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石山村

南石山村 南石山村乡村简介 南石山村仿古产业发展史 南石山村著名事件


河南省 孟津县南石山村是的洛阳唐三彩发源地,位于孟津南部、洛北近郊,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仿古技艺精湛,仿古工艺品产业是该村主要的经济支柱。南石山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86户,1386口人, 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位置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高档陶制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 釉色光亮饱满,造型生动逼真,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始于唐且盛于唐,故称唐三彩。自唐代以后,因种种原因,唐三彩工艺渐渐失传,直到清代末期,陇海铁路修建至洛阳段时,沉睡千年的珍贵国宝才得以出土重见天日,经专家鉴定,为唐代失传的艺术珍品。后经洛阳南石山艺人多年探索,刻苦研制,生产出类似于出土文物的复制品,才得以使失传千年的中华宝贵艺术的以传承,“洛阳唐三彩”称谓由此而来。1949年以后,南石山村的老艺人开始有组织的批量生产唐三彩,1972年成立了唐三彩仿制厂。改革开放以来,...

详情

南石山村地名网_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资料简介
  南石山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322105204,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322。南石山村与朝阳社区、姚凹新型农村社区、南陈庄村、向阳村、郑家凹村、杨凹村、小梁村、卦沟村、张阳村、瓦店村、北陈庄村、石家沟村、游王庄村、阎凹村、伯乐村、师家庄村、廛沟口村、徐家沟村、高沟村、崔沟村、官庄村、魏家坡村、周寨村、刘家寨村、中后李村、煤窑新村相邻。 还有4个地名与南石山村同名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介绍

河南省 孟津县南石山村是的洛阳唐三彩发源地,位于孟津南部、洛北近郊,南石山村的唐三彩仿古技艺精湛,仿古工艺品产业是该村主要的经济支柱。

南石山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386户,1386口人, 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位置 。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高档陶制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 釉色光亮饱满,造型生动逼真,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因始于唐且盛于唐,故称唐三彩。自唐代以后,因种种原因,唐三彩工艺渐渐失传,直到清代末期,陇海铁路修建至洛阳段时,沉睡千年的珍贵国宝才得以出土重见天日,经专家鉴定,为唐代失传的艺术珍品。后经洛阳南石山艺人多年探索,刻苦研制,生产出类似于出土文物的复制品,才得以使失传千年的中华宝贵艺术的以传承,“洛阳唐三彩”称谓由此而来。

1949年以后,南石山村的老艺人开始有组织的批量生产唐三彩,1972年成立了唐三彩仿制厂。改革开放以来,唐三彩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其复制品质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知名度不断提高,多次被国家、省部级评为金奖产品。村内有唐三彩及相关企业70余家,产品不仅有唐三彩复制品、新工艺,且有黑陶、红陶、白陶、绞釉、兵马俑、壁画等产品,生产工人1000余人,年产值3500余万元,年利润800余万元。 南石山村是中国唐三彩产业领域内历史最传统、资源最丰富、人才最集中、工艺最优秀、产品最畅销的唐三彩专业村和唐三彩文化产业基地,2009年4月,该基地被孟津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孟津县南石山文化产业基地,2009年2月,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命名为河南省民营文化产业试验基地。

发现唐三彩

在洛阳有一句俗语:“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九朝古都 洛阳以北的 邙山,自 东周以来即为历代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殡葬风水宝地,民间则有“邙山墓多无卧牛之地”之说。

南石山村正处北邙腹地。 清朝末年修筑汴洛铁路,勘探路基时发掘出的许多色彩斑斓的釉陶器物,让这个小村轰动一时,这些器物经当时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 罗振玉和 王国维研究鉴定,确认为已失传千年的唐三彩。

创造唐三彩仿制工艺

随着唐三彩的出土,一股唐三彩收藏热随之在当时的中国兴起,这给擅长修补文物的南石山村农民带来了机会。进入1920年代,出土的“唐三彩”告罄,南石山人的修补生意渐渐冷落。这时,高家族谱上位列27代一个名叫高良田的农民,从长期的修补中琢磨出一条新路:他成功地仿制了唐三彩。自此,南石山村成了“唐三彩”工艺的复活地,名噪天下。

曲折中发展的仿制工艺

南石山村高仿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因为战乱和“文革”,曾两次失传然后“复活”。到1990年,这个产业的快速膨胀已经成了一种灾难。由于小作坊、小企业规模不等,水平和质量有高有低,销售途径混乱,许多农民沿路搭摊设点,沿街叫卖,竞相压价,原本颇为神秘的“唐三彩”,沦为“马路商品”、“地摊商品”。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量小作坊、小工厂倒闭,存活者也多数转向仿古唐三彩。曾统计,在南石山村的72家企业中,生产仿古工艺的有44家,新工艺的有28家。

与新工艺唐三彩机器灌浆不同,仿古唐三彩须手工制坯,并经两次烧制后,还需埋入土内做旧,出厂时色彩斑驳,宛若刚出土的文物。

中国兴起的收藏热。使文物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匹被盗出土35厘米高的唐三彩马,在黑市上可以卖到数十万元。南石山村农民做出来的这些看似古董的工艺品,因此受到了各路文物贩子的欢迎。曾统计,最多的时候,南石山村生产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贩子买去之后,当作真品出售。

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唐三彩仿制品相关图片 (8张) 文物仿制村的环境已然变化。变化之一来源于原河南省委书记 徐光春。徐光春是一位曾长期与于媒体打交道的官员,上任之后即提出“构建文化强省”战略。在他看来,河南是“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但文化资源“总体来说开发不够、利用不够”。

到2009年,作为“构建文化强省”战略的深入,推动洛阳唐三彩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被写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而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则在迅速提高。那些文物贩子,已经不太容易把它们当作真品卖了。现在每个仿制文物底座,都有仿制者的名字,创建大师的品牌效应。而在经营上,则趋向集团化,统一商标,统一售后,提高档次,做大做强,打造阳光产业。

南石山村与唐三彩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因为文物界的一桩公案,成为关注的焦点。

1994年夏,北京 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批“北魏陶俑”。北魏 陶俑出土甚少,这些外表斑驳的陶俑,很快引起了收藏者的关注。几家国家级的博物馆,则迅速拨专款对其进行“抢救性收购”。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后来在央视回忆说,“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故宫买了两次。中国历史博物馆花了八十万,故宫呢花了十万吧。”权威博物馆的举措,引燃了民间收藏者的抢购热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向来稀少的陶俑,这一次却似乎总也买不完。而且与以往越买越贵的趋势不同,价格也一直波澜不惊。这引起了文博部门的警觉。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出来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所谓的北魏陶俑,其实是河南省孟津县一帮农民的仿作,其中一部分即来自南石山村。

周边政府机构

朝阳镇南石山村厝退壹役鲍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G310(连共线)

周边村庄

南石山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