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

雨湖区 雨湖区历史沿革 雨湖区行政区划 雨湖区地理环境 雨湖区自然资源 雨湖区人口民族 雨湖区经济概况 雨湖区社会事业 雨湖区交通 雨湖区历史文化 雨湖区城市荣誉


雨湖区隶属湖南省湘潭市,是 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 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以及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截至2018年,雨湖区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3个镇、1个乡, 2016年总人52.0914万人。2016年,雨湖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2.54亿元。雨湖区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宋代 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 湘江,水陆交通发达;雨湖区内有 万楼、 文庙、 关圣殿、 鲁班殿、 唐兴寺、 秋瑾故居等文物景点56处,其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商周时期,区境为荆楚之地,越文化的影响较大。战国后期,楚从黔中郡划出长沙郡,雨湖区全境属长沙郡。秦统一中国,郡属仍旧。西汉,刘邦封吴芮...

详情

雨湖区地名网_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资料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介绍

雨湖区隶属湖南省湘潭市,是 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 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以及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

截至2018年,雨湖区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3个镇、1个乡, 2016年总人52.0914万人。2016年,雨湖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2.54亿元。

雨湖区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宋代 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 湘江,水陆交通发达;雨湖区内有 万楼、 文庙、 关圣殿、 鲁班殿、 唐兴寺、 秋瑾故居等文物景点56处,其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商周时期,区境为荆楚之地,越文化的影响较大。

战国后期,楚从黔中郡划出长沙郡,雨湖区全境属长沙郡。

秦统一中国,郡属仍旧。

西汉,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继而刘发为长沙王,雨湖区全境属长沙国。

东汉初,建湘乡县,划入零陵郡,境内余地属长沙郡。建安二十年(216年),蜀、吴划势力范围,零陵郡属蜀,长沙郡属吴;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吴袭荆州,区境遂均属吴衡阳郡,郡治在今湘潭县古城乡。

晋,区境属衡阳郡,郡治仍在今湘潭县古城乡。当东晋从荆州析出湘州时,境属湘州。

南北朝时期,区境属南朝管辖,属湘州衡阳郡。

隋,区境属潭州长沙郡。唐天宝八年(749年), 从隋代的湘潭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并将县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镇)。

五代时期,区境为南方马氏所建楚国属地,隶潭州长沙府。

宋朝,区境属荆湖南路潭州。南宋,湘潭县城迁至今湘潭市城正街,境内经济、文化有所发展。

明,区境属潭州。

清代,区境属长沙府。

民国三年(1915年)境属湘江道。

1949年8月9、10日,湘潭、湘乡和平解放,8月22日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

1950年7月,湘潭县城关区改为县级湘潭市,隶属从岳阳迁至湘潭的长沙专署。

1983年6月,湘潭地、市机构合并,湘潭市辖湘潭、湘乡2县和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区。

1992年6月,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64号),同意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 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

2009年,经湘潭市政府同意,将湘潭县响水乡成建制划归雨湖区,并由九华示范区托管。

2010年,又将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

万楼设计效果图 (2张) 1992年6月25日,雨湖区辖原湘江区的窑湾、羊牯塘、广场、楠竹山、中山5个街道,原雨湖区的云塘、鹤岭、城正街、雨湖路、平政路5个街道,原郊区的长城、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4个乡、1个农场。

2000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广场街道、云塘街道、中山街道、平政路街道、羊牯塘街道、雨湖街道、城正街街道、窑湾街道、楠竹山镇、鹤岭镇、长城乡、先锋乡、护潭乡、昭潭乡。

2010年,将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管辖。响塘乡、姜畲镇所辖村(居)委会个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政府驻地均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雨湖区辖8个街道、3个镇、6个乡。

2013年,撤销雨湖区响塘乡,设立响塘镇,以原响塘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响塘镇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响塘镇辖农科、响塘、杨梅、长安、柴山、大屋、沙林、益草、小泉、稠泉、金盘、双湖、荷花、匣锦、仁兴、石泉、日新、司马、白冲、侯田、虎形、栲木、良山、尧家、长龙、南谷、益佳、金侨、云岫、水井、金湖、谷湖、芳石、山界、陈蒲、小荆、燕山、白鹤、公和、碑头、方竹41个建制村和龟头镇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黄蜂寺(原响塘乡人民政府驻地)。

2013年,撤销雨湖区昭潭、先锋、护潭3个乡,设立昭潭、先锋、万楼3个街道,以原昭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昭潭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先锋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先锋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护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万楼街道的管辖范围。行政区划调整后,昭潭街道辖广场、措树园、高标、烟竹、许家铺、建成6个建制村以及宝丰街、富民城2个社区,办事处驻南岭南路(原昭潭乡人民政府驻地);先锋街道辖中心、建新、先锋、桐梓、金塘5个建制村,办事处驻高岭路(原先锋乡人民政府驻地);万楼街道辖繁城、红星、富强、永红、悦星、文昌、湘竹、渔业8个建制村,办事处驻繁湖路(原护潭乡人民政府驻地)。

截至2013年,雨湖区辖12个街道、4个镇、2个乡;分别为: 城正街街道、 平政路街道、 云塘街道、 雨湖路街道、 中山路街道、窑湾街道、 广场街道、羊牯塘街道、 和平街道、 昭潭街道、先锋街道、护潭街道12个街道; 鹤岭镇、 楠竹山镇、 姜畲镇、 响塘镇4个镇; 长城乡、 响水乡2个乡。

位置境域

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滨,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雨湖区位于湘潭市区西北部。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

地貌

雨湖区位于湘中盆地,地表微倾略有起伏。

气候

雨湖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2℃,年均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73天。

水文

雨湖区境内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渠道纵横,河塘密布。

雨湖区矿产资源主要有 锰、 煤、 矽砂、 石灰石等,其中鹤岭镇的锰矿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

截至2005年,雨湖区主要林木有62科266种,常见树种有 樟树、 杉树、 枫树,珍贵树有 银杏等。雨湖区动物资源216种,其中禽畜有 猪、牛、 兔、鸡、鸭、 鹅等16种,野生动物80种,鱼类资源主要有青鱼、 草鱼、 鲢鱼等,贝壳类有 螺、蚌等。 2016年,雨湖区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4.9%,本年度活立木总蓄积量532820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0480立方米;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3%。

雨湖区主体民族为 汉族,2016年末,雨湖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82311户,总人口为520914人,其中男性人口260901人,女性人口260013人,男女性别比为100.3:100。在总人口中,年内出生人口5495人,死亡人口24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年内符合政策生育率97.87%,新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10.17:100。

2012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7.60亿元。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94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8.5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52.2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3:48.7:42.0。

2013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456.32亿元。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96亿元;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5.5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38.67亿元;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8.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60.4:37.0。

2014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为505.18亿元(区域),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75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96.59亿元,增长8.9%,其中工业增加值254.96亿元,增长8.6%; 第三产业增加值191.84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比3.3:58.7:38.0。

2015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545.03亿元(区域),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59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05.84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24.60亿元,同比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56.1:4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1718元,增长9.8%。

2016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592.54亿元(区域),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04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317.06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259.44亿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53.5:4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9349元,同比增长9.3%。

2016年,雨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区属)17.86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一般预算支出15.82亿元。

2016年,雨湖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11.39亿元,比上年增长7.1%;林业0.82亿元,比上年下降2.4%;牧业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0.3%;渔业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林牧渔服务业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雨湖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2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91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3.01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6.7千公顷,蔬菜总产量23.47万吨,比上年增长8.9%。肉类产量5.62万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猪肉产量5.38万吨,比上年下降2.5%。禽蛋产量545吨,比上年增长5.2%。全年出栏牲猪71.78万头,比上年下降2.4%。水产品0.74万吨,比上年增长8.8%。

2016年,雨湖区完成水毁修复等水利工程2400处,劳动工日220万个,其中省市区各级“五小水利”项目村21个,争取各级投入600余万元;恢复灌溉面积0.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1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22万亩;全年提质改造农村公路建设19.8公里;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农村公办幼儿园1所;加大农村特困户建房和危房改造力度,资助解决农村特困户建房15户;帮助168户农村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

雨湖区锰矿资源丰富,鹤岭镇锰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锰都”之称。有江南机器厂、江麓机械厂等中央直属企业,有先锋工业园、湘潭大学城科技园、鹤岭工业园和楠竹山工业区等工业园区,形成了机电制造、冶金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平安电气、一格制药、恒盾科技、凌天科技、鑫湘锰业等企业,全区规模企业总数达128家。

2016年,雨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8.4亿元,比上年增长8.9%。

2016年,雨湖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5.03亿元,同比增长36.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5.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5%。

雨湖是湘潭的商贸物流中心,有各类市场45个、商业网点5000多个,吸引了大洋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知名品牌进驻。现代商贸业相继建成了白石商业广场、金都商业广场、金海民生大市场、中南农机机电大市场等一批商贸重点项目。现代服务业以湘潭西商贸物流园建设为龙头,依托湘潭义乌小商品城、湘潭大学城科技园综合服务区、先锋生产性物流园,将逐步形成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016年,雨湖区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雨湖区到位外资9161万美元,同比增长12.3%。进出口额4926万美元,同比下降12.0%。全年引进内资34.37亿元,同比增长31.7%。

雨湖区内有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17家科研机构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是湖南省仅次于长沙市岳麓区的科教中心区域。校区交流合作紧密,雨湖区人民政府与湘潭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雨湖区内众多企业也与各院校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以北二环为主干线,以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为依托,对接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重点建设湘潭大学城科技园,将其建成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2016年,雨湖区有中小学44所,小学教学点5个,在校学生24449人,在职教师157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3%,平均受教育年限12.9年。完成1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50万建成教育生态圈云平台,投入100万建成熙春路学校智慧教室,实现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2016年,雨湖区申请专利133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9件;专利授权10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5件。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余项,争取资金149万元。

2016年,雨湖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788场,城区公益电影240场,“欢乐潇湘.幸福湘潭”群众文艺汇演举办17场,“演艺惠民·送戏下乡”演出35场。新增城乡体育健身设施12处、城乡文化广场设施10处,雨湖区112个村(自然村)、58个社区实现文体设施全覆盖,全年共计拨付84.5万元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牵头开展“扫黄打非”系列行动,认真做好文化市场创文、创卫中的迎检工作。联合区工商、创卫、市文化执法局等部门开展“净化文化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

2016年,雨湖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2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363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0.61张,卫生技术人员5922人。累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54.45万份。雨湖区农村共有14.62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全年共查处违法执业医疗机构20家,公共场所关停53家,监督覆盖率达100%。

2016年,雨湖区对33条小街小巷进行了提质改造;改造老旧小区36个;下水改造35处;疏通下水85起;修复明沟暗渠520处;修复破损路面15200平方米;城区安装路灯900盏;整治祼露黄土4500平方米;增绿补绿12处;组织对雨湖区小街小巷40万米下水进行全面的疏通;更换井盖板685套。

2016年,雨湖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40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5元,比上年增长7.6%。雨湖区城市低保年均月救助9471户,15842人,全年发放城市低保6323.62万元,月人均补助水平332元;农村低保年均月救助2991户,5221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1820.88万元,月人均补助水平249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900人,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647.06万元;城市棚户区改造3860户;帮助39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0人;扶助城乡60岁以上失独老人286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63张。

2016年,雨湖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94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9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339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3752人,失业人员培训1458人;新增创业主体3588户;实施创业培训910人;扶持新创小微企业190个;扶持大学生创业户23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7.4%;全年发放社会保险待遇3.71亿元,各项待遇100%发放到位。

雨湖区地处湖南省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水、陆、空交通极为发达。 杭瑞高速、 京珠高速两条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潭衡高速正在加紧建设,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将长沙市岳麓区与雨湖区连成一片。 320国道、 107国道在这里会合, 湘黔铁路横穿全境, 湘江千吨级码头四季通航,距长沙 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特别是“百年地标”工程—— 湘潭火车站,改扩建后有9股道3个站台2个广场。

雨湖区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晋时初成江南小镇,宋代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湘江,水陆交通发达,客商过往非常频繁,商业氛围浓厚,至明清时期最为鼎盛,人称工商十万,中南八省物资均在此集散,是全国有名的药都,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也曾是全国三大布市之一。人文底蕴深厚,区内有万楼、文庙、关圣殿、鲁班殿、唐兴寺、秋瑾故居等文物景点56处,其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唐兴桥唐兴桥,原名壶山桥,因东侧的唐兴寺(已毁)而得名。唐兴桥修建于清朝,历经多次维修,保存尚好;唐兴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3米,宽6米,净跨度12米,桥身与桥面均由花岗岩石砌成。桥两边有34根花岗石围栏,每根栏柱头上立有狮、象、鹿、猴、兔等动物石雕。

唐兴寺

唐兴寺,晋称石头寺。因唐代名僧智俨在此圆寂,筑石塔葬骨殖于寺旁,故又名石塔寺。该寺位于陶公山上,原寺四周筑围墙,入山门即为钟鼓楼,门外有六角九层石塔即智俨所葬之处。该寺曾于元末被毁,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复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方始败落。现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藏于市博物馆,寺址已改为唐兴寺小学。

雨湖公园 雨湖位于湘潭市中心,因地势低洼,积雨成湖而得名。历来就为湘潭风景名胜地。全湖分上、中、下三湖,占地约12公顷。湖中修筑了风格迥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梁。南岸有凤竹庵、陶公祠、斗姥阁、万寿宫等古迹;是集游乐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场所。
白石纪念馆 白石纪念馆位于白石公园侧,系两层楼仿木砖瓦庭院式建筑群,具典型的湖湘名居风格。馆名为沙孟海先生所题。馆内陈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极其珍贵的绘画、木雕、印章、诗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当代名家作品。
望衡亭 望衡亭位于十八总石嘴脑。建于民国21年(1932年),亭为方形,三层,每层高约3.5米。一、二层7.7米见方,上层4.7米见方。全为花岗石砌成,矗立于湘江畔,晴日可见南岳衡山,故名。内藏碑刻多块。其楹联云:“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为湘潭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 湘潭文庙位于湘潭市城正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小东门侧。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为祭祀孔子之专门场所。
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 湘潭市大湖街侧,始建于元末明初,建筑面积4760平方米,盛时长驻僧众百余人。该寺共有大殿3个:前为弥勒殿,中为韦驮殿,后为大雄宝殿。右侧为斋堂,左侧为禅房,后厢房为方丈住地。 海会古寺 (2张)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在湘江区由义巷内的义源。秋瑾在这里度过了8个年头,生育了一男一女。秋瑾祖籍浙江绍兴。1894年,其父亲由常德调湘潭厘金局任职,她亦随父来到湘潭。1896年与湘潭王廷钧结婚,由义巷的“义源当铺”就是王家开设的。 秋瑾故居 (2张)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