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袋镇

常袋镇 常袋乡 常袋镇乡镇简介 常袋镇地理气候 常袋镇行政辖区 常袋镇辖区代码 常袋镇历史沿革 常袋镇产业结构 常袋镇特色产业 常袋镇城镇建设 常袋镇农业建设 常袋镇公路建设 常袋镇水利建设 常袋镇学校建设 常袋镇电力通讯建设 常袋镇文化卫生建设 常袋镇党建工作 常袋镇模范村庄 常袋镇招商引资 常袋镇旅游开发 常袋镇交通提示


常袋镇位于 孟津县西南部,北依黄河 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南临古都 洛阳, 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 洛阳机场紧临乡境, 连霍高速公路由镇区南境穿过,洛阳北部交通干线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是八方宾朋投资兴业的黄金热土。常袋镇南与 麻屯镇毗邻,北和城关镇、 小浪底镇相连,东接 朝阳镇,西与 横水镇及 新安县接壤。小浪底专用线沿线有 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众多工厂企业,常袋红提葡萄远近闻名。全镇辖1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28176人(2017),总面积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 常袋乡撤乡建镇,更名为现在的常袋镇。常袋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位于孟津县西南部,北依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南临古都洛阳。全镇下辖19个 行政村,45个 自然村,28176人(2017),总面积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常袋乡撤乡建镇,...

详情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所有镇乡结合区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介绍

常袋镇位于 孟津县西南部,北依黄河 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南临古都 洛阳, 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 洛阳机场紧临乡境, 连霍高速公路由镇区南境穿过,洛阳北部交通干线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是八方宾朋投资兴业的黄金热土。常袋镇南与 麻屯镇毗邻,北和城关镇、 小浪底镇相连,东接 朝阳镇,西与 横水镇及 新安县接壤。小浪底专用线沿线有 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众多工厂企业,常袋红提葡萄远近闻名。全镇辖19个行政村,45个自然村,28176人(2017),总面积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 常袋乡撤乡建镇,更名为现在的常袋镇。

常袋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位于孟津县西南部,北依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南临古都洛阳。全镇下辖19个 行政村,45个 自然村,28176人(2017),总面积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常袋乡撤乡建镇,正式更名常袋镇。南与麻屯镇毗邻,北和城关镇、小浪底镇相连,东接朝阳镇,西与横水镇及新安县接壤。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常袋镇 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沿线有空港产业集聚区工厂企业,洛阳北部交通干线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过,南有连霍高速公路穿过,洛阳机场紧临乡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是八方宾朋投资兴业的黄金热土。

如今下辖19个村委会: 常袋村、 东小梵村、 潘庄村、 西小梵村、 酒流凹村、 姚凹村、 马岭村、 石碑凹村、 赵沟村、 英古村、 拐坪村、 杨沟村、 土门沟村、 半坡村、 武家湾村、 小崔沟村、 赵凹村、 东地村、 常平村。乡镇企业以从事商贸、建材、机械、轻工等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烟叶,盛产苹果,饲养黄牛、猪、羊。

近年来,常袋镇强力实施“工业强镇”、“特色农业富民”和“科教兴镇”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生态观光园、沿小浪底专用线工业走廊和城镇商贸服务区为主的综合经济示范区。倾力打造工业主导型、政府服务型、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经济强镇。

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现有企业达到75家,工业园区已逐步形成以机械、铸造、化工、电子、耐火材料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红提种植、奶牛养殖、烟叶生产、大粒 樱桃种植四项重点产业初具规模。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三纵三横”城镇框架,新增城镇人口4000余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力明显增强,2008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4.4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收入1381万元,同比增长18%;完成工商税收2150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农民纯收入3990元。

常袋镇地处豫西 邙山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属 亚热带和 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显,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气温13.7℃,1月最冷,平均为-0.5℃,7月最热平均为26.2℃。平均降水量为650.2毫米。

常袋、东小梵、潘庄、西小梵、酒流凹、姚凹、 马岭、 石碑凹、赵沟、英古、拐坪、 杨沟、土门沟、半坡、 武家湾、小崔沟、赵凹、东地、 常平19个行政村。

410322201:~200常袋村 ~201东小梵村 ~202潘庄村 ~203西小梵村 ~204酒流凹村 ~205姚凹村 ~206马岭村 ~207石碑凹村 ~208赵沟村 ~209英古村 ~210拐坪村 ~211杨沟村 ~212土门沟村 ~213半坡村~214武家湾村 ~215小崔沟村 ~216赵凹村 ~217东地村 ~218常平村

常袋镇建国前隶属 洛阳县。1955年11月随洛阳县一区(麻屯区)划归孟津县。1962年建立常袋人民公社,1984年体改时变为常袋乡。2011年4月8日,常袋乡撤乡建镇,正式更名常袋镇。

常袋镇地处丘陵,土壤瘠薄,分为黄壤土、红黏土加燎礓及黑卤土三个类型。其中黄壤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0%,红黏土约占50%。农作物以小麦、玉谷、豆类、谷子、红薯为主。建国前,小麦亩产100斤左右,建国后小麦产量逐年增长,1984年夏粮总产1216万斤,平均亩产436斤。1985年春夏干旱,夏粮总产量仍达1550.7万斤,亩产442斤。

1980年以后,烟叶成为全镇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比较显著。1985年种烟4034亩,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62%,亩产263斤,总产105.9万斤,产值约120万元。

1985年全乡农业机械总动力7048.4马力。机耕面积8334亩,占播种面积15.3%。机收面积150亩,占播种面积0.3%。农村用电量42万度。化肥施用量443万斤,氮肥占64%。

1979年以来,养殖业发展迅速,全乡大牲畜以牛为主。1985年大牲畜存栏数为3842头,其中牛3111头,占大牲畜总数的81%,母牛1316头,占牛总数的42.3%。当年生仔畜461头。1985年,肉类产量43.4万斤,奶类产量100万斤,禽蛋产量39万斤。

常袋镇林木缺少,1984年造林120亩,零星植树14.3万株,育苗730.5亩;1985年植树12.6万株,育苗900亩。有果园1536亩。

常袋镇水源缺乏。1970年以前,大部分村的人畜用水靠水井供应。全乡仅龙王、赵沟、英古等村临近麻屯乡柏树沟水库的百余亩农田能够灌溉。自1971年起,开始水利建设,当年打机井22眼,修建提水站6处,水库1座,自流渠2条,可灌溉面积835亩。1975——1980年的5年间,修建蓄水池3个,打机井42眼。建小型提水站11处,灌溉面积增加到4280亩。至1985年,全乡有机电井68眼,其中配套61眼;机电灌站29处(均已配套),灌溉面积10597亩,占耕地面积25.8%。

乡镇企业于1969年创办后,历经曲折,到1985年已发展到12个,从业人员141名。其中彩色印刷厂、煤矿设备厂的年产值分别达到18万元、20万元,村办企业12家,从业人数374名;联办企业53家,从业人数667名;个体企业753家,从业人数2649名。

建国前,常袋村仅有两家小杂货铺,1家小药铺,2家简易饭铺。建国后,陆续建立起常袋供销社和马岭、石碑凹、潘庄、武家湾4个代销点。1969年社会零售额72万元,利润2.9万元;1979年150万元,利润0.4万元;1985年212万元,利润3.8万元。1981年后,个体商户遍布各村。

1985年常袋村已成为一个中心集镇,除乡供销社所属的饮食、收购、日用百货、化工电器、生产生活资料等9个门市部外,各种形式的联办、个体工商户经营的门市、摊点共18家。每月3会(逢8为会期),每会成交额平均80余万元。拐坪村有生产经营眼镜的传统,1983年后成为生产经营眼镜的专业村。全村有90余户(占总户数40%),140余人经营,年收入约3万余元。所生产的产品远销山西、陕西、甘肃、深圳、温州、广州等省市。

建国前,常袋仅有一条洛阳至横水可行牛车的土面路过境,全长8公里。1958年扩宽路基,1982年柏油铺面。长华至常袋公路(石子路面),1982年修通,乡境内长6公里。1983年修建乡村公路30余公里。

民国初期,常袋地区仅有几个私塾、初小。民国初年,常袋乔作栋等筹资创办常袋高等小学校和女子学校,1940年乔作栋等人筹资建立达德中学。1945年更名常袋公正中学。建国后,1962年常袋公社建立,全公社设高小3所,其中常袋高小附设初中2班。1969年成立社办高中1所,小学戴帽初中12班。1982年以后,高中撤销中学并点。至1985年,全乡有小学19所,初中6所。

常袋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石碑凹符家沟符永安家的唢呐吹奏艺术,自清至1985年已传五世,技艺精湛,传人甚众,被誉为“唢呐世家”。常袋村的业余剧社创办于1928年,赵凹、英古、马岭、潘庄、杨沟村业余剧团也相继成立。其它民间社火,或一村独办,或数村联合,遍及大小村庄。其中以半坡村的高跷、旱船,赵凹村、石碑凹的排鼓,酒流凹的狮子声誉最高。每逢春节、元宵节演出。1968年乡建立了广播放大站。各村设广播室。全乡有放大机1台,扩大机25台,大喇叭40只,户用小喇叭3480只。1981年后收音机、录音机逐年增多,1984年达到4184部。1978年乡建立文化站。1984年,投资30万元,建成一座砖木结构的影剧院,面积1350平方米,座位1275个。

民国年间,常袋集市上设有益寿堂、德聚堂、祥生堂三家中药铺。建国初期,陈景春、杨聚等在常袋村开设联合诊所,有中医2人,西医1人,司药1人。1954年诊所开始分设中西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1962年成立公社卫生院,至1985年有医务人员17人,床位16张,心电图机一部,电动吸引器2部。1982年全乡持有行医许可证的医生35名,分散于各村卫生室,每村均配有一名妇幼保健员和防疫员。

1976年乡计划生育领导机构成立。1985年已婚育龄妇女节育率为81.39%,出生132人,计划生育率为91.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1‰(死亡182)。1983年获河南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称号。

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1958年建常袋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1.7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常袋、东小梵、潘庄、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马岭、赵沟、英古、杨沟、土门沟、半坡、武家湾、小崔沟、石碑凹、赵凹、拐坪17个行政村,后增加东地、常平两个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村。2011年4月8日,常袋乡撤乡建镇,正式更名常袋镇。

常袋镇强力实施“工业强镇”、“特色农业富民”和“科教兴镇”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生态观光园、沿小浪底专用线工业走廊和城镇商贸服务区为主的综合经济示范区。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截至2009年,有企业达到50余家,工业园区已逐步形成以机械、铸造、化工、电子、耐火材料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红提种植、奶牛养殖、烟叶生产、生态林建设四项重点产业初具规模。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三纵三横”城镇框架,新增城镇人口4000余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力明显增强,2006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2亿元,较上年增长53.8%;完成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900万元,较上年增长145.5%;完成财政收入720万元,较上年增长57.4%;完成工商税收1483万元,较上年增长19.8%。

常袋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围绕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积极培育支柱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于少成是常袋镇半坡村村民,几年前,乡村斥资二十余万元修通了连接村里和外界的道路,并在道路两边规划了葡萄种植观光园。看到这,于少成一下子承包了80亩土地,搞起了葡萄种植。

葡萄种植户于少成:借助这新农村建设,道路通了,村容村貌也好了,葡萄是观光农业,效益也不赖,游客也不少,销售上各方面都不错。

常袋镇组织各村党员、特色农业种植户20多人到西小梵村学习大棚草莓的栽培技术和先进经验。这是常袋镇立足低于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缩影。常袋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经济作物种植力度,引进美国红提、乌克兰大樱桃、爱宕梨,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产业化发展。常袋镇组织各组党员和种植户进行观摩学习的同时,还组织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为发展大棚草莓农户提供资金扶持。

在常袋镇,像于少成这样的种植大户有300多家,这些农户在相关部门政策、资金和信息的扶持下,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种植。已形成了葡萄、草莓、桃子、温棚蔬菜等四大产业基地,年实现综合效益830余万元,农民户均增收2100多元。

常袋红提采摘节胜利开幕常袋红提园区涉及半坡、武家湾、小崔沟及麻屯镇后楼村四个村。1999年引种美国红提300亩,亩产红提1500公斤,市价16元/公斤。由于经济效益良好,吸引洛阳红提生态园有限公司、孟津金田红提观光公司等10余家龙头企业进区发展,使园区面积扩大到1500亩,全乡2500亩。2003年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被市科协授予十佳科普示范基地,2004年 河南科技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在该园区挂牌,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党员远程电化教育示范点。

为了让丰收的红提葡萄卖出好价钱,该乡组织的红提葡萄采摘节,让广大市民走进园区,一边自己动手摘葡萄,一边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既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又为农民增收添了新办法。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三纵三横”城镇框架,新增城镇人口4000余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2008年经过合理选址,科学论证,严格施工,建成大容量垃圾填埋场20个,可吞吐垃圾10000立方米,使用年限30年,并对常袋村、常平村、半坡村、武家湾等按新农村标准修建下水道等排水设施。

目前,按照孟津县委县政府部署确定的2012年新型社区建设试点项目,现在全镇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常袋镇中心社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色农业富民”稳步推进。已经形成以“红提种植、奶牛养殖、烟叶生产、大粒樱桃种植”为特色重点产业体系。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0元。

近几年,常袋镇以“三个千亩”工程为龙头全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常袋镇坚持把林业生态建设与镇区绿化、土地流转和现代观光农业开发相结合,强力实施“三个千亩”工程。

一是林业生产与镇区周边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在翠湾果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千亩环保花卉苗木林,绿化荒山荒坡的同时,美化镇区环境。

二是林业生产与土地流转相结合。在马岭村集中流转土地1000余亩,采取有偿出让承包的办法,将土地承包给1家实力雄厚的农业开发公司种植特色水果。目前,全镇已有3家公司前来投资休闲观光农业。

三是林业生产与休闲旅游开发相结合,在赵沟村规划建设千亩园工程,以种植薄皮核桃、软籽石榴等高档水果为重点,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土地流转工作已经结束,开发公司已种植软籽石榴300余亩,薄皮核桃200余亩。在建设好“三个千亩”工程的同时,常袋镇还将在小崔沟、赵凹、石碑凹村种植优质花椒1000亩。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常袋镇已完成100公里的村道及生产道绿化、2000亩的小杂果经济林种植。

目前,常袋镇已完成总栽植面积5500亩,在全镇真正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

新修高质量水泥路连接19个行政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0公里,道路硬化率100﹪。已形成村村相通,组组相连,户户相串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工程2012年3月全面启动,这项全市旅游重点工程预计在2012年10月前将竣工投入使用。改造是对现有水泥路面进行破除,重新铺设路基后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同时将对现有路面进行加宽,改造后路面宽度将达到11米,道路设计时速仍为每小时60公里。为提高道路通行舒适度,还将增设两侧绿化景观。郊野路段两侧列植杨树、红叶石楠、棣棠等长势强健、易于管理、色彩鲜艳的树种;过村路段两侧列植高大挺拔的雪松并配以成片种植的红叶碧桃、海桐球、金叶女贞、小叶女贞等花灌木。绿化带宽度3米至5米,形成串珠景观,在过村路段还将设置观景平台,绿化带和道路之间将设置防护栏,以保障周边村民安全。同时,为美化周边环境,两侧边沟也将增加盖板。

自来水入户率已达100%,修建20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19个村12000口人、5123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铺设地埋管道20000米,灌溉用水率达84.6﹪。常袋乡境内绿树成茵、四季常青,全乡森林覆盖面积达到75%。

投资2.3亿元,设计工期3年的“ 引黄入洛”工程也于2010年3月中旬全线开工建设,工程隧洞由常袋镇中部穿过。

总投入1000万元,新建常袋镇中心中学(即 常袋中学)和姚凹中学分校2所及4所村级中心小学,建筑总面积48000平方米。全镇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学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实现了户户通电和组组通电话,移动、联通基站9个,覆盖全镇,电话装机容量达5000部,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变电站设备3台套,配变电容量1500千伏安。

全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19个,文化广场、健身器材设施完善,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全镇98.9%居民有电视,有线电视入户达到82%,电视覆盖率达100%。全镇有卫生院1所,新建门诊楼1座,医护人员30名,病床50张,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9个,实现了“一村一所”的目标,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常袋镇为了进一步增强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的效果,真正形成“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孟津县常袋乡紧紧围绕“五个结合”,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远程教育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的服务性。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是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乡党委把远程教育培训这种新的形式、新的载体运用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与“党员先进性教育”、“双培双带”等活动有机结合,坚持“虚”功“实”做,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各项载体的内涵,通过强化远程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各部门在远程教育建设中的作用和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开展“利用远教抓基地,抓好基地促经济”宣传活动,真正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助推器”。

二、党员教育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的广泛性。乡党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这个教学平台,摸索支部引导党员学、党员带领群众学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突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这个重点,经常性地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对农民群众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农业适用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在已建成的7个站点上,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共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科技示范户等培训40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到1200多人(次)。

三、“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的针对性。在“规定动作”上,乡党委先后制定下发远程教育实施方案和远程教育培训3年规划等文件,要求每个农村党支部每月至少安排1-2次远程教育,每次收看完远程教育节目内容后,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座谈讨论,并要求写出心得体会,以加深理解和认识。同时,认真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先让党员带头收看,带头应用,并组织党员示范户和群众结成帮带对子和学习小组,指导群众搞好教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点带面,增强学习效果。

四、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相结合,增强远程教育的实效性。各远程教育站点围绕“发挥作用、注重实效”目的,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生产实践中来,充分发挥近几年全乡建立的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000亩红提种植基地、200头奶牛养殖基地、1000亩大力樱桃等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邀请县农业局、林业局专家和乡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党员能人、乡土人才现场指导,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致富技术和本领,促进全乡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乡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到示范基地培训5场次,培训党员群众200多人(次)。同时,各支部还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下载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定期向农民发布,指导农民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生产,从而减少农民生产风险,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农民收入,真正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常平村位于常袋镇东部,全村100余户,500余人,耕地570亩,属小浪底工程移民村。2001年移民搬迁至常袋镇,因位于常平公路沿线而得名。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经济社会事业均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中心小学一栋,辐射东小梵、拐坪等村;建成村委会办公楼一栋。村内主次干道均实现硬化、绿化、亮化。2007年大力发展生猪养殖、200亩烟叶种植、100亩板蓝根和大粒樱桃种植,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余元。规划整治1860平方米休闲广场1个、铺设彩砖3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1200余棵,沿村庄安装铁栅栏680余米。新建村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11间,安装健身器材8件,粉刷墙壁6200平方,硬化村庄路口8处,新建沼气池54座。规划建设养殖小区1处,建成养猪大棚9个,存栏生猪1200余头。

常袋镇加快小城镇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使常袋镇成为一片投资热土。该镇从外部引进资金3亿多元,新上企业30多家,乡税收连续两年实现翻番,被市委副书记李兴太称为“常袋现象”。

2002年以前,常袋镇还是孟津县经济发展水平最差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陈旧,没有一条平整的道路,没有一栋像样的建筑。2002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抓住全市小城镇建设机遇,投资1700万元新建镇区31项重点工程和100余户住宅工程,城镇面貌一新。与此同时,又投资1150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2000余亩的工业园区。

常袋镇以建成的小城镇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刚开始的半年里,不少客商对常袋的投资环境有顾虑。2002年下半年,当得知济源一企业有意在洛阳城市附近选址建厂的消息后,乡主要领导先后10余次登门洽谈,诚心终于感动“上帝”——这家企业的老总下决心把企业搬到了常袋工业园区。

两年多来,不少外地客商慕名前来建厂,有的还介绍其他企业到常袋投资兴业。洛阳硕朋化工设备厂本来已在某地工业园区预付了投资定金,但后来得知常袋的投资环境好时,毅然把企业建在常袋。

2008年,新引进1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资金2.5亿元,实现工商税收215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全镇企业数量达到65家,工业园区已逐步形成以机械、铸造、化工、电子、耐火材料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招商引资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兴乡战略迈出新步伐。2008年在现有限额以上企业的基础上,新培育限额以上企业4家,税收超百万元企业2家,税收超50万元以上企业4家,同时注重做好对隆华制冷、瑞仕曼立车制造等重点企业的服务,发挥它们的龙头作用,实现以诚招商,以商招商;投资80余万元,对小浪底专用线工业二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绿化,栽植绿化树木4万余棵,分别投资30余万元和50余万元,安装路灯100余盏,全面完成工业二区亮化工程,修缮排污管道1000余米,把工业园区纳入镇区统一管理,全天24小时保洁,保持工业园区绿化、亮化、美化、彩化、净化的效果,极大的提升了园区品位;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达到75家,包括洛阳隆华制冷集团、瑞士曼数控立车制造有限公司、洛阳方圆工业炉设计制造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企业。已逐步形成以机械制造、立车零部件、化工、电子、耐火材料等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

常袋镇南部的千亩红提葡萄远近闻名,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举办盛大的 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文物古迹有石碑凹村西北的 石守信及其后人 神道碑,石碑凹村南部的明清时期古寨和九龙神木台,拐坪村东的佛爷台,半坡村的冰月龙泉庵和娑罗窑遗址。此外,赵凹村等村也有多处庙宇。

在洛阳火车站广场西侧的公交站乘坐83路(洛阳站-常袋镇政府)公交车。附83路(洛阳站-常袋镇政府)公交信息:

途经站点:

1 洛阳站 19 飞机场
2 纱厂北路道南路口 20 飞行学校
3 纱厂路口北 21 卢村
4 纱厂路口西 22 刘楼
5 纱厂北路王城大道口东 23 麻屯南
6 陇海铁路立交桥南 24 麻屯
7 陇海铁路立交桥北 25 飞机场开发区
8 王城大道邙山渠北 26 航萧钢构
9 王城大道三一零国道口南 27 董村
10 王城大道三一零国道口北 28 半坡南
11 望朝岭 29 半坡村
12 邙山镇(王城大道机场路口南) 30 武家湾南
13 邙山镇政府 31 武家湾
14 国际牡丹园(机场路王城大道口) 32 双月路口北
15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33 常袋南
16 冢头 34 常白路口
17 冢头西 35 常袋镇政府
18 飞机场候机楼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06:30-19:00

终点站首末车时间:07:25-19:55

发车间隔:10-15分钟

票制:单一票制无人售票

全程票价(元):1.00

所属公司:公交二公司

是否空调车:否

根据常袋镇政府、沿途各村居民和多家企业要求,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市公交集团从2011年6月15日起恢复83路公交线到常袋镇政府。83路公交车自1978年开通,营运洛阳站至常袋镇政府线路;1993年,由于修建小浪底专用线改发至麻屯镇政府,83路公交车的路线也退出了常袋村村民的视野,这一别就18年之久。

火车站西的锦远汽车站里面,有“洛阳 - 常袋”、“洛阳 - 铁楼”(过路车)的中巴车。火车站东有个洛阳一运汽车站,那里有“洛阳 - 小浪底”(过路车)的班车,十五分钟一辆,票价三块。这些城乡公交都是招手停车,下车应提前提醒司机师傅。

周边派出所

常袋派出所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隆华大道268号
营业时间:08:30-12:00;14:30-18:00

周边政府机关

常袋镇人民政府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世纪大道99号
营业时间:08:30-12:00;14:30-18:00

孟津县常袋镇拐坪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

周边乡镇

常袋镇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

周边村庄

常袋村 地址:洛阳市孟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