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

郊区 铜陵郊区 铜陵市郊区 郊区建制沿革 郊区行政区划 郊区地理环境 郊区自然资源 郊区人口民族 郊区经济发展 郊区社会事业 郊区交通 郊区风景名胜 郊区荣誉


郊区隶属于 安徽省 铜陵市,郊区地跨长江两岸,贯穿皖江四市,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54′24.75″, 东经117°47′44.46″。郊区有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大士阁、南泉寺遗址、吴氏宗祠等景点。区域面积650余平方公里,人口近25万人,现辖一乡五镇两个办事处和一个区直管社区,下辖62个行政村、14个社区、3个居委会。区委下辖14个党(工)委、10个党组。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1959年4月,铜港超英人民公社改为铜港人民公社,同时成立管理委员会。1960年12月,成立铜港区人民委员会(辖铜港公社、狮子山公社、新庙公社)。196...

详情

郊区地名网_安徽省铜陵市郊区资料简介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介绍

郊区隶属于 安徽省 铜陵市,郊区地跨长江两岸,贯穿皖江四市,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54′24.75″, 东经117°47′44.46″。郊区有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大士阁、南泉寺遗址、吴氏宗祠等景点。

区域面积650余平方公里,人口近25万人,现辖一乡五镇两个办事处和一个区直管社区,下辖62个行政村、14个社区、3个居委会。区委下辖14个党(工)委、10个党组。

1956年10月,铜陵县横港乡(郊区前身)划归铜官山市领导。

1957年2月18日,横港、铜兴两乡合并,成立铜港乡。

1958年10月,铜港乡改为铜港超英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合一体制。

1959年4月,铜港超英人民公社改为铜港人民公社,同时成立管理委员会。

1960年12月,成立铜港区人民委员会(辖铜港公社、狮子山公社、新庙公社)。

1963年3月,撤销铜港区,同时撤销狮子山公社和新庙公社,恢复铜港公社建制。

1964年7月,铜港公社隶属铜陵特区。

1968年3月,成立铜港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2年1月,成立铜陵市郊区革命委员会(郊区、市农林水利局、铜港公社合署办公)。

1974年4月,撤销铜陵市郊区革委会,恢复铜港公社革委会。

1976年5月,恢复郊区革命委员会,与铜港公社合署办公。

1976年6月,撤销铜港公社革委会,成立铜陵市郊区革委会。

1981年12月,成立铜陵市郊区人民政府,隶属铜陵市人民政府领导。

截至2014年,铜陵市郊区下辖2个镇1个乡2个社区( 大通镇、 铜山镇、 灰河乡、 桥南街道、 安庆矿区街道);区政府驻桥南街道。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将枞阳县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划归铜陵市郊区管辖。

郊区地跨长江两岸,贯穿皖江四市,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南集中区一河之隔,位于铜池一体化的核心地带,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0°54′24.75″, 东经117°47′44.46″;区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铜陵市郊区

郊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境内有平原、丘陵、台地、沙洲和低山等多种地形,北部临江为冲击平原,海拔在8-10米左右,呈狭长状态,地势平坦开阔,以长江漫摊阶地为其主要地貌形态。南部及东南部多为低山地区,海拔一般在300米-500米左右。区内东南地势高,西北地势低。

郊区境内气候属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9℃,无霜期年平均为230天,全年日照为2000~2050小时。常年风向规律鲜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风速一般为1.9~2.8米/秒。

矿产资源

截至2000年,郊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金属、 非金属、 燃料、 石灰石等20多种,储量丰富。其中: 金矿储存合金数量约3吨,原矿含金量4~5克/吨; 铁矿 磁铁矿产量150万吨,原矿绝大部分为褐铁矿,含铁量46~65%; 铜矿产量220万吨; 硫矿储量50万吨,含硫量30~42%,原矿为硫铁混合物; 煤矿地质储量600万吨; 石灰石储量有2亿吨。

截至2000年,郊区人口64310人,其中:农业人口34369人,非农业人口29941人,人口密度456.37/平方公里。

截至2015年9月,郊区户籍人口8万余人,常住人口近10万人。

截至2000年,郊区民族以 汉族为主,有 回族、 蒙古族、 土家族、 满族、 侗族、 壮族、 苗族、 藏族、达翰尔 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彝族、 布依族共13个少数民族。

截至2013年,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亿元,可比2012年增长12%。完成全部财政收入9.22亿元(不含海关),同比2012年增长1.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9.5%。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7.1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41.5%。完成招商引资内资103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8.7%;外资5008万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15.7%。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同比2012年分别增长14%和16%。

截至2014年,郊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18%;财政收入9.6亿元(不含海关),同比2013年增长3.9%;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引进内资61.5亿元,吸引外资5046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0元,同比2013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00元,同比2013年增长10.5%。

截至2012年,郊区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3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6万吨,蔬菜产量2.6万吨,肉类总产量2500吨,禽蛋产量600吨,水产品5800吨;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亿元。培育农产品品牌25个、绿色食品认证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1家,涌现市级以上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68人。完成农林水基础项目投入1500余万元,实施了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巩固成果等项目。

截至2013年,郊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亿元。

截至2014年,郊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亿元,特色农产品品牌增至28个,新增国家级专业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争取扶持资金330万元。

截至2012年,郊区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8亿元,分别同比2011年增长6.5%和17.5%。关闭2家高耗能企业,取缔3家小选矿厂和1家小冶炼厂,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

截至2013年,郊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131亿元。

截至2014年,郊区关闭8家高能耗企业,淘汰落后产能70万吨。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400万元,辖区企业完成技改投资37亿元。4家企业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区共申请发明专利165件,授权专利34件。

截至2015年,郊区有企业800家左右(其中工业企业122家),规上企业3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民营科技企业52家。

截至2012年,郊区某影视传媒公司投拍的新片《老男人变奏曲》、《第一次牵手》公映;某影视动画公司制作的首部原创动漫片《大嘴兔说故事》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家,限额以上批零和住宿餐饮企业12家。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2.27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6%;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7%。

截至2012年,郊区完成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1%;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2%。

截至2013年,郊区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30家,实现三产增加值1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9.5%。

截至2014年,郊区新增限额以上企业10家,其中限额以上物流企业5家。

截至2014年,郊区精心组织实施28项民生工程,配套资金1383.5万元。在安徽省率先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347户渔民告别以船为家历史,实现陆上安居。推进2844套保障房建设和380户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完成造纸厂家属区、上富强村、长江七组等老旧棚户区和城中村搬迁改造工作。完成老民师、老兽医等“老字号”人员待遇发放。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182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697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完善“1+6”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均提高10%。澜溪、竹园2个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运营。

截至2013年,郊区修建道路10000余米,完成绿化1090亩,清理当家塘45口,粉刷老旧房屋和围墙15000余平方米,建设文化墙5000余米。

截至2012年,郊区完成5所学校6栋教学楼7000平方米校舍建设任务。加大接送学生社会车辆的监管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学校由20所调整为14所。实施学前两年免费教育。罗家村幼儿园、显化幼儿园、金路幼儿园按期开园。

距2016年官网信息显示,郊区有学校12所,教学点2个,公办幼儿园5所。全区共有在职教师37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367人,小学高级教师241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全区学校、幼儿园在校(园)学生3044人,其中:在园幼儿472人,在校小学生2572人。

截至2012年,郊区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6项。新型微型耐超高压片式(SMT)变压器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级创新资金项目立项。

截至2015年,郊区有省级备案的企业科技孵化器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2014年,全区专利申请量264件,授权量1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63件,授权量34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9件,远高于全省2.66件/万人水平。某公司的“内置网型缓控释肥”、新视野科教文化传播公司的“可防震演习地震模拟器”、“伺服驱动式防震演习地震模”,某公司的“微型片式TBX系列升压变压器”、某公司的“抗冲击耐磨合金复合板材料”被认定为安徽省2014年度高新技术产品。

截至2013年,郊区文化企业和工作室增至32家。《 超萌宝贝》、《 白姜传奇》等电影完成制作。

截至2014年,郊区建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免费向公众开放。2014年,大通镇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截至2000年,郊区有1所医院、1所卫生院:铜陵市第三医院、灰河乡卫生院;有19所卫生室,乡村医生33人。

截止2015年11月,郊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数72775,建档率达92.12%;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0%,建卡率达9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86.9%、87.3%、91.4%;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数分别为8000、9193、1801,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3.24%、84.93%、99.11%;65岁以上老年人、0-3岁儿童中医药管理数分别为5772、2605,覆盖率分别为60.06%、91.4%;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数为263,规范管理率达95.11%;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率达到100%;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100%。

郊区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9.2公里,铜陵长江大桥、京台高速、沪渝高速、铜九铁路、宁安城际铁路等穿境而过。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

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主要负责白鱀豚和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的保护工作。铜陵淡水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长江安徽段长约58公里,管理范围从枞阳县老洲至铜陵县金牛渡,总面积31518公顷,有水生生物标本馆、水族馆各一座,有学术报告厅和多媒体演示厅。 2009年,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大士阁

大士阁为佛教胜地,前身“相水寺”,亦名“普济寺”,坐落老镇下(今粉丝坊),依山临河,景色清幽,寺宇壮观,为通河两岸群寺之首。大士阁被誉为九华山的“头天门”,历代战乱,皆为兵家栖身之所,日军侵占时遭焚。改革开放以来,庙宇得到重修。大士阁数百年来,寺内圆寂僧侣均埋葬于庙宅后的山林中,故存墓葬群,石碑林立。墓葬群已修整,整齐排列,环境整治有序。1990年8月被公布为铜陵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泉寺遗址

南泉寺遗址位于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西南,东北距铜陵市区约100余公里,距铜山镇政府和南泉村分别约3公里和1.5公里。遗址四面环山,自然环境十分优越。据明代嘉靖《池州府志》记载:南泉寺,在(府)城西南七十里南泉山,唐贞元年所建,大和七年宣称陆公亘请赐额“南泉承恩寺”。当地传说寺庙的始建者为九华山地藏王—新罗王子金乔觉的舅舅所建,当时的名声曾高过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僧侣众多。至文革时期,寺庙遭毁,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仅余下一些房屋的基础、石阶、石塔塔帽和大片竹林中的僧侣墓。如今每逢初一、十五,附近居民前来进香、还愿。南泉寺现已成一片废墟,仅存一些房屋的基础、石阶及附近竹林山间一些石塔帽和僧侣墓。寺庙的具体范围不清,据现场勘查估算,庙基部分约6400平方米,整个寺庙范围应超过1万平方米。

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岭山吴自然村境内,坐西北朝东南,前方200米处为千山山脉。该宗祠为徽派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由门前广场、八字外墙、门楼、前院、前庭、天井和后厅(享堂)组成,享堂两侧开有外向的侧门,前庭、后厅各有南北两排八根木立柱,享堂设有祭台,前厅上挂“忠爱堂”,据现代吴氏家族后人告之,吴氏宗祠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上世纪末对局部进行了维修。吴氏宗祠主体保存较完好,徽派建筑风格,穿斗式与扩梁式相结合,门楼、外八字墙以及享堂部分基本为现代重修或改建。

截至2015年,郊区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称号,2014年度铜陵市科技工作考核获得第一名,安徽省第三批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程中期考评荣获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