顷,下降3.1%,产量为13.72万吨,下降1.5%;果用瓜种植面积1.63千公顷,增长11.2%,产量为3.94万吨,增长13.8%;花卉苗木种植面积4.47千公顷,增长2.0%。

畜牧业

全区肉类总产量为2.26万吨,比上年下降23.8%,其中猪肉1.84万吨,下降26.9%。全年生猪出栏23.18万头,下降26.6%;家禽出栏238.21万只,下降3.2%;全年牛奶产量1.65万吨,下降5.4%。

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9万吨,下降6.8%;农村用电量3.74亿千瓦时,增长1.8%。

农村建设

2017年,计划投入资金2.5亿元,打造6条美丽乡村精品线,30个示范村,49个精品村,主要道路沿线安排26个秀美村,二环以外其余村全部进行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改造项目125个,投入资金1106亿元,新增受益农户21167户。成功创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进京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向党的十九大献礼。探索建立阳光堆肥房房长制,目前全区278座堆肥房都已落实了房长制。完成垃圾分类优秀村创建126个,占45.2%。计划投入1.2亿元,对全区“两路两侧”及主要河流沿线的218个村的8888户农房立面进行整治。投入培训资金215万元培训农民2056人次,农民大讲堂56期,其中高级培训51人次,中级培训250人次。母婴护理培训805人次,电子商务培训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00人次。安排市级扶贫开发项目资金100万,落实农村基础设施扶贫项目9个。新增农家乐精品村1个、集聚村1个、三星级经营户11家,农家乐从业人员达1678人,年收入共计1.49亿元,增长31.7%。

工业经济

2017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5.17亿元,增长7.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5%。全区2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6.33亿元,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41.92亿元,增长7.2%;销售产值195.44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80.17亿元,增长22.8%,占销售产值的比重41.0%。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55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4.25亿元,增长16.6%,其中利润总额5.96亿元,增长27.2%。

工业创新

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87.1亿元,下降1.3%,新产品产值率为42.2%。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7.64亿元,增长6.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2.1%。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8.07亿元,增长1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1%。

建筑业。2017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84.79亿元,增长13.1%。建筑业增加值18.72亿元,增长3.9%。房屋施工面积168.09万平方米,下降5.2%;房屋竣工面积99万平方米,下降14.8%。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下降25.9%;利税总额4.94亿元,下降44.7%。

贸易业

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0亿元,增长10.2%,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40.77亿元,增长14.5%。分行业看,限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4.06亿元,增长18.9%;限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6.13亿元,增长14.1%;限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556万元,下降0.3%;限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53万元,下降2.1%。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服装鞋帽类、家用电器类、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分别增长1031.8%、398.6%、46.3%、19.1%、11.7%,而权重类商品限上汽车类仅增长2.9%。

交易市场

2017年,全区共有成交额超亿元市场6个,成交总额285.83亿元,增长10.1%。其中,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成交额114.18亿元,增长13.8%;汽车城成交额59.5亿元,增长9.7%;浙中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成交额39.85亿元,增长3.3%;汽配城成交额38.37亿元,增长1.4%;澧浦苗木城成交额12.76亿元,基本与2016年持平,增长0.02%;二手车交易市场成交额21.18亿元,增长33.2%。

对外贸易

2017年,全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9.28亿元,增长18.8%。其中自营出口86.2亿元,增长17.1%;进口3.03亿元,增长119.1%。从主要出口产品看,纺织品出口16.08亿元,增长6.8%;机电产品出口15.91亿元,增长16.3%;杂项制品出口12.41亿元,增长13.6%;车辆及有关运输设备出口10.11亿元,增长74.6%。从出口市场看,对欧洲出口31.5亿元,增长31.4%;对北美洲出口23.97亿元,增长7.2%;对亚洲出口17.04亿元,增长7.5%;对拉丁美洲出口6.32亿元,增长26.3%;对非洲出口5.27亿元,增长10.0%;对大洋洲出口2.12亿元,增长26.0%。

招商引资

2017年,区本级共完成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236.32亿元。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9个,其中2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实现零突破。浙商回归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1亿元,实际引进内资28.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257万美元,三项指标均圆满完成市考核目标任务。

旅游业

2017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07.1万人次,增长44.2%,实现旅游总收入46亿元,增长44.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04.9万人次,增长4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5.37亿元,增长44.3%;接待入境游客2.2万人次,增长7.5%。

2017年,全区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143.24公里。公路密度175.59公里/百万平方公里,全省排名前茅。高等级公路密度35.62公里/百万平方公里,全省排名前茅。全区普通国省道、县道、乡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0.78亿元,公路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0.6亿元,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投资0.09亿元,公路绿化完成投资0.1亿元。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投资0.21亿元,桥梁加固改造完成投资0.03亿元,公路日常养护完成投资0.17亿元。

2017年,全区拥有省级教育强镇(乡、街道)11个,在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的基础上,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41所,在校学生32953人。其中小学25所,在校学生22577人;初中16所,在校学生10376人。全区共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5377人,全区学前儿童入园率99.6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8.47%,升入优质高中占高中段招生比例94.95%。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188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幼儿园专任教师961人,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全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9所,标准化学校比例95.12%,拥有塑胶运动场39个,塑胶运动场覆盖率95.12%。

全区新到位市级以上科技资金1839.80万元。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2家、市研发中心18家,累计认定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48家,列入省级科技重点计划项目立项1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5项、区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2项。公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认定省专利示范企业2家,市专利示范企业7家,区专利示范企业6家,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1件。认定省农业科技企业1家、市农业科技企业3家、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新增申请专利141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8件;新增授权专利87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03件。专利质押额完成23593万元,发放科技信贷累计达9610万元,发放创新券137万元(区本级103万元)。实施“三博”工程,累计已有85名博士到金东“入企、联企、办企”。

2017年,全区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新建文化礼堂19个,新建光南文化舞台21个。金东区琐园村被列为第四批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第二批金华市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金东区面塑、竹编、金华传统建筑砖雕、砂罐茶壶制作技艺、知元堂中药炮制技艺等五个项目被列入第七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木版年画黄菁菁、金华道情朱流荣被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织施光南系列活动。在源东乡东叶村举行施光南骨灰回迁安放及施光南纪念馆隆重开馆,施光南音乐主题晚会“金东骄子·时代歌者”取得圆满成功;成功举办金东区少儿施光南歌曲演唱大赛暨金华市第四届少儿声乐大赛;积极组织迎接十九大文艺宣传工作,开展“风情小镇·幸福生活——美丽金东小城颂”赛歌会。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完成4000场电影放映任务,送戏下乡140多场。塘雅镇下吴村的文化礼堂推送的舞蹈《奇石·下吴》作为金华全市唯一一家参与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美好生活·精神家园”2017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全区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39处,两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累计投入文物保护经费1000余万元,对1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点)进行保护修缮。举行展览百余次,年接待观众10万人次以上。木板年画作品《五水共治系列》获“中国梦想·美丽浙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主题创作精品大展一等奖。

2017年,主(承)办了第三届金东乡村绿道马拉松赛、首届金东武林大会、源东山地自行车赛、“过大年、来健身”全民健身闹元宵活动等各类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共63场(次)。组队参加金华市第九届运动会13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奖牌211.5块(其中金牌 85.5块,银牌67块,铜牌59块),总分1989分,金牌总数及团体总分均列全市第四名,获优秀赛区、体育道德风尚奖。参加2017年浙江省少年儿童田径冠军赛,总分位列全省90个县(市、区)第九名。2017年建设小康体育村提升工程8个、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3个、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1个,廊道沿线体育设施进村(公园)5个,下拨健身器材更新、维修及新建体育场地补助102万。年度国民体质监测1360人,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

截至2017年底,全区共设医疗卫生机构374家,其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医院6家、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3家、村卫生室184家、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其他卫生机构102家,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区核定床位数473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33张,民营医疗机构140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41人。全面开展参保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工作,65周岁以上老人体检率77.86%,0-6岁儿童体检率为98.78%,中小学生体检率为98.75%。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4.94%,责任医生签约率35.5%。2017年全区产妇数3677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76%,住院分娩率100%,产前筛查率90.92%,婚检率100%。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3081人,补助经费154.05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任务完成率134%。

截止2017年底,全区拥有养老机构12家,其中农村敬老院11家、机构床位1967张、特困人员374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为100%,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2016年的人年均10641元提高到2017年的人年均11483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年底全区有城乡低保对象2975户3856人,发放救助金2291.75万元,2017年12月份起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村低保标准从600元提高到750元,城市低保标准从665元提高到750元。特困人员、低保、优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费用由区财政全额承担,全年累计救助4009人次,救助金额486.82万元。全区已经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14家、配送16个村,服务老年人4万余人,其中就餐老人8000余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金东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黄大仙文化的发源地,是“诗坛泰斗”艾青、“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乡,已开发以黄大仙景区、大佛寺景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项目;以艾青、施光南名人故居及琐园古建筑群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观光项目;以锦林佛手文化园、上荷塘寨春农场·青蛙乐园 、浙中桃花源景区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等。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金东区将围绕“打造精品城市标杆区、打造特色鲜明风情小镇、打造农旅融合示范样板”三大措施,推动长三角都市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构建。


  


  

寨春·青蛙乐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傅村镇的上荷塘畈,是金东区近年来打造的以“农业科普、农事体验、采摘观光、亲子游乐”为特色的浙中首家“农旅融合”主题乐园。园区占地1400亩,拥有无公害蔬菜瓜果采摘区、农业科普长廊、风土农事体验区、儿童趣味游乐区、大型游乐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嘻哈亲水区、休闲荷塘垂钓区、美食体验区、DIY自助烧烤区、阳光餐厅等多功能休闲游乐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艾青故里

国家AAA级景区。傅村镇畈田蒋村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故乡,村内保留了大量江南传统民居,文化氛围浓厚。艾青故居坐北朝南,五开两厢楼屋,平面布局为四合院形式,主体建筑为一进堂楼,左右两侧为厢房,厢房后侧山墙之间做回廊围合,形成封闭式院落,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另外,村内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蒋氏宗祠。


  

大佛寺景区

国家AAA级景区,俗称“石佛寺”,兴建于南朝粱大同元年,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寺院依千层丹崖而筑,为金华乃至浙江地区最为著名的古代名刹之一。寺院古佛院中供奉的石刻释迦牟尼佛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四大石佛之一。景区内古木参天,森林繁茂,山丘重叠,岩势雄伟,环境清雅。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是大佛寺的传统节日,是朝圣礼佛的好去处。


  

岭下坡阳老街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因街边有条坡阳岭而得名。古街全长四百多米,曾是婺

州、衢州、严州(今杭州建德)和处州(今丽水)、台州、温州之间上通下达的必经之路。旧时的坡阳街是官商要道,是岭下朱(现岭下集镇所在地)最热闹繁华之地,商店、客栈鳞次栉比,游人、商贾川流不息。光阴荏苒,坡阳街几经变迁,繁华散尽,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还在继续。如今,古街上的“板凳宴”是独一无二的特色,十余道菜均以大豆为原材料,演绎出千变万化的美味,故又名“豆腐宴”。


  

蒲塘村古村落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蒲塘村的古宅尚存、村民习武、绿道通达,被金华当地人俗称为“燕儿窝”。在万村景区化建设中依托古建筑、古文化,深挖五经文化内涵,以传统五经文化为主线,开发五经古村落文化旅游,弘扬国学文化,发扬传统精髓,寓教于游,为更科学地保护古建筑、挖掘古文化、推进古村建设与发展,相继开发复原了王氏宗祠、文昌阁、三省堂、五经园等古建筑。并邀请旅游、规划、美院等多家单位的众多专家对古村规划和发展进行细致严谨的设计和把关。


  

山头下古村落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古韵芳华的山头下村是沈约后裔的聚居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村庄具有浓郁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特点。最为特别的是整个古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与“五行八卦”说暗合。村内典塘、横塘、湾塘、安塘、经塘、破塘等8口池塘,浑然天成“外八卦”图形,村庄四周众水环抱,绿树成荫,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居生态胜地。


  

琐园国际研学村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汉代名士严子陵后裔于明朝万历年间迁居于此,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琐园村被七个池塘环绕,形成天然的“七星拱月”星象地理。因村落酷似一把长命锁,村中又有许多菜园,故名“锁园”。古时“锁”与“琐”通用,为图吉利,改为“琐园”并沿用至今。琐园文风鼎盛,人杰地灵,被称为“奇村”。现保存的古建筑有严氏宗祠、黄氏旌节牌坊、务本堂、怀德堂等明末清初厅堂十余座。村内有鲁兵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姆山炮台”也在此。


  

浙中桃花源生态旅游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中国白桃之乡—源东乡,源东乡是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森林覆盖率达到72%。源东乡是一个开放型的全域景区,包括万亩桃林、乐优生态主题乐园、二师兄的花花世界、洞井古街等景点。每年3、4月份,万亩桃花竞相盛开,随着高高低低回转起伏的山坡蔓延开去,犹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每当三月桃花开,未发邀函游客来,有心等待三个月,踏山昂首硕桃摘。”每年的三月份,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桃花节,六月份举办蟠桃节,这片甜美静谧的桃源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é)加、克阿、 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 现代诗人。成名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著有《 大堰河》、《 北方》、《 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施光南(1940—1990年05月02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 浙江金华市源东乡 叶村,1940年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出生,父亲施复亮是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母亲是重庆 江津人。

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是早期活动家、领导者。曾用名方国昌、光亮、 子元、施伏量等, 源东乡叶村人。民国8年(1919),发表《非孝》之文,名扬大江南北。民国11年(1922),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建国后,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一、二、三届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出生于金华县(今浙江金东),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