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富山村
前富山村 前富山村历史文化 前富山村地理位置 前富山村社会事业 前富山村基层组织 前富山村地方特产 前富山村风景名胜 前富山村民间艺术
前富山村位于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西南部,距离伊川县城约17公里,距离葛寨镇约4公里,耕地面积3400亩,有830户约3800口人。北邻后富山村、东接南坪村、寨西岭村;南于陡沟村毗邻、西于三王村接壤,位于伊河东岸高原之上,早些年因缺水饱受伊河西岸人歧视;因地势高,可南望九皋山,北窥伊川县,颇具白鹿原,塬上风貌。前富山村得名源于村南的富家山。此山大有来头,与北宋名相富弼有关。富弼是洛阳人,历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为三朝元老。他少年笃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被誉为“洛阳才子”,被范仲淹誉为“王佐之才”,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等同朝共事,被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看重,纳为女婿。富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虽官居宰相,但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他曾两度出使契丹,巧妙化解宋辽紧张关系,使得双方十年不见战事,被天下人称赞。富弼至80岁逝...
详情前富山村位于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西南部,距离伊川县城约17公里,距离葛寨镇约4公里,耕地面积3400亩,有830户约3800口人。北邻后富山村、东接南坪村、寨西岭村;南于陡沟村毗邻、西于三王村接壤,位于伊河东岸高原之上,早些年因缺水饱受伊河西岸人歧视;因地势高,可南望九皋山,北窥伊川县,颇具白鹿原,塬上风貌。
前富山村得名源于村南的富家山。此山大有来头,与北宋名相富弼有关。
富弼是洛阳人,历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为三朝元老。他少年笃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被誉为“洛阳才子”,被范仲淹誉为“王佐之才”,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文彦博等同朝共事,被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看重,纳为女婿。
富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虽官居宰相,但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他曾两度出使契丹,巧妙化解宋辽紧张关系,使得双方十年不见战事,被天下人称赞。富弼至80岁逝世,葬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的史家屯,近年其墓葬被发现。
相传北宋时期,富弼的一位亲戚就住在今前富山村附近,富弼常来探望。一次,他站在伊河边张望,见村南一段丘陵地势较高,称其为山,当地人便纷纷附和其为“富家山”。而山脚下的两个村子,离山较近的称为前富山村,稍远的称为后富山村。
村里的老人说,后来富家人迁至别处,至清末村里已无富姓人居住。不过村北仍留有富家老坟,20世纪60年代,还有富家后人前来上坟,后因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设施,现已毫无踪迹。
目前村里主要有三大姓氏,分别是赵、乔、张,据记载先后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年间前后迁到此处居住。村北有两块地,被村民们称为“西花园”、“马场”,分别有百十亩,据说因曾是富家人生活的遗址所在而得名。
前富山村位于洛阳市伊川县葛寨镇西南部,距离伊川县城约17公里, 合并图册 (2张) 距离葛寨镇约4公里,耕地面积3400亩,有830户约3800口人。北邻后富山村、东接南坪村、寨西岭村;南于陡沟村毗邻、西于三王村接壤,位于伊河东岸高塬之上,当地地势类似于西北的塬上。因地势高,可南望九皋山,北窥伊川县。
前富山村塬上地形地貌 (6张) 前富山村地势高于周围几个村子,类似于西北的塬上。西北部是伊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伊河盆地,平均落差在150米,沿途三王村、吕寨村、杨楼村、双头寨村、双头村。东北部是类似于丘陵的沟壑,成地势渐低趋势,分布着葛寨村、烟涧村、黄楝树村、南坪村、寨西岭村。南部则是九皋山和天门山形成的河流冲刷的峡谷,依次分布着沙园村、南王庄村、柴庄村、大王庙村、燕王城寨。塬上则分布着前富山村和后富山村。
前富山村因地势较高,水资源紧缺,也导致其他地方的人歧视,特别是鸣皋、平等等地势较低的河西地区。前富山村虽处于高地,村内地势则是沿着凹地而发展,位于村东的水库则将凹地的水进行蓄积。听老年人说原来村里还有溪流,后因环境变化,水位下降较大,河流也不复存在了。村东的水库常年有水,风景秀丽,是周边有名的垂钓胜地!
水库美景 (4张)
前富山村地处丘陵,干旱缺水,以旱作物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薯、旱地稻谷等。该区耕地地块大,平地多,坡度缓,土质良好,土层深厚,光照充足,降水偏少,是种植红薯的优质土地。粮食作物以两年三熟为主,复种指数为160%左右。1973年陆浑灌区总干渠修通之后,村里修了提灌站,于当年十月动工,一鼓作气架设了1670米渡槽,凿拱了3800米暗洞,挖砌了1万米农渠,利用凿隧洞留下的几眼竖井建成了一座配套齐全的电力提灌站,于1974年7月开灌浇地。至此,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前富山村也摆脱了“旱地圪垯”的称号。
新时期农民,在政策指引下,开始规模种植烟叶、优质红薯等,大大提高了亩产。
由于前富山村坐落于偏僻的丘陵地带,交通闭塞,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水酒公路(也就是目前的白梁线)从村内穿过,现在已经硬化为水泥路。在2005年上级政府“村村通”政策的扶持下,村两委克服困难将村东与西岭村的、南与黄岭村的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面,进一步的促进前富山村的经济发展。
新时期,目前正在筹建的“ 三洋铁路”,也将在前富山村设立货运站,且架设前富山大桥。 三洋铁路经过前富山村,有利于带动县域南部经济的发展,为该县打开了一条便捷出海通道,使该县经济对接沿海发达城市,快速驶上发展快车道。另因白梁线从村中经过,逢年过节易造成局部的拥堵,正在建设中的S319夏宜线将从村西边下穿“三洋铁路”而过,此举可大大促进前富山村的经济发展和交通出行。
建国初期、前富山村在上级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成立小学一所,70年代开始增设初中班,现在已发展成为从小学到初中的系统教育学校。全校设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18个班,包括临近7个村共900余人,学校原有两栋教学楼,后期经扩建教学楼及办公辅助设施齐全。教室面积3000余平方米,教职工45人。2005年中招被县一高正式录取学生10名。在葛寨乡六所初中名列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先是成立了农会及与他村合并的乡级组织,后又成立了高级社,1955年成立了村党支部,1958年成立了村党支部,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改革开放后又更名为村委会,历任村支部书记及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更迭任职情况如下:(部分缺失人员及任职时间缺失)
前富山村的红薯及红薯粉条是远近闻名的特产,这得益于当地的土地, 粉条加工过程 (11张) 这片土地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红薯。在上文提灌站开通之前,当地小面亩产极低,依靠耐旱的红薯当主食,当地流传“红薯饭,红薯馍,离开红薯甭想活,现在一年到头吃白馍,吃顿红薯面条算是改善生活”。正是这样的经历使得村里家家是种红薯能手,同时,红薯粉条加工业成为前富山村的的支柱产业。该村也成立了相应的公司,注册了品牌,粉条流向全国市场。
拼搏了19年,陆浑灌区的东干渠凿通了。
它像条行云布雨的“龙”,载着伊河水,起飞于伏牛山的外方山,落注于中岳嵩山的脚下,蜿蜒200余公里,输水灌溉,使嵩县、伊川、汝阳、临汝、偃师、巩县等六县市的万亩旱地变水田。
人们称它是豫西的“人造天河”。
陆浑灌区,源于嵩县境内伊河上的陆浑水库。
正值小麦黄熟季节,从水库出发,沿着盘绕九皋山腰的总干渠东北行,跨八大河,跃柴庄沟,约15公里,一黄褐色山岭横挡去路,渠便钻入隧洞穿山而过了。
这道岭,名前富山。这座洞,名前富山隧洞。洞长2217米,是当年由偃师、临汝二县开凿的。本来,它的使命是为下游输水,想不到凿洞留下的几眼竖井,竟成了山上居民的幸福源泉。
原以为,这儿不过是个小山包,登高一望,山顶上是块十里旱塬,座落着前富山、后富山、陡沟、南坪几个小山村。此时,塬上的小麦收过,套种的玉米和瓜蔓又涂抹了新绿。
位于前富山村西“滴水沟”底可看到富山隧洞的入口,气势宏伟,洞口两边题“愚公移山;改造中国”,走进还能听到隧洞内的轰鸣声。富山隧洞是目前陆浑灌区隧洞中最长的一个,位于总干渠上,长度2150;形式为城门洞形式;设计流量 ,洞身宽5.5,高6.1;衬砌厚度,拱0.5—0.9,墙0.6—0.8,底0.4—0.6;开工时间70年2月,竣工时间73年;施工单位:偃师汝阳民兵团;比降1:1500。这在当时算是比较大的工程,目前仍具有使用价值,灌溉着塬上的土地,同时也具有研究价值。
和陆浑干渠匹配的是村西横卧的渡槽,如一条巨龙灌溉着塬上的土地。 渡槽景色 (14张)
1973年陆浑灌区总干渠修通了。饱受缺水之苦的富山人,看见伊水穿山流,眼都红了:咱就不能想个法儿让水上山?党支部一说修提灌站,上至80老人,下至几岁玩童,一齐下手,当年十月动工,一鼓作气架设了1670米渡槽,凿拱了3800米暗洞,挖砌了1万米农渠,利用凿隧洞留下的几眼竖井建成了一座配套齐全的电力提灌站,于1974年7月开灌浇地。
千年旱塬有水了,富山换上了新容颜!
开灌前,粮食单产三四百斤,现在千斤以上;
开灌前,红薯饭,红薯馍,离开红薯甭想活,现在一年到头吃白馍,吃顿红薯面条算是改善生活;
开灌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房不派头,向时新的楼房发展。
这是人们对东干渠、提灌站、渡槽等水利设施的赞美!
前富山村在解放前又个民间戏班,经常到临近的村庄及县区演出,后来甚至到200里外的地方演出,上世纪50年代也获得过奖,因此该村的铜器表演是远近闻名的。
周边行政单位
葛寨镇山后香村富沤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X026(白梁线)
周边
伊川县葛寨镇前富山村退坤役忘鲤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周边生活服务
天猫优品服务站(前富山村店)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X026(白梁线)
营业时间:08:00-11:20,12:40-17:00,19:00-21:00
周边村庄
前富山村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
富留店村
地址:洛阳市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