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镇
龙港镇 阳新龙港 黄石市龙港镇 龙港镇建置沿革 龙港镇行政区划 龙港镇地理环境 龙港镇自然资源 龙港镇人口民族 龙港镇经济 龙港镇社会事业 龙港镇历史文化 龙港镇景点 龙港镇著名人物
龙港镇隶属湖北省 阳新县,地处 鄂 赣边界,南依 幕阜山脉,北濒 富水上游,南与与 通山县、江西 武宁县、 瑞昌市接壤。中心位置东经114°53′,北纬29°33′,地势南高北低,面积264.38平方千米(2017年),拥有山场20万亩,耕地5万亩,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0027人(2017年),为阳新第一大镇。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2002年成为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2008年,被列为中国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镇内主要景点有 红军街、 莲花禅寺、凤栖洞以及 龙港革命旧址等。龙港镇形成于元末,明代称龙川市,晚清改龙港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龙燕区;1949年6月,为阳新县第五区;1951年10月,改为第八区;1956年1月,改称龙港区;1958年1...
详情龙港镇隶属湖北省 阳新县,地处 鄂 赣边界,南依 幕阜山脉,北濒 富水上游,南与与 通山县、江西 武宁县、 瑞昌市接壤。中心位置东经114°53′,北纬29°33′,地势南高北低,面积264.38平方千米(2017年),拥有山场20万亩,耕地5万亩,辖3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100027人(2017年),为阳新第一大镇。1997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2002年成为黄石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 。2008年,被列为中国全国第四批历史文化名镇。
镇内主要景点有 红军街、 莲花禅寺、凤栖洞以及 龙港革命旧址等。
龙港镇形成于元末,明代称龙川市,晚清改龙港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龙燕区;
1949年6月,为阳新县第五区;
1951年10月,改为第八区;
1956年1月,改称龙港区;
1958年12月,建立龙港人民公社;
1961年6月,复名龙港区;
1975年2月,撤消区建制,改设龙港、洋港和富水3个人民公社;
1984年2月,龙港、洋港、富水3个公社合并成立龙港区;
1985年12月,撤区划出洋港,名称龙港镇;
1987年9月,龙港镇分设龙港、富水两镇;
2001年3月,撤消富水镇建制,并入龙港镇。
龙港镇辖38个行政村(社区),主要有:飞跃社区、阳辛社区、石角村、阮家畈村、汪家垅村、车桥村、大桥铺村、田铺村、星潭村、渡口村、孔志村、梧塘村、马岭村、钟山村、河东村、龙港村、上泉村、坜上村、林上村、官庄村、朝阳村、门楼村、石丘村、大力村、大桥村、南山村、月台村、茶辽村、白岭村、黄桥村、高黄村、石下村、辛田村、郭家垅村、殊溪村、界首村、荻湖村、金坪村、飞跃村、阳辛村。
阳新县龙港镇
龙港镇位于阳新县城西南50公里,西南与通山县交界,南与江西省武宁县接壤,东与瑞昌市毗邻。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4°53′,北纬29°33′,与江西省武宁县泉口镇接壤;面积264.38平方千米(2017年),拥有山场20万亩,耕地5万亩。
龙港镇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属典型的 江南丘陵地貌。
龙港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1966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4.9℃(1969年2月1日),无霜期263天。年均日照时数1897.1时,日照率44%。年均降雨量1389.6mm。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减趋势,年均降雨日147个,夏季最多,4-7月平均降雨量739.9㎜,雨量多,强度大,常造成洪涝灾害。
江西的朝阳河和洋港桂花河汇集于龙港镇境内的龙港河经富河注入长江。
龙港镇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2014年,辖区已探明有 煤、 锰、铁、金、大理石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龙港境内水资源充沛。拥有湖北省第二大水库- 富水水库,富水电站年发电总量1.7亿千瓦时,可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人口
截至2017年,龙港镇总人口100027人(2017年) 。
民族
龙港镇绝大多数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为 回族。
2013年,龙港镇实现生产总值22.7亿元,财政总收入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亿元。
龙港镇耕地面积4.9万亩,山场面积35万亩,有林面积15万亩,仅楠竹面积就有8万亩。水面养殖面积1.5万亩,水产形成以鳜鱼、银鱼、清水鱼、南美白对虾为主的特色养殖业;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8亿元。粮食总产2.55万吨,油料总产0.44万吨,牲猪出栏5.3万头,禽出笼10万只,水产品450吨。2007年农村人平纯收入3200元。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玉米、花生、黄豆、油菜、蔬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盛产柑桔、茶叶等特产,以“龙潭蜜桔”“金竹云峰茶”闻名。龙港以生产粮、棉、油、麻、渔、畜禽竹木而著称。
截至2014年,全镇有民营工业企业469家,基本形成农机制造、五金工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煤炭采掘、农产品加工等支柱工业,年工业总产值17576万元。
龙港自古就是鄂赣两省四县商品集散地,商贸活跃,素有“小汉口”之称。龙港镇2007年有个体工商户3560家,年商品零售额4.1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6.2亿元,已成为鄂赣边界地区二十多个乡镇的商贸中心。 截至2014年,龙港镇登记内资企业285家、个体工商户2554户,其中龙港街就有835户(富水街517户),加上未登记的临时摊户,实有个体工商户近1300家。
2007年全镇有中小学校46所,在校学生21830人,年上市、市重点中学人数占全县1/5 。
主要学校为:阳新县龙港镇上塔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下坑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下大桥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梧塘完全小学、阳新县龙港镇中基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 列宁小学 、阳新县龙港镇名山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大桥铺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富水星潭初级中学、阳新县龙港彭扬中学、阳新县龙港镇星潭村小学、阳新县龙港镇黄桥小学、阳新县龙港镇石下小学、 阳新县龙港完全中学。
2014年,龙港镇有中心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等医疗单位46处,合作医疗参保率99%,拥有养老院、福利院各1所,集中供养人员195人。
2014年,龙港镇全镇在实现四通(通电、通邮、通控电话、有线电视)的基础上,38个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23个村通自来水。
106和316国道纵贯南北,南联赣广,北通京汉。大(庆)广(州)高速和杭(州)瑞(丽)高速在此交汇。大广南高速出口距镇区仅1公里,是 黄石、 武汉、 武昌、 九江、咸宁、庐山风景区、九宫山风景区必经之地,镇区22条通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与之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古建筑
龙港镇内龙港老街、刘氏宗祠、肖氏裁锦堂、杨氏圣旨牌楼、梅家桥、步云塔、红军井、泉山画屋、凤栖洞、明.王宾石碑等古建筑多建于明清时期。
传统工艺
龙港拥有寒食节、六月六、立夏、七月半等传统节日,传承至今的铁器、竹器、石雕、木雕、布贴画、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传说中的岳飞圈地和龙港采茶戏、龙港单鼓、龙港道情、龙灯狮子灯等地方民间文化多形于清末时期,乡风浓郁,独具特色。
民间节日
时间 | 节日 | 时间 | 节日 | 时间 | 节日 |
正月初一 | 过年 | 三月初三 | 吃鬼头 | 八月十五 | 中秋节 |
正月初二 | 拜年 | 五月初五 | 过端午 | 九月初九 | 过重阳 |
正月十五 | 元宵节 | 六月初六 | 晒红绿 | 腊月廿四 | 扫扬尘 |
二月廿十 | 煎粑补天 | 七月初七 | 乞巧节 | 腊月三十 | 守岁 |
二月廿二 | 花朝节 | 七月十五 | 中元节 |
传统工艺
龙港镇传承至今的铁器、竹器、石雕、木雕、布贴画、刺绣等传统手工艺。
龙港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龙港是中共鄂东南特(道)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驻地,云集党、政、军、工、学、商等48大机关,成为湘鄂赣边区21个县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享有中国“小莫斯科”之盛誉。1976年,湖北省革命文物工作座谈会在龙港召开。
迄今,龙港保存有革命旧址70多处,其中:16处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处省重点文保单位。
龙港风景名胜有:龙港革命旧址群、彭杨学校旧址、明清古建筑群、富水水库、凤栖洞、孟嘉墓、宝莲寺、步云塔、金竹尖等。
富水水库
富水水库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围垦、养殖、灭螺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枢纽由大坝、 溢洪道、发电引水管、电站及灌溉渠道组成。省水利厅直辖管理。富水水库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大坝为1级建筑物。是集人文景观、旅游景点和旅游、度假、疗养、会议、娱乐为一体好地方。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建于1976年,位于龙港镇新街西侧,前临106国道,后倚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与龙港烈士陵园毗邻。是湖北省名胜之一,载入了《中国名胜大词典》。
馆内有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特委办公住宿处、特委防空洞、陈列室,共收藏文告、书刊、信件、武器、壁画、烈士遗物革命文物和照片五百余件。陈列分五个部分,再现了彭德怀、李灿、何长工、吴致民、黄火青、曹大骏、叶金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由纪念馆管理的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旧居、彭杨学校、红军后方医院等三十余处旧址,均列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港烈士陵园
龙港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龙港大道西侧的狮子山上。山顶建有鄂东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彭德怀、何长工、傅秋涛等人的题词,还建有 吴致民烈士墓等建筑。纪念碑、烈士墓周围,环绕着苍松翠柏,整个园区郁郁葱葱。
龙港红军街
龙港老街 (2张) 龙港 红军街,又称龙港老街,亦称革命旧址一条街。坐落在龙洪河畔,西龙港新街道相邻。街道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全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店铺前均砌有2级石台阶。店面为红漆门板和地板。街道蜿蜒曲折,市面古朴典雅,是江南古镇的缩影。
据《阳新县志》载,龙港老街的雏形,始于元代末年;明代鼎盛,称龙川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清朝政府在此设龙港巡检司,改称龙港市。清末民初,龙港街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拥有商号、作坊300余家,甚是繁华,故有“小汉口”之称。
1927年,中共湖北省委在此组织了秋收暴动。1929年秋至1930年夏,彭德怀等进驻龙港,开辟鄂东南根据地。1931年,中共鄂东南特委迁到龙港,龙港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根据地之一。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中共鄂东特委和苏维埃政府的48大机关的所在地,领导着湘鄂赣边界21个县的革命斗争。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立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
烈士墓群
龙港境内有6处红军烈士墓群,现集中安葬在湘鄂赣边区烈士墓林的有3011位来自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等地的红军战士遗骨,其中有碑墓46座。
宝莲禅寺
宝莲寺坐落在龙港镇区西约3公里的福隆山。寺庙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佛祖灯会》勒石记载,该寺于光绪年间由高僧宏珍祖师住持,常住僧众50人。1938年秋被日军纵火焚毁,仅存石礅、化钱炉、小石亭等。1991年,受戒于归元寺的青年和尚演觉在旧址上重建佛寺,更名为宝莲寺。2000年秋,在武汉、温州广东等地居士的赞助下,从缅甸购进32尊玉石佛像。
孟嘉(296-349),字万年,龙港镇富水人。幼丧父,奉母偕二弟居。为陶侃第十女婿,陶渊明外祖父。
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兴国军(今阳新县)阳辛里(今阳新龙港镇阳辛村)人,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秦定三(1794-1857),亦名定山,字占五,号竹坡。 湖北省 阳新县龙港镇下秦村人(原为 兴国州)。1829年 殿试,赐一甲第二名 进士及第,授二等侍卫。
刘寿峤,兴国州(今阳新县)龙港四塘门人,明朝进士,做过知县、南昌府同知,后为工部侍郎。
周边居民委员会
阳新县龙港镇南山村村民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周边中学
阳新县龙港镇龙港初级中学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龙洋路22号
周边政府机关
阳新县龙港镇人民政府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106国道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办公时间08:00-12:00,14:30-17:30
周边小学
龙港镇八一小学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辛田大广高速公路龙港镇八一小学
周边乡镇
龙港镇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
周边村庄
大力村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