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那县

错那县 山南错那 Cona County 西藏错那县 错那 错那县建置沿革 错那县区划沿革 错那县行政区划 错那县地理环境 错那县自然资源 错那县人口民族 错那县政治 错那县经济状况 错那县社会事业 错那县交通 错那县历史文化 错那县地方特产 错那县风景名胜 错那县著名人物


错那县,藏文:མཚོ་སྣ་རྫོང་། , 意为“湖的前面”。 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 山南市下辖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南端,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地处东经91°28′-94°22′、北纬26°25′-28°27′之间。东接印占 珞瑜地区,西邻 不丹,南与 印度接壤, 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 全县 幅员面积34979平方千米 (实控面积约10094 平方千米 )。错那县是的 仓央嘉措的故乡,有着丰富的 旅游资源。2013年,错那全县完成 生产总值3561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52827万元、 本级财政收入1294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9万元、农牧民 人均纯收入5986元;完成 税收收入2182万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 游客8886人次, 创收519.805万元。 截至2010年,错那县辖1个镇、5个乡、4个 民族乡,总 人口15277人。 详情


错那县地名网_西藏山南市错那县资料简介

西藏山南市错那县介绍

错那县,藏文:མཚོ་སྣ་རྫོང་། , 意为“湖的前面”。 隶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 山南市下辖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南端,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地处东经91°28′-94°22′、北纬26°25′-28°27′之间。东接印占 珞瑜地区,西邻 不丹,南与 印度接壤, 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 全县 幅员面积34979平方千米 (实控面积约10094 平方千米 )。

错那县是的 仓央嘉措的故乡,有着丰富的 旅游资源。

2013年,错那全县完成 生产总值35619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52827万元、 本级财政收入1294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9万元、农牧民 人均纯收入5986元;完成 税收收入2182万元。全年共接待国内外 游客8886人次, 创收519.805万元。 截至2010年,错那县辖1个镇、5个乡、4个 民族乡,总 人口15277人。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

吐蕃王朝时期,错那一带属约茹所辖。

元朝时,属扎由瓦万户府领辖。

1354年, 帕竹地方政权在错那建宗, 属错那宗。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 西藏地方政府在山南设立 基巧又称洛基,驻地 泽当,辖13个宗。错那宗属山南基巧。

民主改革前,错那宗属洛喀(山南)基巧管辖,而 门隅的大部分地区则在20世纪上半叶 中印战争后一直被 印度非法 侵占。

1952年,属中共 江孜分工委。

1956年8月29日,属山南基巧办事处。

1959年5月5日,错那宗、 德让宗2宗(县) 合并设立错那县, 错那县 人民政府成立,县府驻 错那镇, 属山南 专员公署。

1969年3月29日,属山南地区 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属 山南地区行政公署。

2016年2月,属地级山南市。

1959年,错那县成立雪下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卡达乡、库局乡、曲卓木乡、廓麦乡、兰普乡、洞嘎乡;同年,设洞嘎、雪夏、勒布3区。 勒布区建区( 区公所驻地麻玛乡,西边和南边与 不丹接壤,为中国门巴族主要聚属区),建区时辖麻玛乡、 贡日乡、勒乡、色木乡、吉巴乡5个乡。

1962年5月,从江孜地区划归 山南地区。

1962年6月,将 隆子县觉拉区划归错那县管辖。

1970年,错那县辖觉拉乡、扎洞乡、卡达乡、洞嘎乡、廓麦乡、兰普乡、麻玛乡、贡日乡、勒乡、色木乡、吉巴乡建公社。

1988年,错那县公社复改乡。其中库局乡于1970年改公社,1987年复改乡;曲卓木乡于1969年改公社,1987年复改乡;雪下乡于1970年改错那公社,1988年改乡;吉松乡于1970年改青山公社,1988年复改吉松乡。

1987年,错那县撤区并乡,全县辖1个区,14个乡:勒布区(辖麻玛、贡日、吉巴、勒4个乡),错那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卡达乡、库局乡、曲卓木乡、洞嘎乡、兰普乡、廓麦乡。县政府驻错那乡。(67个行政村)。

1997年,错那县面积34872平方千米(其中包括被印度非法占领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 门隅地区),实际控制面积10405平方千米,辖1个区(勒布区),14个乡(错那乡、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卡达乡、库局乡、曲卓木乡、洞嘎乡、兰普乡、廓麦乡等),68个村。

1999年,错那县撤销错那乡、吉松乡,设立错那镇;撤销洞嘎乡、廓麦乡,并入曲卓木乡;撤销扎洞乡,并入觉拉乡。

2000年,错那县辖1 个办事处,1个镇、9个乡,2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

2004年,错那县辖1个区公所,14个乡,67个村民委员会。

2005年辖:错那乡、 觉拉乡、扎洞乡、吉松乡、 曲卓木乡、 卡达乡、 库局乡、 洞嘎乡、兰普乡、廓麦乡、勒布区。

2008年,错那县面积3.49万多平方千米,辖1个镇、9个乡,2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

2010年,错那县辖错那镇、勒门巴民族乡、贡日门巴民族乡、吉巴门巴民族乡、麻麻门巴民族乡、库局乡、曲卓木乡、浪坡乡、觉拉乡、卡达乡共1镇、4民族乡、5乡。

2013年,错那县辖 勒布办事处、 错那镇、 勒门巴族乡、 贡日门巴族乡、吉巴门巴族乡、麻麻门巴族乡、 库局乡、 曲卓木乡、 浪波乡、 觉拉乡、 卡达乡共1个办事处,1个镇、5个乡、4个民族乡。其中4个 民族乡由勒布办事处管理。县政府驻错那镇错那居委会。

截至2010年,错那县辖1个镇、5个乡、4个 民族乡。共有2个社区、23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错那镇 错那社区。

错那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南端,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东与 墨脱县(印占 珞瑜地区 )以西巴霞曲下游分开,北与 隆子县、 措美县相连,西与 洛扎县 边巴乡以及 不丹王国 的孙黑宗、塔尚宗、塔西冈宗、起业、沙克亭、若里、大夕坦则等接壤,南与印度 以山地与平原接合地带为界。此段边界,中印传统习惯边界线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山脚行走。 错那县与印度 阿萨姆邦边界线,起至错那县阿马土拉以南、不丹王国概拉巴里以东、阿萨姆邦乌达古里(海拔136米)以北、巴太拜利以西的 中国、 不丹、 印度三国交界处,向东经巴太拜利以北,过帕乃河,沿 伏特山(海拔549米)以南,在巴鲁克旁以南折向东南,经查道以北,越过鲍罗里河,再折向东,经西召瑟以南、密吉卡以北穿过巴尔岗河、布拉河沿巴里金、钦普、至比普尔拉冈以西,边界线折向北行,经班达多尔以东越过迪克朗河,沿多伊穆克以东、尼则拉鲁克以西,折向东北,沿基明以南的哈姆得里河出境处(印度朗加河),边界线沿 山地与 平原接合 地带,东北行至多龙姆克以北,比尼、皮衣木克(海拔1987米)以南的错那县、 墨脱县、阿萨姆邦三地交界处的 西巴霞曲出境处(印度苏班西里河)。错那县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 县 城区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自治区首府 拉萨市400千米, 山南市政府驻地 泽当镇220千米。全县 边境线长268千米,其中与印度的边境线长213千米,中不边境线长55千米,面积34979平方千米, 包括印占“ 麦克马洪线”以南的 门隅地区,现实际控制面积约10094平方千米。 县中心位于东经91°57'55",北纬27°59'53"。 山南市错那县电子地图

错那县属藏南山原湖盆谷地中的喜马拉雅区。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7000多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 康格多山以北为高原山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向南地区海拔递减。

喜马拉雅山脉横贯错那县境,南部 印占区属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中北部喜马拉雅山区属于高原性高寒气候。年 日照时数2589小时,年 无霜期仅42天,年 降水量384.3毫米。年 平均气温-0.6℃,常年天气寒冷,是典型的高寒县。错那县的气候大致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南麓亚热带山地湿润半湿润气候和喜马拉雅山北麓高原性高寒气候两类。前一类的特点是湿润多雨,日照时间短,旱雨季不分明;后一类则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终年寒冷,冬春多大风天气且常有雪灾。暖季短促而润凉,多降雨,昼夜温差小,最热月平均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18℃(2007年9月3日);冷季漫长而酷寒,多风雪,昼夜温差大,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37℃(1981年12月20日)。

错那县有大大小小不少的湖泊, 拿日雍措是西藏错那县最大的湖泊,总面积58.33平方千米。

截至2013年,错那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 沙金、 炭、 铁、 锡、 铅、 锌、 锑、 粘土、 磷等十余种,蕴藏量上万吨。

截至2013年,错那县的野生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一类动物有: 孟加拉虎、 金钱豹、 雪豹、 小熊猫、 藏野驴、 野牛等;二类动物有: 猕猴、 棕熊、 黑熊、 秃鹫、 岩羊、 狐狸等,此外,还有贝母鸡、 野鸡、 蛇、 黄羊等。

截至2013年,错那县拥有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四大高等植物门类。其中,有国家保护树种,一、二类商品木材数十种,还生长着素有“ 错那箭竹”之称的大量成片竹林。错那的药用植物就有几十种。主要药材有 黄连、 天麻、 红景天、 五味子、 虫草、 贝母、 黄芩、 当归、 党参等;野果类有: 木瓜、 山丁子、 猕猴桃、 山核桃、 杏桃、 草莓、 蔷薇果、 枸杞、 沙棘、 花椒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错那县常住总人口15277人,其中,勒布办事处741人,错那镇2468人,觉拉乡4940人,卡达乡2261人,曲卓木乡4078人,库局乡371人,浪波乡418人。

2008年,全县人口1.48万人。

2010年, 第六次人口普查,错那县常住总人口15124人,其中,错那镇3232人,勒门巴民族乡171人,贡日门巴民族乡190人,吉巴门巴民族乡241人,麻麻门巴民族乡227人,库局乡412人,曲卓木乡3852人,浪坡乡327人,觉拉乡4481人,卡达乡1991人。

2013年末,错那县总面积34937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

错那县居住着 藏族、 汉族、 门巴族、 回族等民族,全县以 藏族为主。

1914年,在中国、 英国、 西藏地方三方参加的解决西藏问题的“(印度) 西姆拉会议”上,英方代表亨利·麦克马洪以喜马拉雅山脊分水岭的连接线作为界线,炮制了一条新的印藏边界线,将中国藏南约9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划归 英属印度。 麦克马洪又利诱西藏 噶厦的代表,背着中国 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划界换文。当时对西藏拥有主权的中国政府并不知道此事, 达赖喇嘛和噶厦政权也未给其参加西姆拉会议的代表有划界的授权,后来了解了情况的噶厦政权对麦克马洪画的线不予承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对麦克马洪线也未予承认。所以,这是一条 非法的 边境线。错那全县被占领面积共24885平方千米。

山南市南部部分区域在 藏南地区的 麦克马洪线之南,为印度控制。在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的1∶40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图》上,藏南地区地名 达旺、 德让宗、 邦迪拉、 尼乌木、 哥里西娘、格当、 里戛、 阿帕龙、 瓦弄等均有标注。 后又增加了鲁巴、曲那门、塔库姆、尼克特、巴里金、胡巴、瓦宗、伦卡、埃打让、培洛根、加士岗、旁金、 巴昔卡、野如、营五、 拉曼村、都登、埃洛莫、尼杂木哈特、恩多林、钦邦、基明、娃买、卡多、惹英、布瑞尼、因通埃坡等27个,达到36个。

2017年4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关于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第一批)的公告》,增加了乌间岭、米拉日、曲登嘎布日、 梅楚卡、白明拉山口、纳姆卡姆等6个 藏南地区地名。 4月19日, 外交部发言人 陆慷主持例行 记者会并回答相关问题。中国公开发布上述地名是中国地名管理部门根据国家《 地名管理条例》以及中国 国务院有关地名管理规定,行使合法权利的正当举措。这次公布的地名都是长期在该地区 生产生活的中国 门巴族、 藏族等 少数民族同胞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这些地名从侧面反映和说明了中国对藏南地区的领土主张有着明显的历史人文和明确的行政管辖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扎洛19日对《环球时报》说,这次命名的6个地点离传统习惯线还有一定距离,是给印度留有余地。如印方反应太强烈,预计中方还会公布第二批、第三批命名。

在错那县境东部及南部还辖有吉米塘、康拉钦、提西、达昌贡、 色拉、那古举巴、听布、 达旺寺、龙拉、 达旺曲、江卡、那郭、邦嘎江寺、奇尔寺、略马东、鲁克塘、波多、枪拉、得丁、拉洪、克司匹(海拔2618米)、鲁帕、瓦布兰、拉佳寺、打陇宗、色岗、瓦朗旁、开拉克塘、安卡林、阿马土拉、台马拉、 伏特山、希斯尼、巴鲁克旁、宾久里、 查库、贾明、哥密里、嘎桑、勃顿、奔并、尼尚、维斯里冬、唯通、阿赞、迪罗姆、 康格多峰、 土伦拉山、曲林普、安龙、拉米欧、嘎扬、吉罗、嘎惹马、克纽瓦、沃德、诺郎、勒盆、贝门、下勒雅克、郎塔、日工、地希、贾明、色瓦、利哈累、嘎发、纳也通、利荣加利亚、达郭莫惹、沙孔、扯果布、塞巴、塔帕、京顿、迪比,丹希利河、 卡门河、帕乃河、鲍罗里河、巴尔岗河、布拉河、迪克朗河、哈姆得里河、克鲁河、坎拉河、帕查河、巴普河、色鲁河、门河、泼生河, 达夫拉山、来普拉、科提普、伊林、多利普、吴旁、多伊穆克、班达多尔、钦普、多里、塔更司、巴里金、刘杜、里伦卡、古辛、勒皮卡、派克、吉朗干尼亚、伦卡、西召瑟、塔楼、塔多、雅扎里嘎达日巴、曲汉、皮鲁、焦鲁姆、济罗、打门、佩帕奇、散亚达、昂吉、黑利、巴塔、亚巴、营德、希亚、加扬达约、聂亚平、恰吐姆、冬龙、雅姆塔姆、宾工、牙巴、惹阿、惹德布、汝巴、府里、娃乌、嘎布、惹哈、巴布、胡里、加里、迪那、松吉雄、囊布、日加、热觉、冬比亚、塔里、约巴、马达、瑟尔塔姆、内永、古契、里埃、洛姆纳、达博、奔斯、皮衣木克、巴鲁、塔果、果查姆、比尼、勒林、噶达克、巴加、尼库、达波里约、西比等地区。

2018年, 印度联邦预算案时宣布了 西山口隧道计划,拟将在其实控的错那县西山口修建 隧道,以“通向中国门户” 达旺。

2013年,错那全县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本级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完成35619万元、52827万元、1294万元、5339万元、5986元;完成税收收入2182万元;一产、二产、三产产值分别完成1998万元、17415万元、16206万元。

2014年,错那县投入3420万元实施了42个兴边富民和扶贫攻坚项目,完成425户1222人的脱贫任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384元。

2013全年粮油总产量4562吨,粮经饲比例调整为59:12:29。新生仔畜34251头(只、匹),成活率94.1%;出栏牲畜32594头(只、匹);改良黄牛1131头。重点区域 植树造林和义务植树造林5666.6亩,植树24万株,树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完成人工种草1000亩。沼气使用良好,产气率达到98%以上。

2013年错那县 第二产业增加值18123万元,比2012年增长8.7%。全县6家砂石厂依托项目建设。19家农牧民施工队参与项目建设,完成92个大小项目建设任务。规范14家矿业公司的探矿行为。完成了县城地热1228米的钻探任务。

2013年,错那县共接待游客8886人次,创收519.805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63%、57.3%。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556户,注册资金13819万元;注册私营企业26户,注册资金5616万元;登记注册内资企业24家,注册资金达3279.53万元。

错那县医疗技术设备落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一个没有,转院率和 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2014年年底,实现14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每个街道办事处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配备医护人员,实现出生婴儿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双下降。

截至2013年,错那县共有1所中学,8所小学(包括7所完全小学),以及11处教学点。2013年,错那县政府从 本级财政安排1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学质量奖,统筹整合各类资金50万元,用于资助符合相关条件的农牧民子女上大学。全县共有191个大学生享受该政策,兑现补助资金952650元。

2014年,错那县对符合资助条件的53名特困生进行了慰问并落实10.7万元资助金,帮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截至2014年,错那县共有1个国家级 文化遗产和4个自治区级文化遗产,错那县争取到了1418万元的维修资金,分别对兴玛寺、扎洞寺进行维修;并且将投入60万元修建门巴族特有戏曲阿吉拉姆创承班。错那县形成了拥有20余人的文艺演出团,截至2014年,文艺演出团面向农牧民群众共进行文艺汇演45场。

2011年9月20日,错那县2011-2012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2013年5月20日竣工。该工程总投资472.84万元,共解决1020户3290人16572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2013年,错那县投入资金52827万元,实施了卡达觉拉油路、卡达防洪堤、“三房”建设、乡镇业务用房、地热供暖物探等工程项目;投资11899万元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25万元,实施了7个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2个边境村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58户弱势群体危房改造。

2013年-2014年,错那县共开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7项,投入资金13142.49万元。

2014年,错那县投入12513.8万元建设城乡新面貌,其中整合10028万元,重点打造勒布、麻玛的门巴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错那居委会二组统筹城乡小康示范小区,觉拉乡江木、贡、参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共3个城乡统筹重点工程,惠及群众148户;投入147.6万元,完成了27户弱势群体危房改造工作;投入2338.2万元实施了3个村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50个边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

2014年,错那县完成1133户“村村通”设备安装工作,近4000人告别了看电视听广播难的历史,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7.16%。农村通车公路里程达到655.4公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完成,觉拉、卡达两乡告别了无电历史。全年建设移动基站7座、电信基站5座,村(居)移动、电信信号覆盖率分别达到85%、100%,全县100%的行政村通电话,100%的乡镇通邮,10个乡镇通宽带。

2017年8月,错那县湿地公园三期建设工程开工,总投资540.37万元,建设内容:高原鸟类科普馆513.59平方米,入口景墙、铺装、游步道、景观平台小品、太阳能路灯等。

2014年,错那县筹措各项资金,实施了卡达、觉拉油路,库局乡改线公路正在顺利推进。农村通车公路里程达到了655.403千米,基本实现了村村通。10个乡(镇)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其中7个乡(镇)通油路,乡镇通油率和行政村畅通率分别达到70%、100%。

门巴族主要聚集在西藏东南部的 门隅、珞瑜北境的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巴迦西仁河谷,以及 帕隆藏布江南岸的排龙山区(现为 印占区)。“门巴”这一族称,既是门巴族的自称,也是他称,意思是“居住在门隅”。

门巴藏戏 (7张) 门巴戏是门巴族戏曲剧种,流行于喜马拉雅山东南坡门巴族聚居区,即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勒布区。因为它直接采用 藏戏的藏文剧本,所以民间称之为“门巴拉姆”,即门巴藏戏。相传18世纪末,强巴克龙从 拉萨带回一部《 诺桑王子》的藏文本剧本,由此 门巴戏开始在 勒布流传。

勒布木碗:是将树根砍成球状,晒半干,经高温煮过,再晒干,才能制作。

竹编:勒布竹器种类繁多,主要有 筐、篓、 席、筛、 盒、桶、 枕、勺等。

卡达藏刀:主要靠手工制作,刀壳、刀把分别为 纯银、 铜制作。

门隅佛芽·玉罗冈吉,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错那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门隅佛芽·玉罗冈吉”茶叶是错那县特有的农产品,茶身光滑油润,具有高山茶叶香气,滋味醇正。

错那县有寺庙10座,分属 红教、 白教、 黄教、花教和布东教等多种教派。其中以 觉拉寺、 达旺寺(印占)、贡巴子寺、 扎同寺、 卡达寺为主。 拉康1个,佛塔1座,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处,分属红教、白教、黄教、花教和布东教等多种教派。

拿日雍措是错那县最大的湖泊,位于县城北20千米,东经91°9′,北纬28°30′的拿日雍措,总面积58.33平方千米。拿日雍措湖藏语意为“湖的前面”,距 泽当180千米,距县城36千米。有“达桑洞藏”和水葬台。“达桑洞藏”洞深达十几米,洞内有一处 温泉常年不间断。

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 曲卓木乡政府的所在地,有一片天然古沙棘林。经过考证这里的沙棘林有800多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曲卓木乡一带,沿娘姆江河谷分布着大约2000多亩的古沙棘林,沙棘林最高约15米,树围最粗4.5米。曲卓木乡的沙棘王林,每一棵沙棘树都有着上千年的生长历史,是 中国乃至 亚洲沙棘之最。错那的这片千年古沙棘林,属于野生柳叶沙棘林,当地人称为“拉辛”,藏语为神魂树,即魂魄依附的树。

勒布沟是错那县境内 康格多山南侧的一个 风景区,中国 少数民族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

仓央嘉措是西藏的 诗僧,1697年以 六世达赖喇嘛的身份被迎请至 布达拉宫。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 门隅。1685年至1697年,他居住在 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