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唐乡
三唐乡 三唐乡乡情简介 三唐乡覆盖乡镇 三唐乡乡镇企业 三唐乡土地流转 三唐乡地块互换优势 三唐乡蛋鸭养殖 三唐乡地理环境
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面积73平方公里,辖60个村、4600户、18406人,总耕地5.04万亩。农业以粮、棉为主,畜牧业有土地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养牛、养羊很有条件。三唐镇,平原县辖乡。1950年属刘屯区,1956年改属刘屯乡,1958年属刘屯公社,1965年设三唐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京沪公路,济德公路过境。冯庄、于家圈、曲庄、路庄、殿后孙庄、曲六店、小唐庄、老唐庄、苇子园、王科庄、傅庄、梁庄、小屯、谭家洼、小刘庄、官道郑、矫庄、白庄、宋庄、刘站庄、赵刘安、王东泉、刘王庄、郑家屯、东官道孙、西官道孙、老鸭陈、袁家寨、张言庄、王尹庄、官道王庄、碱场坟、前司庄、后司庄、小王庄、朱庄、耿庄、刘屯、刘富寨、北杨庄、半吉店、张大隆、东田河、西田河、大王庄、姚家屯、崔家坊、唐家楼、郑...
详情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位于县城西北9公里处,面积73平方公里,辖60个村、4600户、18406人,总耕地5.04万亩。农业以粮、棉为主,畜牧业有土地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养牛、养羊很有条件。
三唐镇,平原县辖乡。1950年属刘屯区,1956年改属刘屯乡,1958年属刘屯公社,1965年设三唐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9万。京沪公路,济德公路过境。
冯庄、于家圈、曲庄、路庄、殿后孙庄、曲六店、小唐庄、老唐庄、苇子园、王科庄、傅庄、梁庄、小屯、谭家洼、小刘庄、官道郑、矫庄、白庄、宋庄、刘站庄、赵刘安、王东泉、刘王庄、郑家屯、东官道孙、西官道孙、老鸭陈、袁家寨、张言庄、王尹庄、官道王庄、碱场坟、前司庄、后司庄、小王庄、朱庄、耿庄、刘屯、刘富寨、北杨庄、半吉店、张大隆、东田河、西田河、大王庄、姚家屯、崔家坊、唐家楼、郑家庙、荆庄、桃园站、韩庄、代子张庄、刘殿杨庄、芦坊、虎皮张庄、齐家寨、七里屯、南杨庄、崔家庙60个村委会。
有砖瓦、饲料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棉花。有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的千佛塔,为省级保护文物。
现今养殖业迅速崛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养鸭业。以蛋鸭为主。其中以后郑村、曲六店。西孙。为龙头辐射全乡。规模超百万。日产新鲜鸭蛋数十吨。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流转问题越来越成为束缚产业发展的瓶颈,三唐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立足实际,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模式,成功地破解了这一难题。据统计,全乡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户150户,约占农户总数的3%,流转土地面积500多亩。
土地流转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上述模式对土地进行有效流转,既解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实现了业主农户互利双赢。同时,土地流转产生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民科技兴农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了产业用地问题,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推动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方便耕作管理和规模发展特色农业,通过集体出面协调,农户自愿协商的办法,将农户经营的地块相互交换经营权,流转期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地块互换,使土地“化零为整”,较好地解决了地块零散、不便耕作的矛盾,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布局和成片规模经营。
我乡特色产业小区的建设步伐加快,半吉店肉鸡养殖小区、桃园蛋鸭养殖小区、西孙肉鸡养殖小区等都初具规模。小区的发展不但带动了本村产业的发展,同时还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一些群众。这些群众通过乡村两级产业协会的协调,都成功地实现了土地流转,进入到中心村产业小区,既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发展环境,又为小区扩面增容做出了贡献。
白庄村村民张立国占地10亩的鸭棚落户在桃园村养殖小区,桃园村村民马占强占地6亩的木片厂落户在刘夫寨村民营小区。全乡已有30家农户通过以上形式实现了土地流转。
曲六店村的蛋鸭养殖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从事蛋鸭养殖,村里的部分闲散土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养殖业的发展,于是有20多个农户经过自愿协商,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用来从事蛋鸭养殖。这样一来,极大地促进了该村蛋鸭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
周边乡镇
三唐乡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
周边村庄
梁庄村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