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

费县 山东费县 费县历史沿革 费县行政区划 费县地理环境 费县自然资源 费县人口 费县交通 费县经济 费县社会 费县文化 费县旅游 费县地方特产 费县城市荣誉


费县隶属山东 临沂,地处 山东省中南部,面积1660.11平方公里、人口85万, 是 临沂的 卫星城、后花园、水源地、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还是 临沂城市规划区的一部分。费县历史悠久,上古为 东夷之地,春秋称 费邑,战国改 费国,西汉始为费县,是唐代杰出书法家 颜真卿的故里,素称“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近代为 沂蒙革命老区,脍炙人口的 沂蒙山小调即诞生于此。费县区位优越,东临 兰山,西接 平邑,南依 兰陵,北沿 蒙山自西北至东南连 蒙阴、沂南,驻地 费城东至 探沂等工业重镇与市区无缝对接,东城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紧邻 临沂西部新城和 临沂北城新区,产业交叉融合,形成商贸物流和工业核心区。费县交通便利,距 连云港、 日照港120公里,距 青岛港200公里;费县通用机场东距 临沂机场30公里; 京沪高速公路、 日兰高速公路、 327国道、 新...

详情

费县地名网_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资料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介绍

费县隶属山东 临沂,地处 山东省中南部,面积1660.11平方公里、人口85万, 是 临沂的 卫星城、后花园、水源地、能源基地以及科教重地,还是 临沂城市规划区的一部分。

费县历史悠久,上古为 东夷之地,春秋称 费邑,战国改 费国,西汉始为费县,是唐代杰出书法家 颜真卿的故里,素称“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钟毓之地”;近代为 沂蒙革命老区,脍炙人口的 沂蒙山小调即诞生于此。

费县区位优越,东临 兰山,西接 平邑,南依 兰陵,北沿 蒙山自西北至东南连 蒙阴、沂南,驻地 费城东至 探沂等工业重镇与市区无缝对接,东城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紧邻 临沂西部新城和 临沂北城新区,产业交叉融合,形成商贸物流和工业核心区。

费县交通便利,距 连云港、 日照港120公里,距 青岛港200公里;费县通用机场东距 临沂机场30公里; 京沪高速公路、 日兰高速公路、 327国道、 新石铁路及 鲁南高铁等联通全国,是临沂西进通道。

费县环境优美,北望 蒙山,松柏苍翠,奇石纵横;南为丘陵, 许家崖水库坐落其中, 温凉河经此注入 祊河,与发源于费县的 涑河并行穿过 临沂,最终汇入 沂河。

费县能源丰富,坐拥国电 费县电厂、 沂蒙抽水蓄能电站、临沂西部热力中心等能源基地,是 临沂发展运行的能量核心。

费县科教发达,驻地费城建有 临沂大学和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两所高等院校,为 临沂市科教重地。

费县是 世界长寿之乡 、中国奇石之都、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山东省最佳生态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费县历史悠久。 上冶镇翟家村、朱田镇兴富庄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新桥镇西西蒋村、方城镇古城里村等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至迟在公元前4000年前,即原始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即有先民在此活动。

上古时期,费县为 东夷部落首领少皞 近畿之地。

鲁僖公元年(公元前659年), 鄪邑成为 鲁国上卿 季友的私邑(又叫 采邑)。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季友后裔 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 费国。

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前后,费国又被楚国吞并。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为 秦国所灭。两年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费地属 薛郡。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 韩信被封为楚王,费地属 楚国。 刘邦统一天下, 分封诸侯,设立郡县,费地始为费县。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全国郡县更名,费县改为顺从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费城改隶 兖州刺史部 泰山郡,为 侯国,属泰山郡十二城之一。

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费城又改隶徐州 琅琊国。

永嘉之乱(时在公元311年)以后不久,西晋灭亡,淮水以北地区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历时约120年。费县隶 琅琊郡。

东晋政权建立后,晋元帝 司马睿为了安置随其南迁的原琅琊国士族和流民,于大兴三年(公元320年)在江乘县(今属南京市)境内侨置怀德县,属 丹阳郡。

咸和“土断”(时在公元326—334年)后,怀德县更名为费县,有实土,属 南徐州琅琊郡。至南朝 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废置。

唐平隋乱,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费县,属 河南道 沂州( 琅琊郡)。

元朝在地方设 行中书省,今山东地区直属 中书省,称 腹里。费县属腹里山东益都路沂州。

明代,改行中书省为 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府。五年,改隶 济南府。七年,属 青州府。十八年,属 兖州府。费县均属 沂州。

清朝初年,费县仍属兖州府 沂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 散州改为 直隶州。十二年,沂州升府,费县属 沂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府,设道。费县属山东省岱南道,次年改属济宁道。十四年(1925年)改属山东省 琅琊道。十七年(1928年)废道,费县直属 山东省政府。二十五年(1936年)设督察专员公署,费县属 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7年11月,在尚岩乡沟西村(今属 兰陵县)成立临郯费峄四县边区联庄会办事处。1939年2月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

1939年7月,在康埠庄(今属 平邑县)成立费县办事处,又称四区(指一、四、五、六四个区)联合办事处。

1940年2月,在 大夫宁村(今属平邑县)成立 费县抗日民主政府。6月,划滋(阳)临(沂)公路以北、汶河以西为费北行署,属 鲁中行政区;滋临公路以南的西半路为 费南县,属 鲁南行政区。8月,在大冯家楼子(今属 沂南县)成立临费沂边联县,属 鲁中行政区。

1941年1月,在薛庄成立费东行署。3月,临郯费峄四县边联办事处改称临郯费峄四县边区抗日民主政府(以下简称四县边联县)。

1942年5月,费北行署改称 费北县,属 鲁中行署。6月,析费南县南部和 滕县东部成立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8月,成立临费办事处。11月,成立费西办事处。

1943年1月,成立 临西办事处。秋,改费东行署为 费东县。10月,撤销费滕边办事处。成立费滕峄办事处,又称费滕峄县。11月,撤销费西办事处。

1944年1月,撤销临费办事处。成立温河县。费南县改称费县。2月,四县边联县改称 赵鎛县。临费沂边联县改称沂临边联县。6月,沂临边联县改称沂临县。8月,临西办事处撤销。费滕峄县改为双山县。

1945年10月,撤销沂临县,大部并入 沂南县。

1946年1月,费东县、费北县合并为 蒙山县。4月,费县改称平邑县。温河县改称费县,隶属 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双山县改称麓水县。

1947年3月,赵鎛县分为赵鎛、苍山二县。10月,成立白彦县和 临西县。

1948年1月,费县改隶鲁南行政区第三专区。7月,费县又改隶 鲁中南行政区第五专区。10月,临西县并入临沂县。

1949年7月,费县隶 鲁中南行政区 台枣专区。

1950年5月,麓水县、赵鎛县撤销,费县改隶 临沂专区。

1953年8月, 白彦县撤销。

1953年11月,费县人民政府改称费县人民委员会。

1967年3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取代了费县人民委员会,隶属 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费县革命委员会属临沂行署。

1981年5月,费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费县人民政府。

1994年12月,临沂行署改设 临沂市,费县仍隶属之。

1996年初,费县面积1927.9平方千米,人口90.1万。辖7镇18乡。县政府驻费城镇。1996年5月24日,撤销朱田乡,设立朱田镇(鲁政函民字[1996]26号)。1996年6月4日,撤销汪沟乡、新庄乡,设立汪沟镇、新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29号)。

2000年5月19日,撤销刘庄乡,设立刘庄镇;撤销新桥乡,设立新桥镇(鲁政函民字[2000]40号)。至此,费县辖12个镇、13个乡。2000年末,费县由12个镇、13个乡调整为12个镇、6个乡:费城镇(员外乡)、梁邱镇(郝家村乡)、探沂镇(岩坡乡)、马庄镇、方城镇、新庄镇、汪沟镇(竹园乡)、刘庄镇、新桥镇、石井乡、薛庄镇(马头崖乡)、芍药山乡、湖阳乡、南张庄乡、大田庄乡、城北乡、上冶镇、朱田镇(水连峪乡)。(括号内为被撤并的乡镇,原出处缺1个乡撤并情况)

2002年末,费县辖14个镇、4个乡:费城镇、 上冶镇、薛庄镇、 方城镇、 汪沟镇、 探沂镇、 朱田镇、梁邱镇、新庄镇、马庄镇、新桥镇、刘庄镇、湖阳镇、石井镇、 大田庄乡、 南张庄乡、城北乡、芍药山乡。

2003年5月13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将费县汪沟镇石家庄、东石沟、西石沟、后社、三胜庄、永太庄、任家庄等7个村划归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管辖。(共有1052个行政村)

2010年,撤销 费城镇,设立 费城街道;撤销城北乡,设立城北镇。调整后,全县总面积1890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14个镇、3个乡:费城街道、上冶镇、薛庄镇、方城镇、汪沟镇、探沂镇、朱田镇、梁邱镇、新庄镇、马庄镇、新桥镇、刘庄镇、湖阳镇、石井镇、城北镇、大田庄乡、南张庄乡、芍药山乡。县政府驻费城街道。

2011年,将费县 新桥镇、 方城镇、 汪沟镇整建制划归 兰山区管辖。11月,撤销城北镇,并入费城街道;撤销刘庄镇,并入探沂镇;撤销芍药山乡,并入马庄镇;将费城街道的岩坡、蒋家村、北疃、肖山、幸福村、南季家疃6个行政村划归探沂镇管辖。调整后,费县总面积1668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 费城街道、 上冶镇、 薛庄镇、 探沂镇、 朱田镇、 梁邱镇、 新庄镇、 马庄镇、 胡阳镇、 石井镇、 大田庄乡、 南张庄乡。

截止2018年,费县辖1个街道,10个镇,1个乡。

费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6′—118°18′、北纬35°—35°33′,北依 蒙山,与 蒙阴县、 沂南县相连;南靠 抱犊崮,与 兰陵县毗邻;东与 兰山区接壤;西和 平邑县搭界。东距临沂市区西界10公里,距连云港、日照港120公里,距 青岛港200公里。 费县地图

地形

费县地形复杂,北面山峰重叠,西面与南面也为山岭地环绕,东面为较开阔的平原。全县海拔均在75米以上,最高点为北部蒙山挂心崛子,海拔1026米,最低点在 汪沟镇与临沂界的山水口,海拔75.3米,平原海拔一般为75至100米,丘岭海拔l00—200米,山地海拔在200米以上。费县属低山丘陵区,可分为南北两地形区域。以 浚河、 祊河为界,以北为低山区,其面积为772.3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40.6%;以南为低山丘陵区,其面为1131.72平方公里,占县总面积的59.4%。两个区域地形起伏不平,山丘连绵,共有大小山头1400个。

地势是北高、中低、西南次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倾斜的山前平原,海拔由1000米降至300米以上的山地899.55平方公里,占全总面积的47.25%。海拔由300降至120米以上的丘陵地615.1平方方里,占32.31%;海拔由120米降至75.3米的倾斜的山前平原为257.3平方公里,占13.52%,较四周为低;小而浅的洼地为131.8平方公里,占6.92%。比较高的山地主要在北部,丘陵地主要在南部;只有浚、祊两河北岸至蒙山前狭长地带和 探沂镇大部为倾斜的山前平原,县境内以断裂地貌为主要 构造地貌,平原由冲积、洪积而成。自中生代起,因燕山造山运动影响,特别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影响,形成若干断块山(又叫块状山))和个别断块盆地等正负地形。

地貌

费县地貌特征是低山地、丘陵地和倾斜的山前平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较低,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费县多山,共有大小山头1400个,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两个,500米以上的山峰有75(例:鲍家庄白皮崮)。大体上分为南北两条山脉,北条 蒙山山脉和南条 尼山山脉。

费县属 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由于冬季受蒙古高压侵袭较多,夏季受大陆热低压影响明显,加之海洋气候调和,春季常干旱多风,夏天炎热多雨,秋天凉爽干燥,冬天寒冷少雨雪。形成了春旱、夏涝、秋又旱、旱涝不均,无霜较长的气候特点。

气温

费县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3.1~13.9℃,南部略高于北部,东部和东北部平原偏低,西部山区偏高,年平均气温为13.6℃,最高年份为14.2℃(1978年),最低年份为12.4℃(1969年)。平均年变率为0.4℃。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汛期间的7月和8月,月平均气温约30.6℃。2002年7月15日出现的气温42.5℃,是建国以来的极值;年最低气温常出现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约在-6.5℃,极值是1959年的12月21日,出现的气温为-18.3℃。寒冷期平均始于11月29日,至2月28日,历时91天;严寒期始日一般即为河流封冻的开始期,终止于2月5日,历时43天左右;炎热期开始于7月4日止于7月28日,期长为25天左右。

费县位于中纬度,受季风带影响,春季盛行东风和东南风,夏季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秋季多为西风和西南风;冬天多为北风和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全年以4月份风速最大,平均3.5米/秒,6月份最小,为2.1米/秒,年最多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频率各占10%。春季风力最大,秋季风力最小,冬半年多西北风,夏半年多东到东南风。
   日照

费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32.1小时,最多年为2825.2小时(1966年),最少年为2294.7小时(1961年),年水面蒸发量平均为857.9毫米,最多年为2134.6毫米(1973年),最少年为1466.8毫米(1963年)。其中以5月、6月蒸发量最大,月均值分别为281.0毫米和280.3毫米;12月和1月蒸发量最小,月均值分别为53.71毫米和54.0毫米。
   霜冻

霜冻通常发生在地面温度低于O℃的季节,费县平均初霜冻期为10月26日,终止于4月11日。按80%保证率计算,初霜冻日为10月31日,终霜冻日为4月17日。据县气象站观测统计,年无霜期平均为197天,最长为213天(1969年〉,最短为178天(1962年),80%保证率189天以上。
   降雨

费县单站降雨实测资料最长的是姜庄湖水位雨量站,据1932年到l987年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819.3毫米,以全县8个水文雨量站为代表站,以1959年至198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农业区划计算),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0.0毫米(按全国国步系列计算为891.4毫米)。降雨特点不一。
  降雨地区的分布变化大:一般情况,年降雨量变差系数为0.25左右。总的趋势是西南向北及东北递减,其变化西南及东北大,中部小、山区大、平原小。而南部为947.1毫米,北部及东北部为837.5毫米,两者差值为109.6毫米。

费县河流主要有 温凉河、 浚河、 祊河、 涑河四条,附属大小支流共123条,总长987.6公里,总流域面积2123.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为1903.75平方公里,均属 淮河流域。

费县可划分为 祊河、 涑河、 柳青河、 东泇河、 西泇河、 蒙河六个集水区域,其间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22条,总长度446.85公里,总流域面积1934.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在10—3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41条,总长度为298.8公里,总流域面积为657.2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低于10平方公里,长度在3.5公里以上河流60条,总长度为250公里。

县内河流中,属 沂河水系的流域面积1827.4平方公里,费全县总面积的96%;属运河水系的流域面积为76.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

据1982年土壤普查,费县土壤总面积2855625亩,可利用面积为2352018亩,占总面积的82.4%;耕地面积1213500亩,占总面积的42.5%;山地1106260亩,占可利用面积的47%;丘陵91864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9.1%,占耕地面积75.78%;平原26464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1.25%,占耕地面积的21.81%;涝洼地62469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65%,占耕地面积的5.15%。人均占有耕地1.66亩。

费县土地共分为5个等级:一等地75654亩,占可利用面积的3.22%;二等地28094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1.94%;三等地447776亩,占可利用面积的19.04%;四等地56218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39%;上述4种土皆为耕地。五等地1491425亩,占可利用面积的63.41%,此类地土质较差,土层较薄,养分贮量低,限制因素多,有中度到重度水土流失现象,常受干旱威胁。水土流失面积为125352平方公里(据建国初期统计),占总面积的66%,年均土壤侵蚀总量797.163万吨,侵蚀模数为4402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土层深3.26毫米,按流失土壤中的养分折算,每年有5420吨氮、1020吨磷、8930吨钾、12440吨有机质被水冲走。
  耕作层平均含有有机质0.78%。全氮含量为0.051%,全磷(P 2O 2)0.083%,碱解氮34PPM、速效磷2.8PPM,速效钾47PPM,按全国土壤养分六级分级标准,速效磷含量属第六级,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均属第五级。全县缺磷面积1006989亩,占耕地面积的82.98%;缺氮面积778382亩,占耕地面积的64.14%;缺钾面积701906亩,占耕地面积的57.84%,氮磷比是1:0.08,较1:0.22(纯磷)的一般比例关系差距较大。
  全县林地、草场面积较大,土壤种类较多,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素不足,严重缺磷,普遍缺钾。但如能合理开发利用,改善耕作条件,土地资源潜力很大。

截止到2013年,费县已发现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三十多种,其中金属矿产7种,有金、银、铜、铅、锌、镁、铁等;非金属矿产20多种,主要有水泥灰岩、化工灰岩、熔剂白云岩、冶镁白云岩、饰面石材、煤、石膏、重晶石、石英、水晶、玛瑙、园林石、天景石、金星石、燕子石、木纹石、上水石、焦宝石、黄沙、铸刑砂以及砖瓦粘土,耐火粘土和水泥配料用页岩、黄土等。
  费县金属矿产不多,已发现金属矿产地1处,金矿点多处,铅铸矿点10余处,银矿点两处。金、铜矿产地主要在马头崖乡彭家岚子及梧桐沟一带,已探明金储量800多公斤,铜20多吨。
  铅、锌矿点主要分布在刘庄乡西南部,已发现十余处,多产于近南北向断裂带内,以铅矿为主,伴生铜、锌、银等有用矿物。
  石井乡荆山西麓发现有两处银矿点,富矿石中含银量可达到50克/吨,并伴生有用矿物铜、金等。
  非金属矿产在费县各乡镇都比较富足,若按储量优势而论,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刘庄、马庄、芍药山、新庄、许家崖等乡镇。上冶镇以石膏为主;新桥乡以砖瓦粘土为主;饰面石材主要分布在朱田、水连峪、梁邱、郝家村等乡镇;城北乡有园林石和铁矿石;探沂镇有煤、黄沙和耐火粘土等,各种观赏石则主要产于费县南部青石山区;白云岩在中部铁道沿线,焦宝石、铸型砂、石英、水晶多分布在田庄、马头崖、竹园等乡镇所在的北部砂石山区。

据史料记载,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费县人口仅26731人。当时,清廷曾采取三条措施,安抚人民。一是对民间拖欠的钱粮予以豁免,并赈济灾民;二是号召外流人口回归,并从外地移民,设 官庄(顺治年间费县曾有四十八官庄之说)垦殖荒芜的土地;三是奖励生育,凡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后出生的人永远不加赋税。因此,自顺治十八年至康熙五十年(公元1651~1711年)的60年间,费县人口有了较快发展。从26739人增至44407人,增长了1.62倍。

建国以来,人民生活安定,人口稳定增长,从1949年的41.2万人增加至1985年的77.85万人,36年增长了0.95倍。其中,1958年以前,人口发展较快,一度出现了失控现象。

1959年至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以及经济工作的失误,致使生育率降低,外流人口增多,人口一度下降。

1962年以后,人口开始回升。

1971年之后,基本上做到了有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2004年,费县户籍人口达到93万人。

2008年,费县户籍人口达到100万。

2011年,费县户籍人口82.5万人( 方城镇, 新桥镇, 汪沟镇人口划归 兰山区后)。

东距 临沂机场40公里,距 日照港、 连云港120公里、 青岛港200公里,西距 京沪高铁曲阜东站90公里, 兖石铁路经费县与全国铁路网相连, 京沪高速公路、 日兰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设有出口。日兰高速费县出口距县城10公里,京沪高速汪沟出口和 义堂出口距 费县经济开发区分别为20公里和15公里。 327国道、017省道、 文泗公路横穿东西, 沂蒙公路、沂邳公路、兴郝公路纵贯南北;实现了县乡道路和乡村道路柏油化。

截至2013年,费县蓝天机动车检测一处,拥有检测车间4000余平方米,办公大厅6000平方米,停车场1万平方米。

“十二五”时期,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生态费县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实施“12345”发展战略,积极构建“353”工作体系,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156.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8.3亿元,年均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5亿元,是2010年的3.3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0.2%、14.2%和10.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前列。

这五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4.5:50.9:34.6调整到12.9:46.4:40.7。新型工业加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恒欣药业、银光钰源、凯米特新型铝型材加工等一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先后投产。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78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64家,完成增加值147亿元,实现利税80.8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倍和2.4倍。税收过千万元企业从2010年的9家增加到16家,2015年仅国电 费县电厂、新时代药业、银光集团三家税收过亿元企业就实现税收9.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2%。主导产业成长快、前景好,木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全省最大的山坡并网光伏电站熠峰光伏一期工程并网发电。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3倍。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畜牧业产值比“十一五”末增长30%,农机化水平达82.6%,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28.2万亩,建成新港蓝莓、柱子山红丹脆枣等现代农业产业园30处,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274家、家庭农场327家,获批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认证“三品一标”产品65个。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43平方公里,成功实施核桃产业县项目,新建核桃标准化示范园2万亩,改造低产园6010亩,马庄核桃园获批省级科技示范园。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9倍。融合发展文旅寿养产业,建成 中华奇石城、 沂蒙百草园、大青山党性教育基地、 颜真卿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天蒙文化旅游区项目顺利推进并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中华奇石城被评为4A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4亿元,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国金星砚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东旅游强县。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30余家,引进商业银行4家、保险证券机构10家。对外经济贸易逆势增长,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企业比2010年增加110家;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倍。

“三引一促”全面发力。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围绕打造“十大经济板块”,紧盯产业重点区域、国内外500强企业,“一对一”登门招商、“点对点”对接项目,提高了招商成功率;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引进创新团队和高新技术成果,提高了招商含金量。全县共引建项目187个,到位资金105.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57个、过10亿元项目4个;投资74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投资12亿元的阳光热力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国电二期、抽水蓄能电站二期成功列入省“十三五”规划,通用航空机场顺利通过省政府批复并上报军方待批。引进千人计划或相当层次专家23人,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人才63人,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136人;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1项,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110项。全市首家科技特色支行—— 临商银行费县开发区科技支行获得批复。

“二次创业”强力推进。引导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科学制定“二次创业”计划,实施高点对标,企业发展动力明显增强。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利用环保机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木业产业坚持“以停促拆、以拆促改”,全县1107台10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拆除,木业企业大部分实现了清洁能源替代。深入开展“三百工程”,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实施技改项目102项,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5%。积极推进品牌战略,新增山东名牌4个,2家企业通过2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验收。大力实施“1050”工程、“百千万”工程,鼓励企业上项目、增投入,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全县“1050”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亿元、利税36.3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2.5%和44.9%。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8%,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人口和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22.5万人和29.64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省级卫生县城。县城品位全面提升。“两河”治理改造累计投入28.2亿元,建设安置楼房6311套,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回迁安置基本完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改造9条城市道路,建设路东延工程竣工通车,形成“六横、八纵、一环”主干路网;投入使用新汽车站,开通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建公厕及垃圾中转站21处,投资1.65亿元新建第三水厂,投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完成污水管网20公里,新增绿地24.6公顷,累计投资3亿元基本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建立服务、管理、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模式,全省“和谐城管”现场会在我县召开。镇域实力整体增强。探沂镇、上冶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省级百镇建设示范镇,薛庄镇、朱田镇分别被确定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山东最美宜居村镇;探沂镇被市里列为新市镇,梁邱镇、薛庄镇被市里列为重点镇。大力实施乡镇对标赶超工程,12个乡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部突破1000万元,其中过亿元乡镇(街道)2个、过5000万元2个。农村面貌变化巨大。实施“两区同建”,开工建设15个重点农村新型社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000余户,被评为“全省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先进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亿元打造许家崖乡村风情休闲区,投资3200万元实施大田庄乡15个村连片整治,创建美丽乡村106个、山东省传统村落2个,成为首批“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县”和“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会观摩我县。投资5.7亿元改造垛薛路、田石路等农村公路630公里,建设北尹大桥、柱子大桥等大中桥梁40座;投资3.2亿元完成327国道、岚济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8个;投资4亿元完成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三和水源、 许家崖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建设。

费城街道 (5张)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完成新一轮费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编制了东城新区、温凉河河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县城控规全覆盖。加快打造“两河四岸”水域生态景观,投资3.2亿元实施温凉河综合治理,文昌湖公园主体已建设完成;投资1亿元实施护城河治理改造,已完成护堤和河道清淤。实施“四供两排”和城市绿化工程,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别达到85%、90%和80%,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为44.5%和38%。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城镇,抓住探沂镇被列为新市镇的机遇,实施扩权强镇,打造县域发展副中心,将上冶镇加工区作为县经济开发区北区重点打造;大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74栋住宅楼2300户已分房入住,其中新庄镇、梁邱镇、朱田镇、石井镇等乡镇土地增减挂钩和“两区同建”项目成效显著。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民生支出年均增长18.7%,占财政支出比重79%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8%、14.6%。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完成县一中、职业中专、费城南关小学迁建和县二中、实验小学搬迁改造,新建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95所小学附设幼儿园,招考848名教师充实农村教学一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累计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245处,增加病床300张,居民基本医保覆盖率保持100%,公办医疗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8‰以内,“十二五”末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4.2。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举办五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三届广场舞大赛、五届中国(费县)国际赏石旅游文化节,费县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大遗址保护项目。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上调了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连续十一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工资达5500元,是“十一五”末的2.4倍。成立费县慈善总会,筹集救助资金5600余万元对特困家庭实施应急救助,救助群众1218名。建设经济适用房606套、公租房2187套、廉租房140套,改造棚户区8207户。积极推进民政事业创新发展,成功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县”,费县烈士陵园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中央电视台对我县退役士兵“两推”工程、阳光低保等工作作了专题报道。国防大学抗大研究中心第四届研讨会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我县召开,授予大青山为传承抗大精神教育基地。毫不放松地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总体稳定。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9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万人。扎实推进社保提标扩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提高到85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4500元、3200元。累计投入近10亿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100%,成功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全省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以服务促管理,全省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减少贫困人口3.14万人,朱田镇崔家沟村和梁邱镇北王庄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纳入市“一点两区”扶贫示范区规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在市级验收中获得第一名。投资7124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14.45万人,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建成三南尹、姜庄湖橡胶坝。成立费县博物馆,出版发行二轮《 费县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推进,被评为省级四德工程示范县。扎实推进平安费县建设,深入开展六项秩序集中整治活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有了新的提高,平安建设获得全市第4名的好成绩。在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我县位列全市第7名,提升了6个位次。

境内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商代文化遗址等150多处。是唐代军事家、书法家 颜真卿故里、《 沂蒙山小调》诞生地、抗战时期著名的大青山突围战纪念地。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和 临沂大学费县校区两所大学。

费县板栗

费县板栗,以栗果均匀整齐、皮薄易剥、色泽鲜艳、味道甘甜、 费县特产 (3张) 糯性强等特点,国内外颇负盛名,是山东的名贵土特产。费县栽培板栗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上等食品,被誉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沂蒙山黑山羊

沂蒙大锅全羊,又叫沂蒙全羊汤,属于鲁中沂蒙山区的一道名吃。水用控山泉水,羊是沂蒙黑山羊(以传统黑山羊为佳),鲜香肉嫩、香味独特、回味悠长,被誉为沂蒙名菜。

白石屋煎饼

煎饼,是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汉族主食。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煎饼从原料上看,有小麦煎饼、玉米煎饼、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还有地瓜面煎饼。

费县是著名的 中国板栗之乡、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西瓜之乡 、中国金星砚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全国惠农工作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山东省最佳投资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县城、全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文明城市。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