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村

牛王村, 牛王村历史, 牛王村经济


牛王村是河南省西北部孟津县白鹤镇的一个村子。牛王村属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管辖,辖8个 自然村,全村250户,人口1079人,耕地2439亩,人均纯收入4300元。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根据党中央及各级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加快速度发展建设的新农村,以服务为民,方便于民的宗旨,经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数万元,修通了村民的多条公路,从而连接了全村8个自然村,方便了全村1000多人的进出,使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拥护,全村老少都了夸赞。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原王良乡(今白鹤镇)境内,有一个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村子,叫“牛王庄”。相传在很早以前,庄上有个穷孩子,叫王宝坠。一天,宝坠上山砍柴,遇见个古怪的白胡子老头儿,他说腿疼不能走,求王宝坠背他上山。宝坠是个勤快的孩子,又见老人骨瘦如柴,顿生怜悯之情,二话不说,照办了,当他转身下山,在背老人...

详情

牛王村地名网_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牛王村资料简介
  牛王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0810422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308。牛王村与鹤中社区、鹤北社区、鹤南社区、鹤西社区、长秋村、沟口村、铁谢村、周口村、牛庄村、范村、雷湾村、鹤西村、西霞院村、王庄村、学院村、任庄村、堡子村、七里村、崔窑村、王良村、宁嘴村、曙光村、河清村、苇园村、柿林村、王北村、北张庄村、落驾沟村、桐乐村、赵岭村、马院村相邻。 还有21个地名与牛王村同名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牛王村介绍

牛王村是河南省西北部孟津县白鹤镇的一个村子。牛王村属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管辖,辖8个 自然村,全村250户,人口1079人,耕地2439亩,人均纯收入4300元。

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根据党中央及各级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加快速度发展建设的新农村,以服务为民,方便于民的宗旨,经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数万元,修通了村民的多条公路,从而连接了全村8个自然村,方便了全村1000多人的进出,使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拥护,全村老少都了夸赞。

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原王良乡(今白鹤镇)境内,有一个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村子,叫“牛王庄”。

相传在很早以前,庄上有个穷孩子,叫王宝坠。一天,宝坠上山砍柴,遇见个古怪的白胡子老头儿,他说腿疼不能走,求王宝坠背他上山。宝坠是个勤快的孩子,又见老人骨瘦如柴,顿生怜悯之情,二话不说,照办了,当他转身下山,在背老人的地方却发现了个钱袋,拾起一看,里面尽是重叠签白花花的银子。他吃了一惊,心想这一定是那老头丢的。于是他背上那袋沉甸甸的银子,心急火燎地又上山。正好,那老头没走。验备枣他把银子还给了他。

原来,那老头就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特来人间物色牛神的——因为这一带牛患病死亡的甚多,只有一个牛郎中张不就还是个江湖骗子,为人奸诈,贪财好色。铁拐李驾云而来,行至邙山脚下,恰遇王宝坠,使巧计考他一番。宝坠忠厚老实,不贪财,讨得铁拐李满心喜欢,于是就把一本天书送给了他,并告诉他说:“这是本《天牛八卦图》,里面记载着千古奇方,专治牛病,望你苦心攻读,不久即可成神。”说罢,飘然而去。王宝坠捧书在手,向空中拜了三拜。从那以后,宝坠身不离书,书不离身,不久就把它背得滚瓜烂熟。

一日,王符察愉宝坠砍柴回来,半道上遇到本村农妇刘氏与女儿娟娟含着眼泪,牵着一头病恹恹的黄牛往回走。他心里奇怪,就上前询问。原来,刘氏母女牵牛寻张不就看病,他见娟娟有几分姿色便起了不良之心,借口刘氏带银不够,让其回家去取。刘氏走后,张不就将娟娟骗到屋里,玷污了她。刘氏回来后见女儿掩面垂泪,问起端底,娟娟如实诉说。刘氏不再找张不就给牛抓药,愤然返回。

王宝坠既恨张不就,又同情刘氏母女,决心帮她给牛治好病。他让刘氏回家熬一锅红白萝卜汤,搞一罐生姜水,等星星出全时给牛灌下。

刘氏道谢而去,按照宝坠所说治牛。待天明,果然牛好了,吃草、倒沫儿,还不时哞哞叫。脚垫漏腊

宝坠得天书治牛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有的人从几十里以外跑来请他,也有的把牛牵到他家来就医。宝坠看一头,好一头,而且不收分文。不久,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啦,人们把他视为牛神仙。

然而张不就这个江湖骗子,却以宝坠夺了他的饭碗,从而怀恨在心。他睡思梦想,希望把那本“天书”弄到手,学得治牛神法,与宝坠比个高低。

一天夜里,张不就偷偷翻墙跳到王宝坠家中,偷到天书,逃回家中就紧闭门窗,点起灯火,从怀中掏出天书出来看。谁知那天书却变成一条九头蛇!吓得他魂都飞了,没来及扔掉,就被蛇咬了一口。天不亮时,张不就便一命呜呼。人们听说张不就被毒蛇咬死,无不拍手称快,都说他罪有应得。

不知过了多少年,王宝坠驾云上了天堂,成了神仙。村民百姓怀念他,特地请来能工巧匠为他盖了船朽龙枣座庙宇,叫做牛王庙,墙上画着百牛图。牛王像得和王宝坠一模一样,栩栩如生。他脚下踏着一个小鬼,据说那小鬼就是张不就。

从那时起,村子就改名“牛王村”,每年在牛王庙前举行一次庙会。庄户人家都把牛打扮一番,喜气洋洋牵到庙前,焚香祷告,祈求牛王爷保佑六畜兴旺,百祸不生。

滔滔黄河,激浪拍岸。古往今来,有关牛王庙、牛王庄的传说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

另外,还有一个牛王村名的由来——

牛王,是白鹤镇(原王良乡)的一个行政村名。为啥叫牛王?是过去这里有一座牛王庙而得名。这个浅山沟底人们为啥建个牛王庙呢?这里还有段故事传说。

明朝末年,李闯王进河南的战乱年代,从孟津东部双槐村迁来户叫王业成的人家,选择这山清水秀之乡,掘土穴而居,临荒野而垦。当时这里红石板很多就叫:石板沟村。王家初来乍到,种田全凭人力锄耪镢刨,费力大,收效低。一日父子正在劳作,忽然沟里跑来一头大黄牛,父子几个把牛围住。那牛倒也温顺,不暴不燥,大家用绳把它拴住,牵回家中喂养。等了多天,也无失主来寻,王家就用它来犁耙地拉磨碾。代垦帮耕,大大减禁档轻了人力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益。没过几年,农业收入大增,生活大大改善,渐渐由穷变富,从此人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临终前嘱咐儿子:“咱这光景细想起来主要享牛的福,得感谢牛王爷的大恩。我死以后,一定要盖座牛王爷庙永远敬奉。”

老人去世后,几故背采个儿子就在西山脚下选择一处较平坦的风水宝地,建筑工匠用当地出产的红砂石头和自家树木材料及银钱积累买来砖瓦灰料,盖起座颇具规模的牛王庙。

牛王庙座北向南,高脊挑檐,后有正殿,前有拜殿卷棚,聘高才艺人塑“牛王爷”泥胎神像;庙前开阔地上有红石头砌成戏台。议定每逢农历十月初二(据说是牛王爷生日)殿内摆供烧香,焚纸拜叩,诵经念佛。庙前大戏三天,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赶会看戏。

自此以后,牛王庙这个地名不单在附近周围名声远扬,外地客人也想到此歇歇看看稀罕。如黄河北人从河清渡口乘船过河,赶洛阳搭火车东行西往的行人,不论挑东西,背行李总要再南赶五里到牛王庙歇脚。春秋季在庙侧路边找块石头就坐,歇脚、喘气、擦汗、吸烟、嘬奶、啃干粮;盛夏在卷棚里避阳纳凉,寒冬在庙里避风雪,燃火取暖。逢日暮天晚,开启雕木花格庙门,在庙神台下垫些草苫褥被,暂休一宿再行,去了投店栖宿的盘缠花费。这里成了过往行人的家。久而久之,石板沟村的名字逐渐逊色;牛王庙的称谓则闻名遐迩越叫越响。天长日久,就顺理成章地把这个村叫成了:牛王庙。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黄河北搞“三光”,逼得百姓纷纷南逃,每天过往人猛增。当地有人在庙旁开了家饭店兼卖日用杂货,侍应过往行人饮食消费。20世纪70年代这里盖房十多间,作为全大队的小学,这里又自然形成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解放后经过农业合作和 文化大革命,虽然庙被拆除,牛王这个名字仍然作为地名一直留存。全行政村有耕地2100亩,村民270户,1300口人,分居在三道岭南沟北沟、许家门、王家岭、赵家门、申家门、郭家门、周家庄、赵家坡、响水潭、李家门等十几个自然村。许家门的牛王庙因远近闻名,又居各自然村中心,群众开会议事比较顺路方便,村干部办公地点也就设在这里。在 人民公社时叫“牛王大队”;公社改称乡(镇)后叫:牛王村。

畜牧养殖是该村的一大亮点,养猪户、养牛户日益增多,且品质好,不仅满足了当地的肉食供应,而且远销其它省市乡镇。

该村主要 经济作物棉花、玉米、花生、 芝麻等。玉米种植面积达1300亩,且产量均突破1000斤以上,不仅满足了该村及周边乡镇的饲料供应,同时还远销外省及各地。棉花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且产量高、品质好,高收入达到1200元之多,是该村村民发家致富、快步奔小康的主要支柱之一。芝麻是该村种植业最悠久的生产之一,加工出的芝麻油,色彩鲜艳,香味扑鼻,口感纯正。

周边政府机构

孟津区白鹤镇王针村牛疥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X007(会小线)

周边村庄

牛王庙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会小线

牛王庙村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