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

巴东县 巴东 巴东县历史沿革 巴东县行政区划 巴东县地理环境 巴东县自然资源 巴东县人口 巴东县经济 巴东县社会事业 巴东县交通运输 巴东县地方文化 巴东县风景名胜 巴东县地方特产 巴东县荣誉称号


巴东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 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交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地形狭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境内总面积3351.6平方千米,辖12个乡镇、322个村(居)委会;2018年户籍总人口48.8万人。巴东境内有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遗迹及古栈道。如:火焰石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长江古栈道、西壤坡古墓群、东壤口附马墓、盐池河巴人文化活动遗址等。仅三峡、清江两处水利工程淹没区发掘出土的文物就数以万计。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8年...

详情

巴东县地名网_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资料简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介绍

巴东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 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两岸,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宜昌兴山、秭归、长阳,南接五峰、鹤峰,西交建始、重庆、巫山,北靠神农架林区;地形狭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境内总面积3351.6平方千米,辖12个乡镇、322个村(居)委会;2018年户籍总人口48.8万人。

巴东境内有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群遗迹及古栈道。如:火焰石的旧石器文化遗址、长江古栈道、西壤坡古墓群、东壤口附马墓、盐池河巴人文化活动遗址等。仅三峡、清江两处水利工程淹没区发掘出土的文物就数以万计。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8年,巴东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90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第一产业增加值197640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41222万元,同比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490221万元,同比增长8.6%。

巴东,古名为“巴”,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相传周以前居 武落钟离山(今湖北 长阳西北)一带, 廪君为著名首领,后向川东扩展。 周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 巴子国。

春秋时与楚、邓等国交往频繁,对鄂西、川东的开发有重要贡献。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并于秦,以其地为 巴郡。族人在川境的,部分称 板楯蛮;南移到今湘西的构成 武陵蛮的一部分;先后移到今鄂东的,东汉时称为 江夏蛮,两晋、南北朝时称 五水蛮。

东汉建安六年(201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复)(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 开县、万县以东,巫山西部以西的长江南北和 大宁河中上游一带。 刘璋分巴郡置 巴东属国。治所在 涪陵(今四川 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 黔江、彭水、 武隆、酉阳等县地。建安末 刘备改其为涪陵郡。

隋开皇初废郡,隋大业时又曾改信州为 巴东郡。三国时为蜀汉东部门户,有重兵屯守于此,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巴东县。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 归州,辖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 秭归。 天宝元年(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 乾元年(758年)复置归州。

宋代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 湖广行中书省,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 秭归县,此时巴东县隶 夷陵州(治所在夷陵,即 宜昌)。十三年(1380年)复置归州,辖 兴山、巴东二县。

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

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直隶州,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四县及容美、龙潭19个土司。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 宜昌府,改彝陵县为 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 长乐5县及归州、 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归州降为县级州,此时巴东县隶宜昌府。

民国初年(1912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巴东县属荆南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行政督察区,恩施地区始为8县之治。 巴东县 (52张)

1949年,属恩施专区。

1970年,属恩施地区。

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治所在恩施)。

1985年,筹备建立三峡省,巴东县是三峡省(筹)的行政区划范围。

1986年,放弃三峡省筹备,仍属湖北省鄂西自治州。

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截止2019年,巴东县辖官渡口镇、水布垭镇、绿葱坡镇、金果坪乡、茶店子镇、野三关镇、溪丘湾乡、信陵镇、清太坪镇、沿渡河镇、东瀼口镇、大支坪镇共10个镇、2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信陵镇西壤坡巫峡路1号。

巴东县位于东经110°04ˊ-110°32ˊ,北纬30°28ˊ-31°28ˊ,在大巴山东,长江三峡中段,居湖北省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部。东连兴山,秭归和长阳土家族自治州,东南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相邻,南与鹤峰县接壤,西邻建始、重庆市巫山县,北界神龙架林区。 东西宽10.3千米,南北长135千米,境内总面积3351.6平方千米。

巴东县地形狭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东西宽(最窄处)10.3千米,南北长(水平距)135千米。地形地貌特点:地表崎岖,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3005米,最大相对高差2938.2米。地表平均坡度28.6度,其中25度以上的高山占总面积的66%,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占面积的37.09%,800-1200米以上的中山区占33.07%。

巴东县风光 (20张) 巴东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温暖多雨,湿热多雾,四季分明。光、热、水分布垂直差异明显,形成各种不同的山地型小气候。海拔升高100米,气候平均下降0.62℃,无霜期减少5~7天。太阳辐射总量处于全国低值区,年平均88~99千米卡/平方厘米,日照总时数在1200~1650小时之间。气温立体分布,无霜期最长为311天,最短17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1900毫米,多集中4~9月。年风速偏低,平均风速1.5~3.4米/秒,多为偏东风和偏西南风,北风、西风频率低。

巴东县境内除长江、清江横贯外,还有河流10条,小支流68条。

巴东地域辽阔,山川纵横,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径流量33亿立方米,蕴藏量为17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4.3万千瓦,建设中的水布垭电站装机149万千瓦,占全县开发量的90%。已建电站41座,容量4.38万千瓦,且已集中并网。

巴东县境内已知各类植物约160科、734属,近2000种。尤其是巴东木莲、亚洲巴山松王,生长于巴峡山谷间。巴东是中国古银杏群落之乡,现有银杏221万株,百年以上古树601株。巴东生物资源繁多,河谷地带建立了柑桔生产基地,是全国的锦橙县。低山和二高山是油桐、乌桕的重点产区。全县野生、半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430多种,仅国家挂牌收购的就有177种,天麻、壮细辛,头顶一颗株等。

巴东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已知矿产有燃料、金属、非金属矿产共23种。无烟煤储量居全省第一,是中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总储藏量10239万吨,发热量达5000-7000大卡,主要分布在麻沙坪、辛家、麂子岩和宝塔河等地。铁矿资源现已探明有大型铁矿1处,中型铁矿4处,小型铁矿2处,总储量2.1亿吨。硅石矿点多,仅探明两处,储量在亿吨以上,层厚26-48米,二氧化硅含量达96-98%,矿石大部分裸露。全县矿泉水年流量达3600立方,含硒、锶、锌等几十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县境石灰石分布广,品位高,储量大,石灰石总地质面积35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0%,总储量达10亿吨,氧化钙含量达50%。此外,还有 方解石、白云岩、大理石、石板材、石膏、磷、钾等矿产资源。

截至2018年底,巴东县户籍总人口48.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43.12万人;年末户籍总户数187029户。辖区内含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2017年,巴东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573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765万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32839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工业增加值380820万元,同比增长4.8%,建筑业增加值52019万元,同比下降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31130万元,同比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2017年全县人均GDP达到24609元,同比增加2083元,增长9.2%;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8元,同比增加105元,增长7.6%;人均储蓄存款20462元,同比增加2850元,增长16.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96元,同比增加2277元,增长9.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6元,同比增加848元,增长9.83%。

2017年,巴东县投资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241个,比上年增加2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75个,比上年增加2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5717万元(不含农村私人投资),同比增长17.6%,其中:500万元-4999万元项目投资325980万元;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831725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8012万元,同比下降8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37761万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投资263250万元,同比增长141.2%;第三产业投资774706万元,同比增长1.7%。

2017年,巴东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96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818万元,增长8.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6063万元,增长7.6%。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2499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177万元,同比增长25.3%;教育支出78609万元,同比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687万元,同比增长40.9%;医疗卫生支出51426万元,同比增长24.0%。

2018年,巴东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290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640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41222万元,同比增长0.2%,其中工业增加值382295万元,同比下降0.7%,建筑业增加值58927万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490221万元,同比增长8.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比为17.5:39.1:43.4,一、二产业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0.7、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18年全县人均GDP达到26185元,同比增加1576元,增长6.4%;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6元,同比增加68元,增长4.5%;人均储蓄存款23055元,同比增加2593元,增长12.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40元,同比增加2144元,增长8.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6元,同比增加910元,增长9.60%。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常用耕地面积54.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3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8.50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4770.0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42854吨。年末全县自来水受益村322个,占总村数的100%;通有线电视村268个,占总村数83.2%;通宽带村322个,占总村数的100%。

2017年,巴东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063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102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01260万元,增长4.9%;林业增加值7247万元,增长2.2%;牧业增加值82984万元,增长3.6%;渔业增加值274万元,下降3.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337万元,增长30.3%。

2017年,巴东县粮食播种面积90.7万亩,同比下降1.05%;粮食产量21.07万吨,同比增长2.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4.58万亩,同比下降2.7%,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5.65万亩,下降2.7%,产量2.29万吨,增长0.7%;烟叶种植面积5.39万亩,下降10%。全县茶园面积8.5万亩,同比增长7.5%,其中当年新增0.6万亩;本年采摘面积4.48万亩,同比增长4.2%,茶叶产量2542吨,新增248吨,同比增长10.8%。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181834万元,同比增长4.3%;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0%,占比较上年下降19.4个百分点。

2017年,巴东县造林面积9.09万亩,其中,国家投资成片造林6.45万亩,封山育林4.32万亩,森林抚育面积0.5万亩。实施天然林管护198.05万亩、公益林补偿162.05万亩。当年苗木产量900万株,油桐籽85吨。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310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

2017年,巴东县生猪出栏68.60万头,同比增长3.78%;年末生猪存栏37.82万头,同比增长3.59%。全年畜禽肉产量6.88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18万吨,同比增长3.81%。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829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6%。

2017年,巴东县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479.1万元。2017年末,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26.2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4.75万人,乡村外出务工人员8.76万人。

2017年,巴东县统筹整合财政资金17.75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实现19个贫困村出列、5137户15879人脱贫。新建集中安置点140个,完成12599人易地扶贫搬迁。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较上年减少5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21418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90458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4.9%。在总产值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81132万元、同比增长3.3%,重工业完成产值240286万元,同比下降0.1%。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414376万元,同比增长1.9%;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2017年,巴东县规模工业产值完成情况分行业涉及到16个中类,其中煤炭开采和冼选业完成0万元,同比下降10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46781万元,同比增长14.9%;中药饮片加工产值完成16567万元,同比下降6.9%;水力发电业完成190129万元,同比增长12.1%。

2017年,巴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8152.1万元,比上年增长0.1%。

2017年,巴东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1家,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109人,房地产企业10家,房地产企业年末从业人员773人。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1239万元,同比增长5.2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019万元,同比下降11.7%。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2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

2017年,巴东县商品房施工面积23.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5.3%;竣工面积13.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销售面积5.7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1%;空置面积5.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7%。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1698万元,同比下降86.2%,其中:住宅销售额11755万元,下降83.4%。

2017年,巴东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89亿元,同比增长10.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33亿元,同比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56亿元,同比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49亿元,同比增长11.6%;零售业零售额47.13亿元,同比增长10.8%;住宿业零售额1.01亿元,同比增长7.4%;餐饮业零售额5.26亿元,同比增长11.3%。分限额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7.28亿元,同比增长6.9%;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55.61亿元,同比增长11.4%。

2017年,巴东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0039万元,同比增长13.2%;实际利用外资0万美元,同比下降100%;实现外贸出口额5785.8万美元,同比下降27.8%。全年接待游客719.5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0800万元,同比增长21.4%。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10669万元,比年初增加110177万元,增长7.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7834万元,比年初增加125618万元,增长16.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53395万元,比年初增加101787万元,增长18.5%。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462元,比上年增加2850元,增长16.2%。

2017年,巴东县有R&D活动的企业达到10个,其中有研发机构企业数3个,有专利申请企业数3个,有新产品销售企业数6个,R&D活动人员达到了118人,机构中博士硕士占机构人员比重为59.38%。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数30件,开发新产品项目6个。全年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4604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08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0.61%、3.4%。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322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3370人,农业技术人员225人。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拥有各类学校78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完小)5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专任教师3177人,在校学生52273人。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10932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3%、100%、99.9%、93.5%。小学六年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99.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100%。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9.8年。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9.15万余册。广播覆盖率99.60%,电视覆盖率99.88%。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家,其中县级医院2家,私立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疾控预防控制、妇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1家,卫生监督执法机构1家,乡(镇)卫生院11家。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916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33人,注册护士796人。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卫生机构床位数2184张,床位使用率78.99%,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17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47人。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5%,孕产妇死亡率2.23‰,新生婴儿死亡率1.56‰。新农合参保人数41.61万人,参合率达到97%。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589人,比上年增加289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1554人,比上年增加50617人,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945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25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32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400人,比上年增加420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538,比上年增加928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6万人,比上年增加0.01万人。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5个,床位数2040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32个,新改建农村福利院4个,。民政事业费支出人数达85204人,支出费用2.34亿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521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02人。

巴东县城信陵镇濒临长江南岸,在209国道线上与长江交汇点上,水路,沿江东下至武汉,溯江西上抵重庆,陆上,经209和318国道通达州府恩施。209国道连接南北,318国道贯通东西,西南沿209国道与318国道相接。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通车总里程达到4956.5千米,改扩建公路44.9千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达100%。其中等级公路4015.4千米,高速公路72.16千米。全县公路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为146.26千米/百平方千米,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为115.54千米/万人。

巴东民族文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可以分为:民族语言、地方戏曲、土家舞蹈、历史传奇、民间故事、薅草锣鼓、劳动号子、山歌民谣等八大类。以地方方言为主的民族语言别具一格,内涵深刻,回味无穷。以巴东堂戏、皮影戏为主的地方戏曲词趣曲婉,上演简便,古香古色。巴东堂戏也属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之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曲种。

民风民俗大体可以分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节礼仪、信仰崇拜、民间禁忌等等。就服饰而言,古老的土家族要求,“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斑烂服色”。就饮食而言,习惯吃蓑衣饭,喝大碗酒,用盖碗肉,吃油茶汤。就居住而言,善建吊脚楼,修建前选择风水,修建中遵循仪典,修建标准、整齐划一,规矩严格。

巴东堂戏

巴东堂戏,当地称踩堂戏,由民俗中敬神还愿和吉庆娱乐的“跳花鼓子”与“薅草锣鼓”以及民间舞蹈结合,并广泛地吸收流传于巴东的梁山调、湖北越调、太和调、楚调及后来传入的川剧、南剧等诸多演唱形式演变形成。主要流行于巴东江北神农溪一带及与之毗邻的秭归、兴山、五峰、巫山等地。历史悠久,清末民初为繁盛时期。以巴东沿渡河为中心向周边幅射,历史上曾建有8个民间职业堂戏班,师承相传有4至5代传人,迄今有200多年历史,亦属我州五大民间戏曲剧种之一。

皮影戏

皮影戏流行于长江以北的巴东县官渡、溪丘、沿渡一带。唱腔为堂戏的“小筒子”,曲牌有“一字、二流、倒板、迥龙”等,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式。其代表剧目有《仁贵征西》、《三下南唐》等。

巴山舞

巴山舞又名"巴渝舞",本地土家族又叫"撒忧儿嗬",其特点是: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衰,唱腔高亢,舞姿粗犷,体现了土家儿女的淳朴和憨厚;其形式为:一人掌鼓,众人对跳,由掌鼓者领唱,对舞者边唱边舞。

关于巴东方言,最早的记载见于康熙版《巴东县志》:巴东虽僻处深山,而语言朗彻,颇似中原雅音。四声中独无入声。其呼入声者,皆平声也。如呼屋为吴,呼沃为讹之类。平上去三声,唯庚青蒸梗迥敬径等七韵,呼为根亲珍□□觐。余八十二韵,悉如本音。此志系时任县令的齐祖望及其子齐 甫修编,成于康熙二十年(1681)。

截至2017年底,巴东县3A级以上景区达到6个,其中:神农溪为5A级景区,链子溪、巴人河为4A级景区,无源洞、野三关邓玉麟将军故里和寇准文化公园为3A级景区,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各1个。

神农溪

神农溪(5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走出巫峡进入香溪宽谷之后的第一条支流,发源于中国著名的有“华中第一峰”之称的神农架南坡,因神农炎帝在搭架采药后顺溪而下故名,全长60千米,共分3个峡段(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和1条支流(绵竹峡)。

清江水布垭高坝观光旅游区

清江水布垭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系恩施生态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南接张家界旅游区,北邻神农溪、神农架,东至宜昌、武汉,西与恩施、重庆各景区相连。

无源洞

无源洞位于巴山森林公园境内。相传曾有人执烛探洞,燃完7支半蜡烛仍无尽头,故以“深远莫能穷其源”(《巴东县志》)而得名。无源洞全长有两千多米,洞口高16米,宽10米,里面最高达70米以上,与利川腾龙洞洞口高度差不多。溶洞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可以容纳5万人。

链子溪

巴东 链子溪风景区(3A级旅游景区) ,距巴东新县城 4 千米,距巫峡口 2 千米 ,发源于建始县龙坪,由南向北在长江巫峡与西陵峡之中与长江汇合。重建于乾隆庚寅年,呈“十”字型两条铁链攀附于长江南岸的绝壁之上,为千百年来的纤夫做安全保障,链子溪由此而得名。链子溪旅游观光景点有:门扇峡、轿子岩、火焰石、链子崖、骆驼峰、鱼母洞,猴子望月、龙腾飞跃、土地神、仙女山、情郎峰、古链索道、瀑布、大溶洞、四龙潭等,景区内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世界珍稀植物。

铁厂荒森林公园

铁厂荒森林公园位于长江、清江分水岭上,北起绿葱坡东流水,南接 野三关劝农亭,距巴东县城40多千米,离清江水布垭60千米,平均海拔1700米。公园共分四大景区二十多个景点同时还有革命胜地娃娃寨、寇公劝农之路等景观。

格子河石林

巴东 格子河石林,位于巴东县 绿葱坡镇锦衣村海拔1200米的河谷地带,当地人自豪地称之为“三峡小桂林”。格子河景区由格子河石林、石屏、夹巷子、九龙观四大部分组成,整个面积超过12平方千米。石林内巨石之间形成的巷道纵横交错,巷巷相通,形似棋盘,格子俨然,故名“格子河”。千米石屏长1500米,高百余米,形如屏障,故名千米石屏。

土家烧饼

土家烧饼 (3张) 土家烧饼又名掉渣烧饼、抖掉渣烧饼,因烤后外层酥松,稍一震动就可掉渣而得名。土家烧饼的主料是面粉,先用老面发面,后以肉、葱、花椒等为原料做成馅,掺合在一起做成椭圆形饼状,抹上酱油、芝麻等,在瓦缸内用木炭烤制而成。

土家坨坨肉

在土家族的传统酒席上,“土家 坨坨肉”这道菜往往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鄂西少数民族地区著名的“农家十大碗”菜肴之首。常见的坨坨肉呈正方体形状,约有1.5寸见方,鄂西方言称其呈“坨”状,故被叫做坨坨肉,特点是色浅黄、味咸鲜、香味浓郁、软糯不腻。鄂西地区的土家菜肴味道都以酸、麻、辣为主。

巴东大蒜

巴东大蒜产自世界硒都,相传北宋名相 寇准到巴东任县令时引进,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除具有普通大蒜极高的营养价值外,其“硒”含量是普通大蒜的30-40倍。巴东大蒜呈现个头丰满、瓣少且大、皮肉洁白、皮薄鲜嫩、肉质细腻、香味浓郁、辣度适中等独有的特点。在1992年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会上被评为“湖北省出口招牌农产品”,“巴东大蒜”地理保护商标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巴东土腊肉

每到冬腊月,土家族人民都有杀年猪过年的习俗,将年猪宰杀后,先用盐将肉腌一星期左右时间,待腌透后,置火炕上用桔皮、 香蒿等香味物点燃烟熏至腊黄,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吃时将肉皮火烧水煮,伴大蒜、辣椒炒,或做成火锅,有一丝淡淡的烟熏味。保存好的腊肉可存放几年不变味不生虫,不变味,切成的片,颜色细泣分明,尤以瘦肉最为好看,深浅红色相间。

五香豆腐干

巴东五香豆腐干起源于清代后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十九世纪中叶,巴东县城 信陵镇已成为上四川、下湖广的水陆通道,故开办了四、五家豆腐干作坊。其制作是利用凉水寺的泉水,加适量红砂糖、八角、 丁香、精盐、三赖、 甘松、山茶、陈皮、生姜、 小茴香、花椒、鸡肉等作配方熬成卤汁,将豆腐花用方巾热包扎,高压成形,卤制而成。被列为长江线上小吃四绝,即,巴东 五香豆干、梁平柚子、大竹涝遭(甜酒)、中州豆腐乳。

羊肉大面

巴东 羊肉大面,以肉嫩、汤辣、味鲜、不膻不腻,制作讲究而独具特色,历史上醉月楼面馆和黄开太的羊肉面,在川、鄂、湘一带享有盛誉。羊肉大面,乃以本地山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巴东县治》载“山羊作脯与鹿同美”。当客人要食用时,便将碱水面条煮熟捞起,盛于碗中,配上羊肉汤和羊肉臊子,放上一点芫荽即成。其特点是红、白、绿相间,不仅色、香、味俱全,诱人食欲,而且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