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

中原区 郑州市中原区 中原区历史沿革 中原区行政区划 中原区地理环境 中原区经济概况 中原区社会事业 中原区交通概况 中原区旅游 中原区城市荣誉


中原区是河南省省会 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郑州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中原区辖区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104.8万人,城镇化率90.96%。2017年,中原区生产总值720.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918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37.5:62.4;固定资产投资702.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5元。2018年10月,中原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8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解放前,中原区城区范围南部归属郑县第二区(齐礼乡),北部归属郑县第四区(五权乡)。1948年10月22日,郑州市解放。中共郑州市工委废除了旧的镇、保、甲组织形式,于...

详情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介绍

中原区是河南省省会 郑州市的中心城区,是郑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郑州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中原区辖区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常住人口104.8万人,城镇化率90.96%。

2017年,中原区生产总值720.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918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37.5:62.4;固定资产投资702.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5元。

2018年10月,中原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8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解放前,中原区城区范围南部归属郑县第二区(齐礼乡),北部归属郑县第四区(五权乡)。

1948年10月22日,郑州市解放。中共郑州市工委废除了旧的镇、保、甲组织形式,于1948年10月27日前后成立郑州市第一、二、三区。一区为现管城回族区,二区为现二七区,三区就是中原区的前身。市委派设中共三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区民主政府,辖15个街公所。

1949年12月,撤销三区工委、民主政府,区街政权由区公安分局及其派出所代替。

1951年9月,成立中共郑州市三区委员会、区人民政府。

翌年12月,组建乔家门、小赵寨、二马路、铭功路、蜜蜂张5个街政府。

1954年8月,增设岗位杜街政府。

1955年2月,将街政府改为街道办,10月将三区人民政府改为建设区人民委员会。

1955年、1956年,分别增设建设路、三官庙街道。

1958年8月,城市人民公社化,建设区改称建设区人民公社,下辖街道改名为人民公社。

1960年5月,改为中原人民公社,下辖7个分社。

1961年8月,城市恢复区、街建置,中原人民公社改为中原区人民委员会,时辖建设路、三官庙等6个街道,一个农业公社。

1962年5月,增设秦岭路街道。

1968年2月,成立中原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4月,成立中原区人民政府。

1985年11月,增设汝河路街道。

1987年3月,郑州市进行区划调整,撤销郊区、金海区,将须水、光赵、石佛、大岗刘乡划归中原区管辖。调整后,中原区辖8个街道、5个乡。

2003年9月,将石佛镇、沟赵乡交由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代管。郑州高新区面积由18.6平方千米扩展到67.7平方千米。

2004年,中原区辖8个街道、1个镇、2个乡。

2005年9月,大岗刘乡更名为航海西路街道,中原乡更名为中原西路街道。

2011年3月,撤销须水镇,成立须水街道、西流湖街道。

截至2017年底,中原区辖12个街道: 林山寨街道、 建设路街道、 棉纺路街道、 秦岭路街道、 桐柏路街道、 三官庙街道、 绿东村街道、 汝河路街道、 航海西路街道、 中原西路街道、 须水街道、 西流湖街道。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北纬34°42′30″至34°51′30″,东经113°27′30″至113°37′30″之间。东起嵩山南路与 二七区为邻;西隔郑州绕城高速与 荥阳市接壤;南隔郑西高铁和 二七区搭界;北隔京广铁路与 金水区和 惠济区相邻。 中原区

中原区除西南部为侵蚀、削蚀浅山丘陵地区外,余则为黄土状倾斜平原。整个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西南高,东北低,即西南——东北倾斜,或局部南北向倾斜。最高海拔149.2米,最低海拔98米。

流经辖区河流有贾鲁河、 金水河、须水河、索河、索须河。

中原区气候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春旱多风,冷暖无常;夏炎多雨,水热同期;秋凉晴爽,日照充足;冬寒干燥,风多雪少。辖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385.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4%。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7天。

2017年,中原区生产总值720.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9187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37.5:62.4;固定资产投资702.4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5元。

中原区 (7张) 中原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稻子、玉米、红薯、黄豆、绿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西瓜、甜瓜、酥瓜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芹菜、包菜、韭菜、萝卜、豆角、大葱、大蒜、番茄、茄子、土豆、莲菜、冬瓜、南瓜、黄瓜、豆芽等。果树主要有:桃、苹果、葡萄、梨等。

2011年,中原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发展到680公顷。无公害蔬菜343.07公顷,总产量5.3万吨。千头以上养猪场4个、200只以上养羊场1个、10头以上养牛户49个、1000只以上蛋禽户17个、3000只以上肉鸡户23个,奶牛养殖小区2个,奶牛存栏达1465头。年肉类总产达2702吨,禽蛋产量达742吨,奶类产量达5033吨,分别增长26%、21.6%、36.7%。小麦种植1783公顷,总产859.1万公斤;秋粮1413.33公顷,总产754万公斤。中原区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440公顷。

2011年,中原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27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26.67公顷,新增地埋管1.32万米,新打配机井8眼,更新改造机井9眼,完成 小流域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35.33公顷。完成了“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总干渠中原区段实物调查工作。中原区46个行政村免征农业税及取消农业特产税,年免征农业税101万元,共向18510户种粮农民提供粮食直接补贴45万元。

中原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郑州市的主要工业区。辖区工业基础雄厚,有白鸽集团、郑缆集团、嵩岳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70余家,乡镇企业5000余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3家,磨料磨具、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电线电缆等行业在省内举足轻重。

2010年,中原区生产总值完成235亿元,与“十五”末相比(下同)增长77.4%,年均(下同)增长13.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16亿元,是“十五”末的3.5倍,年均增长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1.6亿元,增长102.3%,年均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5亿元,增长129.1%,年均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98.5亿元,年均增长38.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5:44.2:5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郑州纺织产业园累计入驻项目34个,完成投入60多亿元,一期开发完成,开发面积达5平方公里。

2011年,中原区新上项目39个,投入资金18651万元,开发新产品32个。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7.5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亿元、增长24%,产销率达98%;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增长27%,实现利税0.8亿元、增长30%;出口创汇1750万美元,增长17.1%。限额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完成增加值3.5亿元,增长8.8%。企业改制稳妥推进,完成国有 集体企业改制14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2011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60个。

中原区 (2张) 2012年,西元国际广场、锦艺城·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陆续建成并开业运营,吸引了王府井百货、华润万家、耀莱成龙院线等综合卖场和文化娱乐企业入驻;洲际华邑酒店、香港新世界酒店、恒大中原经贸中心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落户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走向多点化、高端化和规模化。中心城区2家市场实现外迁。

2010年,中原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选址初步确定,须水镇卫生院门诊楼建成投入使用。民参合率达99.46%。扎实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全年人口出生率7.98‰。

2009年,中原区有中小学33所, 郑州外国语中学、 郑州一中、享誉全省,是中国“两基”工作先进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零;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21%以上,初中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均达99%以上。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5%左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入学率达89.3%以上。

2011年绿都城小学、帝湖小学建成投入使用,中原新城中学主楼开工建设,须水镇寄宿制中心中学宿舍楼和食堂主体竣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教学楼危房6900平方米。积极开展教育协作区办学,探索“教育联盟”、“强校托管”等发展模式,与郑州师范学院联合创办了郑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城乡、校际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选聘中小学教师89名;实施名师培养工程,4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名师”,5名教师被评为“郑州市名师”,2名教师荣获“郑州市首届杰出教师”称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为区属中小学校配备专职保安120名。

2013年10月,中原区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定国家二级图书馆;同年,搭建起图书馆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建立中原方志馆,收藏中原地区地方文献2万余册;设立中原区图书馆机关分馆、郑州警备区干休所分馆、万达社区分馆、郑州儿童福利院图书流通站、常庄图书流通站、郑州社会福利院流通站等6个图书流通站。成立中原爱乐轻音乐团,举办了“中秋音乐会”、“走进校园”、“走进社区”、“关爱孤残儿童”等专题音乐会,深受各界群众好评。成立中原区摄影家协会,举办了聚焦“三大战场”和“重温记忆”摄影展。

陇海铁路、 310国道、郑少高速、绕城高等级公路等中原区穿境而过,建设路、中原西路、嵩山路、桐柏路等构建市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截止2009年,中原区境内国道G045、G310线2条共计21.3公里,省道S314线1条共计10.6公里,县道X007、X009、X024线3条共计12.173公里,乡道Y001、Y002——Y037、Y046线等42条共计156.278公里,村道23条共计33.942公里。公路通乡率100%,通行政村率100%。共有桥梁18座(含国、省道上桥梁),公路里程达到234.293公里(含国、省道公路里程),其中二级以上(含二级)公路里程55.377公里,公路密度达121公里/百平方公里。

中原区风景区有一个西流湖公园。西流湖城市生态公园北起化工路,南至中原西路,总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公园划分为城市界面景观区、生态密林景观区、疏林草地景观区、滨水特色景观区和湿地生态景观区。

茅庐生态园

茅庐生态园源于 刘备三顾 诸葛亮于茅庐,至身茅庐,心观天下之意。位于中原区西冯湾村 贾鲁河畔,生态园依山傍水而建,占地200多亩,总投资达500多万人民币,建成为一个集休闲、餐饮、垂钓于一体的生态园区。生态园以农家感受为主,体现休闲的农家生活。

天下渔仓

天下渔仓地处碧波荡漾的 常庄水库东岸,占地面积70亩,建有餐厅、草棚,有鱼塘30亩,筑堤坝数百米。

常庄桃园

每年六、七月郑州市约有三分之二的鲜桃都是采摘于常庄的桃园,主要品种有 雨花露、霞晖、松森、 久保、北京二六等,这里的鲜桃个个白里透红,味鲜汁甜,棵棵都结几百斤。

冯湾梨园村生态园

常庄水库 (2张) 冯湾 梨园村生态园位于中原区西冯湾村贾鲁河畔,南接尖岗水库,西联常庄水库、贾鲁河,即将开通的 南水北调大运河在 冯湾村东北斜穿而过。

常庄水库

常庄水库位于贾鲁河 支河贾峪河下游,坝址在郑州市西南中原区须水镇王垌村东,水库控制流域面积82平方公里,总库容17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14万立方米。常庄水库库区涉及 须水镇、马砦镇、大岗刘乡三个乡镇及刁沟、湾刘、道李、常庄4个行政村。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8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8年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