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县

丁青县 丁青 丁青县历史沿革 丁青县行政区划 丁青县地理环境 丁青县自然资源 丁青县人口民族 丁青县经济概况 丁青县交通 丁青县社会事业 丁青县历史文化 丁青县风景名胜 丁青县名优特产


丁青县隶属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处西藏东北部、 昌都市西部, 他念他翁山麓,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 类乌齐县,西连 那曲市巴青县、 索县,南与 洛隆县、 边坝县相接,北接 青海省 杂多县、 囊谦县。2014年,丁青县总面积11562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84774人。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2015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0983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6%。丁青县民族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生产编织、制陶、地毯、 氆氇、藏装、靴、 马具、银器等。黑昌公路横贯全县。已通车的乡镇10个,通车里程261公里。并修建了部分乡村公路。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丁青县退出贫困县(区)。丁青县城建 (7张)...

详情

丁青县地名网_西藏昌都市丁青县资料简介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介绍

丁青县隶属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地处西藏东北部、 昌都市西部, 他念他翁山麓,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 类乌齐县,西连 那曲市巴青县、 索县,南与 洛隆县、 边坝县相接,北接 青海省 杂多县、 囊谦县。

2014年,丁青县总面积11562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84774人。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2015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0983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6%。

丁青县民族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生产编织、制陶、地毯、 氆氇、藏装、靴、 马具、银器等。黑昌公路横贯全县。已通车的乡镇10个,通车里程261公里。并修建了部分乡村公路。

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丁青县退出贫困县(区)。

丁青县城建 (7张) 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历史上曾多次变更隶属关系。

唐代属 吐蕃。

元朝时属 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

明朝时属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原有六十个族(部落),后来划二十五个给青海玉桥,余下的三十五个,逐渐演变为四十二族。 蒙古王东宫武藏死后,其妻将索宗地区的三族献给 达赖喇嘛,剩下的称 霍尔三十九族。

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起由清政府管辖。

清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 清政府委派三十九族 基巧总管,直属清朝 理藩院夷情衙门管理。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改由 驻藏大臣直接管理。 丁青县 (2张)

清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十九族地区实行 改土归流。

民国元年(1912年)西藏政府将该地区分为上、下三十九族。上三十九族归 黑河管辖,下三十九族归昌都管辖。此后下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西康省的一部分。

民国四年(1916年)复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

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藏政府又将三十九族地区分别划为 丁青、色扎、尺牍、巴青、索宗、比如、聂荣、 嘉黎、沙丁、边坝等十个宗,实行 宗本制度,宗本直接由拉萨委派。

1950年解放,1951年8月成立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亦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九族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

1959年4月,撤销第一办事处,4月将丁青、色扎、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

2014年11月,昌都撤地设市,丁青县属昌都市管辖。

1997年,面积11546平方公里,人口5.9万。辖1个镇( 丁青镇)、14个乡( 觉恩乡、桑多乡、沙贡乡、协雄乡、 当堆乡、 色扎乡、尺犊乡、上衣乡、 巴登乡、 甘岩乡、 嘎塔乡、 木塔乡、 布塔乡、 巴达乡),65个村委会。县政府驻甲木塘。

2000年,丁青县辖1个镇、12个乡。

2006年,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

2014年,丁青县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 丁青镇、 尺牍镇、 沙贡乡、 木塔乡、 布塔乡、 巴达乡、 甘岩乡、 嘎塔乡、 色扎乡、协雄乡、 桑多乡、 当堆乡、 觉恩乡。共有65个行政村。政府驻丁青镇。

丁青县详细区划
  
地区 辖区
丁青镇 辖6个村:丁青村、茶龙村、色康村、热昌村、仲佰村、布托村
尺牍镇 辖11个村:上衣村、俄雷村、马色村、索果村、乌巴村、瓦河村、巴格村、巴邓村、如桑村、瓦巴村、弟巴村
木塔乡 辖2个村:木塔村、羊塔村
布塔乡 辖2个村:布塔村、日塔村
巴达乡 辖6个村:达麦村、格巴村、达堆村、巴巴村、波巴村、玉巴村
甘岩乡 辖7个村:岩堆村、德达村、色达村、甘岩村、卡崩村、布麦村、布堆村
嘎塔乡 辖5个村:夏扎村、贡日村、江塔村、嘎塔村、过东村
色扎乡 辖5个村委会:汝化村、贡桑村、卡通村、索巴村、布查村
协雄乡 辖5个村:协堆村、协雄村、协麦村、拉通村、夏拉村
桑多乡 辖3个村:桑多村、郡休村、安拉村
当堆乡 辖5个村:伊达西村、当堆村、斯荣村、洛河村、白日村
沙贡乡 辖2个村:然强村、沙贡村
觉恩乡 辖6个村:觉恩村、巴河村、卡龙村、金卡村、绒通村、麦日村

丁青县 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 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市 巴青县、 索县,南与 洛隆、 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 杂多县、 囊谦县。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52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46公里。总面积11562平方公里。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和 藏北草原向 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势,构成了 丁青独特的河谷、 平坝、崇山峻岭的自然景观。丁青县属藏东峡谷。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海拔6328米,最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

丁青县属高原寒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4℃,资料记载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25℃,最大冻土层达111厘米。冬半年气候寒冷、干燥,夏半年温和、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为2457.3小时,年降水量641毫米,没有明显无霜期。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 雪灾、霜冻、冰雹、大风、洪水、 泥石流、滑坡等,其中干旱、雪灾、冰雹每年都不有同程度的发生。

探明的有金、银、 铂族元素、铁、钛、铅、百云岩、 象牙玉、黑绿玉、大理石、铜、铬、镁、煤炭等50多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膏、砂金、铬、锑等。

丁青县新建和维修取水枢纽15座,水塘6座(容积36331m³),蓄水池6座(容积1096m³),引水渠道总长度为105.8km,改善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16537.96亩,其中: 恢复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9635.79亩,新增水浇地面积6490.17亩,新增草场灌溉面积412亩。

丁青县总面积11562平方公里。耕面积11万亩。草原面积1500万亩,林地面积3.58万亩。

丁青县 (4张) 丁青县盛产 青稞、麦 子和各种豆类。牧区牧业发达,有牦牛、黄牛、 犏牛、山羊、 绵羊、马、骡、驴等畜种。植物共有一千余种,其中许多为药用植物,部分为稀有名贵药材,如 虫草、知母、秦艽等。

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獐、 黄羊、 马鹿、 水獭、 旱獭、狐狸、熊、豺、狼、 猞猁、 野牦牛、 野驴、虫草、知母、 贝母、 党参、红景天等,仅野生动物资源就上百种。

丁青县属 半农半牧区,是 昌都地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作物有 青稞、小麦、豌豆等。主要饲养牦牛、 犏牛、黄牛、马、驴、骡等。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05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 丁青镇总人口8665人、 沙贡乡总人口3191人、桑多乡总人口3374人、 觉恩乡总人口8302人、 当堆乡总人口5514人、协雄乡总人口6230人、 色扎乡总人口7552人、尺牍乡总人口8226人、 嘎塔乡总人口3070人 、 巴达乡总人口1881人、 甘岩乡总人口1619人、 木塔乡总人口1034人、 布塔乡总人口1928人。

2014年,丁青县户籍总人口达84774人,其中农业人口62166人,牧业人口18770人,非农业人口3838人。

2014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7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完成县级财政收入5449万元,其中税收2876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25万元。

2015年上半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60983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150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5%;完成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84万元,占全年收入34.25%,比2014年同期增长360.04%,其中税收630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加178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39.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845.8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8140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25%;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5600万元和83100万元,分别比2014年同期增长110.93%和101.76%。

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31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849公顷。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4850吨,油菜籽产量1464吨,肉食总产量7562吨,年末牲畜存栏24.4万头(只、匹),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84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375元。

2015年组织协麦村6户群众成立协麦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20座高效温室大棚,预计年收入可达25万元;油菜种植面积9100亩,预计可产油菜籽270万斤,产菜油455吨;在丁青镇建公共饲草料基地1000亩,预计亩产鲜草600—800斤;在协麦村引进菌草种植874亩,预计产草6500余吨。

2015年,丁青县订购春耕化肥1640吨,其中尿素875吨、二铵375吨、复合肥370吨,氯化钾20吨。订购新品种17.5万斤,其中藏青2000号14.5万斤、喜拉22号3万斤、油菜籽9吨,山冬7号5000斤;完成春播面积11.78万亩;上半年,牲畜存栏16.39万头(只、匹),其中2015年上半年新生仔畜成活约15.98万头(只、匹)。春季牲畜注苗100%。

201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45亿元; 2015年完成采煤8000吨的基础上,力争年内采煤10万吨;加大象牙玉的保护与开发力度;加大对河道采砂的治理力度,对全县9家地材开采市场进行整顿治理。

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25万元。

2015年,丁青县上半年旅游营业收入2185199元,接待游客26642人次,比2014年同期增长21.5%。

2015年1至7月,丁青县电信业完成营业收入581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0%;移动通讯完成营业收入1924.5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85%;邮政完成营业收入80万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2%。

丁青县有 317国道贯穿县域东西,连接 那曲县和 昌都县。丁青县通车里程已达431.5公里,其中乡村公路217余公里。截至2004年底,丁青县农牧民群众拥有汽车159辆、摩托车789辆、拖拉机406台。运输业从业人员138人,汽车运输业收入236.95万元。

2014年,丁青县有各类学校11所,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601万元。丁青县幼儿园,新建园舍2617平方米及附属配套设施,计划年内开工。

截至2014年,丁青县有各类医疗机构18所,医疗卫生完成投资240万元,2015年计划投资155万元。丁青镇、巴达乡、甘岩乡、协雄乡4乡(镇)卫生院。

2014年,丁青县共落实城镇低保户99户,193人,资金67.09万元,农村低保户1552户,8993人,资金1004.42万元。

丁青县2015年上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人,签订劳动合同295人,开发岗位115人,职业指导170人,职业介绍120人,介绍成功人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下。

民俗文化

丁青县是 热巴舞的故乡,县境内有三个热巴舞流派,分为俄托热巴、朵若热巴、绛纳热巴,曾于2002年被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热巴艺术之乡”美誉。

一妻多夫制

十二年一度的的孜珠寺跳神节 (2张) 历史上的东女国,位于藏东地区。据《新唐书》对东女国习俗的记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可见在重女轻男的东女国,女人通常是拥有多个男人的。那么,这样的习俗跟现今丁青县的一妻多夫制存在什么必然关系。

在丁青县当地人的观念里,一夫一妻制是一种很平常的婚姻关系,它的致命缺点就是不能使家庭兴旺;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更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妻子越多,生孩子也越多,容易使家庭变得贫穷。相反,一妻多夫则是最理想的婚姻形式,最受人们拥戴。这主要是因为几兄弟共娶一个妻子,家里人多,不用分家,劳动力强,家庭财产不会分散,家境越来越兴旺。

也就是说,保护家庭为单位的财富和生产力,成为当地人认同一妻多夫婚姻形式的根本原因。而且,在这种家庭里,没有明显的女尊男卑或男尊女卑现象。丈夫们出门打工挣钱,妻子和留守丈夫挑起家里的大梁,并微妙地协调各个家庭成员的关系。于是,似乎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这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生活形态经过多次道听途说之后,演变成了女人当家作主的女儿国社会生活蓝本。

然而,这样的家庭关系和婚姻形态维系到现代社会,随着资讯的发达导致家庭成员观念的改变,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迅速改善,变得越来越不靠谱。

丁青县有藏东第一高峰、藏区最著名的苯教圣山— 布加雪山;有 布托湖;有悬空而建的西藏最大的 苯教寺庙—— 孜珠寺,为A级旅游景点,有石钟乳岩洞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等名胜。丁青县被昌都市列入“茶马古道”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在 317国道线两侧、分布有大小数十三大处地下热泉、水温在38~50℃之间,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关节炎、 肩周炎、各种皮肤病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布加雪山 布加雪山,位于丁青县西部,距县城全长180公里,海拔6328米,是藏东第一高峰,从县城出发至巴达乡是123公里属于317国道、巴达至布加雪山24公 里属于骡马群道、道险路滑、冬夏两季都难入内、布加雪山是藏区最著名的苯教圣地、藏东最高山峰、有着奇特的地形特征、从不同方位望去、有着不同的形状、素 有“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美称。 布加雪山 (10张)
布托湖 布托湖位于丁青县城北约25公里处,是对澜沧江支流色曲河上游“布托措青”和“布托措穷”两个高山湖泊的通称。“布托措青”和“布托措穷”海拔分别为4660米和4590米,两湖之间相距约5公里。布托措青湖面积约9平方公里,布托措穷湖位于措青湖的东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有黑顶鹤、黄鸭等珍惜物种乐园之称 布托湖 (6张)
孜珠寺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地区丁青县著名的神山-----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倡导,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已是第四十三世。 孜珠寺 (10张)

丁青县主要特产有 虫草、 麝香、鹿茸、 大黄、知母及各类畜产品和兽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