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

潼南区 潼南 潼南县 潼南区建制沿革 潼南区行政区划 潼南区政治 潼南区位置境域地理环境 潼南区自然资源 潼南区人口民族 潼南区经济概况 潼南区社会事业 潼南区交通 潼南区风景名胜 潼南区著名人物 潼南区地方特产 潼南区城市荣誉


潼南区隶属 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 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东邻 合川区、 铜梁区,南接 大足区,西连四川省 资阳市 安岳县、 四川省 遂宁市 安居区、 四川省遂宁市 船山区,北与 四川省遂宁市 蓬溪县、四川省 广安市 武胜县相邻,与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相望。潼南区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2015年,辖2个街道、20个镇; 户籍人口95.21万。2015年,全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265.2亿元,比2014年增长12.5%。潼南属 盆地浅丘地貌,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00—450米;属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宜耕。潼南区历史悠久,公元373年(东晋宁康元年)建制设县,1912年设东安县,1914年,因地处潼川府之南更名为潼南。 先后诞生了...

详情

潼南区地名网_重庆市市辖区潼南区资料简介

重庆市市辖区潼南区介绍

潼南区隶属 重庆市,位于重庆西北部,地处 渝蓉地区直线经济走廊;是成渝新型工业基地、渝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绿色菜都 。东邻 合川区、 铜梁区,南接 大足区,西连四川省 资阳市 安岳县、 四川省 遂宁市 安居区、 四川省遂宁市 船山区,北与 四川省遂宁市 蓬溪县、四川省 广安市 武胜县相邻,与四川省 南充市 嘉陵区相望。

潼南区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2015年,辖2个街道、20个镇; 户籍人口95.21万。2015年,全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GDP)265.2亿元,比2014年增长12.5%。潼南属 盆地浅丘地貌,地势平坦,海拔高度300—450米;属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宜耕。

潼南区历史悠久,公元373年(东晋宁康元年)建制设县,1912年设东安县,1914年,因地处潼川府之南更名为潼南。 先后诞生了 杨闇公、 杨尚昆、 杨白冰等时代伟人,孕育了道教至尊 陈抟、明代重臣 吕大器、川剧大师 廖静秋等历史文化名人; 太安鱼、 狮舞、 车车灯纳入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潼南区有 大佛寺景区、 双江古镇、 崇龛 陈抟故里景区等人文景点。拥有4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是川渝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渝遂铁路、 渝遂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规划建设的 潼荣高速公路、北(碚)安(岳)高速公路畅通南北, 246国道、 319国道、 351国道线穿境而过。

2017年6月,潼南区被命名 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潼南区 (4张) 潼南区域在周秦之际属 巴国和 蜀国。 周代,今渝川地区分别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

西汉,汉高帝时,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广汉县。武帝时, 潼南琼江一带属犍为郡。

蜀汉,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德阳县,琼江一带仍属犍为郡。

西晋,李特据蜀,设德阳郡,领德阳一县。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置 遂宁郡(郡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境原大佛乡下县坝) ,领德阳县。孝武帝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为潼南境内置县之始。

南北朝,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晋兴县更名始兴县,隶怀化郡。北周,始兴县隶 石山郡,领潼南涪江一带;另置安居郡,潼南琼江一带隶安居郡柔刚县。

隋朝,废郡置州,始兴县隶遂州,柔刚县隶普州,另置隆龛镇。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刚县名安居县。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始兴县名青石县,潼南分隶安居、青石两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遂州改称遂宁郡,青石县隶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升隆龛镇为隆龛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瓦子堡),辖潼南琼江一带,隶资阳郡。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遂宁郡复置遂州,仍领青石县。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普州,隆龛县隶普州。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青石县置 遂宁县(县治在今重庆市潼南县原大佛乡下县坝)。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名崇龛县。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移县治于东流溪坝。

宋代,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降崇龛县为镇,并入安居县,隶普州 安岳郡。神宗熙宁六年(1703年),青石县并入 遂宁县,次年,复置青石县。

元朝,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县治自戴场坝迁巴川镇,戴场坝一带划归 遂宁县。至元十九年(1282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 小溪县,隶遂宁州。至此,县境不再设县治。 潼南区夜景 (11张)

明朝,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宁州为 遂宁县,并小溪县入遂宁县,隶潼川州。潼南全境为 遂宁辖地。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并 蓬溪县入遂宁县。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分置蓬溪县。遂、蓬分县,涪江左岸地域属蓬溪,涪江右岸地域留遂宁。

清代,顺治十年(1653年),并遂宁县入蓬溪县,顺治十七年(1660年),复分置遂宁县。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府,领三台、 射洪、 盐亭、 中江、 蓬溪、 遂宁、 安岳、 乐至等八县,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年),新建 东安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年废省改道,东安县隶川北道潼川府。民国三年,川北道改名 嘉陵道,东安县更名 潼南县(潼南正式得名)。民国十八年,废道府建制,潼南县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四年,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潼南县隶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50年,潼南县隶川北行署 遂宁专区。1952年9月,潼南县隶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遂宁专区并入绵阳专区,潼南隶属 绵阳专区。1976年1月,潼南县由绵阳地区改隶 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改名 永川地区,潼南隶属永川地区。

1983年4月,四川省永川地区并入重庆市,潼南县亦隶属重庆市。

1997年,潼南县隶属重庆 直辖市。

2015年6月27日,重庆市潼南区正式挂牌。

1953年,将合川县(现 合川区)别口乡、万寿区甑子场、 安岳县白水乡第八村曾家小湾及龙桥沟等处划归潼南县。

1994年1月撤区并乡建镇后,潼南县辖梓潼、双江、塘坝、柏梓、光辉、小渡、卧佛、太安、上和、古溪、桂林、宝龙、龙形、新胜、玉溪、花岩、飞跃、米心、群力、五桂、新华、永胜22个镇;田家、永安、文明、安兴、龙项、檬子、别口、红花、寿桥9个乡。

1999年7月9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潼南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驻地由梓潼镇正兴街27号、23号、34号、59号迁至梓潼镇莲花村拟新建的行政中心内。

2000年7月,光辉镇更名为崇龛镇。

2002年末,潼南县辖22个镇、9个乡,21个居委会、283个行政村。

2006年6月16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潼南县将31个乡镇调整为22个乡镇和街道。其中,撤销5个镇、6个乡,设立2个街道,调整6个镇、2个乡行政区域范围,保留11个镇、1个乡行政区域政府和驻地不变。具体为:撤销梓潼镇、桂林镇,设立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撤销新华镇,并入米心镇;撤销飞跃镇、红花乡,并入古溪镇;撤销永胜镇,并入田家乡;撤销文明乡、永安乡,并入柏梓镇;撤销龙项乡,并入田家乡、别口乡;撤销檬子乡,并入龙形镇;撤销安兴乡,并入双江镇、玉溪镇。

2011年4月29日,重庆市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田家乡、别口乡、寿桥乡,设立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街道、20个镇:梓潼街道、桂林街道、上和镇、龙形镇、古溪镇、宝龙镇、玉溪镇、米心镇、群力镇、双江镇、花岩镇、柏梓镇、崇龛镇、塘坝镇、新胜镇、太安镇、小渡镇、卧佛镇、五桂镇、田家镇、别口镇、寿桥镇。

2015年6月,潼南区有2个街道、20个镇。为 梓潼街道、 桂林街道、 上和镇、 龙形镇、 古溪镇、 宝龙镇、 玉溪镇、 米心镇、 群力镇 双江镇 花岩镇、 柏梓镇、 崇龛镇、 塘坝镇、 新胜镇、 太安镇、 小渡镇、 卧佛镇、 五桂镇、 田家镇、 别口镇、 寿桥镇;281个行政村,政府驻桂林街道兴潼大道120号。

区划一览表 
序号 乡镇 行政代码 面积(km) 简介
1 桂林街道 500223001 80.387 桂林街道办事处位于潼南区西北,由原桂林镇与梓潼镇东风片区合并组成。是潼南区委,区政府所在地。
2 梓潼街道 500223002 151.1 梓潼街道位于东经105度31分44秒~106度00分20秒,北纬29度47分33秒~30度26分28秒。海拔250~450米。距重庆市区150公里。
3 上和镇 500223101 68.2 1950年建上和乡,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1年更名上和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1993年独柏乡并入,位于区境东部。
4 龙形镇 500223102 38.6 1926年设茶店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龙形公社,1984年置乡,1993年民主乡并入建镇。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11公里。
5 古溪镇 500223103 39 1950年建古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2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惠光乡并入。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城区17.3公里。
6 宝龙镇 500223104 42.27 1950年建宝龙乡,1958年改宝龙公社,1967年更名红光公社,1981年复宝龙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柏果乡并入建镇。
7 玉溪镇 500223107 45.1 1950年建玉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名,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镇西北与遂宁市境接壤,距潼南区16.8公里。
8 米心镇 500223108 30.1 1952年建米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西邻涪江,距潼南区22.6公里。
9 群力镇 500223109 49.1 1950年建利相乡,1958年改公社,1967年更名群力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潼南区13.9公里。
10 双江镇 500223110 104.6 1950年建双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大埝、城西、智慧3乡并入。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8.6公里。
11 花岩镇 500223112 25.58 花岩镇因一座山形如莲花而得名,地处潼南区西北部,与四川省遂宁市的马家、大安、磨溪接壤。距潼南县城25公里。
12 柏梓镇 500223113 72.83 1950年建柏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龙藏、大滩2乡并入。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区府14.8公里。
13 崇龛镇 500223114 87.6 崇龛镇位于潼南区西北部,距城区30公里,琼江河27.35公里穿境而过,东靠双江、南靠柏梓、西靠四川 安岳县,北靠四川遂宁市。
14 塘坝镇 500223115 101.6 1950年建塘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1993年永康、康乐、胜利乡并入。位于区境西南部,距潼南区18.5公里。
15 新胜镇 500223116 52.3 清乾隆时建场,原名甄子场,因火烧迁现址重建,定名新场。民国初年改名富农场,乡亦以富农命名。1952年更名新胜乡至今。2011年改新胜镇
16 太安镇 500223117 60.8 1951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前进乡并入建太安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城区12.5公里。
17 小渡镇 500223119 88.2 1949年前后称三汇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小渡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汇集、青云并入建小渡镇。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城区25.5公里。
18 卧佛镇 500223120 95.7 1950年建乡。1956年属塘坝区,1958年建复兴公社,1984年改置卧佛镇,1993年新生、长兴乡并入。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30.6公里。
19 五桂镇 500223121 32.9 五桂镇位于潼南区南端,幅员面积32.9平方公里,场镇面积2.5公顷,共辖5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
20 田家镇 500223200 30.2 1951年建田家乡,1967年改解放公社,1984年复置乡。2011年改田家镇,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10.8公里。
21 别口镇 500223203 30.48 潼南区别口镇位于潼南城区以东,涪江河潼南段最下游,东南与合川区太和镇、铜梁区高楼镇接壤,西连潼南田家镇,北邻潼南上和镇。
22 寿桥镇 500223208 20.94 寿桥镇地处潼南区西南部,距县城47.5公里。西南与铜梁区平滩镇、斑竹镇交界,西北与卧佛镇相邻,东北与小渡镇接壤。

(以上表格信息统计截至2015年)

区委书记: 曾菁华

潼南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西北部,地处渝蓉直线经济走廊。涪江下游,东邻 合川区、 铜梁区,南接 大足区,西连四川省 安岳县、 安居区、 船山区,北与四川省 蓬溪县、 武胜县相邻,与四川省 嘉陵区相望。地跨东经105°31′41″至106°00′20″、北纬29°47′33″至30°26′28″之间。东西阔47公里,南北距72公里,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

潼南区属 盆地浅丘地区,海拔在300-450米之间;其中丘陵面积达1256.1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9.4%,河谷面积122.6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8%,台地面积74.8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7%。

潼南区属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极低温为-3.8℃;无霜期长,年平均霜期仅5.5天。年均降雨量为99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28.4小时。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阴雨、洪涝、冰雹、大风、 霜冻等。 2015年降水量1023.4毫米,平均气温18.5℃,下雨天数140天。环境质量空气满足优良天数359天。

潼南区新城图 (13张) 潼南区有 天然气储量达300多亿立方米,已布井60余口,年开采量37亿立方米, 岩盐储量100亿吨。

潼南区有耕地面积727979亩,其中田400438亩,土327541亩。土壤,成土母质以遂宁组母质为主,占耕地的62%,沙溪庙组母质占25.3%。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5%,全钾含量2.55%,速效钾含量丰实,平均为96PPM,速效磷含量低,平均为3PPM,碱解氮含量75PPM。

青云湖 (5张) 潼南区水资源丰富, 涪江、 琼江贯穿区境,流程达194公里,涪江年径流总量达145.2亿立方米,琼江年径流总量为8.4亿立方米。另有大小溪河73条,呈树枝状排列;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16座、小二型55座。

潼南区经济林木类有700余个品种,其中果树有6个科,23种,693个品种,桑树7个品种。经济作物15种253个品种,以蔬菜、桑、果、油料为主;潼南县林木资源种类有57科111种。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潼南区渔类资源有96种之多,有 胭脂鱼、江团、鯿鱼、鳜鱼、青龙棒、赤根鳟等名贵鱼种。 全年森林拥有面积达29494.85公顷,当年造林3333公顷(含社会投资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45%。

户籍人口

2014年末,潼南区户籍人口为95.61万人,比2013年同期增长0.4%。全年出生人口11242人,人口出生率11.8‰;死亡人口5060人,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长率6.5‰(以公安年报数测算)。

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23万人,比上年增加2.43万人。城镇化率46.68%,比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户籍总人口95.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37万人,非农人口16.8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21‰,死亡率为5.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4‰。

常住人口

2010年,全区常住人口为64万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3.4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62.0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4人。

2014年,全区常住人口65.8万,城镇人口29.61万人,城镇化率45%。

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8.23万人,比2014年增加2.43万人。城镇化率46.68%,比2014年提高1.68%。

性别构成

2010年,潼南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32.32万人,占总人口的50.5%;女性为31.68万人,占总人口的49.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100。

2015年,全区户籍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2.2,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6.6。

年龄构成

2010年,潼南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2.46万人,占总人口的19.47%;15-64岁的人口为42.99万人,占总人口的61.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55万人,占总人口的19.36%。

教育程度

潼南菜花节 (5张) 2010年,潼南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含大专)程度的2.15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5.69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20.32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7.68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354人,高中程度的为8896人,初中程度的为31756人,小学程度的为43247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28万人,文盲率为6.36%。

潼南有 汉族、 回族、 藏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满族、 侗族、 瑶族等29个民族。

潼南区山水 (2张) 2014年,潼南区 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34.16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一产业增加值43.33亿元,比2013年增长4.9%,增速考核组第一;二产业增加值122.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8.7%,增速全市第一,比全市高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77.05亿元,比2013年增长17.5%,增速全市第一;建筑业增加值45.07亿元,比2013年增长20.6%。三产业增加值68.72亿元,比2013年增长10.2%,比2013年同期提高了0.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次产业同期结构由2013年21.4:45.9:32.7 调整到18.5:52.2:29.3,第二产占比首次超过50%。第二产中工业占比由2013年同期的59.0%提高到63.1%。

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65.2亿元,比2014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8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75.38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5:52.2:29.3调整到17.7:53.9:28.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573元,比2014年增长10.4%。

2015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44.82亿元,增长11.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1亿元,增长12.5%;税收9.35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支出76.54亿元,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06亿元,增长16.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1亿元,增长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6亿元,增长94%;农林水事务支出9.87亿元,增长4.6%;教育支出完成9.26亿元,增长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89亿元,增长28.2%;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成6.62亿元,增长13.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76亿元,增长22.9%。

潼南区种植业品种资源繁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桑、果、油料为主;是重庆市“菜篮子”重要基地、第一大鲜销蔬菜保障供应基地。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小家禽为辅。主要有猪、羊、牛、兔、鸡、鸭、鹅、蜂八大类40余个品种。

潼南区农业 (9张)

2015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6.82亿元,比2014年增长4.8%。其中种植业34.74亿元,增长3.0%;畜牧业7.5亿元,增长1.1%;林业1.59亿元,增长8.7%;渔业3.0亿元,增长42.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33亿元,同比增长4.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88万亩,与去年持平;粮食综合单产430.2公斤/亩,增长0.7%。油料播种面积36.84万亩,增长3.4%。蔬菜种植面积92.48万亩,增长2.7%。水果种植面积7.53万亩,增长3.9%。全年粮食总产量37.8万吨,同比增长0.8%。蔬菜总产量188.29万吨,增长4.3%。油料总产量4.69万吨,增长6.2%。

潼南区工业 (4张)

潼南规划建设25平方公里工业“一园三区”,形成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消费品工业“4+1”产业集群。

2015年,全区工业增加值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工业总产值540.14亿元,增长3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86.35亿元,增长29.4%,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149.4亿元,增长36.4%。“4+1”产业产值339.21亿元,增长28.3%,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7.8%。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产值223.6亿元,增长45.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7.9%;机械制造产业产值17.0亿元,增长9.0%;清洁能源产业产值6.4亿元,增长0.5%;化工产业产值11.8亿元,同比下降25.7%;消费品制造产值80.4亿元,增长10.2%。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99.6%,同比提高88.8个百分点。利税总额64.74亿元,同比增长38.3%,利润39.05亿元,同比增长37.1%。产品销售率98.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89896元/人年,同比增长29.8%。

2015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52.75亿元,同比增长20.3%。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承包商42家,其中一级资质5家,二级资质12家,三级资质25家,注册地总产值350.56亿元,增长59.2%。

潼南区城建 (10张)

2015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9.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57亿元,增长13.5%。批发和零售商品销售额152.46亿元,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18.18亿元,增长19.4%。

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5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8亿元。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全年引进项目49个、到位资金32.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164.61亿元,增长32.5%,外资3185万美元、增长16%,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增长74.2%。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43亿元,增长9.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8亿元,增长9.9%。

2015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0.39亿元,增长1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84.37亿元,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110.63亿元,增长20.3%。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50.89亿元,增长29.1%,短期贷款余额8.7亿元,增长9.3%。存贷比4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2%。

2015年,全区保费总收入36574.11万元,增长25.25%。其中,财产险收入6051.33万元,增长12.13%;寿险收入27635.8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收入2955.68万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15421.24万元,减少38.78%。其中财产险赔付3799.18万元,增长5.41%;寿险赔付9064.85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赔付2557.21万元。

2015年,潼南区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4.55亿元,增长18.8%。其中住宅投资32.93亿元,增长16.4%;商业营业用房11.62亿元,增长26.0%。商品房销售面积99.67万平方米,增长30.4%,其中住宅92.89万平方米,增长28.8%;商品房销售额35.11亿元,增长12.4%,其中住宅30.38亿元,增长11.5%。

2015年, 潼南区有各类学校250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含2所高级中学,l所完全中学 ),中等职业学校3所,小学127所,幼儿园90所,特殊学校1所。普通初中招收学生6776人,在校学生21422人,毕业学生7513人;普通高中招收学生4989人,在校学生15043人,毕业学生6001人;小学招收学生8077人,在校学生47947人,毕业学生7081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学生704人,在校学生2293人,毕业学生625人。学前教育在校学生25100人,特殊学校在校学生292人。

主要中学一览
  
简介 图片 备注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 重庆市潼南中学校,始创于1924年,原名鉴亭书院。 重庆市级首批重点中学、仅高中部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 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创建于1957年。 重庆市级重点中学、仅高中部
重庆市潼南第二中学校 重庆市潼南第二中学校,创建于2016年。 含高中部、初中部

2014年,潼南区共申请专利1291件,专利授权536件。 2015年,全区共申请专利2327件,专利授权726件。

潼南区文体 (7张) 2015年末,全区拥有文化馆2个,文化站22个,公共图书馆4个,公共藏书量达23万册(含电子图书)。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4个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保单位61处。有电视用户达159174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19788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15000余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4.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

潼南区建成江北体育场,体育公园成为全国户外活动基地,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潼南区承办全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钓鱼比赛、渝西羽毛球邀请赛等20余项赛事。有体育馆1个,体育公园1个,在全市第五届全运会、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项市级赛事中勇夺32金21银23铜。

2015年,潼南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支出1.33亿元,年末全区拥有卫生机构453个,卫生机构床位3075张,开放式床位2777张,使用率达到90.3%,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5.5个;卫生技术人员1263人,其中执业医师1190人。农村卫生厕所24171个,同比增长2.4%,累积达到12.9万个。婴儿死亡率为4.58‰,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95.73/10万。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4年,建成区面积达到21.07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

2015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9元,增长11.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073元,增长10.1%;人均经营净收入4589元,增长10.4%;人均财产净收入1082元,增长11%;人均转移净收入4295元,增长14.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2元,增长9.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311元,增长7.6%;人均经营净收入4062元,增长8.2%;人均财产净收入2085元,增长8%;人均转移净收入5474元,增长1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89元,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2元,增长11.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70元,增长8%;人均经营净收入5020元,增长12.4%;人均财产净收入261元,增长8.4%;人均转移净收入3331元,增长1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416元,增长8.2%。

定明山—运河风景名胜区 (2张) 2015年,潼南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979人,比上年增加1939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纳保险金2.419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539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058人,比上年增加1067人。其中:在职职工28685人,退休人员15373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2448万元,总支出7491万元。年末离休、退休、退职人数为38524人,比上年增长2851人。参加失业保险3265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2%。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6个,床位数3208个。全年纳入城镇低保人员5252人,农村低保人数23415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比上年均有提高。农村五保供养人员4405人,符合条件的五保、三无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发放五保、三无资金239.05万元。临时受救助人次达572人次。福利彩票销售额4594万元,比上年增长37.95%。退伍军人享受定期补助人数4716人,其中伤残人员698人。

公路

潼南距重庆93公里,距成都190公里, 渝遂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规划建设的南泸、北安高速公路畅通南北,国道246、319、351线穿境而过,是成渝重要交通枢纽。

2014年,潼南区公路线里程2345公里,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28公里,铁路里程28公里,公路桥梁数147座,公共汽车73辆,出租车拥有200辆。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0057辆。

2015年,全区公路线里程3197.4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9公里,铁路里程28公里,客运汽车441辆,公共汽车77辆,出租车拥有200辆。公路客运周转量1216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76793万人公里。全区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100%。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 42836辆,比上年增长6.94%。

铁路

潼南区有 渝遂铁路横贯,有年吞吐34万吨的铁路货站和年吞18万吨的化危品专线,有至 上海、 广东、深圳的客、货运列车,贯通了西南与华东、华南物资进出“大通道”。

水运

潼南有500吨级的船舶可直达重庆 朝天门码头。

潼南区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一级景区有大佛寺,双江古镇,东升茶山3处;二级景区有人工运河,太安—琼江,青云湖3处;三级景区有马龙山卧佛,马鞍山,龙多山3处。

杨闇公(1898年-1927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191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2月,被选为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即中共四川省委)书记。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于4月6日深夜,四川军阀将他押至浮图关秘密处死。

谭世良(1905年-1930年),原中共潼南支部书记。1925年入潼川(今三台县)联立中学就读。后以潼南书店为掩护,成立了中共潼南书店支部。1930年8月17日,谭世良从容就义,时年25岁。

江涛(1898—1932),本名汪兴武,原中共潼南赤卫队支部书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8月,江涛被国民党杀害。

陈抟(871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潼南县崇龛镇人。( 出生地有争议)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宋代理学具有开源之功;开创了宋明易学研究的规模与传统;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

张鹏翮(1649年-1725年),字运青,一字宽宇,清代名臣。历任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为官重民生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严诗金(1943年-1962年),革命烈士。出生贫农家庭。196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887部队,后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

蔡琨(1924年-1949年),又名梦慰、德明,革命先烈。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联络一批革命志士到广安与民革合作,从事地下活动。1948年,发行的进步刊物-《挺进报》被查抄,蔡琨被捕。在渣滓洞狱中,他倍受折磨,身患严重肿病,虽被严刑拷打,却始终不屈。

钟凌云(?-1949年)又名钟宣树,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他初中毕业后,曾在交通部公路总局第十运输处保养场工作。1949年10月1日在重庆被捕,关押于“新世界”看守所,狱中坚贞不屈。1949年11月29日被押至重庆郊外歌乐山上松林坡刑场杀害,殉难时年仅26岁。

张洪友(1959年-1982年),革命烈士。1979年1月参军入伍。入伍3年多,5次受嘉奖。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拥政爱国”先进个人。

郑朝元,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定居于 滁州市。1950年参军入伍,1951年1月赴朝参战。1953年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一级国旗勋章。回国后被授予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12月,被保送到南京步兵学校深造学习。作为战斗英雄,两次到北京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4年9月,被确定转业到地方。

杨尚昆(1907年-1998年),重庆潼南人,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98年9月14日在北京逝世。

杨白冰(1920年-2013年),重庆潼南人,原名杨尚正,杨尚昆弟弟,上将。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潼南区有 潼南太安鱼、 潼南陈凉粉、 涪江大曲、 潼南黄桃、 潼南 东升银芽、 双江 五香花生米、潼南黄桃罐头、 潼南桂花蒜等特产美食。

潼南区菜花风景 (9张) 2003年1月,农业部向潼南区分别颁发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先进单位”证书。

2007年11月,潼南区被重庆市确定为“对外劳务合作基地县”。

2012年12月,重庆潼南等区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6年12月7日,潼南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