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村
重华村 重华村村史沿革 重华村村大事记 重华村历任村支书、主任 重华村各时期名人、能人、贤人 重华村特色文化(含特产) 重华村附注
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位于县城北部,属于二类贫困村。重华村委员会距离镇政府15公里,离县城35公里。东与本镇潮溪村相连,南与本镇偏岩村交界,西与楠杆乡金盆村毗邻,北与楠杆火石村接壤。辖黄金坪组、长岗岭组、吴家沟组、岩上组、瓦厂组、磨子岩组、徐家湾组、许家山组、向家组、石重界组、桑树坪组、李家寨组、川尖坪组、王家组、柏果坪组、大坪组共16个村民组,现有648户2657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3亩,耕地以旱地为主。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煎楠公路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60%以上。一条峡谷横贯南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峡谷溪水清澈透底,吴家沟河与摇关坝河交汇于黄金桥,青山隐隐,绿水长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现重华村村委会坐落于重华寺,重华寺始建于东汉永平8年(公元65年),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多次重建,后由来自河南的正全和尚于道光七年(182...
详情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位于县城北部,属于二类贫困村。重华村委员会距离镇政府15公里,离县城35公里。东与本镇潮溪村相连,南与本镇偏岩村交界,西与楠杆乡金盆村毗邻,北与楠杆火石村接壤。辖黄金坪组、长岗岭组、吴家沟组、岩上组、瓦厂组、磨子岩组、徐家湾组、许家山组、向家组、石重界组、桑树坪组、李家寨组、川尖坪组、王家组、柏果坪组、大坪组共16个村民组,现有648户2657人,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3亩,耕地以旱地为主。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煎楠公路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60%以上。一条峡谷横贯南北,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峡谷溪水清澈透底,吴家沟河与摇关坝河交汇于黄金桥,青山隐隐,绿水长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
现重华村村委会坐落于重华寺,重华寺始建于东汉永平8年(公元65年),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多次重建,后由来自河南的正全和尚于道光七年(1827年)仲秋重建,原属贵州省思南府,位于德江县城西南方向35公里处,小地名原名虎头湾,寺庙重建后更名重华寺。解放后,定名重华新民村,1952年更名重华初级社,1958年大跃进时期组建重华高级社,1961年形成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集体组织,当时由大坪、川尖坪、柏果坪、李家寨、向家、石重界、许家山、徐家湾、磨子岩、岩上、吴家沟、黄金坪十二个小队组成的大队,1980年土地下户后更名重华村,隶属煎茶区偏岩乡。1992年“撤并建”,调整行政区划,撤销煎茶区,原煎茶区调整为五乡一镇,偏岩管理区调整为重华村、偏岩村、高竹村、潮溪村、滚坪村、尖台村,隶属煎茶镇。
公元65年(东汉永平8年),重华寺建寺。
1827年,来自河南省的僧人正全和尚重建寺庙,并定名重华寺。
1950年更名重华新民村。
1950年重华新民村小学建立。
1952年建立重华初级社。
1958年组建重华高级社、人民公社。
1962年建立县级重点中学重华农中。
1966年文革期间重华农中撤销与煎茶中学合并。
1972年煎楠公路建成通车。
1980年落实土地包产到户,并正式更名为重华村。
1993年第一条通组路(黄金坪至许家山)建成通车。
2007年煎楠公路改扩建,贯穿南北,连接东西。
2011年煎楠路至岩上第一条硬化通组路建成通车。
2012年村支两委办公楼主体修建完成,解决了长期以来村支“两委”无办公场所的历史。
2014年,重华村共有农业户648户2657人,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963人,贫困发生率为36.24%,识别为二类贫困村。
2014年县直相关部门开展帮扶,45户98人贫困人口出列。
2015年中组部派遣周沛橙任重华村第一书记,开展对口帮扶,帮扶期间争取资金30万元硬化徐家湾、磨子岩、岩上通组路1.5公里,新建川金坪至和平产业路3.5公里,硬化重华小学人行道700米、修建学校防护栏80米,新建吴家沟、大坪两座人畜便桥,新建村办公楼食堂、文化墙,脱贫98户398人。
2015年实施岩上、瓦厂、磨子岩、吴家沟、柏果坪人畜饮水工程。
2016年实施石重界、向家人畜饮水工程,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发展栽植了天麻2500平方米,核桃1100亩。
2016年脱贫3户12人。
2017年6月吴家沟至许家山世行路3.7公里启动修建。
2017年,德江县委抽调干部下派到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一宣五帮”。9月,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玉权同志到重华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2018年,根据镇党委安排,组建重华村脱贫攻坚作战指挥所,第一书记张玉权同志任指挥所所长,成员有:张彪(包村组长)、田超(信访局干部)、田俊杰(计生办副主任)、冉政(驻村干部)、李春华(村支书)、刘文江(村主任)、谭莉(副支书)、陶朝波(副主任)、安斯晓(监督委员会主任)。重华村先后组建川尖坪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两铭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德江县众享果蔬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牛200头;生猪1000头;种植油茶300亩;种植天麻4000平方米;种植茶树菇5万棒;种植辣椒400亩;烤烟150亩。2018年拟脱贫62户280人。
2018年乘精准扶贫“组组通”三年大会战的东风,指挥所规划修组组通公路9条26.8公里。
在决胜脱贫攻坚阶段,镇人民政府也顺势而动,工作重心下移,先后下派张彪、冉政、田俊杰等干部到重华村驻村帮扶,指挥所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精心筹划,合力攻坚,拟于2018年实现全村脱贫。
姓 名 | 职务 | 任职年限 | 备注 |
庹文修 | 大队支部书记 | 1952-1960 | |
陶朝杰 | 大队支部书记 | 1960-1980 | |
候华轩 | 村长 | 1952-1958 | |
王治国 | 村长 | 1958-1960 | |
陈以举 | 村长 | 1960-1981 | |
孙兴桥 | 村党支部书记 | 1981-1994 | |
曾宪翎 | 村主任 | 1981-1994 | |
陶朝贡 | 村党支部书记 | 1994-2007 | |
陶廷进 | 村主任 | 1981-1991 | |
陈云忠 | 下派党支部书记 | 2007-2010 | |
王永芬 | 村主任 | 2007-2010 | |
许军 | 村党支部书记 | 2010-2013 | |
李春华 | 村党支部书记 | 2013-至今 | |
刘文江 | 村主任 | 2013-至今 | |
谭莉 | 村党支部副书记 | 2013-至今 | |
陶朝波 | 村副主任 | 2013-至今 |
注:次名人表含在外名人、能人、贤人
陶朝昌(1926.8.1日-2007.5.9),重华村徐家湾组人,1950年应征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立过三等战功。
陶朝焕(1938.2.5-) ,重华村川尖坪组人,1958年入伍,参加过贵州安顺平坝剿匪。
黄文修(1939-2016),重华村许家山组人,1958年入伍,在部队期间任过班长、连长,1979年转业,1981年任德江县法院执法庭庭长,德江县土管局局长。
陶立松(出生年月不详)桑树坪组人,曾任私塾先生,书法家,现居铜仁市。
陶廷升(1947.11.27-)徐家湾组人,退休教师,重华寺历史研究专家,著有重华寺研究书稿。
重华村民间文化有名的有土家花灯、傩戏,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开展于民间的传统习俗,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华部分民间文化传承人信息表
姓名 | 传承内容 | 组别 | 备注 |
聂金文 | 土家傩戏 | 许家山组 | |
冉龙书 | 土家花灯 | 岩上组 | |
冉龙辉 | 土家花灯 | 岩上组 | |
唐文祥 | 土家傩戏 | 川金坪组 | |
刘林 | 土家傩戏 | 徐家湾组 | |
廖登科 | 土家傩戏 | 石重界组 | |
苏登彪 | 土家傩戏 | 大坪组 | |
李占尧 | 土家傩戏 | 石重界组 | |
李廷荣 | 土家傩戏 | 石重界组 | |
陶立松 | 书法 | 桑树坪组 | |
陶廷升 | 土家傩戏 | 徐家湾组 |
重华村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艺人手艺精湛,远近闻名。
重华部分民间艺术传承人信息表
姓名 | 组别 | 艺术类别 | 备注 |
许寿刚 | 许家山 | 石艺雕刻 | |
王相元 | 徐家湾 | 木艺雕刻 | |
陶廷支 | 徐家湾 | 木艺雕刻 | |
陶廷许 | 徐家湾 | 木艺雕刻 | |
向碧江 | 向家组 | 石艺雕刻 | |
陶朝安 | 徐家湾 | 石艺雕刻 | |
李德怀 | 许家山 | 石艺雕刻 | |
陶立松 |
1.天麻:6500平方米; 2.茶树菇:5万棒;
2.辣椒:400亩; 4.烤烟:150亩;
5.核桃:1100亩; 6.油茶:300亩。
以上村史内容,来源于当地老干部和老年人的口述,并查阅《德江县志》进行部分佐证,难免有遗漏和不准确的地方,若有人发现不实、错误、遗漏,可随时到村委会予以校正和补充,还望今后村支两委及时进行修补。
民族民间文化文物普查统计表
一、不可移动文物或实物 | |||||||
名称 | 地址(村名组及详细地名) | 等级 | 文字描述 | 产权 | 调查人员 | 联系电话 | |
陶廷升户老宅 | 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徐家湾组 | 无等级 | 此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西向东,略偏东南。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现仅存入户龙门、正房堂屋及右厢房。 | 陶廷升 | 张玉权、田俊杰、李春华、谭莉 | 13985854710 | |
重华寺石塔 | 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委 | 未评定 | 重华寺始建于东汉永平8年(公元65年),多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现仅存正全和尚坐化石塔一座,石塔碑文、顶端彩色石刻壁画保存完好,清晰可见。遗址正殿、偏殿地面石板保存完好。 | 村集体 | 张玉权、田俊杰、李春华、谭莉 | 13595697237 | |
李占尧户老宅 | 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石重界组 | 未评定 | 此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坐西向东,略偏东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现仅存入户龙门、正房。 | 李占尧 | 张玉权、田俊杰、李春华、谭莉 | 15086281812 | |
岩上古营盘遗址 | 德江县煎茶镇重华村岩上组 | 无等级 | 重华村岩上、瓦厂古营盘由清光绪年间大户唐氏家族为保护族人抵挡土匪侵扰所建,营盘位于穿洞山至高点山崖处,依山伴洞而建,正门外便是百米陡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古墙、灶台、炮台、射击孔遗迹清晰可辨。 | 村集体 | 张玉权、李春华、田俊杰 | 13595697237 |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项目名称 | 地址(村名组) | 等级 | 文字描述 | 传习方式 | 调查人员 | 联系电话 | |
土家花灯 | 岩上组、许家山组、瓦厂组、磨子岩组 | 无等级 | 土家花灯是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开展于民间的传统习俗,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承 | 张玉权、李春华、田俊杰 | 13595697237 | |
土家傩戏 | 许家山组、川尖坪组、石重界组 | 无等级 | 土家傩戏,被人们称为"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过去在土家村寨,土家傩戏随处可见,土家傩戏是土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土家傩戏的传承,主要是口耳相授,家传与师传相结合,一般要拜师才传法,而"绝法"绝不传一般弟子。掌坛师一般都有较好的表演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傩以坛为单位,每坛即为一个傩戏班,每个傩戏班有六至十二名傩戏老师,有一至两名掌坛师,其余为师兄弟或徒弟。 | 传承 | 张玉权、李春华、田俊杰 | 13595697237 |
周边住宅区 房地产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玉溪尚府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玉溪路86号
周边村庄
重华村
地址:铜仁市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