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区

石龙区 石龙 石龙区历史沿革 石龙区行政区划 石龙区地理环境 石龙区自然资源 石龙区人口 石龙区经济 石龙区交通通讯 石龙区社会事业 石龙区风景名胜 石龙区文化民俗


石龙区,隶属于河南省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部,辖4个街道,2013年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属浅山丘陵区。大体为西北东南向岗地,主要河流石龙区贯穿全境。属 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35.9毫米。2011年石龙区完成生产总值139.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石龙区风景名胜有 娘娘山、青草岭,祖师庙岭等。夏、商时代属 豫州,东周属 王畿之地。春秋时,为 戎蛮子国。战国 石龙区 (13张) 前期属郑,公元前375年郑灭,境区先属韩,后属魏。魏灭后,属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梁县,境区属 梁县,归 三川郡。汉、晋属梁县,...

详情

石龙区地名网_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资料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介绍

石龙区,隶属于河南省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部,辖4个街道,2013年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属浅山丘陵区。大体为西北东南向岗地,主要河流石龙区贯穿全境。属 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35.9毫米。

2011年石龙区完成生产总值139.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

石龙区风景名胜有 娘娘山、青草岭,祖师庙岭等。

夏、商时代属 豫州,东周属 王畿之地。春秋时,为 戎蛮子国。战国 石龙区 (13张) 前期属郑,公元前375年郑灭,境区先属韩,后属魏。魏灭后,属秦。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梁县,境区属 梁县,归 三川郡。

汉、晋属梁县,归 河南郡。

南北朝时,梁县先后属 汝原县、治城县。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治城县改为承休县,属承休县。

唐 贞观初改承休县为梁县,属 梁县。

宋、金、 元时期属汝州 梁县。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属 汝州永宁乡。

清中期,属 汝州丁屯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宝丰县商酒务区。

民国三十六年(1936年),属 鲁山县瓦屋区。

1957年撤区并乡,属大营中心乡。

1960年,石龙区属 平顶山市。

1973年3月,西区建制撤消。“五七”公社归平顶山市郊区管辖,境区4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韩梁街道办事处,归平顶山市新华区管辖。

1997年,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属平顶山市至今。

石龙区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名城平顶 山的西部,地处东经112°50′,北纬33°53′37″之间,周边与 鲁山、 宝丰接壤。韩梁煤田腹地,总面积为37.9平方公里。

石龙区属浅山丘陵区,境内西部有娘娘山、青草岭,中部有黑鱼山,北部有祖师庙岭,呈“川”字形分布。最高峰娘娘山海拔528.4米,娘娘山以东地势明显降低,大体为西北-东南向岗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均系基岩残岗地貌,风化基岩裸露,呈近似对称分布。岗宽500~100米横贯全境,海拔200~295米,相对高差15~50米,两侧平缓坡降为1%~6%。

石龙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35.9毫米。

石龙区河流均属 淮河水系。年均径流量1685万立方米。

石龙河:辖区最大河流。上游河水由西至东山泉出幽谷,在石龙区境内宽20~30米,长约10公里。

黑鱼河:发源于段岭北坡,经段岭、南顾庄、捞饭店至竹茂村注入石龙河。流域内捞饭店村建有小型水库1座。

应河:源于赵岭村,经鲁山县梁洼镇、宝丰县马街至薛庄南原滍阳(古应国国都)处注入沙河。

夏庄河:源于侯岭村,河流呈西北东南走向,石龙区境内长5公里。

到2013年,石龙区内已探明各类矿产12种,原煤储量3.3亿吨,含煤面积2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3.9%,已探明的煤炭储量1.5亿吨,是平顶山市三大煤田之一。石灰石储量2.5亿吨,占平顶山市储量的二分之一,花岗岩储量达3200万吨, 玄武岩4000万吨,黏土矿6000万吨。

石龙区形成了以龙丰庄园、二道岭核桃采摘园区、狼洞沟石榴园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点线相连的8大种植园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7.5%,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2.2%,通道绿化率达98.1%

到2000年,石龙区总人口53499人。其中,男性人口31174人,女性人口22325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39.64:100。户籍人口58557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0.59%,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46.38%。总人口中,城镇人口23870人,乡村人口为29629人。

2013年,石龙区总人口数为5.6万人。

2008年,石龙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67571万元,同比2007年增长19.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283万元,比2007年增长4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349万元,比2007年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32元,比200年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84元,比2007年增长18.7%。

2009年,石龙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80966万元,同比2008年增长1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86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完成65000万元,同比2008年增长2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28862万元,同比2008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46元,同比2008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8元,同比2008年增长9%。

2009年石龙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3亿元,比2008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35.3亿元,林业产值10.1亿元,牧业产值14.1亿元,渔业产值0.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8亿元,比2008年分别增长3.1%、5.0%、5.8 %、6.3%、6.2%。

2009年石龙区粮食总产量20.1万吨。夏粮99.05万吨,秋粮102.02万吨。棉花产量175吨,油料总产量16.0万吨,蔬菜瓜果类总产量26.9万吨,烟叶总产量3.9万吨,同比2008年增长17.4%。

2009年石龙区肉类总产量4.2万吨,比2008年增长3.0%,其中猪肉产量26.3万吨,禽蛋产量15.2万吨,奶类总产量23.2万吨。

2009年石龙区工业完成总产值103.3亿元,比2008年增长6.3%。完成工业增加值85.8亿元,比2009年增长6.2%。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1亿元,集体工业企业增加值1.2亿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3亿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1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6.8%。

2009年石龙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1.4亿元,比2008年增长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亿元,比2008年增长4.5%。

2002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7亿元,人均储蓄额为4500元。

2009年石龙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9亿元,比2008年增长14.0%。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8.3亿元, 同比2008年增长13.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6亿元,同比2008年年增长14.9%。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6亿元,比2008年增长14.6%。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2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7.2%。

2009年石龙区完成进出口总值470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7.0%,其中出口总值314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28.5%,进口总值117万美元。

2009年石龙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7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5.0%。其中国内游客20万人次,增长15.0%;入境游客2.7万人次,增长10.0%。国内旅游收入7.7亿元,比2008年增长16.0%。

石龙区有韩梁铁路和焦枝铁路,207国道。有韩梁路、 李高路、 人民路、 宝石路、 环湖路等已初步形成的三纵三横的城市交通网络。通讯设施完善,电话装机容量达到5000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宝山路延伸、刘庄大桥建设和人民路二期等工程。

截至2013年石龙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区直初中2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3所。在校生583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39人,初中在校生1005人,小学在校生3215人,幼儿园幼儿562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升学率分别为93.4%、85.9%。

截至2013年,石龙区拥有各类专业文艺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4.4万册。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波广播发射台1座,电视台1座。有专业档案馆3个,机关企事业立档单位13个。

截至2013年,石龙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4个,卫生技术人员267人,其中执业医师58人,注册护士295人,村卫生室91个。

截至2013年,石龙区已有3.1万名职工和1.7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4万名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统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总人数为12.5万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6.1万人,居民5.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7万人,领取待遇人数2万人。

截至2013年,石龙区社会福利收养单位12个,床位数1358张,收养人数965人。享受城镇居民低保人数1.2万人,保障总额25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万人,保障总额265万元。

简介 图片
娘娘山长2公里,宽1.5公里,北连锯齿岭,南接青草岭,最高点有三县区界碑,海拔528.4米,是境区最高峰。。山顶有娘娘庙,供奉着皇后苏云装的塑像。当地居民为缅怀苏云装,遂改青石岭为娘娘山,并在山顶建庙为祠。
青草岭又名青条岭、青岭、青石岭。山势陡峭,北起娘娘山,南至泉坡原,长11.8公里,宽1.8公里,最高点海拔470米。
祖师庙岭在石龙区北部,又称火龙岗,最高点海拔255米。原有明代建筑祖师庙坐落在最高处。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