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庄村

赵庄村, 赵庄村建制沿革, 赵庄村村庄著名人物, 赵庄村历史文化传说, 赵庄村地方特色特产


赵庄村位于菏泽城西南千年古镇——马岭岗镇西北5公里处,地处菏泽市高新区与东明县交界处,为古镇马岭岗的古村落之一。依居古葵邱之东三里,为明朝进士 赵国璧故里,古葵邱—五伯盟坛遗址以及五霸寺遥遥相望,古葵邱是春秋五霸会盟之地,古葵丘当时是一处美好游玩圣地,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村西邻径一沟,交通便利,西南距明朝镖师 李朝花村约四里,东北距菏泽城区约18公里,赵庄村,辖赵庄、豆庄、卷棚庙三个自然村 。赵庄村 ,赵庄,旧属北直隶大名府东明县,现属菏泽市高新区。本村赵、王两姓,据《赵氏家谱》及《山东省菏泽市地名志》记载,明朝永乐之初,赵氏携儿带女,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祖居劳苦耕作,以农为生。清同治年间,黄祝浆询河决堤,赵氏先人迫于生计,纷纷逃难套喇坑,慌乱之中忘记带家族谱,后回来再也寻不到,几经周折,在赵氏十一世先人赵海升的主持下重新编写家族谱,家族事迹方得以延续...

详情

赵庄村地名网_山东省菏泽市菏泽高新技术开发区马岭岗镇赵庄村资料简介
  赵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菏泽高新技术开发区马岭岗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7210826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772。赵庄村与马岭岗村、寺西侯村、程楼村、西段村、刘堂村、李明远村、赵楼村、荣楼村、朱桥村、朱庙村、南周庄村、李舍村、毕匠王村、后段村、前段村、刘坊村、侯白庄村、李旺屯村、刁南村、屯西李村、刁北村、杜路口村、齐岗村、万乾村、郭赵庄村、张堂村、黄楼村、刘洼村、寺李村、司庄村、纸坊村、十五张村、桑树侯村、侯金铎村、安顿庄村、郭庄寨村、刘庄村、解南村、解北村、穆李村、乔李村、伞头王村、荆庄村、大杜庄村、王道沟村、侯庄寨村、二郎庙村、刘敬庄村、四张村、高庙村、白杨张村、崔庄村、陈史王村、谢集村、三教堂村、李朝花村、贾庄村、通古集村、青邱村、范水坑村、黄庙村、车子李村、龙王庙村、张黄庄村、西北村相邻。 还有401个地名与赵庄村同名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高新技术开发区马岭岗镇赵庄村介绍

赵庄村位于菏泽城西南千年古镇——马岭岗镇西北5公里处,地处菏泽市高新区与东明县交界处,为古镇马岭岗的古村落之一。依居古葵邱之东三里,为明朝进士 赵国璧故里,古葵邱—五伯盟坛遗址以及五霸寺遥遥相望,古葵邱是春秋五霸会盟之地,古葵丘当时是一处美好游玩圣地,古时东明十二景之一。村西邻径一沟,交通便利,西南距明朝镖师 李朝花村约四里,东北距菏泽城区约18公里,赵庄村,辖赵庄、豆庄、卷棚庙三个自然村 。

赵庄村 ,赵庄,旧属北直隶大名府东明县,现属菏泽市高新区。本村赵、王两姓,据《赵氏家谱》及《山东省菏泽市地名志》记载,明朝永乐之初,赵氏携儿带女,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祖居劳苦耕作,以农为生。清同治年间,黄祝浆询河决堤,赵氏先人迫于生计,纷纷逃难套喇坑,慌乱之中忘记带家族谱,后回来再也寻不到,几经周折,在赵氏十一世先人赵海升的主持下重新编写家族谱,家族事迹方得以延续,但由于很多知情老人相继离世,更多模糊的历史细节无从查找;本来赵庄只有赵氏一族,胶说辨劝后王氏一户人家逃难至此,好客的赵氏族人便收留了王氏一户,形成现有村庄的赵、王两姓。

据《山东省菏泽市地名志》、《 东明县志》及其他文献记载,赵庄村旧有泰山圣母庙,始建于明永乐之初,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宪宗纯皇帝遣使谒泰山经此日渐落暮,遂摆驾歇息,重修赵庄泰山行宫,御赐“泰山行宫”匾额,明隆庆五年(1571年)本村举人赵国璧登进士,返乡之际,又与村诸乡亲再次重修泰山行宫。后经多次黄河水患并多次重修,最终毁于文革。民国时期县级文保单位,现仅存清代泰山奶奶三姐妹道家塑像和村西小庙,现村委会决定重修泰山行宫。1943年初,成立敌后鲁西南赵庄抗日小队和赵庄抗日临时学校,曾是抗日英雄王登伦学习和战斗过的地方。1958年左右,大饥荒过后,约在1958-1960年间,又在原赵庄抗日学校旧址赵庄村建立赵庄公社学校,四里八乡的学子都来此就学,后学校解散,教师资源迁至谢集小学;

赵庄村地域面积1.5222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382 亩,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行政村共有364户,1414人。其中赵庄村占地700余亩,全村160户,600余人,村两委会5人,党员23人,团员30人,大学生36人,参军30余人。2015年外出打工人数270人。我们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在现任村支部书记赵云彬带领下,村里人员赵云军、赵庆印、赵庆党、赵红星及更多有志村民投入到家乡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浪潮中。

建国以来,历任村书记及领导依次是档章:赵忠绪→张永凤→豆安佩→赵云平→张书义→赵连勤→张书义→赵云彬(现任);

根据家族谱和其古碑文、以及各种文字和地方志记载:

赵庄村在明、清隶属直隶大名府东明县,在新中国成立前,也就1943年之前(明清至民国三十二年期间)赵庄村依旧属直隶省(河北省)大名府东明县;

1373年(明洪武六年),赵氏携儿带女,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属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东明县;

1377年(明洪武十年),废东明县,县境北部划归开州,南部划归长垣;

1490年(明弘治三年),重设东明县,属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东明县;

1571年(明隆庆五年),属北直隶大名府东明县;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属直隶大名府26营东明县;

1660年-1914年,属直隶大名府东明县;

1914年5月-1928年5月,直隶大名府改为直隶省大名道,东明县仍归其管辖。

1915年(民国4年),赵庄村属直隶省大名道东明县(民国四年的国民政府勘测图可考);

1924年(民国13年),赵庄村属直隶省大名道东明县第二乡,乡董局设在五霸岗;

1928年(民国17年)6月,体桨拜废道,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东明县直隶河北省;

1933年(民国22年),赵庄村属河北省东明县第四区,治所在五伯岗(今五霸阿雅讲希岗),同年,中共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1936-1938年,隶属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10月,建立中共东明县委,属中共直南特委领导。同月,在东明、曹县、考城三县结合部建立考城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3月撤销。

1939年,改属河北省第十区专员公署;

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六县专员公署。1941年3月,在东明县西南、长垣县东南结合部建立中共东垣县委和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东明西南的竹林、刘庄一带,属冀鲁豫三专署,

1941年7月,又改名冀鲁豫七专署,9月,改为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第二十二行署,

1941年-1942年,赵庄村,隶属于东明县抗日员浆热民主政府,属冀鲁豫边区第十专区。

1943年,赵庄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归属鲁西南解放区冀鲁豫第十专区(日本和顽固军国民党先后驻守菏泽城,当时我共产党的政策战略方针是农村包围城市),我党在鲁西南解放区安陵成立了安陵县,赵庄村属于安陵县青丘区(赵庄村从此由东明县划归安陵县)。

1943年—1945年8月,赵庄村隶属于冀鲁豫第十专区安陵县青丘区,赵庄村是八路军冀鲁豫边区游击队的临时学校,也是鲁西南著名抗日英雄王登伦学习和战斗的地方。在此期间,在孙楼驻扎中央军,在马岭岗驻有日本鬼子。

1946年2月,原冀鲁豫第十专区改为五专区,赵庄村隶属于冀鲁豫五专区安陵县青丘区;

1948年9月,菏泽全境解放,同年11月,菏泽县正式改称安陵县,赵庄村仍属于冀鲁豫五专区安陵县青丘区,从此赵庄村正式划归菏泽,五专区辖东明、曹县、齐滨、复程、安陵、定陶6县;

1949年8月,设立平原省,省会新乡市,由中央直接领导。辖新乡、安阳、湖西、菏泽(东明属菏泽专区)、聊城、濮阳等6专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赵庄、谢集等十个村归属平原省菏泽专区第三区;

1952年,赵庄村划归山东省菏泽专区第三区,三区驻地设在三教堂村;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将新乡、安阳、濮阳3专区,新乡市、安阳市2地级市划归河南省;菏泽、聊城、湖西3专区划归山东省;

1960年1月,改菏泽县为菏泽市(县级),赵庄属菏泽市(县级)三区马岭岗人民公社;

1960年-1978年,赵庄村属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大队,三教堂大队管辖赵庄、卷棚庙、豆庄、三教堂、谢集5个自然村。

1961年,赵庄村属菏泽市(县级)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高级合作社;

1963年,改菏泽市(县级)为菏泽县,赵庄村属菏泽县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大队;

1966年,赵庄村属菏泽县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大队革命委员会;

1967年,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赵庄村仍属菏泽地区菏泽县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大队;

1977年,赵庄村属菏泽县马岭岗人民公社三教堂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1年,整队合乡,赵庄村属于菏泽县二郎庙乡赵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其中,二郎庙乡成立于1983年);

1983年9月,再改菏泽县委菏泽市(县级),赵庄属菏泽市(县级)二郎庙乡赵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2000年 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菏泽地区为菏泽市(地级),原菏泽市(县级)更名为牡丹区,赵庄村属菏泽市牡丹区二郎庙乡;

2001年3月,赵庄村又合并归属菏泽市牡丹区马岭岗镇;

2003年,赵庄村由牡丹区二郎庙乡合并至牡丹区马岭岗镇管辖。

2018年8月,马岭岗镇由牡丹区划归菏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从2018年8月以来,赵庄村皆归菏泽市高新区马岭岗镇赵庄行政村管辖。

(1)、明清著名人物

[1] 赵国璧 (1542-1591年),字伯完、子完,号全石,绰号“赵拐撇”,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政治人物、文学家。与穆文熙有胶漆之交,又与 穆文熙、 石星、 刘怀恕“官同朝、生死交”,并称“明朝东明县四大进士”和“明朝东明县四大才子”,与朱朝聘,五人又合称“五陵豪杰”。隆庆五年(1571年),举登进士,官历任南京户部主事、北直隶吏部文选司郎中、稽勋司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参政、中宪大夫等。东明县老县城内东大街上自东向西依次原立有赵国璧、穆文熙、石星等人的明朝“东明64牌坊”,其中“进士坊、天官大夫坊、薇垣握宪坊,俱为赵国璧立,敕封坊为赵国璧父亲赵来凤所立”,均为青石结构,宽10米,高11米。进士坊毁于1948年黄河高村抢险,其余牌坊在1956年被拆除;村内原登科楼遗址为赵国璧之前的故居,著有《刻批点明诗七言律序》、《泰山行宫记》、《辞逍遥园归乡祭祖》、《喜得四槐书》、《雪中送郝画士还陶兼讯岱舆黎年丈》、《题徐明府望丰楼》等诗书若干。

《辞逍遥园归乡祭祖》(其一)

明代 赵国璧

仲春漆园别穆君,驱车归乡祭祖茔;

故道疾驰过葵丘,东望三里入旧庭;

适逢碧霞集庙市,友邻如云皆赞评;

十载离家归未得,百年永感独伶仃;

《题徐明府望丰楼》

(又名《望丰楼五咏(其四)》)

明代 赵国璧

岧嶤飞栋俯高城,主客凭阑眺眼明;

四野林花开霁色,千村垅亩试春耕;

行山倒影当歌席,魏水摇光落酒觥;

胜地追随堪作赋,羞将瓦砾答琼瑛;

《泰山行宫记》(其一)

明代 赵国璧

赵庄村古有泰山圣母庙于古葵邱东三里,有史录始肇于国朝永乐之初,初为方寸之余,后村族人多次复修,渐而壮观,国朝成化二十二年,宪宗纯皇帝遣使谒泰山兼觅良方献其母,一日,使经赵庄,日渐落暮,遇圣母庙而借宿歇息,使闻庙祝言,泰山圣母之灵也,遇事可求,使信之,虔心礼求,次日,使果于赵庄东南数里处,寻得良药,使感怀泰山圣母之灵验,遂将其所遇奇事书于折,上奏于朝,宪宗闻后,甚悦,御赐泰山行宫牌匾,又闻圣母庙残垣断壁,下令命县令重修之,数月后修缮完毕,其大殿三楹,配殿四楹,正殿中置碧霞元君,东置佩霞元君,西置紫霞元君,殿后置观世音菩萨,配殿置四神五圣,雕梁画栋,制极弘敞,蔚然大观。今国朝隆庆五年,因常有黄水祸之,致行宫内外破落不堪,故族人共力复修之,以复其盛观。泰山行宫神之灵也,籍此以名,且闻名天下,来此谒而观之者甚多。

余世祖自永乐之初从山西洪洞县徙至赵庄村,便世代久居于此,至今百余年,余自龆龀即奉泰山圣母,昭余之周全,学业方成,余常年求学于外,咸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值余归乡之际,尝邀余共商修缮泰山行宫诸事。家尊在世时,常教余以仁孝行天下,万不可不敬泰山神,曰:泰山之大者,亘东土,为五岳雄长,其神灵呼,圣母授孝,天下归心,共祭之,余自不敢不敬,戴玄履黄,必敬之。且敬之可获福,不敬之则得祸。家尊甚慰,曰: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

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一日,尊因商寄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勿因女色心性,而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之。

赵庄族领兹率众族人贤达之士,谋扵乡,率己之力,因其旧而新之。扵是门阙、轩牖、堂陛、庙庑之数,举增其度。凝旒、负扆、銮车、两卫之仪,率亦如礼,荐献有所,余与族人甚为庆悦;山川照映,妖厉不作;俨然威灵,下临人世;由是知,泰山行宫之为尊矣。夫明有礼乐,圣贤谟训,教之诲人,犹有弗率者。而神灵黙定扵下,当其祸福影响之际,若震隐慝。然有不威而惩,不劝而化。踞身敛迹,知有修省,善者益以善,恶者亦輙为衰止。是有德形之助扵国家之治,大矣!

敬甫穆君为余至戚世交,生死同袍,且同窗弥久,今假以泰山行宫修缮完毕之际,特邀其与可守张君来赵庄以同游行宫复新之巨观,是为记铭。

国朝隆庆五年进士 赵国璧捐刻 族人

国朝工部郎中 穆文熙捐赠 东明县邑人

国朝东明县令 张正道捐赠 四川潼川州人

人物评价:《史记鸿裁》载:石星《刻史记节略引》:“集既成,而伯完赵君为校正之,士行刘子请而刻之苏台。美则爱,爱则传,文事之兴,其在兹乎”

《穆考功逍遥园集之十七卷》载:穆文熙《祭赵参知》:“昔惠子死,而庄生罢谈,郢人逝,而匠石废斧,知己之难,盖自古重之矣。余与伯完,年齿相如,胶漆之谊,三十年余。....”

《批点明诗七言律之十二卷》载:穆文熙《送伯完之任汴藩》:“翩翩羽骑下蓬莱,故园逢迎共举杯。孺子无须躭户牖,大夫端合上平台。黄河万里天同落,白雪千年雨更来。授简一朝名乍起,梁园争识马卿才。”

[2]赵来凤:明朝嘉靖至隆庆年间人物,赵国璧父亲,以子国璧贵,赠南京户部主事、河南布政司右参政、中宪大夫等,敕封坊为赵国璧父亲赵来凤所立”,1958年被拆除。

(2)、近现代红色历史文化英雄人物

[1]赵忠启:又名赵保成,跟王登伦做过游击队民兵,中共地下交通员,又在大洋湖为阻击日军抬过担架;

[2]赵忠餘:又名赵囍军,曾为刘邓大军解放鲁西南和支援淮海战役而藏过一车军鞋和上百杆枪支,1948年3月因为解放军储备战略物资被国民党反动派头头朱华南活埋杀害(活埋在吴堤口,同时被活埋的有18人),解放后反动派朱华南被判处死刑。而王登伦赠送给赵囍军的一把手枪在解放后上交给平原省菏泽专区第三区区部三教堂;

[3]赵忠环:国军起义士兵,忠实的共产党员,2001年逝世;

[4]赵文林:又名赵云年,曾以志愿军炊事员的身份出国至朝鲜作战,2008年逝世;

[5]赵来福:又名赵云来,自陕西参加的志愿军第19兵团,从鸭绿江赴朝鲜参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同去的几千人只回来他们七人,曾获得军功章7枚,1960年前后逝世。

(3)、当代著名人物

[1]赵庆印: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创建筑师,曾任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规划处处长,现任北京华夏创景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重大院校设计院与机构的设计合伙人;

[2]赵庆党:菏泽市康辉旅行社总经理;

[3]赵红星:菏泽市日报社任主任总编、原菏泽日报社驻黄堽镇大高庄村第一书记,现驻曹县大黄集镇第一书记。

[4]赵卫江:菏泽市吕陵镇某所副所长;

[5]赵红朋:国内某文学网站总编、作家;

(1)、鲁西南赵庄泰山奶奶三姐妹传说(泰山行宫)

传说在赵庄村西有鲁西南泰山行宫/鲁西南碧霞祠/鲁西南泰山(奶奶)庙,相传姜太公保大周统一天下,各大小官员及眷属均封神位,泰山顶封让于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为西地长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宫,为其歇间,故名曰泰山行宫。赵庄泰山行宫,原名泰山圣母庙,相传赵庄泰山行宫内有山门、泰山行宫前殿、东配殿和西配殿,具体建庙年份不详,可能建于明永乐之初,明成化二十二年,宪宗纯皇帝御赐“泰山行宫”匾额,明隆庆五年,村内进士赵国璧与村诸贤达重修之,后又多次重修,与泰山碧霞祠泰山老母遥想相望,抗日战争时期,赵庄村村民为保护道家国宝,三位泰山奶奶道家塑像被请到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浮丘山(号称:西山/西王母山),建国以后,赵庄百姓迎回三位泰山奶奶道家塑像,泰山奶奶一直护佑着鲁西南一方水土、纳福去灾,鲁西南赵庄泰山行宫(鲁西南碧霞祠/鲁西南泰山(奶奶)庙/泰山圣母庙)后毁于文革,现存清代泰山奶奶三姐妹道家塑像供奉于赵庄村赵云岑(cén)家中,吸引着周围众多村落的善男信女前来祈福许愿,原鲁西南泰山行宫(鲁西南碧霞祠/鲁西南泰山(奶奶)庙)里供奉着泰山老母的三位姐妹,即三位泰山奶奶:大泰山奶奶(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二泰山奶奶——佩霞元君、三泰山奶奶——紫霞元君;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泰山奶奶三姐妹曾遍访鲁西南,曾在赵庄一带居住,为当地百姓祁子求福,消灾去病,为人慷慨,曾经常救济穷人,因此,早年间这里就建有鲁西南泰山行宫(鲁西南碧霞祠/鲁西南泰山(奶奶)庙),香火旺盛,逐步形成了当地百姓供奉泰山奶奶的习俗,并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庙会,每逢二月十五,四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赵庄村赶庙会,直到文革初年才逐渐消失,每年还有不少信众会在春节期间和泰山奶奶圣诞当天,前去祈福许愿。

(2)、白龙王庙传说

白龙王庙曾是古黄河故道及古葵丘故道、“东明至定陶官道”与“龙山集至曹州府官道”交叉路口旁边的一个驿站,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赵庄村住着一位忠厚善良而又勤劳的老农。一日清晨,有一衣衫褴褛的汉子找上门来,自称是外地人,逃荒到此,愿投在老农门下当一长工。老农见他外表朴实,年轻力壮,欣然应允。次日用过早饭,老农叫汉子去菜园(菜地位于赵庄村北<“东明→定陶”古官道>南侧)浇地。汉子答应一声背起铁锹便向菜园走去。傍晚时分还不见汉子收工,老农来到菜园一看,见菜地仍然干旱着,长工正在井旁酣睡着,心里就有点气,但又一想,长工初来乍到,也得让他歇歇脚吧。

第三日凌晨,老农又来到菜园。见菜地大部分已浇了水,心中暗暗称赞长工能干,但不免对长工又犯了猜疑,为什么他白天睡觉,夜晚干活,而且比一般人干得都快呢?到了夜深人静时,老农借月光一瞧,只见一条白龙尾巴缠在辘轳上,龙身扎进水井(龙井),井水就像银柱般直冲云天,然后落到垄沟里,向菜地流去,老农不由惊叫一声,吓瘫在地。那条白龙听到人的惊叫声,急忙化为人形,见是主人,慌忙上前施礼,并道出实言:“我本是上天一小白龙,前几日,在行雨时,因记错了时辰,违犯了天律,被玉帝打下凡间。我见东家以善为本,又年老体弱,便投在你门下效力,以求赎罪,不想被东家看破行藏,伤了元气,因此,此处再难栖身,只得向东家告别。”老农听后恍然大悟,极力挽留,但为时已晚。

事后消息不翼而飞,乡亲们成群结队来菜园焚香祷告,祈求白龙保佑此地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后来大家为纪念白龙便集资在菜园附近修建一白龙王庙。日后,白龙王庙香火旺盛,每年阴历二月二为白龙王庙会,届时张灯结彩在龙王神像前摆设供品,男女老少烧香致祭,还有唱戏,热闹非凡。

建国后,经过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们不信有什么“龙王爷”了,白龙王庙被拆除,只留下一座矮矮的小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小龙王庙由于年久失修,逐渐夷为平地,后成为农田。1958年以后,村里百姓为感念小白龙的贡献,将原有的那块菜园地命名为“龙王庙”地块。

(3)、玄帝庙传说

在赵庄村的卷棚庙自然村东北方向有玄帝庙一座,长23米,宽14米,据历史记载,乾隆七年重修,庙僧以香火针灸为医,呼风唤雨,降服妖孽,济世救人,后又在庙东掘井一眼,水色随风向变异,水田,过路商贾渴饮之称快,1999年群众捐资自修,男女老少齐上阵将玄帝庙修缮一新,每年的二月二都会在此举办以农贸戏剧博览为主题的大型玄帝庙会。

(4)、土地庙传说

赵庄村主街正东头,仍有一座方寸小庙,砖砌建筑(原为明清建筑),庙内供奉着土地神,每逢春节和土地神圣诞,都会有善男信女前来祭拜和祈福。

土地庙的建筑文化在于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以砖砌筑而成,四坡屋顶,形成“砖砌”土地庙。

(5)、“照鳖”之说

据传,明朝时,大名府东明县大路寺有一主持,学识渊博,通天文、晓地理,善辨阴阳。石星(后为明朝户工、兵王部尚书)、穆文熙(后为明朝吏部侍郎)和赵国璧(后为明朝吏部文选司郎中、河南参政)都在大路寺就读。 一天下课后,石星和穆文熙手里提着灯笼在寺前石碑碑趺头上照来照去。绰号叫“赵拐撇”的赵国璧看见了,忙跑过去问石星:“大白天,你俩提着灯笼照啥?”石星用手敲着碑趺头说:照鳖(赵撇)呀!石星的话音未落,赵国璧立刻趴在石碑趺头上照着鳖头就啃。石星和穆文熙说:“你疯了!”赵国璧笑着说:“我没疯。我啃一啃看这鳖头是石还是木(穆)?”说完,三人哈哈大笑。 主持看着三个学生天资聪慧,将来定非寻常之辈,心里非常欣慰。

1、秧歌舞

在赵庄村,有一只数十人的特色地方秧歌舞团,隶属于业务文艺团体和庄户剧团,马凤莲为业余文艺团体和庄户剧团负责人。每逢庙会或重大节日,都会有盛大的秧歌舞表演;

2、火把节

每年正月十六,在赵庄村庄与田地的交界区燃起篝火以驱邪迎春;

3、赵庄旧工坊及旧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打油坊(1978年以后,老九队的赵氏油坊,现已无存);

②、香油坊(一直延续王氏香油);

③、赵氏手工木作工艺;

④、赵氏手工织布刺绣工艺;

⑤、赵氏剪纸工艺;

⑥、赵氏泥彩塑工艺等;

周边村庄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定陶区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泰山路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牡丹区

赵庄村 地址:菏泽市巨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