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村
北洋村 北洋村历史 北洋村特产
北洋村旧称福洋村,位于潮揭公路北侧,比邻 揭阳市 揭东区不足十里之遥。古因“杨”姓与“洋”同音故称福洋,后因村前西侧有大片棉树森林,年久倒伏而沉积成一幅幅的湖洋田,历来有大幅洋之称,因潮语“幅”与“北”同音,故称北洋。包括官田埔,厚德居,谢厝围,顶木沟,下木沟等自然村。 北洋村地域广阔,人口总多,于今人口13800多人,自古农贸会集,如今农林养殖、商贸、织造日趋繁荣,系云路镇经济、文化、教育的发达之乡。据族谱载,始祖杨氏由闽入粤,身职列员外郎。原配谢氏产下三子,继娶罗氏传二子,其时罗氏的为人妒忌,谢氏亡时,兄弟三人尚未娶室,恒为继母所罪,被迫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远离故地,搬迁梅岗赤崎头寄居他姓之篱下,并在村中的翁员外家当长工,后翁员外许下村前之地,给长广、庚乙2人耕耘,为寻求独立生存,三弟绵延独移北厝,自此兄弟毗邻而处,苦心创业。1640年刘公显揭竿而起,长广...
详情北洋村旧称福洋村,位于潮揭公路北侧,比邻 揭阳市 揭东区不足十里之遥。古因“杨”姓与“洋”同音故称福洋,后因村前西侧有大片棉树森林,年久倒伏而沉积成一幅幅的湖洋田,历来有大幅洋之称,因潮语“幅”与“北”同音,故称北洋。包括官田埔,厚德居,谢厝围,顶木沟,下木沟等自然村。 北洋村地域广阔,人口总多,于今人口13800多人,自古农贸会集,如今农林养殖、商贸、织造日趋繁荣,系云路镇经济、文化、教育的发达之乡。
据族谱载,始祖杨氏由闽入粤,身职列员外郎。原配谢氏产下三子,继娶罗氏传二子,其时罗氏的为人妒忌,谢氏亡时,兄弟三人尚未娶室,恒为继母所罪,被迫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远离故地,搬迁梅岗赤崎头寄居他姓之篱下,并在村中的翁员外家当长工,后翁员外许下村前之地,给长广、庚乙2人耕耘,为寻求独立生存,三弟绵延独移北厝,自此兄弟毗邻而处,苦心创业。1640年刘公显揭竿而起,长广之子杨龙当为抗清廷,投奔九军。翁员外闻悉,即勾结了清廷潮州总兵郝尚久,派官兵捕获龙当,在押解途中,龙当机智逃脱,潜回九军驻地。事后,九军剿捕翁员外,此时,龙当才回归故里,重建家园,安居乐业。甲寅乱,富败穷立,杨氏振兴。
昔年有经商源地“北洋圩场”,清朝贡生杨开业写下对联:“逢一四七为圩期舟车咸集,分上中下之货品童叟无欺”。该村杨世瑞,是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第一任县长,曾任中国驻越南大使参赞。
著名的“古山二号”龙眼发源于云路镇北洋村,“古二”母株屹立于北洋村古山上。“古山二号”龙眼果品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为发挥名牌效应,使“古山二号”龙眼这一名牌产品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的拳头产品。
菊花糕是潮汕名糕点之一,有“糜饭食会饱,菊花糕孬巧”的俗语。最出名的为揭阳“北洋成顺菊花糕”和大埔菊花糕。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序严谨,用料考究,以比重适当的白糖、饴糖、薯粉、糯米粉、菜油、菊花蜜或菊花精为原料,经过蒸炒、磨、筛、拌和、杆匣、刀切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色泽青绿,食之清甜爽口,细腻柔润,具有浓郁的菊花香味,清芬心田,在糕点中独具一格。据实验测定;内含多种维生素、果糖、核黄素、蛋白质、鞣质等成份,既是营养丰富食品,又有清心明目,镇静养神,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循环等作用。
揭东云路镇北洋村“成顺”店是揭阳糕点糖食的“老字号”之一。它生产的菊花糕以其新鲜、清甜溢香,软脆无异味而驰名。
成顺菊花糕始创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始创人为北洋村人杨谦再,时至今日已历传五代,其传人嫡孙杨布。成顺老店现已分小香记、发兴等六间新店,每天共有20多名家人从事糕点制作。成顺菊花糕一向供不应求,逢年过节更是门庭若市。邻村镇群众嫁女时所需的锦糖,都少不了成顺菊花糕。侨胞要回异域时也总得带些成顺菊花糕作为馈赠亲朋的礼品。侨居美国的吴道成先生说:“一般菊花糕漂洋过海一经海风影响便变坚变硬,而北洋成顺的菊花糕却依然柔软清脆。”
成顺菊花糕之所以能饮誉国内外,主要是选料严格,蒸制考究,调味不断更新,产品新鲜而饮誉并广为流传,多次被编成潮汕名产歌谣在江湖卖艺班中演唱;揭阳文士则以“北洋名产菊花糕”赞之。
周边政府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双峰县花门镇工作委员会
地址:揭阳市揭东区福洋路
周边商铺
为群粮油
地址:揭阳市揭东区福洋路键诚工矿五金东北侧约240米
周边村庄
北洋村
地址:揭阳市揭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