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

秭归县 诗人县 秭归 秭归县历史沿革 秭归县行政区划 秭归县地理环境 秭归县自然资源 秭归县人口 秭归县经济 秭归县社会事业 秭归县交通运输 秭归县历史文化 秭归县风景名胜 秭归县地方特产 秭归县著名人物


秭归县,隶属于 湖北省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山岗丘陵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茅坪镇,总人口370788人。秭归县名来源《 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 截至2018年底有“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4项,...

详情

秭归县地名网_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资料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介绍

秭归县,隶属于 湖北省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大坝库首,东与夷陵区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西临巴东县,北接兴山县;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山岗丘陵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茅坪镇,总人口370788人。

秭归县名来源《 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美外景地”、“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 截至2018年底有“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长江峡江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4项,县级非遗9大类43项。拥有国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5个,其中包括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是渝东鄂西的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的交通咽喉,境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64公里、高速公路1条、国道1条、省道5条。

2018年,秭归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36.0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 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秭归县退出贫困县。

秭归, 殷商时期为归国所在地。

西周前期为楚子熊绎之始国。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为夔子国。春秋中期属楚。 战国后期称归乡。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郡县,归乡为南郡所辖。

西汉 元始二年(2年)置秭归县。秭归之名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据《水经注》引用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日秭归。”

南北朝 北周 建德六年(577年)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而改秭归为长宁县。

隋 开皇三年(583年)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唐 武德二年(619年)置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 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归州。

宋时仍名归州。

元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279年)降为州。

明 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年)再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年)裁长宁县复置归州。

清 雍正七年(1729年),置归州为直隶州,隶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归州直隶州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秭归县,隶属荆南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名秭归县,1949~1991年,先后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92年,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归县隶属 宜昌市。

1979年,秭归县设龙江、三闾、桑坪、水田坝、泄滩、西陵、金沙、两河、团结、磨坪、文化、郭家坝、周坪、芝兰、杨林、茅坪16个人民公社和茅坪良种场、九岭头林场2个农林场。同年9月,秭归县重建62个社辖管理区,辖460个生产大队,3135个生产队。

1984年2月,行政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建立区公所;撤销管理区,建立区辖乡镇人民政府;将生产大队、生产队分别改为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秭归县设两个镇:归州镇(原城关镇)、香溪镇(九岭头林场并入);11个区:龙江、三闾、水田坝、泄滩、 西陵、两河口、磨坪、郭家坝、周坪、杨林桥、茅坪(茅坪良种场并入)。区下设55个乡、5个乡级镇。

1985年10月,将原两个镇、11个区调整为1个镇、8个镇(区)、2个场、3个区,实行“镇区并存,两块牌子(镇政府、区公所),一套班子”新体制。1个镇即 归州镇;8个镇(区):香溪镇(区)、新滩镇(区)、沙镇溪镇(区)、两河口镇(区)、 郭家坝镇(区)、周坪镇(区)、杨林桥镇(区)、茅坪镇(区)。2个场:九岭头林场、云台荒药材场;3个区:水田坝区、泄滩区、磨坪区。镇、区下设50个乡、3个乡级镇。县管镇、区,镇管村,区管乡和乡级镇。

1987年10月,秭归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12个区(镇)、50个乡、3个乡级镇改建为8镇8乡,即归州镇、香溪镇、屈原乡、新滩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文化乡、周坪乡、芝兰乡、杨林桥镇、茅坪镇。

1995年10月,秭归县调整行政区划,将8镇8乡撤并为7镇7乡。撤销归州镇、新滩镇和屈原乡,设立屈原镇和香溪镇。将原新滩镇和屈原乡所辖的屈原、三星、大周坪、北峰、五指山、板仓、鲁家河、仙女坪、袁家岭、九龙、高峰、双龙1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屈原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前山坡。将原归州镇和屈原乡的白果园、高姑坪、贾家店、云雾垭、庄屋岭、羊来洞、肖家垭7个村民委员会划归香溪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陶家坡。秭归县7镇7乡分别为:香溪镇、屈原镇、水田坝乡、泄滩乡、 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周坪乡、杨林桥镇、 茅坪镇、芝兰乡、文化乡。

2001年1月,秭归县调整行政区划,将7镇7乡撤并为7镇5乡。撤销芝兰乡,将原芝兰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周坪乡管辖,乡人民政府驻周坪。撤销文化乡,将原文化乡的行政区域划归郭家坝镇管辖,镇人民政府驻崔家湾。香溪镇更名为归州镇。秭归县7镇5乡分别为:茅坪镇、屈原镇、归州镇、水田坝乡、泄滩乡、 沙镇溪镇、 两河口镇、梅家河乡、磨坪乡、郭家坝镇、杨林桥镇、周坪乡。

2009年4月,周坪乡正式更名为九畹溪镇,将秭归县7镇5乡变为8镇4乡。秭归县8镇4乡为:茅坪镇、 屈原镇、 归州镇、 水田坝乡、 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 梅家河乡、 磨坪乡、 郭家坝镇、 杨林桥镇、 九畹溪镇。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秭归县为湘鄂西片区。

截至到2018年,秭归县辖8镇4乡、8个居委会、186个行政村、1111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茅坪镇。

茅坪镇 屈原镇 归州镇 水田坝乡
泄滩乡 沙镇溪镇 两河口镇 梅家河乡
磨坪乡 郭家坝镇 九畹溪镇 杨林桥镇

秭归县,位于 湖北省西部, 长江西陵峡两岸, 三峡大坝库首。介于北纬30°38′~31°11′,东经110°18′~111°0′之间。东与 夷陵区 三斗坪镇、 太平溪镇、 邓村乡交界,南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 榔坪镇、 贺家坪镇接壤,西临 巴东县的 信陵镇、 溪丘湾乡、 茶店子镇,北接 兴山县的 峡口镇、 高桥乡。秭归县东起 茅坪镇凤凰山,西止 磨坪乡凉风台,南起 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 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起茅坪新县城凤凰山,西止 磨坪乡凉风台,南起 杨林桥镇向王山,北止 水田坝乡懒板凳垭,东西相距66.1公里,南北相距60.6公里,全县版图面积2427平方公里。

秭归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县境内为 巫山余脉盘踞,层峦叠嶂,岩高谷深,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海拔800米以上高山128座,2000米以上高山2座。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本县广大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川流不息,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秭归县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境内山峦起伏,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初春气温回升快,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倒春寒现象;初夏气候温和,雨水适中,盛夏日均气温一般在27℃以上,常有特大暴雨、洪涝出现,夏末湿度减小,炎热少雨,常有伏秋连旱出现;秋季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常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冬季气候比较暖和,少雷雨。县内气候分低山河谷温热区、半高山温暖区、江南南部温湿区、江北东部温凉区,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20.9%、56.1%、16.4%、6.6%。

秭归县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溪河网布,水资源较为丰富,长江横贯县境64公里,有常流溪河135条,分别汇入长江南北的8条水系注入长江,江南有清港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江北有龙马溪、香溪河、良斗河、泄滩河,形成以长江为骨干的“蜈蚣”状水系。

长江秭归段,长江由 重庆入 湖北省,在 巴东县破石峡流入秭归县,横贯县境中部,于 三峡大坝出境。境内流长64公里,流域面积724.4平方公里。长江在境内又分为3小段:香溪宽谷段,起于巴东县破石峡之黄岩,流经县境内的牛口、上石门、台子湾、泄滩、沙镇溪、归州、屈原庙、下石门、东门头、窑湾溪、卜庄河至香溪河口,流程35公里;西陵峡上段(又称归峡),自香溪河口入西陵峡,流经米仓口、兵书宝剑峡、小新滩、黄岩、新滩、牛肝马肺峡、聚集坊、九曲垴至庙河,流程14.6公里;庙南宽谷段,起自庙河,流经崆岭峡、兰陵溪、银杏沱至茅坪河口,流程14.4公里。

青干河,位于秭归西南部,发源于巴东县绿葱坡,在梅家河乡季家村进入县境,纳龟坪河水,再由西南转向东北,流经梅家河乡谭家岭、尤家湾和沙镇溪镇的马家山、李家河、郭家河、梅坪至沙镇溪注入长江。流域总面积772平方公里,总流长79.9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612平方公里,流长53.9公里,河道落差800米,平均坡降10.5‰,河床平均宽50米,平均水深1米,年均流量19.06立方米/秒。

童庄河,位于秭归南部,发源于云台荒东麓罗家坪村桃树蛸,依次为观沟、仓坪河、平睦河、大岔河、童庄河,流域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全长36.6公里。河床平均宽50米,平均水深0.6米,河道落差1278米,平均坡降‰,年均流量6.36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10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2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08亿立方米。

九畹溪,位于县境东南部,发源于云台荒南麓、朱棋荒西北部,依次为三渡河、小溪河、杨林河、纸坊河、九畹溪,统称九畹溪。流域总面积590平方公里,全长44.3公里。境内流域面积514.5平方公里,流长42.3公里,河床宽40~110米,平均水深0.8米,河道落差859米,平均坡降30.6‰,年均流量17.5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10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2.5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5.41亿立方米。

茅坪河,位于秭归东南部,发源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牛角山上端的大青溪,在大溪村斜墩流入县境。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茅坪镇的日月坪、建东、陈家坝、过河口、万家坝、九里庙、杨贵店、青龙嘴等地,流域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总流长25.3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10平方公里。

龙马溪河,位于秭归东北部,发源于新滩镇曾家冲,沿途纳柏树坡溪、破石溪等小溪沟水,由北向南流经干溪、台子树沟、巴东方、上马坪、龙江至原新滩镇东射洪碛注入长江。龙马溪流域总面积50.9平方公里,全长10公里。河床平均宽2.5米,河道落差833米,平均坡降98‰,平均水深0.2米,年均流量1.11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0.35亿立方米。

香溪河,位于秭归东北部,有东西两源:东源于 神农架林区 骡马店,名东河;西源于 大神农架的红河,名西河。东西两河分别自东北、西北流至响滩汇为主流。又南流经兴山县高阳镇、峡口镇至游家河入秭归县境,香溪河流域总面积3027平方公里,总流长101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流长11.1公里。河床平均宽80米,平均水深1.5米,河道落差2108米,平均坡降29.1‰。

吒溪河位于秭归北部,发源于兴山县关门山西麓,在车家河进入县境后依次为凉台河、许家河、袁水河。流长101.4公里,流域总面积426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193.7平方公里,流长52.4公里。河床平均宽40米,平均水深0.5米,河道落差1097米,平均坡降13.5‰,年均流量8.34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2.63亿立方米。

泄滩河,位于秭归西北部,发源于大尖山,沿途纳张家河、白家河、龙头溪等小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白家坪、八字坟、黄家山、作坊湾、棋盘岭、陈家湾至泄滩集镇西注入长江。全长17.6公里,流域总面积88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20米,平均水深0.2米,年均流量1.93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0.61亿立方米。河道落差1000米,平均坡降63.6‰。

青干河流域,为碳酸盐岩类组成的侵蚀构成的中、低山地貌。中生界、古生界灰岩较发育,溶蚀现象严重,岩溶、暗河、溶洞发育。在此流域上段,漏斗、落水洞分布较广,比较稳定的暗河13处,流量在0.1~1立方米/秒之间,其中较大的暗流出口是位于磨坪乡的天生桥、两河口镇的老龙洞,最大流量I.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1立方米/秒。

九畹溪流域为碳酸盐岩、灰岩类组成的漏斗、落水洞、盲谷、暗河及水平溶洞分布广。在海拔700~1700米,面积近400平方公里的山区内,仅漏斗、落水洞有90余个。漏斗最大底面约100平方米,小者也在20平方米左右,一般深80余米;落水洞洞口直径一般为3~7米不等,洞内宽广,发育甚深,大部分有地下水流动;水平溶洞大小不一,洞口直径一般为2~4米,最小1米。

全县有水洞穴39个,面积达154.38平方米。最大的属两河口镶老龙洞,面积为70平方米,流量为11立方米,秒,跌水落差5米。

秭归县内土壤按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及其属性,划分为7个土类,14个亚类,46个土属,194个土种(有的土种又可分为2~3个变种);黄壤为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带,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72%:黄棕壤分布于县境内海拔800~1800米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9.13%:棕壤县境内仅山地棕壤一个亚类,主要分布在云台荒等海拔1 800米以上地区,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0.19%:石灰土是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种土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24.35%:紫色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00米以下的低山地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12.14%:潮土分布在长江两岸和各主要溪河之滨,全县只有灰潮土一个亚类,占总面积0.16%: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半高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2.18%。

秭归县风光 (23张) 秭归县海拔800米以上高山地区占总土地面积30%,海拔500~800米半高山地区占总土地面积54.9%,海拔500米以下低山地区占总土地面积15.1%。据最新调查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22.74万公顷。其中,耕地3万多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园地2.3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51%;林地14.8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26%;草地5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8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5%;交通运输用地23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0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9%;其他土地3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8%。截至2017年末耕地总资源27.2千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5千公顷,其中水田3.1千公顷,旱地21.9千公顷。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7千公顷。

秭归县境内共有陆生野生动物资源4纲19目52科1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狝猴、鬣羚、斑羚、鸳鸯、苍鹰、雀鹰、红腹锦鸡、勺鸡、红隼、鹰鸮等。

秭归县境内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纲,县内野兽有 猕猴、 黄腹鼬、 猪獾、 狗獾、 花面狸、 豹猫, 鬣羚、 斑羚、 野猪、 豪猪、 小麂、 林麝、 草兔、 红白鼯鼠、 拟家鼠、 普通田鼠、 赤腹松鼠等17种约5万只(头):鸟纲,县内飞禽有 中白鹭、 池鹭、 赤麻鸭、 鸳鸯、 雀鹰、 苍鹰、 红隼、 灰背隼、普通 竹鸡、红腹角 雉、 红腹锦鸡、 勺鸡、 珠颈斑鸠、 山斑鸠、 小杜鹃、 啄木鸟、 燕子、 八哥、 喜鹊、 乌鸦、 麻雀等95种约357万只:爬行纲,县内爬行动物有 鳖、 草绿龙蜥、 多疣壁虎、 黄链蛇、 黑眉锦蛇、 翠青蛇、 乌梢蛇、 黑脊蛇、 尖吻蛇、 竹叶青等10种约733万只(条):鱼钢,县境内长江干流新滩以下至茅坪江段主要鱼类有 青鱼、草鱼、 鲤鱼、 鲫鱼、 鳊鱼、 鳤鱼、 鳜鱼、 鲍鱼、 大口鲶、 长吻鮠、 长颌鱼、 鲚鱼、 鳡鱼、 鮦鱼等品种。新滩以上至牛口江段主要有蛔鱼、 鲇鱼、 鮦鱼、 鮊鱼,青波鱼、 白甲鱼、 鲥鱼、 黄颡、 鲈鱼、 长吻鮠、中华倒刺耙、 中华鲟、 白鲟等稀有鱼类,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中华鲟、白鲟两个品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鱼类,稀有鱼类共100多个品种:两栖纲,县内两栖动物有 中华大蟾蜍、 虎纹蛙、 中国林蛙、湖北金线蛙等4种约1180万只。

秭归县有维管植物205科1120属4650种,其中蕨类植物395种、裸子植物80种、被子植物4175种,物种数量占全国种子植物的七分之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水杉、银杏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鹅掌楸、巴山榧树、润楠、红豆树、宜昌橙、喜树、香樟、香果树、厚朴、长果安息香、伞花木等。长果安息香是全国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2002年首次在秭归县泗溪发现,目前全国仅湖南石门、桑植及湖北泗溪有分布。

秭归县生长古树有29科47属55种476株,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有70株,300-499年的有90株,100-299年的有316株。

秭归县矿产资源较丰富,全县共发现有矿产地及矿点71处,已知矿种以沉积型矿产为主,有煤炭、岩金(伴生银)、赤铁矿、硫铁矿、铜、锰、铅、锌、重晶石、磷、石膏、硅石、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饰面灰岩、方解石、花岗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高岭土、地热、油气等25余种。已做过地质勘查工作,查明一定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煤炭、金(伴生银)、赤铁矿、铜、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页岩、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花岗岩、饰面用灰岩、石膏、硅石、方解石、重晶石、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等,其中煤、水泥用灰岩、岩金、赤铁矿、硅石、页岩、高岭土资源量较丰富,在宜昌市区域内占居重要地位。经50多年地质普查与勘探,探明了一定的工业储量和远景储量,不少的矿种已开采利用,为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秭归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是湖北省黄金主要产区之一。

2018年,秭归县境内地表水资源量为11.1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5.15亿立方米。县内供水量均为地表水,总供水量为0.63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0.16亿立方米,农业用水0.2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25亿立方米。县内共有水库20座,总库容8460万方,堰塘1763个,蓄水总量828万方,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2.25万亩。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共有户籍户数144634户,户籍总人口370788人。其中,男性人口191512人,女性人口179276人;城镇人口89182人,乡村人口281606人。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61300人。全县出生人口2943人。其中,男性人口1433人,女性人口1510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94.9:100。人口出生率7.78‰,人口自然增长率0.28‰。当年二孩及以上出生1552人,占出生人口总数的52.73%。

2018年,秭归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6.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92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6.84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比为19.3: 38.9:41.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是8.36%、46.59%、45.0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3.6和3.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579元,比上年增加3941元。

2018年,秭归县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72个,新开工项目17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4亿元,同比增长11.2%。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3.37亿元,同比下降50.5%;第二产业投资15.93亿元,同比下降6.6%;第三产业投资66.14亿元,同比增长24.54%。

2018年,秭归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15.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2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税收4.83亿元,同比增长6.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93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6亿元,同比增长10.94%;公共安全支出0.99亿元,同比增长33.92% ;教育支出5.39亿元,同比增长15.38%;医疗卫生支出3.65亿元,同比增长19.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5亿元,增长1.91%。

2018年,秭归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3元,同比增长8.3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95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2元,增长8.86%。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056元,同比增长6.72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897元,增长10.88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884元,增长9.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2%。

2018年,秭归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7亿元,增长3.6%。全年粮食总产量8.3万吨,同比下降2%;油料产量1.79万吨,同比增长19.3%;柑橘产量60.15万吨,同比增长48.6%。

2018年,秭归县常用耕地面积25.22千公顷,其中:水田3.08千公顷,旱地22.14千公顷。全县有效灌溉面积9.0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8%。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全年农村用电量733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4.5%,化肥施用量3.27万吨,比上年下降7.4%。

2018年,秭归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5.12亿元,同比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入库税收1.77亿元,同比增长68.89%。全县形成了食品加工、光机电、纺织服饰、新型建材、纸品包装等五大支柱产业,匡通电子、金民纤维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屈姑食品获得农业农村部命名的“2018年度农产品加工企业十大企业品牌”称号。泰和石化自主研发出的“深冷低温阀”和戈碧迦的“大吨位冷顶熔炼窑炉”工程技术,掌握了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规模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0家、高新技术产品10个、发明专利及新型实用专利128项。

2018年,秭归县资质等级建筑企业39个,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1.53亿元,完成施工面积10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7%,完成竣工面积7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1.7%,完成竣工产值27.5亿元,同比增长87.7%。

2018年,秭归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6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8亿元,同比增长12.6%。

2018年,秭归县完成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全县发展电商企业1535家,在阿里、京东、苏宁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网店3037家,快递物流企业33家,全县网店销售额突破10亿元。“秭归脐橙+快递”荣获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年发货量超1200万件。

2018年,秭归县15家外贸企业实现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0.59%。出口市场遍及欧美、南美、中东、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包含服装、食品、非金属矿、装备制造及电子元器件等5大类90多个品种。

2018年,秭归县接待旅游人数940万人次,同比增长13.18%;全县旅游收入132.99亿元,增长30.27%。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7.19亿元,增长4.4%。其中:个人存款余额107.7亿元,增长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4.54亿元,增长15.1%。

2018年,秭归县邮电业务总量2.4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41亿元,同比增长20.6%,电信业务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7.2%;全年征订报纸累计450万份, 征订杂志累计9.8万份,集邮25.1万枚。全县共有固定电话用户2.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32万户,比上年新增2.84万户。固定宽带用户89675户,固定宽带入户率达到24.73%。

2018年,秭归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可比增速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共申报发明专利341件,有效发明专利41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15家,申报市级创新平台1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项。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有各级各类学校8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初中15所,小学37所(含9个教学点),幼儿园28所(其中公办13所,民办15所),职教中心1所,特殊学校1所。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3024人,退休教职工2132人。在校学生31721人,其中高中3778人,初中6273人,小学13465人,幼儿园学前班5899人,职教中心2225人,特殊学校81人。全县3-5岁幼儿入园率达95.2%;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全县7—15周岁残疾少儿接受教育率达95.5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高中阶段巩固率为99.79%,初升高比例为98.16%,普职比为5.8:4.2。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屈原纪念馆为三级博物馆,新建的博物馆与非遗馆2018年已投入使用。全县12个乡镇、194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率达100%。《峡江船工号子》《秭归花鼓舞》《敲起琴鼓劲逮逮》分别荣获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和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经过3年精心打磨,取材端午习俗的大型原创民俗情景歌舞剧《大端午》于2017年11月在屈原故里景区正式推向旅游市场,并获宜昌文华奖、湖北省艺术节音乐类第一名,先后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等地展演交流。

截止2018年底,秭归县共有各类卫生健康机构327个,其中二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家,“四化”乡镇卫生院11个,“五化”村卫生室186个。共开设床位2064张,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1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41人,注册护士872人;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43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47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29人。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共有体育管理和协会机构11个,体育法人单位18个,个体经营户12个。组织开展了县城东迁20周年职工长跑活动、全县首届农民运动会、三峡超级越野赛等活动。在2019年的省运会中,秭归县有龙舟、足球、羽毛球运动员代表宜昌参赛,获得银牌3枚、铜牌6枚的好成绩。

截至2018年底,秭归县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3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1300张。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21069人,其中城镇居民2073人。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7831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6861人;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077人,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06207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1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7348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9122人。

秭归交通便捷,路网密布。境内有高速公路1条:S68翻坝高速;国道1条:G348武大线;省道5条:S255兴五线、S363太泄线、S457高水线、S458两磨线、S481两梅线。全县现有不同结构的大小桥梁288座。在建的第一座跨长江大桥秭归长江大桥2019年“十一”即将通车。拟建神(农架)五(峰)高速公路将过境秭归并设置互通。秭归港连接宜昌的疏港铁路已纳入国家“十三五”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规划,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秭归县水上运输优势独特。全县港口企业16家,水路运输企业13家。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水公水”翻坝转运模式全面启动,秭归交通枢纽节点优势凸显。全县物流企业55家,村级服务站99家,行政村物流配送辐射率达90%。2018年公路、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14.93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5.9亿人公里。

2018年,秭归全县公路总里程3232.694公里、路网密度133.2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一级公路7.626公里、二级公路306.887公里、三级公路25.446公里、四级公路2802.442公里、等外公路90.293公里。全县客运站12个,班线客车88台;出租车公司2家,车辆 88台;通村客运车辆284台;宜昌至秭归城际公交、县城公交均已开通。行政村通公路比重达100%、通村客运比重达100%。

2010年,国家节庆办把秭归确定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永久举办地,秭归以“一个端午三次过”“年小端午大”的独特习俗为载体,举办端午诗会、龙舟竞渡、民俗展示与体验等活动,向群众宣传端午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国际龙舟拉力赛、屈原诗歌大赛、屈原文化和端午文化全国研讨会、中国端午习俗展、“最多人一起包粽子”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等极具影响力的活动及赛事先后在秭归举办。

2018年,“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秭归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6项、市级14项、县级43项,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名、省级13名、市级89名、县级464名。

依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秭归全县共有363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依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全县共登记文物5442件(套),主要涵盖了“兵书宝剑峡”悬棺、柳林溪遗址、朝天嘴遗址、东门头遗址等出土的一大批精美文物,是三峡考古的重要成果,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宣传教育价值。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AAAAA级)

景点图册 (10张)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直线距离仅600米,可近距离观赏三峡大坝全景和高峡平湖美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对屈原文化、峡江文化、移民文化进行了集中展示,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习俗”的重要传承地。景区内屈原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原址在归州东5里之屈原沱。宋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亦称“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迁于归州城东3里的向家坪。2006年11月10日,三峡工程兴建,屈原祠再次迁建于秭归县城凤凰山。新建屈原祠坐西朝东,平面采用三峡一带常见的中轴线对称布局,与三峡大坝相对辉映。

三峡竹海风景区(AAAA级)

三峡竹海生态风最区是一个集游览观光、动感体验、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三峡地区的天然氧吧”。

九畹溪景区(AAAA级)

九畹溪景区是集探险、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奇山、秀水、绝壁、怪石、名花而闻名。景区分为漂流和观光两段,上段6.4公里的探险漂流。下段6.8公里的峡谷休闲观光,水深70-100米,植被达100多种以上。

链子崖风景区(AAA级)

链子崖景区屹立于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因“链子锁崖”而得名,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集峡谷观光、休闲旅游、科学考察等于一体。

月亮花谷景区(AAA级)

月亮花谷景区是集户外休闲、科普教育、亲子游乐于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西陵峡风景线

长江三峡为全国十大风景区之一,西陵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香溪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5公里,由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黄猫峡4个峡区组成。中间以31公里的庙南宽谷分成两段,西段由香溪口至庙河称归峡,包括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和崆岭峡;东段在夷陵区境内。

干溪沟大峡谷

位于县境鹰子山东边,是周坪乡槐树坪汇入九畹溪的一条溪流。穿流于峡谷和岩石之问,溪水清澈见底,溪两岸是幽深高耸的峡谷,人迹罕至,内有光滑陡峭、方方正正突起在山体中的“令牌石”;有形态各异、如兵马武士的山峦“兵马俑”;有形似笑面打坐的胖和尚“笑石大佛”;有层层叠叠、形如灵芝的页岩“灵芝石”等自然景观。

朱棋荒

位于杨林桥镇西南方,距新县城茅坪75公里。景区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5.3公里,海拔最高点老虎笼1844.52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坡度18°—22°。顶部大坪面积0.2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平缓。

天生桥

位于新县城西南120公里处的磨坪乡天井坪村。由天然山石连接而成的自然桥,长约40米,宽3米,把两山峡谷横贯。天生桥方圆有犀牛洞、狮子洞、地狱洞等大小溶洞。发源于天生桥的升坪河,泉水潺潺。离桥不远处有一“三龙潭”。

乐平里

又名屈坪,落脚坪,是屈原诞生地,位于屈原镇境内。因三闾大夫屈原诞生于此,亦名三闾乡,至今尚存有屈原庙、读书洞、照面井等遗址。乐平里立有两块石碑,分别书“楚三闾大夫屈原故里”“乐平里”。乐平里有小八景:伏虎降钟、响鼓岩、擂鼓台、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帘滴珍珠、回龙锁水等。

秭归县特色农产品以柑橘为主,品种有脐橙、桃叶橙、夏橙、伦晚、椪柑等。多次荣获全国全省大奖。秭归临近川渝,口味偏重麻辣。特色吃食有烟熏腊肉、芋荷杆、鲊广椒等。

秭归脐橙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以屈原《橘颂》为据,湖北秭归种植柑橘的历史至少有2300年。1995年4月,秭归被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发展中心等5家单位联合命名为全国首批特产之乡中唯一的“中国脐橙之乡”。从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持续品种改良,如今有纽荷尔、长红、红肉、早红、伦晚等10多个新品种。伦晚是20世纪90年代引入的新品,果肉细嫩化渣,果味香甜,含糖量高,是头年开花到第二年3、4月份成熟的晚熟品种。

新滩桃叶橙

主产于秭归县新滩(现屈原镇),叶形似桃叶,果形端正近圆形,果面橙红光滑,脐部有印圈,皮薄籽少,质脆味甜,香脆可口。1995年10月,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屈原镇龙马溪村桃叶橙获金奖。

泄滩夏橙

主产于泄滩乡。每年4月上旬开花,次年5月成熟,形成“花果同枝”独特景象。泄滩乡是湖北著名“冬暖中心”,为夏橙栽培提供了独特气候条件。泄滩夏橙外形端庄光滑、肉红脆嫩、入口化渣、甜而微酸、风味别具,在其他橙类过季时上市,实现错季销售。2003年12月,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

秭归椪柑

主产于沙镇溪、屈原、水田坝等地。每年11月中下旬成熟,果形扁圆,易剥皮,果肉质脆香甜,鲜食极佳,较耐储藏。1995年10月,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铜奖。

九畹丝绵茶

出产于秭归县九畹溪镇,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九畹丝绵茶历史悠久,清朝乾隆期间曾作为皇室贡品,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银绿隐翠,嫩叶断面银丝万缕,具有“香高味甘、经久耐泡”的特点,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8年8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男,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楚国诗人、政治家。楚 顷襄王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克楚之郢都,楚国君臣向东逃走,迁都陈城。屈原眼见郢都陷落,楚国濒临灭亡,奋笔写下《衰郢》、《怀沙》诸诗和他的绝命辞《惜往》:“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于5月5日怀石自沉汨罗。屈原是一个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留下《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诗歌20多篇,后人将其作品辑为《楚辞》千古流传。1953年, 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列为当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夏明翰(1900~1928),男,字桂根,汉族,祖籍湖南省衡阳县,革命烈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农历八月初一,夏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府归州(今秭归县归州镇),1928年初.夏被党组织派到湖北工作,任省委常委。同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夏不幸在武汉被捕。3月20日清晨,夏被国民党押往汉口余记里刑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壮烈牺牲,年仅28岁。

曹秋选(1876~1930),男,汉族,秭归县泄滩区牛口人,农民。民国17年(1928)春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他先后发展10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6月,秭归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陈家坡支部委员会建立,曹任支部书记。民国19年冬,曹在桂花乡率领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反清乡、反“围剿”的英勇斗争,终因敌强我弱不幸被捕,1930年就义于桂花乡堰塘湾。

曹秋禄(1873—1930)男,汉族,曹秋选之兄,秭归县牛口乡陈家坡村人,初小文化程度,农民。革命烈士。曹192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曹配合其弟曹秋选进行党的地下工作,发展党员,建立农民协会,组织赤卫队,打击反动势力,镇压土豪劣绅。1930年冬,国民党勾结地方反动武装对桂花苏区进行“围剿”“清乡”,曹在秭归泄滩不幸被捕,惨遭杀害,殒年57岁。1986年9月,省政府追认曹为革命烈士。

林智伯(1877~1948),男,汉族,名树藩,自号“恕凡居士”。秭归县茅坪镇向家坝人。在考取两湖书院举人后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官费派往日本 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经济科。求学期间,与 董必武、 黄兴、 梁启超等结识,加入 孙中山领导的 同盟会。并以《 民报》为舆论工具,抨击清廷祸国殃民。民国34年,林任秭归县参议会议长。次年兼任秭归县县志馆馆长,致力编修《 秭归县志》。民国37年拟成篇目十分之六,不幸病故,志稿下落不明。遗著有《塞鸿集》辑诗词1200余首。

王兆翔(1883~1952),男,汉族,原名宗诫,字申五,秭归县郭家坝镇旧州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肄业于汉阳枪炮学堂,次年回宜昌进学。尔后,肄业于 湖北武备学堂,受两湖总督张之洞青睐。光绪三十年五月,壬赴日本就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期间,与 蔡锷、 唐继尧交往甚密,加入 孙中山组织的 同盟会。辛亥八月(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爆发。王由京返鄂,途中经宁、沪,应蔡锷电召赴滇,任 云南讲武堂步兵科长。辛亥九月,云南发动“ 重九起义”。王等率步、炮、工各科学生克西南城区,助攻军械局及清督府,力战达旦。1952年,因脑溢血去世。云南省人民政府给其家属颁发了“辛亥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

杜镇远(1889~1961),男,汉族,号建勋,秭归县新滩北岸下滩沱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入四川铁路学堂。宣统二年(1910)七月入国立唐山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民国8年,受交通总长叶恭绰委派赴美国研究铁路号志,次年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科深造,获硕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台湾当局以高官厚禄诱杜去台湾。杜却由龙云接洽,于1950年5月携眷回到北京,任铁道部顾问工程师,参事室参事。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1年12月在北京病故。1979年12月27日,铁道部党组对其错划右派的结论予以改正,恢复名誉。骨灰入八宝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