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区

吉利区 洛阳市吉利区 吉利区历史沿革 吉利区行政区划 吉利区地理环境 吉利区自然资源 吉利区人口 吉利区经济 吉利区社会事业 吉利区交通 吉利区风景名胜


吉利区位于 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总面积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2公顷。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区现辖4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唐尧时为孟涂国, 虞舜时分卫水为并州,此地属并州,《 尚书·禹贡》记大禹导河积石又东至孟津,即指此地。夏为 冀州南境。殷都朝歌,为畿内地。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大军在此泛舟三昼夜横渡黄河。又以武王会盟诸侯于此谓之盟津,也曾称孟。周初,十二邑封苏忿生,时称“向”,又称“盟”(1973年在白坡已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爵)。西周时,为周都洛邑...

详情

吉利区地名网_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资料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介绍

吉利区位于 洛阳东北部黄河北岸,距洛阳主城区19公里。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总面积7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2公顷。

吉利,古称河阳,1982年因建设洛阳炼油厂(今洛阳石化总厂)而设立,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吉利区现辖4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

唐尧时为孟涂国, 虞舜时分卫水为并州,此地属并州,《 尚书·禹贡》记大禹导河积石又东至孟津,即指此地。

夏为 冀州南境。殷都朝歌,为畿内地。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大军在此泛舟三昼夜横渡黄河。又以武王会盟诸侯于此谓之盟津,也曾称孟。

周初,十二邑封苏忿生,时称“向”,又称“盟”(1973年在白坡已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铜爵)。

西周时,为周都洛邑畿内地,春秋初属郑,后属晋为河阳邑。战国时属魏,为垣雍地。

秦为河雍县,属 三川郡。汉高祖封陈谓为侯国,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此日河阳县,隶河内郡。新莽改河亭,东汉复置。

东魏元象年间在河阳的黄河中筑中潬城,在黄河南岸筑南城,加北中府城,称“河阳三城”,为京都洛阳戍守要地。

北齐废县为河阳关,有驻军防守。隋开皇初(公元581年),置河阳宫于河阳城内。乾元以后,常置重兵于河阳三城。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将河阳升为孟州,隶河北道。五代孟州还属河北道。金世宗大定年间,河阳城被黄河洪流冲毁,州治向东迁徙,称上孟州。后古城修复,复徙州治于故城,称下孟州。元朝初年(公元1271年),又移州治于上孟州。明代改州为县,废河阳,始名孟县,属怀庆府。清因之。

民国3年(1914年),属河南省豫北道,后改为河北道。十六年道废,直属河南省,后改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78年1月将孟县的吉利公社和济源县坡头公社的马洞等七个大队划归吉利工程指挥部领导,实行政企合一,属洛阳市管辖。

1978年4月,建立河南炼油厂建设指挥部地方工作处。

1982年2月,建立吉利区筹备处。

1982年8月,国务院国函(1982)167号文正式批准建立洛阳市吉利区。

1989年,吉利区辖吉利乡、大庆路办事处。

2012年11月,撤销吉利乡设吉利街道办事处、西霞院街道办事处。

2016年10月26日,吉利区撤销大庆路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新设4个街道,按区域划分为西霞院、康乐、吉利、河阳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 管辖面积 街道驻地 管辖范围
河阳街道 23.556平方公里 河阳社区办公大院(中原路211号) 辖坡底、横涧、冶戌、清庄、小川5个行政村,和河阳新村、河阳2个社区
康乐街道 17.381平方公里 吉利乡人民政府办公楼(河阳路与长治路交叉口西) 康窑、北陈、下柳、上柳、郑庄、韩庄、六门、马庄8个行政村,和双苑、中油、康乐3个社区
吉利街道 16.184平方公里 原大庆路办事处(胜利路35号) 里村、吉利、涧西、东杨、西杨5个行政村,和三和、开元2个社区
西霞院街道 22.463平方公里 阳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 白坡、南陈、西庄、权庄、送庄、东寨、济涧、金鹅、柴河、郭庄、马洞11个行政村和紫金花园、祈福花园、博泰花园、石化六区

吉利区位于洛阳市东北部 黄河北岸,华北平原的西南端,太行山东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9′22″至112°38′50″与北纬34°51′至34°57′之间。西和西北与济源市接壤,北和东与孟州市相邻,南濒黄河与孟津县隔河相望。东西长13.9公里,南北宽11.16公里。全区总面积为79.9平方公里。

吉利区主要有丘陵、平原、滩地等地貌类型。北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多为坡地和梯田,海拔高度在160~290米之间。中部平原,属侵蚀冲积阶地。地形是北高、南低,西北偏高,向东南逐渐降低。南部为黄河超漫滩,西北较窄,东南较宽,最宽处可达7华里。黄河在阶地下10米左右向东流去,排水条件好。北部是黄土剥蚀丘陵区,有1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5%。中部为侵蚀冲积阶地平原,有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0.1%。南部黄河滩地,有23.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9.4%。地层形成年代为第四纪晚期,地质条件一般属于 湿陷性黄土。

吉利区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雨量集中,晴和日照长。

吉利区域气温比较适中,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极端最高气温41℃(1992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3.5℃(1990年2月4日)。吉利区农业气候:春季光热资源较好,但雨量不足,干旱风多。初夏光热资源充足,夏季炎热雨量充沛,但光照不足。秋季晴和日照长,光热水资源配合较好,但后期阴雨日较多,光资源较少。全区一般生产季节光照充足,光辐射有余,热量丰富,为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吉利区降水量,年内各月分配不均,大部分集中在6、7、8、9四个月中,尤以7月降水较多,冬季最少。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和黄河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8885.1万立方米。大气降水,年均降水量为614.2毫米。

地表水资源:地表径流总量年平均值为636万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陵区地下水不丰富甚至缺水,打井一般打不出砂卵石含水层,表层土质砂黏土和红土,降雨入渗系数很小,每昼夜渗透系数约0.1~0.5米,下层砂岩及黏土岩渗透性更小,地下水流不畅。中部平原区,经多方水文资料证实送庄地质构造属黄河故道中心部位,是济涧构造断裂中心,水源丰富,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炼油厂在送庄建立了水源基地,加上吉利水源基地,按1993年统计,全年供给新鲜水7722395吨,大大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

黄河滩区地下水资源:年平均值为6684.9万立方米。黄河流经吉利区河段长16公里左右,对平原区和滩区均有侧渗补给,滩区含水层水量丰富,透水性好。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还有大麦、谷子、大豆、黄豆、 绿豆、红薯、 高粱等。油料:有芝麻、花生、油菜、棉籽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麻、药材等。

蔬菜:有萝卜、白菜、黄瓜、大葱、 大蒜、 芹菜、菠菜、韭菜、 茄子、辣椒、豆角、番茄、莲菜、土豆、 黄花菜、 莴笋等。

主要林木:以 泡桐、 杨树、 榆树为主,还有 柳树、 杏树、 桃树、 苹果树、 山楂树、 石榴树、 梨树、 枣树、 枸树、 葡萄树等。条木:有荆条、白腊条、 紫穗槐等。

花卉:有 月季、 牡丹、 菊花、 夹竹桃、 桂花、 百日红、 玉兰、 文竹、 杜鹃花等。

吉利区境内药用植物分野生和人工种植两部分,常用药物有上百种。特产药物有怀生地、 山药、 牛膝、菊花。其它有 紫苏、防风、 牛子、 天花粉、 紫地丁、 洋金花、 何首乌、 红花、 芍药、 百合、 柴胡、 茵陈、 党参、 白术、 益母草、 半枝莲、二花、 薄荷、 透骨草、木头茴等。

全区草场和牧草主要分布在黄河滩与北部陵区。牧草有 茅草、 白草、 狗尾草、 马唐、 狗牙根、 芦苇、 牡蒿、 米口袋、 苍耳等。草丛草场2556亩,滩地疏林草丛草场3474亩,林间草场731亩,平均亩产鲜草281公斤。

畜禽:有牛、羊、 马、驴、骡、猪、 兔、鸡、鸭、鹅等。

野兽:有 獾、 狐狸、 黄鼠狼、 野兔、 松鼠、 刺猬等。

飞禽益鸟:有 大山雀、 猫头鹰、 啄木鸟、 布谷鸟、 戴胜、茶鸡等。

猛禽:有 鹰、雕、 鱼鹰、 鸬鹚等。

鸦科鸣禽:有 喜鹊、 乌鸦、山 老鸦等。

鸦科游禽:有 大雁、野鸭、鸳鸯等。

涉禽:有 绿鹭、 水老鹳等。

鹑鸡类飞禽:有野鸡、 鹌鹑等。

其它鸟类:有 麻雀、 斑鸠、 画眉等。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69076人。

2013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5亿元,同比增长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7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36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600元和10500元,分别增长10%。

吉利以石油化工等朝阳产业为重点。建区以来,依托洛阳石化总厂,形成了以化工、化纤、纺织为主导产业的完善的地主工业体系。

总投资近600亿元,其中投资64亿元已建成投产的洛阳化纤工程,是建国以来河南省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填补了省内乃至中西部地区聚脂工业的空白。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利科技园一期开发建设,二期规划正在进行。洛阳石化炼油规模扩大到800万吨/年,新建45万吨/年对二甲苯联合装置。

2013年,全年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总投资53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7亿元。总投资9亿元的150万吨催化汽油吸附脱硫、推进剂原材料科研生产基地、空分制氮及碳四裂解改造等14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44亿元的天然气电厂一期、宽馏分溶剂油、液化石油气裂解装置改造等8个项目按预期进度进展顺利。8万吨醋酸仲丁酯、20万吨奥油质量升级改造、热电站脱硫脱硝改造等13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路网、供排水管网、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营业收入570亿元、税收70亿元。

吉利区1989年全区农户8076户,农业人口32607人。2000年全区农户8895户,农业人口31776人。1989年耕地面积33820亩,人均耕地1.03亩。1993年耕地面积30405亩,人均0.9亩,分别比1989年减少3415亩和0.13亩。1998年耕地面积24805亩,人均耕地0.78亩。2000年耕地面积24199亩,比1989年减少9621亩,人均耕地面积0.77亩,比1989年减少0.26亩。

1989~2000年,12年来,吉利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单一的粮食种植业到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由人畜耕作的落后生产方式到农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由广种薄收的低产低效到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的大发展,吉利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温饱型向富裕型发展的新阶段。

1989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完成742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506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33.7%;1996年社会总产值8.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2000年社会总产值7.92亿元,和1989年相比,增长847%。198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1元,1993年为1088元,增长84%;1996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比上年增加245元;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吉利区已成为河南省首批、洛阳市唯一整体实现小康的县(区)。

2013年,落实各项惠农补贴400余万元,惠及农户9100余户。通过引沁灌溉和机井提水灌溉,解决1.6万亩农田灌溉问题。在柴河、送庄、白坡等村试点发展果蔬采摘型、生态休闲型农业,全区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1265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新增蔬菜种植面积900余亩,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到8500亩,农业产业化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

2013年,特色商业区项目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开发协议正式签订,部分居民安置房加紧建设。旅游标准化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商品销售总额达到70.6亿元。运输物流业新增车辆344台5447个吨位,整体规模保持全市领先。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增长6.3%。

2013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72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7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12万元和16万元,实现基本医疗和大病救助全市同步即时结算。建成石化医院社区托老站和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被评为“河南省养老服务示范单位”。

2013年,吉利区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年度家教先进区”。圆满完成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和推广力度持续加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称号。

中小学校:吉利区高级中学、吉利区第一初级中学、吉利区第二初级中学、吉利区第一小学

吉利北依太行,南濒黄河,地处 中原,承东启西, 连南贯北,距洛阳市仅19公里。207国道、连霍高速、太澳高速、焦枝铁路、陇海铁路、洛阳航空口岸或穿境而过,或近在咫尺。辖区内城乡公路自成一体,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

吉利区境内有焦柳铁路通过,并设有留庄火车站,车站建于1970年6月20日。留庄车站设客运、货运和行车等机构。车站是吉利区、孟州、济源(南部)的货物转运站,车站设有仓库。

文物古迹

龙山文化遗址、 万佛山石窟、商汤王庙、 营花寨、湛城、 长春观、圣水庙

万佛山石窟是洛阳地区一处重要的一处汉化鲜卑洞窟,礼佛图之多,浮雕画面之广可以说赋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是北魏时期一处重要的石窟造像,于2013年5月被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吉利区万佛山石窟保护规划立项申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万佛山石窟保护规划立项编制工作,这对万佛山石窟的保护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自然风光

西霞院水利工、 小浪底工程、 千岛湖景观、黄河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