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县

阳谷县 阳谷 阳谷县历史沿革 阳谷县行政区划 阳谷县地理环境 阳谷县自然资源 阳谷县人口 阳谷县经济 阳谷县社会事业 阳谷县交通运输 阳谷县历史文化 阳谷县风景名胜


阳谷县, 隶属山东省 聊城市,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介于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之间,全县总面积1064平方千米。 阳谷县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温暖,无霜期长。 截至2018年,阳谷县辖3个街道、1个乡、14个镇,县政府驻 侨润街道。 阳谷县常住人口79.89万人。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阳谷县,属济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阳谷属济北郡。1998年3月,聊城撤地改市,阳谷县属聊城市。 黄河绕县境东南而过,古京杭大运河、京九铁路纵贯全县南北,有胶长、聊商、蒙馆三大公路干线网络。2018年,阳谷县生产总值(GDP)36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5亿元,增长0.6%;...

详情

阳谷县地名网_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资料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介绍

阳谷县, 隶属山东省 聊城市,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介于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之间,全县总面积1064平方千米。 阳谷县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温暖,无霜期长。 截至2018年,阳谷县辖3个街道、1个乡、14个镇,县政府驻 侨润街道。 阳谷县常住人口79.89万人。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阳谷县,属济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阳谷属济北郡。1998年3月,聊城撤地改市,阳谷县属聊城市。 黄河绕县境东南而过,古京杭大运河、京九铁路纵贯全县南北,有胶长、聊商、蒙馆三大公路干线网络。

2018年,阳谷县生产总值(GDP)36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5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129.26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14:50.6:35。人均生产总值45940.77元,增长4.86%。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阳谷县,属济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阳谷属济北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阳谷属郓州。唐 武德四年(621年),重置济州,阳谷从郓州划出,再属济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阳谷属东平郡。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济州治所为河水所没,阳谷改属河南道郓州。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阳谷属京东西路郓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阳谷属东平府。

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阳谷属山东西路东平府。

元至顺元年(1330年),阳谷属山东东平路总管府。

明万历十年(1582年),阳谷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

清雍正八年(1730年),东平州升直隶州,阳谷从兖州府划出,改属东平直隶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阳谷改属山东省兖州府直至清末。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设道,阳谷属山东省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阳谷属山东省东昌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级建制,阳谷县直属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设区,阳谷属山东省第六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阿城刘楼成立,由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鲁西行署第四冀鲁豫行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鲁西行署并入冀鲁豫行署,阳谷属冀鲁豫行署四专署;同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重新调整区划,阳谷改属第十九专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改属一专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阳谷全境解放后曾多次调整区划。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改属九专署。1949年9月,改属平原省聊城专署,聊阳、徐翼两县同时撤销。

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阳谷改属山东省聊城地区。

1958年12月,阳谷县建制撤销,阳谷所属村镇与东阿县之一部分村镇合并到寿张县。

1961年7月,阳谷县恢复建制,所辖村镇与撤县前相同。

1964年4月,寿张县撤销,金堤以北村镇并入阳谷。

1998年3月,聊城撤地改市,阳谷县属聊城市。

北宋初年,阳谷县编为10乡,后并为3乡。

明代编为22里。

清代编为39里,后增至42里,另有东、西二“更名”281庄,亦分编为24里。

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县1184个自然村,共划为6区、284乡(镇)。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阳谷县内六区所辖284个乡镇合并为51个。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阿城刘楼成立,随着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的扩大,先后建立起11个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聊阳、徐翼等县建立后,县辖范围缩小,共划为7个区。

1949年9月,聊阳、徐翼两县同时撤销,原属阳谷县的村镇全部回属,重新调整为10个区。

1950年,全县共设9个区,122个乡,辖763个自然村。

1958年4月,撤销区级建制,全县707个自然村,合并成为18个乡。

1964年4月,全县共划为12个区,79处人民公社,554个生产大队。

1971年3月,撤销区级建制,合并成立19处人民公社。

1984年8月,以原来的社镇为基础,重新划为6个镇,15个乡。

2001年3月2日,全县21处乡镇合并调整为16处。

2004年5月,撤销阳谷镇,设立狮子楼、博济桥、侨润3个办事处。

2010年7月,撤销郭店屯乡、 西湖乡,设 郭屯镇、西湖镇。全县共辖12镇3乡三个办事处。即:博济桥办事处、侨润办事处、狮子楼办事处、寿张镇、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安乐镇、阎楼镇、石佛镇、定水镇、李台镇、十五里园镇、郭屯镇、西湖镇、高庙王乡、金斗营乡、大布乡。

2012年阳谷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3个镇。

截止2013年12月31日,阳谷县总面积1064平方千米,辖侨润街道、博济桥街道、狮子楼街道3个街道,闫楼镇、阿城镇、安乐镇、七级镇、石佛镇、郭屯镇、定水镇、西湖镇、李台镇、寿张镇、十五里园镇、张秋镇、高庙王镇13个镇,大布乡、金斗营乡2个乡,873个村(社区)。

截至2018年,阳谷县辖3个街道、1个乡、14个镇。县政府驻侨润街道。

名称 下辖行政村
博济桥街道 金谷社区、谷南社区、博济社区、京九社区、后李村、魏海村、西海村、段庄村、前席村、南三里村、马庙村、费楼村、赵庙村、东国村、东齐坊村、石楼村、前李村、毛桃董村、魏楼村、李楼村、王保玉村、官路唐村、商坑村、东石门宋村、前金海村、后金海村、鲁坊村、华佗庙村、郑庄村、苏楼村、许庄村、龙虎寨村、岳海一村、西西石门宋村、谭庄村
侨润街道 谷山社区、曙光社区、谷北社区、顺达社区、振阳社区、振华社区、刘海村、国庙村、韩洼村、东八里营村、西八里营村、东焦海村、西焦海村、五里庙村、郭围子村、北徐村、前杨村、辛菜郭村、亓庄一村、王楼一村、王胡同村、张胡同村、郭海村、赵堂村、大迷魂阵村、东迷魂阵村、西迷魂阵村、后迷魂阵村、杨庄村、东唐村、门庄村、付唐村、秦海村、孙庄一村、李庄村、杜庄村、张海村、国庄村
狮子楼街道 育才社区、紫石街社区、金园社区、会盟社区、顺发社区、会丰社区、石海村、孟宅村、俞楼村、刘灿明村、王楼村、刘坑村、董希贤村、魏庄村、陈集村、南马庄村、苏庄村、秦庄村、陈石村、刘华村、石皋窑村、贾庄一村、八里桥村、东老董庄村、西老董庄村、大门村、钟海村、陈段俞村、崔王村、赵庄一村
阎楼镇 闫楼村、王振杨村、辛庄村、高门楼村、王庄村、汤庄村、张楼村、三教寺村、胡马村、周庄村、柿子园村、赵堂村、范庄村、石堂村、马庄村、赵海村、于便村、庄户村、陈堂村、前张岩寨村、后张岩寨村、谷岩寨村、赵岩寨村、吴海村、姜庙村、穆庄村、石虎村、土囤村、半楼村、高庄村、前罗海村、后罗海村、石狮子村、北李村、陈庄村、冯楼村、关庄村、柳庙村、高庙村、二郎庙村、勾庙村、曹庙村、白庄村、岳海村、骆驼巷村、双庙苏村、闫胡同村、郑杜村、四合村、李庄村、新四村、崔堂村、任岩寨村
阿城镇 阿西村、岳庄村、东王庄村、吕场村、朱楼村、于庄村、夏庄村、夏堂村、皋门村、海会寺村、东双庙村、阿东村、刘楼村、古河村、韩海村、马湾村、齐店村、吴庄村、宋庄村、常庄村、大洼里村、小洼里村、颜营村、东堤村、赵店村、刘什庄村、西铺村、中铺村、后铺村、东铺村、张八村、庞楼村、北李一村、位黄村、义和村、袁楼村、寇庄村、范海村、朱庄村、杨庄村、曹庄村、肖庄村、石庄村、真武庙村、崔庄村、乔楼村、薛庄村、常楼村、武庄村、毛坊村、前陈村、古柳树村、柴楼村、闫庄村、西王庄村、徐庄村、苑井村、张庄村、西双庙村、刘庄村、汤洼村、叠路头村、季井村、雷庄村、温碾村、孙楼村、齐庄村、殷坑村、李炉村、郭位陈村、南李村、尤楼村、郭庄村、前熬村、后熬村、位庄村、武台村、王楼村、杨窑村、陈庄一村、富安镇村、汤海村、十王庙村
七级镇 前刘村、南焦村、高楼村、西刘村、姚皋村、官口村、前郎村、后郎村、崔围子村、郑庄一村、东辛村、于庄一村、前杨村、后杨村、苇铺村、大翟村、张庄一村、郝林村、孙庄村、陈庄二村、三里村、桑庄村、刘文堂村、井庄村、新丰村、崔庄一村、蒋庄村、后王村、前王村、簸箕柳村、孙楼一村、杨屯村、西金村、贺庄村、东金村、木庄村、盛庄村、东康村、苑闫高村、义和一村、梁庄村、四合一村、周堂村、西辛村、三合村、任庄村、北张村、七一村、七二村、七三村
安乐镇 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薛寨村、张党村、肖刘村、崔葛村、姜屯村、袁庄村、邢庄村、西李楼村、肖坑村、刘铺村、后屯村、前屯村、张庄二村、马庄二村、刘庙村、于营村、王庄三村、袁楼一村、左洼村、刘子英村、孟洼村、郭庄一村、丁庄村、辛庄一村、红旗村、东李楼村、胡楼村、蒋庄一村、王铁匠村、周庄一村、大申村、周英村、刘品村、七里河村、东刘村、蒿铺村、孙孟刘村、东雷村、三官庙村、范庄一村、范楼村、董营村
定水镇 殷坡村、定水村、东崔村、店东张村、孟庄村、大坑王村、小坑王村、炉里宋村、坡里村、徐庄一村、张大庙村、杨皋一村、杨王李村、王把势村、石海村、房海村、武堤口村、宋庄一村、郭房村、曹楼村、薛庄一村、郑庄二村、郭庄村、双楼村、王庄集村、李八堤口村、李丙东村、草寺村、前泓村、康泓村、吴楼村、童庄村、五杨村、西崔村、蒲庄村、张八堤口村、李庄一村、孙胡同村、安庄村
石佛镇 石佛村、青杨李村、赵庄村、王皋如村、后睡虎村、贾庄村、雷庄村、董庄村、孙庄村、方庄村、前陈海村、后陈海村、韩庄村、王楼村、沙土集村、冯营村、前睡虎村、徐楼村、鲁庄村、高庄村、前刘园村、后刘园村、前洪村、后洪村、范庄村、温庄村、陈集村、刘窑村、宋庄村、刘庄村、平坊村、陶楼村、周白村、廉庄村、西柿子园村、东柿子园村、尹庄村、朱庄村、东孙村、东范庄村、葛海村、魏海村
李台镇 杨店村、李台五连村、李台三连村、李台四连村、李台六连村、李台七连村、李台八连村、张店村、王申楼村、西孟楼村、前孟楼村、何垓一村、何垓二村、何垓三村、何垓四村、王堤村、前李村、后李村、王集村、赵庄二村、刘海村、李炉一村、李炉二村、大寺一村、大寺二村、临河一村、临河二村、明堤村、李街村、风凰台村、西台村、甄台一村、甄台二村、甄台三村、关门口一村、关门口二村、关门口三村、关门口四村、武堤口一村、武堤口二村、武堤口三村、赵台村、苗台村、路庄村、东孟楼村、梁庄村、谭庄村、石楼村、西柿子园一村、东柿子园一村、魏老楼村、白楼村、贾海村、马庄二村
寿张镇 西门村、南门村、东门村、北门村、吕街村、陈街村、荣街村、冯街村、刘虎山村、赵梦俭村、曹庄村、烟墩村、武堂村、西纸坊村、东纸坊村、杨庄二村、史胡同村、北台村、北崔村、蒋海村、南徐村、北孟村、马庙村、候庄村、王楼三村、赵白东村、赵白西村、孙庄村、谢庄村、辛庄村、双庙杜村、河东赵村、闫集村、雷海村、魏台村、陈庄村、郭庄村、沙河张村、薛王村、闫兴鲁村、大雷村、大杜村、大郭村、大段村、殷黄村、河旅店村、潘庄村、关庄村、毛庙村、三支王村、河西赵村、四棚前街村、四棚后街村、田庄村、周庄一村、许庄一村、杨松林村、冀王村、丁集村、北方村、孙庙村、刘堂村、刘庄饿二村、沙河村、张湾村、吕庄二村、闫堤村
十五里园镇 十五里元村、东汪村、西汪村、火炮王村、王天绪村、谢庄村、李社头村、杨武龙村、郭家庄村、龙王庙村、贾庄村、程庄村、贾垓村、王堤口村、孟堤口村、田庄村、陈堤口村、葛堤口村、刘垓村、王坑村、朱万一村、枣棵李村、闫庄村、肖店村、后王村、刘大雪村、党店村、郑街村、朱坊村、石庄村、北吕村、杨庙村、赵洼村、李士亭村、张街村、叶街村、狮子阁村、马楼村、玄庄村、大碓臼村、前曾村、荣庄村、十里井村、胜利村、崔大丰村、罗庄村、小营葛村、四合村、范庄村、孙关村、牛吴村、陈店村、八里庄村、张庄村
张秋镇 刘楼村、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北海子村、大闫楼村、翟庄村、三里庄村、城坡村、桑营村、姜营村、景阳岗村、花园村、碧桃园村、梨园村、王庄村、翁庄村、小闫楼村、姑女坟村、赵盘炉村、西沙村、东义和村、西义和村、杨岳村、吴庙村、陆海村、许楼村、孟楼村、张庄村、东孟村、西孟村、前沙村、后沙村、袁庄村、史塘村、上闸村、下闸村、王营村、董营村、五里营村、豆营村、杨堤口村、田堤口村、李堤口村、空石街村、李街村、前海村、党街村、钱楼村、曹堤口村
郭店屯镇 郭店屯村、姜邢村、前刘一村、后刘村、黄庄村、丁庄一村、北葛村、孟屯村、王顶村、南李一村、南葛村、前梨园村、后梨园村、洪刘村、李屯村、段庄村、候堂村、邢庄一村、葛集村、赵元村、丰徐村、于庄二村、东李村、孟庄村、杨皋村、冯集村、东朱庄村、陈堂一村、九杨村、邓楼村、张寨村、辛集村、李家村、焦集村、前宋村、后宋村、苑店村、王屯村、赵庄村、梁庄一村、候海村、东韩村、姜屯一村、杨庄一村、张堂村、王营村、西朱村、邵楼村、杨庙村、北韩村、张刘村、曹庄一村
大布乡 四都村、东张村、后排张村、高庄一村、司庄村、朱庙村、王大夫村、魏村、李村、张董村、丁庄村、赵庄村、李楼村、土山寺村、冉庙村、魏庄村、吕超凡村、訾海村、胥庄村、灵王庙村、郭子洛村、任海村、惠庄村、王庄村、李堂村、穆庄村、薛楼村、董庄一村、李化真村、郝楼村、鹅鸭坡村、武堤口村、王园村、蒋孟楼村、新布村、后布村、前海子布村、大布村、东布村、家庙布村、宁仓村、王子仪村、苏海村、姜庄村、刘胡同村、熬盐场村、渔林赵村、徐良府村
西湖镇 孔桥村、西孙村、俞楼村、杜庄一村、赵王楼村、蒋墩村、张岱村、任伍村、郑庄村、马庄村、辛庄村、席庄村、刘庄一村、庄海村、白庙村、关庄村、范庄一村、曹集村、皂刘村、东聂村、西聂村、胥庄一村、武海村、门坊村、岳庄村、齐庄村、赵伯升村、孙楼村、尹洼村、月堤村、苏王董村、斜店村、代李村、张庄村、胡庄村、仓子村、红卫村、翟庄村、汪庄村、大王楼村、西老庄村、东老庄村、张海龙村、西干村、许庄村、东干村、大刘村、小刘村
高庙王镇 高庙王村、刘化育村、孔盛村、胡庄一村、满庄村、孟楼村、席桥村、魏楼村、苦水王村、孟刘庄村、关庄一村、柴庄村、乔庄村、藏庄村、朱施董村、刘泗河村、北新村、南新村、北彭村、李楼一村、毕炉村、郭庄村、东孙一村、苗庄村、中孔村、孔寨村、孙集村、三官庙村、前仓村、后仓村、王楼二村、席庄一村、吕庄村、杨园村、邵楼一村、塘坊村、南彭村、袁楼村、范庄二村、吴堂村、石磙张村、郎集村、秦楼村、许楼村、钟楼村、前马尔村、后马尔村、周庄村、张庄一村、徐集村、高李圈村、马庄一村、李寨村、前薛村、杨庄一村、曹集一村、后薛村、徐山斗村
金斗营镇 东金二村、斗西村、斗东村、子南一村、子南二村、子中村、子北一村、子北二村、西金村、东金一村、吴台一村、吴台二村、吴台三村、前进村、王沙沃村、胡沙沃村、张堤村、闫堤村、刘堤村、林炉村、莲花池一村、莲花池二村、莲花池三村、莲花池四村、莲花池五村、莲花池六村、莲花池七村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黄河之北,北接东昌府区,东临东阿县,西临莘县,南于河南省的台前县、范县接壤,东南部隔黄河与东平县相望。介于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之间,南北长32千米,东西长39千米。全县总面积1064平方千米。

阳谷县

阳谷县地处黄河泛滥平原, 平均海拔高度为39.62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平均坡降为1/6000—1/7000之间。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在境内泛滥,改道,冲决,泥沙淤积,逐渐形成了微度起伏的缓岗、缓平坡地、浅平洼地三种微地貌类型相间的现代平原地形,三种微地貌类型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49.3%、40.9%、9.8%。阳谷县内土壤共有潮土、盐土、 风沙土3个土类,褐土化潮土、潮土、 盐化潮土、潮盐4个亚类,86个土种。潮土占土地总面积的68.5%,盐土、风沙土占1.5%。

阳谷县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温暖,无霜期长,大陆性气候特征值为60%。形成了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干冷、雨雪较少的气候特征。

日照,阳谷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5.5小时,最多年2002年为2528.0小时;最少年2006年为1940.5小时。年内按季、月分配,夏季最多,为699.6小时,冬季最少,为483.3小时;月平均6月最多,为252.3小时,2月最少,为155.6小时。阳谷县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5%,最大值为65%,最小值为47%。春季最高,夏、秋次之,冬季最低。单月平均值:5月最高,7月最低。

气温,1988~2008年,阳谷县年平均气温为13.8℃,较1987年以前高0.4℃。全县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3.1℃,出现在1991年;最高14.5℃,出现在1998年。

降水,阳谷县地属大陆性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在286.0~851.8毫米之间,年降水量平均为588.6毫米。最多年降水量695.9毫米,发生于1998年;最少年降水量408.5毫米,发生于1997年。多年平均蒸发量水面2240毫米、地面1224毫米,径流量0.599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是山东省多年平均值的80.4%。降水年际丰枯悬殊,且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73.8%,春灌期降水量占全年的13.8%,冬灌期占全年的9.6%。

阳谷县境域以横亘于南境的 金堤为界,分属于两个水系及流域。金堤以南为金堤河水系,黄河流域;金堤北为 徒骇河水系, 海河流域。有 黄河、 金堤河、小运河、 赵王河、羊角河、新金线河、徒骇河7条河流。黄河流经县东南部,境内长度3.3千米。金堤河流经县南部,境内长37.5千米。全县河网密度为0.17千米/平方千米。

阳谷县土地总面积106532.54公顷,其中耕地72094.78公顷,园地( 果园、 桑园)2371.16公顷,林地1837.84公顷,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20.40公顷,3级地6.02万公顷,4级地1.14万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3.5%、57.4%和10.9%。另有重度盐碱及 沙荒地8592公顷,占8.2%。

阳谷县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径流水和过境客水三个部分。地下水总贮量为27.24亿,其中淡水23.90亿,咸水3.34亿,多年平均可以利用1.86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5587.4万,可利用量710万。过境客水主要源于黄河、金堤河、新金线河和徒骇河四条河流,径流总量为373.4亿。多年平均客水可供量为3.16亿,可用量2.05亿。全县可供水资源总量为5.1077,可利用量3.985亿。

阳谷县主要生物资源有554种,其中农作物62种( 小麦、玉米、 谷子、 高粱等粮食作物12种, 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10种,白菜、 茄子、黄瓜、 西葫芦、 西红柿等蔬菜40种),杨、榆、槐、柳、桐等林木13种, 果树(主要为苹果、桃、梨、杏等)12种,花草类167种(花卉40种、草类127种);益鸟益兽及害虫天敌125种,中药材100种,马、牛、羊、鸡、兔等畜禽12种,水生物类63种(鲤、鲢、鲫等鱼类53种, 水生植物10种)。

2018年,阳谷县出生人口13740人,出生率16.46‰;死亡人口5627人,死亡率6.74‰;自然增长率9.72‰。年末户籍人口83.46万人,其中,0-17岁人口占总人口的24.12%,18-59岁人口占57.11%,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7%。年末常住人口79.8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19%,比上年末提高1.55%。

截至1999年底,阳谷县境内人口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66%。回、布依、满、壮、蒙古、苗、土家、朝鲜、白、达翰尔等24个少数民族共3180人,占总人口的4‰。在各少数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9%。

2018年,阳谷县生产总值(GDP)36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87.15亿元,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129.26亿元,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为14:50.6:35。人均生产总值45940.77元,增长4.86%。

2018年,阳谷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96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4元,比上年增长8.7%。

2018年末,阳谷县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1.4%。其中,私营企业增长20.8%,个体户增长9.5%。

2018年,阳谷县列入省外“十强”产业的项目13个,到位资金8.35亿元;列入省内“十强”产业、市九大产业的项目5个,到位资金7.86亿元。

2018年,阳谷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7%。其中,5000万元以下项目同比下降85.9%;5000万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43.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4.7%。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9:44.5:50.6,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19.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8.9%。

2018年,阳谷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0.74%。其中,税收收入10.89亿元,增长7.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7.66%,比上年同期提高5.1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97亿元,增长3.27%。其中,民生支出25.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0.02%。

2018年,阳谷县农业增加值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38.82亿元,增长6.21%;林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2.1%;牧业增加值13.04亿元,增长1.07%;渔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下降0.38%。

2018年,阳谷县粮食总产量71.03万吨,同比下降3.8%,蔬菜总产量198.05万吨,比上年增长4.92%。

2018年,阳谷县造林面积671公顷,其中人工造林562公顷,人工更新109公顷。本年新育苗面积1819公顷,较去年增长9.77%。

2018年末,阳谷县生猪存栏24.05万头,同比下降0.08%;生猪出栏46.42万头,下降1.98%;家禽存栏1828万只,同比增长2.81%;家禽出栏5810万只,增长2.81%;肉类总产量12.91万吨,增长0.78%;禽蛋产量6.76万吨,同比下降0.03%;牛奶产量1.84万吨,同比下降14%。

2018年,阳谷县水产品总产量8220吨,比上年下降2.26%。其中,淡水产品养殖产量6268吨,下降9.42%。

2018年,阳谷县农机总动力120.73万千瓦,同比增长5.09%;机耕面积6.2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38 %;机收面积 11.56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03%;机械植保面积3.6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6%。

2018年,阳谷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比上年降低0.55%。

2018年,阳谷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9家,比上年增加1家。建筑业总产值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9.2%。

2018年,阳谷县新登记市场主体6680户,比上年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92.17元,比上年增加1.16元;年末工业资产负债率为60.4%,比上年末下降1.4%。全县全社会用电量2479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07%,工业用电量17734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02%。

2018年,阳谷县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35%,比上年提高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

2018年,阳谷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42家,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19.24%;应付职工薪酬1.29亿元,同比增长74.32%;从业人员2472人,同比增长17.10%。

2018年,阳谷县邮电业务总量3949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1.90%。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1236.41万元,增长14.06%;邮政业务总量8165.38万元,增长34.5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14万户,下降4.19%;移动电话用户78.04万户,增长6.20%。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99部。

2018年,阳谷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7%,其中,住宅投资16.36亿元,下降5.04%。商品房施工面积327.2万平方米,增长15.66%。商品房竣工面积15.6万平方米,下降37.1%,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4万平方米,下降22.78%。商品房销售面积78.4万平方米,下降5.9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1.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43.89%。

2018年,阳谷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餐饮收入增长12.0%,商品零售增长9.9%;城镇零售额增长10.0%,乡村零售额增长12.3%。限额以上单位主要商品销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4%,化妆品类增长24%,金银珠宝类增长22.9%,日用品类增长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7%,中西药品类增长69%,家具类增长14.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9%。

2018年,阳谷县进出口总额222.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40.9亿元,减少34.1%;进口181.7亿元,增长24.9%。出口商品中,机电五金产品出口25.01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1.2%;纺织服装出口0.21亿元,占出口总额的0.5%;食品农产品出口10.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4.88%。对外合作积极拓展,实际对外投资0.04亿元。

2018年,阳谷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4%。其中,出口19.0亿元,增长72.38%。

截至2018年末,阳谷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3.98亿元,比年初增加14.6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267.88亿元,比年初增加19.8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22.69亿元,比年初增加27.8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1.97亿元,较年初增加10.3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78.95亿元,较年初增加17.9亿元。

2018年,阳谷县保险保费收入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56亿元,增长63.15%;人身险保费收入0.94亿元,增长0.11%。支付各项赔款与给付0.25亿元,同比减少67.57%。

截至2016年末,阳谷县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生33628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3757人;小学107所,在校生56238人,毕业生675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教师3270人,小学教职工3457人。独立幼儿园共有32所。

2018年,阳谷县完成“全面改薄”5年规划任务。农村义务教育校舍开工面积22.11万平方米,开工率100%,竣工面积21.99万平方米。中小学大班额比例降至7.5%以下,全部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新增幼儿学位540个。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3613人、2185人和1072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95人。

截至2018年末,阳谷县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医院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均为100%。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50元提高至55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6个,签约居民114559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提高到每人每年130元。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8年,阳谷县发明专利申请量14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75件,比上年增加0.42件。院士工作站2个,众创空间1家。年末有效注册商标 706件,比上年末增长70.2 %。其中,驰名商标 4件,地理标志商标 3件。

截至2018年末,阳谷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量达78117册(含报刊),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2个,文化站18个,全县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2018年,阳谷县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230项次,其中社会力量承办占80%以上。体育社会组织总数695个。全民健身中心县级覆盖率超过92%,行政村覆盖率96%。参加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精英赛和青少年及大学生赛,获得金牌18枚、银牌16枚和铜牌8枚。

截至2018年末,阳谷县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62万人、2.78万人、4.92万人、5.35万人和2.49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05万人和64.86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035元(含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8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450元提高至490元。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医院1606家(含各级卫生院/联网门诊部)。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9.2%,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10%。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76人,年人均保障标准5280元,比上年提高2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844人,年人均保障标准3800元,比上年提高200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0个,养老床位5273张。

2018年,阳谷县棚户区开工5745套,开工率100%;基本建成532套。公租房完成分配412套,分配率100.49%;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5户,完成率157.14%。

2018年,阳谷县城镇新增就业585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75万元,扶持创业310人。

2018年,阳谷县城市建设投资1.93亿元。全年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1.07平方千米,新增0.25平方千米。黑臭水体治理完成4条。

2018年,阳谷县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0起,死亡9人,受伤19人(全部为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02万元。死亡人数与2017年持平。

黄河绕县境东南而过,古京杭大运河、京九铁路纵贯全县南北,有胶长、聊商、蒙馆三大公路干线网络。

截至2018年末,阳谷县城乡班线客车114部,农村客运站16个,农村班线19条,通村庄872个,年末公交车路数7路,公共汽(电)车运营100辆。县乡道通车里程2599千米,省道57.76千米,国道42.32千米,高速公路4.7千米。

景阳冈酒文化

阳谷酿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酿造技术。传说早在4500年前,舜帝女儿仪狄就曾在此酿酒。张秋景阳冈一带饮酒酿酒盛行已久。唐玄宗年间,在景阳冈周边乡村出现数家酿酒作坊。宋神宗曾为景阳冈酒御赐“贵人佳酒”金匾,并征调京城,遂为“贡酒”。宋徽宗年间,景阳冈酒时称“透瓶香”、“三碗不过冈”和“出门倒”。元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张秋成为鲁西商业中心,好酒随运河商船载往南北各地。

阳谷县旅游景点有: 蚩尤冢、 海会寺、 景阳冈、 狮子楼、 紫石街等。

蚩尤冢:在阳谷县 十五里园镇叶街村东首。基部约50米见方,上部为半球形隆起。冢的高度为7.6米,其中地 风景名胜 (6张) 上部分高4.1米,地下部分高3.5米。冢外有一座东南西北方向宽150米、西南东北方向长4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城。

海会寺:海会寺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25千米的 阿城镇古运河畔,由刘公祠、海会寺、运司会馆三部分组成,包括山门、天王殿、千佛殿、钟楼、鼓楼等十余处景点。

景阳冈:位于阳谷县城东16千米 张秋镇境内。总占地面积33.3公顷,其中水面10公顷。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 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佑三年。主要景点有:王婆茶馆、武大郎家、冷酒馆、纸扎店、西门药店、盐店、绒线铺、绸缎庄、客栈、狮子大酒楼、棋社、戏台、玉皇庙等。

紫石街:位于阳谷古城中心区,街长800米,宽50米,占地56亩,总建筑面积47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