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区
东宝区 东宝 荆门市东宝区 东宝区历史沿革 东宝区行政区划 东宝区自然地理 东宝区自然资源 东宝区人口 东宝区经济 东宝区社会事业 东宝区历史文化 东宝区风景名胜 东宝区交通运输 东宝区特产美食 东宝区荣誉称号
东宝区,隶属 湖北省荆门市,得名于隋代所建荆门城区 东宝山主峰太平顶的 东宝塔。东宝地处鄂中,北枕 荆山余脉,南接 江汉平原,是荆门市主城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市辖县级行政区;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享受县(市)同等待遇。东宝区东与 钟祥市毗邻,西与 远安县、 南漳县交界,北与 宜城市接壤,南接 当阳市、 沙洋县。全区南北最大长度约70.75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面积1298平方千米。2016年底,全区人口41万人。东宝区辖1乡、5镇、2街道: 仙居乡、 牌楼镇、 子陵镇、 石桥驿镇、 马河镇、 栗溪镇、 龙泉街道、 泉口街道。景点有东宝塔, 龙泉书院,象山“四泉”(龙、蒙、惠、顺);捉马洞、 仙人岩等三国古战场遗迹; 老莱子山庄、 圣境山、 九龙谷、 白云楼等道教遗迹;天然溶洞 香龙洞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漳河水库。 详情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有6个镇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有2个街道办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有1个工业园区
东宝区,隶属 湖北省荆门市,得名于隋代所建荆门城区 东宝山主峰太平顶的 东宝塔。东宝地处鄂中,北枕 荆山余脉,南接 江汉平原,是荆门市主城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市辖县级行政区;200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经济管理权限上享受县(市)同等待遇。
东宝区东与 钟祥市毗邻,西与 远安县、 南漳县交界,北与 宜城市接壤,南接 当阳市、 沙洋县。全区南北最大长度约70.75千米,东西最大宽度48千米。面积1298平方千米。2016年底,全区人口41万人。东宝区辖1乡、5镇、2街道: 仙居乡、 牌楼镇、 子陵镇、 石桥驿镇、 马河镇、 栗溪镇、 龙泉街道、 泉口街道。
景点有东宝塔, 龙泉书院,象山“四泉”(龙、蒙、惠、顺);捉马洞、 仙人岩等三国古战场遗迹; 老莱子山庄、 圣境山、 九龙谷、 白云楼等道教遗迹;天然溶洞 香龙洞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 漳河水库。
商周时期,东宝境内属古若国。
春秋、战国时期,属 楚。
西汉时期,西境置编县(治所在今仙居集镇附近),东部属若县,南部属 当阳县,南北分属 南顺郡、若州郡。
东汉境内建置同西汉,但若州改为鄀州。建安十三年(208年),魏武得 荆州,境域西部为编县、南部为当阳县,属 南郡;北部复鄀县属 襄阳郡。十四年,南部当阳、西部编县同属东吴南郡。十九年,吴、蜀分荆州,当阳、编县归蜀汉。二十四年,当阳、编县重属吴,鄀县仍属魏。
西晋沿吴制。东晋永和八年(352年),桓温以沮漳降蛮于编县置武宁郡,分编县北境立长宁县,分鄀县南境立 乐乡县。东宝境内分属长宁、乐乡县。隆安五年(401年),于编县故城置 长林县,长林县与武宁郡(后迁乐乡县)俱立。
南北朝时,宋、齐沿晋制。
西魏废帝元年(552年),在乐乡县设鄀州。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废编县入长林县,北周天和六年(571年),划归后梁,东宝全境属后梁。
隋开皇七年(587年),灭后梁。大业元年(605年)废鄀州,复乐乡县,境北部属乐乡县,南部仍属长林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长林县属荆州,复鄀州,治乐乡县。贞观八年(634年)废鄀州,立 荆门县,东宝全境属荆门县。
五代十国,东宝地域为 荆南国高氏所辖。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在当阳设 荆门军,领长林县,属 江陵府。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废乐乡,北境入宜城县,南境入长林县。东宝范围属长林县辖。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长林县移治蒙山东(今属荆门城区)。开宝五年(972年)在长林县复置荆门军,领长林、当阳二县。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废当阳县入长林县。十六年(1146年)恢复当阳县。本境大部属长林县,西南部属当阳县,同属荆门军。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荆门军为荆门府,天历元年(1328年)降府为 荆门州。仍领长林、当阳。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荆门州为荆门县,废长林县入荆门县。十三年,荆门县升为荆门州,改隶 承天府。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荆门州为 直隶州,属 湖北布政使司,领当阳县、 远安县。东宝境内属荆门州直辖。
民国一年(1912年),改荆门直隶州为荆门县。
1940年,日军占据荆门,县治移驻东宝北境三泉沟河(今宜城县刘猴集陈湾),东宝境大片沦陷。
1945年8月,荆门县治复回荆门城关。
1949年2月4日,荆门城解放。8月1日荆门县人民政府成立。
1979年11月16日,分设 荆门市( 县级市)。东宝境内城区及近郊属荆门市,其他部分属荆门县。
1983年8月19日,撤销荆门县,并入荆门市,直属 湖北省人民政府。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置东宝区,隶属荆门市。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割荆门望乡石牌村3个里,马仙村7个里1100户隶钟祥县(今牌楼以东汉水西岸冷水、石牌一带)。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将荆门丽阳司划属钟祥(今仙居、石桥驿以东,胡集、双河一带)。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湖北省政府为解决荆门、钟祥、当阳、远安、南漳五县边界飞地,将钟祥清丽乡(今栗溪一带)划归远安,阳舒乡(今永盛集一带)划归荆门,在犬牙交错地域设栗溪区署,置永清、文盛、公平、永定四乡,2943户归属远安县。同时将荆门县的张家集、段家集、桐树铺一线从人行道以东划归钟祥。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荆门县乐店两个保划归钟祥。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荆门县刘猴、董家集两个乡划归宜城县。
1950年2月荆门县临漳乡划归远安县,5月远安县属栗溪区署划归荆门县。同年,栗溪区盘龙、临漳、小秦、西秦四村划归远安县。
1951年5月,钟祥县冷水区的牌楼、革集、黄集3个乡划归荆门县(1区)。
1960年4月,当阳县观音公社雄峰、新峰、三化、前峰、观峰、高峰6个生产大队划归荆门县烟墩公社。
1985年5月设立东宝区,辖栗溪、盐池、子陵铺、烟墩、团林铺5镇28乡(白仓、大栗、铁坪、姚河、西河、双鹅、珍珠、仙居、许集、跑马、永盛、石桥驿、南桥、七桥、八角庙、掇刀石、革集、牌楼、泉口、麻城、车桥、周集、却集、观音、安团、何场、赵庙、张场)和龙泉、白庙、十里牌3个街道办事处。
1993年1月,掇刀石街道办事处(原十里牌易名街道办事处)从东宝区划出,设立荆门市掇刀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1年撤销何场乡,原何场乡的苏场、朱店、石龙、何场、马庙、松店、七岭、熊店、罗咀、丁庙、四岭、阴山、普庵、赵庙、路冲15个村和龙泉湖居委会并入团林铺镇,团林铺镇、麻城镇、白庙街道办事处划归掇刀区管辖,同时原何场乡的佘楼、泉洼、仙山、龟山、文昌、却集、田垱、四井、双堰9个村划归漳河镇,原白庙街道办事处的荆钟、革集、荣星、冯庙、花竹5个村划归牌楼镇。
2005年,东宝区辖1乡(仙居)6镇(栗溪、马河、石桥驿、子陵铺、漳河、牌楼)2个街道办事处(龙泉、泉口)。
2011年12月,荆门市设立漳河新区,漳河镇划归漳河新区管辖。
东宝区 2018年,,东宝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1个乡和1个开发区: 龙泉街道、 泉口街道、 栗溪镇、 子陵镇、 漳河镇、 马河镇、 石桥驿镇、 牌楼镇、 仙居乡、东宝工业园区。
东宝区地处湖北中部、 江汉平原西北角,介于东经111°51′-112°21′,北纬30°51′-31°27′之间。东临 钟祥市,西接 远安县、 当阳市,南连 掇刀区、 漳河新区,北靠 南漳县、 宜城市。
东宝区地处第三隆起带荆山弧形褶皱带交接地带,形成构造不连续特点。东宝属扬子地层区,处于黄陵小区与宜城小区在江汉平原西北部交接地带。
东宝区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呈向南敞开的低山、丘陵、岗地地形, 境内西北-东南峰峦连绵起伏,崇岩叠嶂,西北部低山区由石灰岩和砂页岩构成。
东宝区地处北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季湿润、夏季炎热、秋季干凉、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的特征。
东宝区境内有5大块成土母质,即石灰岩、砂页岩、紫色砂页岩、第四纪粘土,近代河流冲积物。石灰岩含白云质灰岩和泥质灰岩,主要分布在仙居、盐池经罗集到城区一线以西。
东宝区境内有 汉江和 漳河两大水系。流入汉江中下游(汉江)水系的有仙居河、双河、象河、南桥河、竹皮河等河流。
东宝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种24种,其中探明储量并得到开发利用的主要有煤、石膏、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方解石等7种固体矿产资源。
东宝区林地面积1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45万方。
东宝区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79座。电能充足,有50万伏、22万伏、11万伏变电站5座,年供应量20亿千瓦时。
2009年年末全区总人口37.29万人,其中栗溪19 556人,马河12 000人,漳河38 845人,子陵44 929人,仙居25 249人,石桥驿32 165人,牌楼24 280人,龙泉109 800人,泉口86 667人(区统计局口径)。总人口中,常住人口35.77万人,乡村人口1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 947人,出生率为8.03‰,出生男孩1481人,女孩1463人。人口出生率为8.03‰;死亡率为3.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1‰。
2009年末全区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回族、满族、壮族、苗族、蒙古族、侗族、彝族、畲族、布衣族、瑶族、土族、藏族、白族、维吾尔族、朝鲜族、黎族、僳僳族、独龙族、傣族、水族、毛南族、锡伯族等23个少数民族,2 073人,占全区总人口373 001的5.5‰,散居在全区各地。
2017年,东宝区地区生产总值331.69亿元,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364.72亿元,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增长12.3%;实际利用外资4414万美元,增长9.6%;出口总额1.09亿美元,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5亿元,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84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8元,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2.02%。
2018年,东宝区地区生产总值351.87亿元,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282.7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增长12%;直接利用外资4823万美元,增长9.3%;出口总额1.16亿美元,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8亿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4.9:46.1:49。
2017年,东宝区建成东宝现代农业科技园、东宝智慧农场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新建和补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按户连片规模经营面积16.6万亩,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4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增长17%。
2018年,东宝区新建、补建高标准农田4.69万亩,“一高三新”种养面积突破15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81家,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
2017年,东宝区3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34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28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占比达到52%。
2018年,东宝区终端制造等62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累计到位资金185亿元。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等48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电子等9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
2018年,东宝区新引进项目46个,新开工项目43个。热电、风电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家具、机械等9个项目建成投产。
2017年,东宝区限上商贸企业达到240家;新增4A级物流企业3家,建成区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农村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5%,全年农产品网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50%。全区共有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25件、知名商标63件,湖北名牌产品7个。新增外贸出口企业21家。
2018年,东宝区服务业增加值89.55亿元,增长8.9%。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8家,4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物流企业达到7家。
2017年,东宝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0%以上,发放创业补助2653万元,扶持创业916人,新增就业7838人,五大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9%,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5%、28.2%。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77个,实施扶贫项目252个,改造农村危房605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93人,发放精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2025万元,实现6个贫困村“销号”、4242人脱贫。
2018年,东宝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427元、18837元,均增长8.5%。新增城镇就业73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9%。五项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55万人,发放失能人员补助金832万元。为7400名农民工代发工资1.4亿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救助资金4500余万元。全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覆盖率达到63%。建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心6个、关爱保护工作站178个,全年发放优抚资金2850万元。
2017年,东宝区完成浏河小学迁建、浏河幼儿园改建,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
截至2018年,东宝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完成2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区职教中心工业园校区建成招生。
2017年,东宝区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建立并运行全市首个医疗联合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以上,“五化”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
2018年,东宝区基层医疗机构例均费用下降10%,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
2017年,东宝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
2017年,东宝区乡镇文体广场实现全覆盖,新桥村健身队荣获全国广场舞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宝梁山调》走出国门。
2018年,东宝区石桥驿镇入选2018-2020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7年,东宝区举办全省首届“极目楚天舒”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暨2017年动力伞锦标赛等系列活动。
2018年,东宝区镇、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工作经验全省推广。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政权- 权县(公园前106年)即诞生于此。世界文化遗产、三国遗迹和楚文化历史使荆门这座城市古色诱人。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帝陵,也是最大的单体帝陵,其最大特殊之处是一陵两冢,整个陵园占地180公顷,由30余处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组成,气势恢弘,风格独特,其布局之妙,石雕工艺之精美,是明、清以来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精品。三国文化在荆门也有很深的积淀,武圣关公治理荆襄九郡,扼守荆襄古道时,屯兵东宝,留下了“大架槽”、“响铃岗”、“城南纪山之南10公里处,因名纪南)建都400多年,王公贵族死后均葬于荆门 纪山一带,其中最大的一座王陵即是著名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 楚庄王墓。1993年在 郭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 郭店楚简”轰动海内外,其记载的《老子》曾一度改写中国思想发展史,被誉为中国人文历史的大发现。
境内的最古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新时期时代(距今4600多年前)长江流域人类的聚集地 屈家岭文化和沙洋马家院文化遗址。最具影响的历史遗迹是唐代 新罗国(现朝鲜半岛一带)太子墓、西汉绿林起义遗址。荆门市博物馆收藏各类文物精品近万件,有“中国第一湿尸”的郭家岗战国女尸(距今2300多年),郭家岗楚墓丝绸,中国最早的漆绘人物画-包山《迎宾出行图》,世界上最丰富的先秦楚简-郭店楚简等十余件中国第一的文物。荆门人杰地灵,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贤。春秋时期(公元前6-5世纪)道家创始人 老莱子隐居荆门,躬耕讲学,斑衣娱亲;楚国神射手 养由基百步穿杨的故事,楚辞赋家 宋玉、民间歌舞家莫愁女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千古绝唱,宋代(公元12世纪)理学大家 陆九渊曾任荆门知军,并在荆门度过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岁月,民族英雄岳飞曾在荆门筑城抗金,唐朝 陈子昂、 刘禹锡、 杜牧、宋代苏氏三父子、欧阳修等在荆门留下了许多诗章。
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高起点编制了新区规划,“四大组团”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将新桥、长岗村划归开发区托管。筹资7亿多元,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安栈口路、安栈口北路等道路及水、电等配套全面完工,泉水大道、华晟一路等8条主干道开工建设,新区骨架初步形成。完成荆襄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建成安置房700余套,搬迁农商户500余户,杨家桥大市场拆迁基本完成。双龙苑万人社区一期封顶,荆钟、革集新型社区建成入住。
东宝区已形成漳河、九龙谷、寺沟瀑布、香龙洞等景点,推出城区至漳河、圣境山、仙居乡三条旅游线路。在“十一五”期间围绕打造“绿色东宝,乡村旅游”这一品牌,着力抓好三大旅游片区(漳河风景区、圣境山风景区、仙居乡村游风景区),重点建设10个旅游景点(九龙谷、真武观、龙凤潭、珍珠溪漂流、寺沟瀑布、香龙洞、沙滩河、仙人岩、北山红色旅游、漳河休闲观光),推出2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条是城区—子陵—仙居—栗溪—马河—漳河—城区的外环线路,另一条是城区—真武观—玉皇阁—团坊古道—土林奇观—城区的内环路线),形成特色鲜明、交通便利的旅游目的地,使旅游经济成为东宝区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圣境山旅游风景区
圣境山旅游风景区,地处鄂中腹地的荆门市东宝区境内,系 秦岭南支余脉。总面积约五十平方公里,为石灰岩和砂岩构成,属三迭纪系背褶皱低山谷盆地。最高峰天目峰海拔571米。
漳河水库
漳河水库,漳河位于湖北省中部,东距 荆门市城区18千米。1958年7月开工,1966年竣工。水库大坝在鄂西北山区与 江汉平原交汇地带的荆门市 漳河镇(烟墩镇)。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212平方千米,占漳河流域面积的74.5%。回水涉及荆门市、当阳市及远安县的7个乡(镇)。
漳河水库是在 漳河上建坝拦断长江中游北岸支流 沮漳河的东支——漳河而成的水库群,通过3段明槽串联成整体,是的湖北省管辖的最大的水库,是 中国知名的人工水库之一,是中国九个200万亩以上的大型水库灌区之一,也是湖北省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
焦枝、荆沙、长荆铁路与 207国道、襄荆高速(襄阳至荆州)公路纵横交错,皂当(天门 皂市至宜昌 当阳)、荆潜(荆门至 潜江)、荆南(荆门至 南漳)等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已全线动工的武荆高速(武汉至荆门)和荆宜高速(荆门至宜昌)将在东宝汇合,与沪蓉高速、京珠高速联网,届时在1个小时内到达宜昌(三峡),1个半小时内到达武汉。长江航道的沙市港及沙市机场、 襄阳机场、三峡机场距东宝均只有100公里左右。
仙居麦酱
仙居麦酱,始于元末,属传统酿造酱。
2017年2月18号,东宝区荣获“湖北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称号。
2018年6月8日,东宝区再次入选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宝区为湘鄂西片区。
2019年04月12日,东宝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2018年度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
2018年6月27日,东宝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