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村
东王村 东王村村情介绍 东王村经济发展 东王村发展规划 东王村王王庄庙传说
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的东王村,历史上曾称王王庄,系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桐县兰陵树明乡东迁至此。东王村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村落位于胜坨镇政府西南7公里,南靠六干渠,西与史王村为邻,北与姜家村毗邻,东依S316省道。东王的历史可以追溯至640多年前。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友然、王友直兄弟二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此地建村,得名“王王庄”。后因居住方位分称东王庄、西王庄。1956年,两村合并。拥有现在的村名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当时还称王二村。王王庄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至明崇祯年间,形成了有72殿规模的宏大佛教寺院。清康熙、乾隆年间,经济发展,佛教兴盛,修缮后的王王庄庙,蔚为大观。规模大于泰安的魔狱建筑,当时民间称泰山为南安山,王王庄庙则为北安山。东王村所遭受的三次关键性破坏。1937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弃守黄河后,垦...
详情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的东王村,历史上曾称王王庄,系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桐县兰陵树明乡东迁至此。东王村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村落位于胜坨镇政府西南7公里,南靠六干渠,西与史王村为邻,北与姜家村毗邻,东依S316省道。
东王的历史可以追溯至640多年前。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友然、王友直兄弟二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此地建村,得名“王王庄”。后因居住方位分称东王庄、西王庄。1956年,两村合并。拥有现在的村名是近二十多年的事情,当时还称王二村。
王王庄庙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至明崇祯年间,形成了有72殿规模的宏大佛教寺院。清康熙、乾隆年间,经济发展,佛教兴盛,修缮后的王王庄庙,蔚为大观。规模大于泰安的魔狱建筑,当时民间称泰山为南安山,王王庄庙则为北安山。
东王村所遭受的三次关键性破坏。1937年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弃守黄河后,垦利被日军占领。村庄遭受的破坏远没有王王庄庙大,日军多次用武士刀砍下佛像,弃之荒野。
建国后,在“破四旧”之类的政治运动中,王王庄庙成了封建迷信,村里人甚至用腰带结成绳子拉倒佛像。
此外,黄河防汛的需要,庙里的砖石被运到了距村17里外的黄河大堤上。利津县要修烈士祠,也从王王庄庙拉去了不少灰砖。至此,明洪武年间建成的王王庄庙彻底成了废墟。等到它重现昔日的气象,则要等到2007年。
村里最吸引游客的是2007年在原址重新修建的王王庄庙。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腊月十五都举行庙会。但意外的是,在当地人看来,9公里之外的垦利天宁寺竟然采用了同样的庙会日期,人流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在当地人看来,天宁寺的神像与王王庄庙雷同。
“ 天宁寺宣传做得很好,名声大,听说东营马拉松比赛直播都有它的镜头。”好在经过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到天宁寺去赶庙会,来王王庄庙拜神 。
曾经风沙肆虐想办法治沙改良土地
根据村里史料记载,120年前,改道后的黄河的一次泛滥,让在黄河边上的东王、西王、赵马三村遭受洪灾,洪水退却后,给当地留下了一层厚厚的河沙,自然环境影响,使这片区域成了一个风沙肆虐之地。
谈到当年的风沙肆虐,村里的老书记崔龙光是记忆犹新,“那时候当地的一句谚语:关上门,挡上窗耽误不了喝那牙碜汤。我的父亲、叔父就是被这尘土迷瞎了眼睛。”年年刮风,使得东王村的沙土越积越高,“房子盖起来住久了,经过多年的风沙堆积,房子就能变成半地下,打开房门出去,还需要先上几层台阶,屋后的沙土堆积高了,年轻小伙子在屋后就能爬房顶上。”
村民们深知沙土是制约村子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如何治理,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难题,“一开始尝试种棉柳改善风沙,虽说比较成功,但是沙地面积太大,无疑是杯水车薪,大面积的种植,在那个年月又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崔龙光说,村民只能小面积的深挖坑,把沙土下面的好土挖上来,再覆盖在沙土上,来种植作物。那时,有好土壤的地方都成了村民取土的地点,“西王的湾,东王的庙,赵马的窑土把地造”。也就是在那个年代,曾经让村里风光一时的古庙群,也因为治黄筑坝和改良土地被拆毁。
直到村南的六干通水,崔龙光才看到了改善村子面貌的希望。“我们从1968年开始,引黄河水,大水漫灌我们的沙土地,和泥浆一样的黄河水,在我们这里沉淀,我们把清水抽走,黄河带来的好泥土,就留下来了。直到1975年,先后七年时间,村里的地硬生生地给改良了过来。”
土地得到改良,村里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1977年,东王村等三个村向国家贡献了18万斤粮食,同时农民的自留粮也超过了当时惠民地区的最高水平。之后,村里又集体完成了村庄的第一次规划,原来这里三户、那里五家的散落村居,得到集体规划后,东王村也就有了现在的雏形
东王村四周被绿地及水系包围,主要以农田、林地等经济作物为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塘点缀其中;村内植被条件很好,树木葱郁,并与南侧的林地相连,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景观带;村南侧紧邻六干渠,景观资源丰富。东南侧有小片冬枣园和桃园,成片种植,除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外,还可体验采摘的乐趣
对于未来东王村的发展,东王村的村书记王大江告诉记者,东王村将继续以王王庄庙为中心,在扩建庙宇的同时,继续走“古香古色”的风格,以村头庙宇为古老宫殿、村里房屋为古建筑的形式,让东王村保持现有传统文化老村的风貌的同时,向传统精品“新村”发展。
王大江告诉记者,东王村将发展乡村文明旅游,建设王王庄庙休闲观光园,古庙群、“神井”开发建设少不了,植物园、休闲区也要有,既要有供“善男信女”祈福许愿的“神庙”、宫殿,又要有供人们及孩童休闲娱乐的游乐设施。“村头还有一片空地,我们准备打造小溪流水、凉亭并存的休闲区,还有供游人采摘的各种果树、供冬天休闲采摘的蔬菜大棚,游乐设施也要多种多样,保证3-16岁的孩子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娱乐项目。”
22日,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崔茂森一行来到东王村,在了解东王村王王庄庙历史的同时,为东王村下一步的发展也提出建议。他提出,东王村以“神庙”为主有不少传统文化遗留至今,可以根据传说整理出历史故事,发展乡村文明旅游。
王大江告诉记者,崔茂森副院长或将给予更多指点,对东王村进行整体规划,把东王村闲置的房屋也进行改造,慢慢把东王村打造成传统文化精品。而目前,王王庄庙休闲观光园已完成正殿、四偏殿、龙王殿、土地庙、泰山老母殿、天泉神井、老母庙、钟鼓楼、神光庙的建设,主席纪念堂地基建设已完成,老子庙也已完工,赶庙会、观名花、寻名吃等将成为王王庄庙休闲观光的一大特点,同时还将配以农家观光、采摘、娱乐,以带动东王村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王王庄庙在方圆六七百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损毁前的王王庄庙,建有过街牌坊,七十二殿,房屋二百六十余间,其中,最前排建有倒坐观音殿、七姑殿、龙王殿,再向后建有正大殿、上天玉皇上下楼、阎王殿、百子殿、孔圣殿、观音殿、老子殿、筋骨殿、仙姑殿、三仙姑殿、四仙姑殿、云端姑殿、孤家殿、佛爷爷殿、菩萨殿、吾奉老母殿、磕打爷爷殿、武家殿、仙宫殿、地母殿、玉皇殿、王母殿、天圣殿、土地庙、眼光娘娘殿、客中老母殿等等 。
明朝永乐年间(约1409——1413年),天逢大旱,颗粒无收,在持续干旱,群众难以存续下去的情况下,王王庄便发动全村老幼在庄东挖井,以缓解旱情。当时,其它村都效仿王王庄打井抗旱,但打出来后不是枯井就是咸井,既不能抗旱浇地,又不能生活饮用,唯有王王庄东头的井,大旱三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似泉涌溢,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当时大旱两年,周边地区死人不计其数,然而,王王庄这口井不仅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还惠及四乡邻村。
大旱过后,王王庄人及四乡百姓,为了感念庄东水井的救命之恩,便自发捐款,在井后修建了龙王庙。当时,许多村民传说此井直通东海。在此后的日子里,村民有时梦到老龙王到凡间救济灾民,吃了王王庄的井水可以去百病、防瘟疫,此井还具有仙性,人落入井后,不沉不死,故此,人们称王王庄井为神井,一时名声大振,越传越远。
以至到明万历年间(1589)年,大兴土木,民间自发形成了大修庙宇的热潮,王王庄村民与周村群众自发组织团体,捐款捐物,在龙王庙四周开始了规模较大的建庙行动。此后,在当地官方的帮助支持与周边群众自愿捐助下,经过前后一百七十多年的努力,至明崇祯年间,王王庙庄已形成七十二殿的巨大规模。王王庙庄建筑群,采用古老宫殿的建筑形式,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庙宇房顶隆起,飞檐四处,雄伟古朴,庄严肃穆,其实磅礴。
明末清初,顺治帝入关,当时战时频繁,兵荒马乱,王王庄庙也因战乱之害残毁严重。至康熙,乾隆帝时,经济开发,佛法发行,各地重修庙宇,王王庄也得到了及时修复。修复后的王王庄庙,建筑更加壮观,其规模大于泰安的魔芋建筑,并与泰山并名,称泰山为南安山,称王王庙为北安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幽雅的环境,更衬托出修后的王王庙的高雅,端庄,大方,雄伟,秀美。王王庄庙整个建筑用长方清砖砌成,白灰抹缝,整个建筑布局协调,在装饰上,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房顶采用木式结构,前廊后厦,大殿四粱八柱,门窗互队,角梁庙门,房顶鸟兽活龙活现,既庄重典雅,又雄伟壮观,建筑形式高雅、稳健,殿内有数不清的大小佛像,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院内种植柏、椿、槐、杨等树木,苍劲挺拔、枝翠叶绿、夏季各种鲜花盛开,整个庙宇非常美丽。
王王庄庙在方圆六七百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损毁前的王王庄庙,建有过街牌坊,七十二殿,房屋二百六十余间,其中,最前排建有倒座观音殿、七姑殿、龙王殿,再向后建有正大殿、上天玉皇上下楼、阎王殿、百子殿、孔圣殿、观音殿、老子殿、筋骨殿、仙姑殿、三仙姑殿、四仙姑殿、云端姑殿、孤家殿、佛爷爷殿、菩萨殿、吾奉老母殿、磕打爷爷殿、武家殿、仙宫殿、地母殿、玉皇殿、王母殿、天圣殿、土地庙、眼光娘娘殿、客中老母殿等等。规模宏大,形成屋连屋、殿接殿、夏通殿、殿接房,殿阁相接相连的建筑风貌,或偏建、或斜设而建,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鼎盛时期的王王庄庙,不但建筑艺术达到了极至,而且庙内各种佛像应有尽有,或彩塑或金装,佛像人物形态各异,活龙活现,栩栩如生。根粗略估计,王王庄庙各种佛像达千尊之多。故当时民间说:“王王庄庙理神仙多”。王王庙一些古老美丽的传说,吸引了当地和外地一些善男信女,人们不顾路途遥远,前往王王庄庙烧香拜佛的人络络不绝,并逐渐形成了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腊月十五四次大的庙会、尤其九月九庙会规模最大,赶会人数最多,交易物品繁多,赶庙会做生意买卖的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南到济南,东至胶东,北连河北三地群众。庙会期间,有许多马戏团、民间杂技团、戏剧团到会助兴,热闹非常,为当地经济的繁荣及物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王王庄庙会地处黄河下游,在历史上它当地人民一样遭受其害。黄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中华儿女,造福于沿河人民,并逐步形成了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底蕴。然而,黄河濒繁泛滥,严重的水患给黄河儿女带来无数的灾难。由于黄河大堤决口,将最古老的庙会全部冲毁,当地民众不得不再次重建。
据还健在的老人讲,王王庄庙在它建后六百余年风雨中,历经了三修三拆的历史命运,且历经六七次的重修,至建国前久,重修后的王王庄庙,最后只保留了原来七十二殿中的六大殿。即龙王殿、百子殿、阎王殿、关圣殿、正大殿、仙姑殿,并建有雄伟、壮观的过街楼,还有后建的七姑子殿。王王庄庙常年香火不断,求子的、还愿的、烧香拜佛、祈福求祥的人络络不绝,还有许多外省香客和善男信女,其中香火最旺盛的要数百子殿。每逢庙人,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常。王王庄庙里的佛像也各具特色,其中,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可谓阎王殿,大殿正面塑有铁面阎蓬君,面目威严,让人望而却步,不敢向前。进入大殿,一旁是手捧生死簿、手握判官笔的判官,下面有许多牛头马面,手持兵器的小鬼官分列站立。阎王殿东面廊坊中,其塑像更是叫人胆战心寒,受刑法的人五花八门,有叉挑油锅的,有剜眼割耳的,有斩手剁脚的,有破腹挖心的,坐铁烧板的,其受刑者皆是生前在阳间作恶之人,看后叫人颤栗,令发人深,警示世人要多做善事,丢弃邪念,不然,就会受到惩罚。与阎王殿佛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殿中的观世音菩萨,佛爷爷则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因为它们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拯救人们脱离苦海,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因此,香火也同百子殿一样,十分旺盛。
后建的七姑子庙,前来烧香还愿的也是人来人往。据传说,续建的部分是七姑子摧赶香火而建成的,所以王王庄庙有七姑子摧香火一说。
据传说,一百三十年前,薛家村有一大户之女,不愿待在家中,偏在王王庄庙西南角的一小屋中独自居住,不吃不喝,整日颂经拜佛,迷恋佛法,家人无奈,此后就任由她了。几年后,这位在常人眼中看似不正常的少女,无人知其去向。后来,老人们,说七姑子练成了神仙,云游四海救人去了,此说在不久以后的一件事中得到了证实。据说,利津盐窝的一对兄弟,在海上打渔时遇到了大风浪,小木船被巨浪打烂,兄弟俩抓住破船板,飘到了一小岛上,茫茫黑夜中,只见不远处有一间低矮的破茅房,房中透出微亮的灯光,兄弟俩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近一瞧,只见小屋内一老婆婆正坐在灯下纺线,兄弟俩便敲门向老婆婆求救。老婆婆见兄弟俩如此饥寒交迫的样子,就知道他俩在海上遇了难,便捏了几粒米,放在破锅中生火做饭,只一会儿功夫,饭就熟了老婆婆便叫兄弟俩快吃,趁热暖暖身子。兄弟俩心想老婆婆拿这么几粒米做饭够谁吃的?可兄弟俩怎么吃,锅里的米饭就是不见少,令兄弟俩目瞪口呆。饭后,兄弟俩便请教老婆婆的来历,老婆婆告诉他俩说是北安山(即王王庄一带)的七姑子,四方搭救落难之人。说话中,不知不觉天已放亮,举目望去,茫茫大海上就只见落脚的这处孤岛,船被打烂,兄弟俩如何平安回家呢?兄弟俩知道遇上了仙人,便跪倒在老婆婆的脚下,请老婆婆搭救他俩回家。老婆婆便向海中扔下一根竹秆,叫兄弟俩爬在船板上,并嘱咐不管听到什么风声千万不要睁眼,等船板停稳,听不到风声你们就到家了。老婆婆说完,兄弟俩觉的海水涌动,船板像箭一样在嗖嗖的风声中快速向前窜动,兄弟俩象骑在龙身上一样向前游动。不知过了多少时辰,兄弟俩感觉风声没了,船板也没有动的感觉,便睁眼一看,破船板已停在了自己村前的小河边。为了报答七姑子的搭救之恩,兄弟俩便同家人敲锣打鼓专程到北安山(即王王庙上香),感谢七姑子的大恩大德,并当即捐款捐物,修建了七姑子庙。
王王庄庙中牌匾锦旗无数,多是颂扬神恩神愿的,其中不少部分是记载历次修庙时间和捐款捐物人员名单。
王王庄庙是一座美丽的建筑群,它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灵巧,遗憾的是这一古老宏伟建筑没有得以保存下来。1942年,渤海行署做出决定,下令将王王庄庙全部拆除,将拆下的砖瓦木料运往利津修建烈士陵园,至1952年秋,六座庙宇化为平地。王王庄庙里的石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大部分石碑被运往黄河作了防汛、石料,碑楼、庙里的门匾散落民间,有几个村小学就用庙里的碑匾作为黑板,各种有珍藏价值的字画消失殆尽。现在,只有大庙遗址还历历在目,能够见证古庙风采的只有公物存极少的碑匾、石鼓、方砖、房瓦等实物,其余物品已无迹可寻,故突显其珍贵
周边政府机构
胜坨镇箨村篷东王氚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
胜坨镇史王村拗退镆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
周边中餐馆
杨树林特色甲鱼馆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S316胜坨镇东王村南六千桥杨树林
周边村庄
东王村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
东王村
地址:东营市利津县
东麻王村
地址:东营市垦利区
后东麻王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