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

石泉县 安康市石泉县 石泉 石泉县建制沿革 石泉县行政区划 石泉县地理环境 石泉县自然资源 石泉县人口 石泉县经济 石泉县交通 石泉县民俗文化 石泉县教育 石泉县卫生 石泉县风景名胜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 安康市的西部,北依 秦岭、南枕 巴山,地处秦巴腹地、 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县是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园林县城;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 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石泉县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石泉历史悠久,早在 新石器时代,先民于汉江沿岸劳动、生息、繁衍,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夏代,石泉属梁州。商代属庸国。春秋时,庸国被夹于楚、巴、秦3个大国之间。春秋鲁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巴、秦灭庸,石泉归属楚...

详情

石泉县地名网_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资料简介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介绍

石泉县位于陕西省 安康市的西部,北依 秦岭、南枕 巴山,地处秦巴腹地、 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

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县是国家卫生县城 、省级园林县城;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山水、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 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石泉县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

石泉历史悠久,早在 新石器时代,先民于汉江沿岸劳动、生息、繁衍,被历史学家划为“仰韶文化”区域。

夏代,石泉属梁州。

商代属庸国。

春秋时,庸国被夹于楚、巴、秦3个大国之间。春秋鲁文公十六年(前611),楚、巴、秦灭庸,石泉归属楚国。秦更元十三年(前312),秦败楚于丹阳,取汉中,石泉成为秦楚争夺的交锋之地。后石泉归属秦国。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划汉水中、上游为汉中郡,辖西城等6县。石泉属西城县。

汉代沿袭秦的政区划分,设汉中郡,并在今 安康地区分设5县:即安阳、平利、旬阳、锡县和西城县。安阳县所辖,即今石泉、汉阴、紫阳3县。三国时期,魏、蜀、吴争雄。初期石泉先属魏,后属蜀。孟达叛蜀,魏夺蜀地,石泉又复属于魏。晋代,魏兴郡隶属荆州;并在石泉境增设晋昌郡,下辖长乐、新兴、吉阳、东关4县。晋昌郡治设在今石泉境内。

南北朝时期,中国呈分裂局面,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南朝宋初(约420),改晋昌郡为新兴郡,后又改名魏兴郡。石泉东南部属安康县,西北部置长乐县,属魏兴郡所辖。北魏时,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在原梁州东部,分设东梁州,治所设在金城(今池河镇)。下设直城县(今石泉东北部,县治在池河老街)、安康县(今石泉东南部)、永乐县(原长乐县,今石泉西北部)。西魏时,废帝元年(552)因永乐县城南有石泉数眼,泉水清冽,四时不涸,因将永乐(今石泉西北境地)改名石泉。石泉南部属魏宁县,县城在梅湖(今喜河街);东北部属直城县;东南部属安康郡的宁都县。隋代初,撤销直城县,辖地并入石泉。当时石泉县,辖今石泉、汉阴2县北部。宁都县于隋大业三年(607)改称安康县。

唐代圣历元年(698),将石泉县改名武安县。神龙元年(705)复名石泉。大历元年(771)撤销石泉县,辖地并入汉阴县,永贞元年(805)复置石泉县。北宋时,石泉境内仍为石泉和汉阴2县,属京西南路所辖。南宋绍兴二年(1132)汉阴县治所迁至新店,即今汉阴县城。石泉县(即今石泉县全境及宁陕南部)归属利州东路。

元代,金州为散州(散州下不设县)。石泉改设巡检司,辖地划属金州,归兴元路总管府所辖。明代,洪武二年(1369)恢复石泉县建置。十年(1377)六月,撤销汉阴县,辖地并入石泉。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属汉中府;万历十一年(1583)改金州为兴安州后,石泉归属兴安州。清代,嘉庆年间石泉县属汉中府,后属陕安道兴安府。

民国初,石泉县归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撤销道制,后在省以下设置行政督察区。石泉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今安康地区)所辖。

1949年11月30日,石泉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属陕南行署安康专署。

1958年12月,石泉、汉阴、宁陕3县合并为1县,称石泉县。石泉县人民委员会驻石泉城关镇。

1961年10月,恢复原来的石泉、汉阴、宁陕3县建制。

区域 管辖 城镇社区名及村名
城关镇 29个村民委员会 12个城镇社区居委会 北街、向阳、老城、西街、二里、城西、江南、七里、堡子、古堰、黄荆坝社区居委会,将原来的红岩、上坝村合并更名为杨柳社区居委会 白乐、珍珠河、枫树、沙河、新桥、双桥、元岭、红星、太阳、双龙、井岗、农光、红二、双喜、太平、五三、东风、水磨、纸坊、白火石湾、八面坡、新柳、砖房、龙堰、双樟、新民、新联、丝银坝、雷兴村
云雾山镇 16个村民委员会 水田坪、齐心、沙坝、南沟、双河、秋树坝、奋家沟、官田、云阳村,银桥乡板桥、丁家坝、板沟、一心、铜钱峡、银杏坝、松树沟村
曾溪镇 13个村民委员会 庄房、四新、联盟、油房湾、瓦窑、兴隆、十里沟、小沟、大沟、立新、印石、高坎、同庆村
中池镇 16个村民委员会 东沙河、军民、山岔、群心、五坪、茨坪、中心、茶里、高益、大堰、夹丰、老湾、青泥涧、民主、裕民、双益村
后柳镇 17个村民委员会 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 后柳镇集镇社区居委会 群英、牛石川、瓦屋、磨石、一心、永红、新元、鲤鱼、黑沟河、前锋、柏桥、中坝、汉阴沟、金齐、长安、长兴、黄村坝村
喜河镇 21个村民委员会 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 喜河镇集镇社区居委会 团结、中心、晨光、新喜、挡山、树林、大雁、洞沟、蔡河、民强、喜河、盘龙、长阳、福星、双村、双沟、千佛、同心、奎星、田心、长顺村
池河镇 19个村民委员会 柏安、桂花、力建、合一、良田、谭家湾、河心、青山、踊跃、五艾、新棉、双营、顺风、草庙、大阳、明星、双红、碾盘、新兴村
迎丰镇 12个村民委员会 迎丰街、火石沟、三湾、香炉沟、弓箭沟、红花坪、三官庙、梧桐、高涧、庙梁、新庄、双良村
熨斗镇 15个村民委员会 长岭、沙湾、刘家湾、齐建、瓦子沟、金星、双坪、茨林、先联、松树、高兴、布里、麦坪、板长、中河村
两河镇 16个村民委员会 中心、新春、迎河、三义、艾心、童关、高原、金盆、简场、柏木、斩龙、龙王、共和、兴坪、火地沟、双河村
饶峰镇 19个村民委员会 胜利、浦溪、金星、饶峰、五一、新华、光明、幸福、齐心、红星、合心、新场、黄家庄、三岔河、红联、大湾、大坝、三合、庙坝村

注:行政区划的参考资料来源

石泉县 石泉县地处陕西省安康市的西部(东经108°01′08″~108°28′42″、北纬32°45′57″~33°19′56″之间),北依 秦岭,南接 巴山,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全长58.5公里,流域面积1051.8平方公里,地形呈“两山夹一川”之势。石泉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东西直距42.75公里,南北直距63.05公里。

县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北高南低,海拔高低悬殊大。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由西向东横贯石泉县,南北重峦叠嶂,中部河流纵横,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秦岭山高坡陡,南部巴山山势稍缓,多呈浑圆状山脊,中部沿汉江两岸及池河下游,系在第三纪断陷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串珠式河谷小盆地,俗称“坝子”。山势北高南低,多呈“V”型和“U”型峡谷,一般海拔400~1400米,坡度30°~50°。最高为北部云雾山(2008.9米),最低为南部石泉嘴(332.8米),相对落差1676.1米。

石泉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季雨量少,气候较温和,夏季气温较高,秋季湿润多雨。主要气象资料为:年平均气温14.5℃,年极端最高气温41.4℃,年极端最低气温-10.8℃,年平均气温14.6℃,气温年较差25℃,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0℃,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降水量873.9mm,最大冻土深度8cm,常年主导风向为 东南风。

自然条件具有南北过渡色彩,而以南方特色为主,又兼有垂直差异明显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温和湿润,灾害性天气频繁。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差异大,配比不协调。春季升温快,不稳定,冷暖变化大,常有寒潮、霜冻、大风和浮尘天气。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较冷,降雨量少,多干旱;春季暖气团逐渐增强,气温渐高,晚春多阴雨;夏季受蒙古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降水集中,局部洪涝,常有伏旱和夏旱发生;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发生,阴雨连绵,常伴随低温,10月份后,气温迅速降低,降水量减少。

石泉县矿藏种类繁多,分布比较零散。金属矿产中,主要有赤铁、磁铁、褐铁、猛、铜、铝、锑、钒、钛;非金属矿中,主要有石英石、白云母、磷矿、长石、石棉、大理石、石灰岩;能源矿产有厂炭、泥炭、少量无烟煤。矿产中,以非金属矿产最丰富,储量较大,有近期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为石英石、钒钛磁铁、石煤、大理石、石灰石。

石泉县有树种共51科,87属,134种。其中用材林树种68种,经济林树种35种,观赏树种7种,其它24种,针叶林树种12种,阔叶林树种98种。

石泉属 秦巴山地的动物区系,在动物地理位置上,又属东洋界动物区系,因县境处于东洋界的北部边缘地带,在动物区系的组成上,有一部分与北界动物渗入,使得区系物种丰富,结构复杂多样。其中野兽类有熊、鹿、獐、麂、野猪等20多种;野禽类有金鸡、石鸡、雉、布谷鸟、杜鹃等46余种;另外还有水生物、昆虫及其它100多种。

一、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总体评价:资源丰富,水质较好。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877.1毫米,总水量为13.52亿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6.5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5.58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为0.98亿立方米,另有过境客水14.175亿立方米(不含汉江)。全县人均占有自产水3576 m3,超过全国和全省的人均水平,亩均287m3,若将过境客水加上,我县人均占有水量约1.2万立方米,属多水县。同时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是我县优势之一。尽管我县还拥有相当丰富的过境客水,但受地下条件(山高水底)、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等的制约,现有各类水利设施可控制水量446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156万立方米,地下水270万立方米,共计仅占自产总径流量的6.79%,客水利用占0.074%(不含汉江)。另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资源涵蕴能力不足,降雨多形成地表径流,夹带着大量泥沙以洪水的形式流走。

二、汉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在汉江石泉水库建设有县城供水工程一处,具有日产1万吨的供水规模。

汉江流域石泉段分别建有石泉水力发电厂和喜河水力发电厂。石泉水电厂位于汉江上游石泉县城西1KM峡谷出口处,是陕西第一座中型水力发电厂,目前总装机22.5万千瓦。电站坝高65米,坝宽16米,坝长353米,设计年平均发电量6亿Kwh,水库正常高水位410米,设计库容3.98亿立方米。喜河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电站位于汉江上游陕西省石泉县喜河镇下游10公里的黄瓜架坝址,是汉江上游干流河段规划中的第三个梯级电站,坝址上、下游分别为已建成的石泉水电站和安康水电站。电站正常蓄水位362米,总库容2.29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4.92亿Kwh。

石泉河流属 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共456条,总长1700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14公里。其中,流域面积0.5~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4条。注入汉江一级支流22条,较大的有北岸的 子午河、饶峰河、 池河,南岸的中坝河,富水河。石泉河流众多,落差较大,多年平均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898万千瓦(不含汉江)可开发利用量为3.178万千瓦,利用系数为0.357,现有在汉江干流上开发的两座水电站(石泉水电站、喜河水电站)和支流上已建成的6座水电站。

石泉地处子午道南口,置县较早,人口聚居较为稠密。但因战乱频繁,民无定居,户口统计亦乏资料,故明代以前人口状况不详。明天顺、嘉靖、隆庆时,石泉县有110户,1170人。

明代中、后期,石泉稍安。过往商客、逃荒人口不断涌进,人口渐繁。崇祯九年(1636),有15000户,43000人。明末清初,石泉“七经兵燹,叠经杀掳”。52年间,亡、逃人口4万人有余。康熙二十六年(1687),仅存551户,2098人。

战乱平息后,康、雍、乾、嘉4朝,统治者为发展生产,增殖人口,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强迫移民”等措施,于乾隆三十七、八年间(1772~1773),川、鄂、赣、皖、豫等省穷民就食来陕,使石泉县人口骤增数倍。虽屡遭严重旱涝灾害,如道光十二年(1832),“阴雨伤稼,大凶,人相食”(民国《石泉县志》),人口仍增长较快。乾隆四十八年(1783),石泉疆界改动,分出五郎关置宁陕厅。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统计,城内尚有5295户,29794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达11657户、74103人。

民国前期,军阀混战,民无宁日。十七年(1928),国民党张维玺师移防陕南,设“租石捐”及“四倍加征”诸名称,征科盛极一时。苛政猛于虎,民众外逃不计其数。十九年(1930),川军为抢地盘,数次围困石泉城,城内损失惨重,民穷财尽。后来连年旱灾,所存人口,土著寥寥。“四方商旅聚而成族”,共计12566户、70060人。二十八年(1939)统计,石泉县有人口11864户,82244人。二十九年(1940),石泉县霍乱流行甚速,由陕南防疫专员派巡回卫生队、防疫队驻石泉,实行防疫及传染病管理。据统计,患者2140人,死亡621人。

1949年底统计,石泉县人口共20107户,94700人。建国后,人民安居乐业,人口出生率逐年上升,出现了1954年、1962~1974年两次生育高峰。1952年人口超过10万。1955年起过11万。1959年加上水电工程队迁进人员,达12.9万。1968年超过14万。1970年超过15万。1971年受大量工程人员迁进的影响,人口总数超过17万。

2012年,石泉县出生人口1656人,死亡1535人。年末户籍总人口181417人,其中:男97935人,女83482人,性比例为117.31;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9583人,农业人口151834人(公安年报数)。2012年常住人口171448人,出生率11.54 ,死亡率13.32 ,自然增长率1.78

石泉县人口分布,受高山、河谷不同地形及水源、农田等自然因素和交通、经济等社会因素影响,形成川道河谷串珠式和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由于历史上战争频发、苛捐繁重造成的大量迁徙人口,还形成了以省籍联片居住,呈区城分布的特点。

长安坝、马岭坝古村落遗址,证明在秦汉时期,人们已沿河谷地带聚居。汉江早在西周就通航。湖北等地商旅沿江而行,早期定居石泉,多居于今县城及饶峰河交通干线一带。乾隆年间,外省穷民就食来陕,四川籍翻越巴山,就近在石泉熨斗、后柳一带定居;赣湘籍顺汉江入石泉,沿马池河一带定居。迁进较晚的穷民,则栖谷依岩,开垦度日。迨至道光年间,人口分布基本形成省籍联片、同族聚居和单丁独户分布的局面。民国时期,农民郑克斗在后柳率众起义,惨遭镇压。南区人口有所减少,北区有所增加。民国二十五年(1936),汉白公路通车后,沿线人口密度加大。

2017年,石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9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超市考任务1.2个百分点,位列循环经济发展县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52.6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21.06亿元,增长8.3%。一、二、三产占GDP比重为9:65:26。

2017年,石泉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607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104亿元,完成县级下达全年调整任务的100.36%,较上年同口径增长3.51%。其中:税收完成8664万元, 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57.36%,较上年增加1606万元,增长22.75%;非税收入完成6440万元,同比减少1506万元,下降18.95%,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42.64%。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同比增加2.77亿元,增长17.65%。

1939年,石泉县农作物,业经丰收。本年实收数量约计稻谷五万石,每石重二百五十斤,价值十五元至十八元。至于麦子、杂粮均收无几,约计不过两万石。1941年,石泉县主要农作物以大米、玉米为大宗,小麦次之,其他杂粮又次之。大米年产六万市石,玉米四万市石,小麦六百石。

1950~1958年,为第一时段,为恢复和稳步发展时期。1952年,石泉县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村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粮食生产较快地得到恢复。1953年粮食总产33470吨,较1949年26790吨增加6680吨。1954~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进一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并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和群众性的农业技术活动,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1958年粮食总产达到35445吨,比1953年增加1975吨。

1959~1963年,为第二时段,为粮食产量下降时期。这个时期,“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盛行。中共石泉县委、石泉县人民委员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1959年小麦亩产保证达到2500斤(1250公斤),力争3000斤(1500公斤),丰产地小麦占总面积的20%,亩产在5000斤(2500公斤)以上。农业技术措施上,对深翻、密植及施肥量等提出“卫星田”、“丰产田”,翻得越深越好,种得越密越好,施肥越多越好。接着又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搞“一平二调”、“一大二公”,侵犯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违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加上连续几年的农业自然灾害,如1960年秋季连阴雨和3次暴雨灾害,导致大秋作物“秋封”晚熟;1961年的连续两次连阴雨和1次暴雨,造成粮食歉收;1962年10月下旬,到1963年3月7日仅降雨5.5毫米,干旱持续70天;尤其是正当作物扬花灌浆时,遭受阴雨侵袭,洋芋晚疫病、豌豆蚜虫也因之蔓延流行。夏季受灾面积达110786亩,秋季作物有5000余亩玉米荒草无收,高山区2.2万亩玉米溜杆青封,同时秋田病虫发生蔓延,仅稻包虫、玉米螟虫害1.2万亩,棉红蜘蛛虫害7000余亩。1963年,石泉县受灾面积达276727亩,占播种面积的64%,共计减产粮食6250吨,总产比1958年下降26.6%。

1964~1965年,为第三时段,这是农业生产恢复期。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加强粮食生产的措施,粮食产量回升。1965年,粮食总产达到41000吨,比1963年增加15005吨。

1966~1976年,为第四时段,粮食生产徘徊阶段。由于10年文革动乱,粮食生产刚刚恢复的势头遭到挫折,粮食产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1977~1987年,为第五时段,粮食发展较快。农业科学技术受到广泛重视,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粮食作物由建国初期的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制,普遍改为一年两熟和套种两熟制,复种指数由50年代的130%,提高到了160%多,良种的普及,“两杂”的扩大,栽培技术上的两段育秧、玉米营养钵矮化育苗,科学施肥,丰产方活动以及植保上的综合防治,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此时段基本上是在一个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出现了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1987年,粮食生产在耕地比1950年减少41927亩的情况下,总产达到53650吨,比1950年增长95.55%,是继1978、1982、1984、1985、1986年之后,第六个粮食总产突破5万吨大关的年份。

1987年,花生播种面积0.37万亩,亩产68公斤,总产253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2.7倍、35%和3.96倍。主要分布于两河、池河、中池乡(镇)的一些村。芝麻播种面积0.15万亩,亩产31公斤,总产47吨,分别较1949年减少34.78%,11.43%和41.61%。

2016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2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4.1%。全年粮食产量7.1万吨,全年油料产量1.5万吨。全县累计完成各类造林绿化5.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6% 。

2017年,石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96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超市考任务1.2个百分点,位列循环经济发展县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52.6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21.06亿元,增长8.3%。一、二、三产占GDP比重为9:65:26。

明代,石泉县有 采矿业。

清代,有铁业、木业、石业、竹藤棕草编织、缫丝、纺织、榨油、利用水为动力碾米、磨面、轧花、弹花和造纸。

民国时期工业行业增多,有栲胶、造纸、竹工、木工、铁工、纺织、印刷、印染、淘金、油漆、石业、食品、榨油、酿造、鞭炮、缝纫、砖瓦、石灰、豆类加工、五金、缫丝等30多种行业,但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4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由个体走向集体经营,同行业自愿组合,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1956年,成立县手工业联营社。1957年底,共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33个,职工749人,个体手工业者96户,189人。

1958年“大跃进”时,分别将合作社(组)过渡为全民企业,改社为厂。工业生产中追求“高、大、精、尖”,提出短期内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由于这些做法脱离实际,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物力。

1962年后,部分国营企业停办,恢复原合作社(组)。1969年后,县办工业再度兴起,有农机、印刷、机砖、水泥、橡胶、油漆、电机、氮肥等厂。氮肥厂后因设备不配套,供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资金困难,虽已出产化肥,因亏损而停办。电机厂因缺乏原料技术及资金而停办。

1978年以后,进行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整顿,新建了缫丝厂、大理石厂、纸箱、纸袋、纤维板、印铁制罐、制鞋、水泥及酒厂等,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群体。现有化工、建材、机械、缫丝、造纸、印刷、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电力、采金、车船修理等18个门类,54个工业行业。

1989年,石泉县工业总产值3693万元(不含县内中央和省属企业)。共有职工3821人,其中工程师21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12人,经济师6人,助理经济师1人,会计师3人,助理会计师15人,会计员38人,助理统计师2人,统计员6人。

2012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任务增速30%,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4.4亿元,增长39%,其中:中省企业31593.6万元,增长-19%,县属企业506430.8万元,增长45.9%。全县工业完成增加值22.1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0.83亿元,增速33.6%,超计划3.6个百分点。

2016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63388万元(含农电),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县属企业1329787.8万元,增长27.9%,中省企业33600.2万元,下降4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9843万元(含农电),重工业总量占比大,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70%。

2017年,石泉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1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零售市场发展步伐平稳向好。全县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2016年同期减少5.4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比2016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领先乡村5.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11.7亿元,同比增长14.2%;餐饮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9.2%,比2016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5个百分点。

石泉县位于安康和汉中之间,阳安铁路横贯东西。国道210和国道316公路交汇于石泉县城。东接襄渝、西连宝成、北抵关中、南达巴蜀,以及十天高速公路的建设、西汉和西康高速公路的建设建成通车,使得石泉县成为陕川鄂三省间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汉江水运纵横全境,石泉县沟通南北联系八方,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石泉县县的大交通优势,石泉至西安、石泉至汉中的“半日经济圈”已形成。

2012年,石泉县公路总里程达1667公里,其中:国省道137.2公里(2条),县道151.2公里(5条),乡道280.5公里(15条),村道1098公里(208条)。到“十一五”末石泉县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余公里,先后建成通村水泥路、产业路1200余公里,新改建通乡油路350余公里(11条),建设大中桥梁15座(3000余延米),修、建便民桥200余座,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6个,招呼站6个,建成6处航运码头,完成8处渡口改造、10处侯船亭,县城成功开通公交线路。

截至2017年末,石泉县公路总里程达1896.44公里,其中:国省道3条144.48公里,县道5条126.84公里,乡道18条292.53公里,村道694条1304.59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产业路1200余公里,改建通乡油路11条350余公里,建设大中桥梁15座3000余延米,修建便民桥200余座,新建农村五级客运站6个、招呼站6个,建成6处航运码头,完成8处渡口改造、10处侯船亭,实现了100%的镇通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98%的行政村通水泥路,100%的镇通班车、91%的行政村通客车,开通县城至池河,县城至饶峰、两河,县城至曾溪3条城乡公交专线,开通城区1、2号公交专线。

石泉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民间饮食独具特色。早在五千年前,便有先民在秦巴山间、汉江两岸繁衍生息。汉水文化、鬼谷子文化、移民文化、古子午道、川楚、秦川古商道文化与秦巴边缘交汇于石泉。

民歌

石泉民歌,小调曲调优美,蕴藏量巨大,民歌分有 山歌、小调、花鼓子、八岔、船公号子、过山号子、劳动号子、孝歌、新民歌等。且腔调多,有高腔、平腔、撒花调、花鼓调等,韵律优美、动听,极富情趣,耐人寻味。

民舞

在石泉县的民舞有舞狮子、舞龙灯、彩莲船、踩高跷、打连响等。其中火狮表演集舞蹈、杂技于一体,聚勇气、智慧于一身。

民间美术

石泉的传统民间美术丰富,主要有:剪纸、 刺绣、编织、石雕、木雕、根雕、纸扎、印染、古陶制作等。其中石泉的根雕在陕西省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不仅注重外部造形,更注重内在神韵。其种类大到人物、飞天、菩萨、桌椅、花架,小到花、鸟、鱼、虫都神形兼备,颇具玩味。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泉县改石城书院(又名银屏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初小学制5年,高小学制4年,春季始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县内原来7所义学为初等小学堂,新建了武昌、黄州、山陕和河南4所会馆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女子初级小学1所。民国元年(1912年),石泉县共有13所高、初等小学堂。

1923年,原前池文昌宫初等小学堂改为两级小学,为石泉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校。1928年,改石泉县私塾为公办初级小学校。初级小学校(简称初小)共计44所。石泉县有高级小学校2所:即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设县城内)和县立第二高级小学校(设东区前池河)。

1949年底,石泉县各校瘫痪。1950年复课的学校有22所,在校学生1756名,教职工77人。

1952年土地改革后,农民子女入学率大大提高。石泉县小学恢复到108所,在校学生急剧增加到7652名,教职工增加到260人。从1953年贯彻中央关于文教工作“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以后,石泉小学逐年增加。1958年“大跃进”时,石泉县小学猛增到214所,在校学生15110名,教职工498名。石泉、汉阴、宁陕3县合并时期,小学602所,在校学生43215名。

1961年精减教师,并校、停办,清理超龄学生,到1962年石泉县小学下降到134所,在校学生减少到7926名,教职工只剩348人。1965年,小学增至207所,在校学生15239名,教职工425名(公办301名、民办124名)。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石泉县教育处于半瘫痪状态。“停课闹革命”,中学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1968年起,各公社小学开始戴帽子开办初中班,“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学制缩短为5年,改为春季始业。到1971年,有27个公社33所小学办成七年制学校。取消文化考试,实行推荐入学。学校猛增到583所,在校学生20706名,教职工1085人,教育质量下降。

1980年,石泉县小学337所,在校学生26039名。后又贯彻党中央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8字方针,全部摘掉七年制学校的帽子,恢复为中心小学。1985年,石泉县小学先后改五年一贯制为六年学制。1988年,有全日制小学308所,村村有小学,在校学生19384名,教职工1114人(其中公办教师664人,民办教师450人)。

2012年,石泉县拥有小学45所,在校学生10111人,小学专任教师8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

1940年春,创办县立初级中学。翌年秋,始招收初中新生。1942年,石泉中学附设简易师范班1个。从1946年开始,每年招收1个班。1956年,后柳中学创立。1958年,池河中学创立。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后柳、池河两个初中停办。石泉县在校学生由1961年的901名减少到451名。1963年2月,后柳中学复校。1964年秋,池河中学复校,改为农业中学。

1956年,在喜河乡建立1所中学,招收初中新生,1957年校址迁至后柳。

1958年,在池河区建立1所初级中学,校址设在蚂蟥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高中连续4年停止招收新生。

1968年,有11所完全小学,1969年有15所完全小学“戴帽子”招收初中新生,改为七年制学校。高、初中学制各为2年。实行新生推荐入学开卷考试。自此以后,一哄而起,大办中学。1972年,石泉县两镇、26个公社的33所完全小学,都改为七年制学校;后柳中学、池河中学和两河七年制学校招收了高中新生。

1976年,在迎丰区的红卫公社、熨斗区的佛坪岭,分别创办“五七”中学(高中)。1977年初撤销。学生分别转入迎丰、熨斗新开设的高级中学。古堰七年制学校转为完全中学。至此,石泉县高级中学增至8所(包括地质七队子校),七年制学校24所。

1978年,改中学学制为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1981年,县城中学招收三年制高中新生。1981~1982年,先后撤销12所初中,改两河、迎丰和熨斗3所完全中学为初级中学。

1983年,撤销初中3所,改古堰完全中学为柳城区初级中学。城关镇初级中学建立。至此,石泉县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1所。1985年,改后柳完全中学为初级中学。至1988年底,石泉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6472名,教职工为505人。

2012年,高考成绩在2011年首次突破400人大关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高考报考人数1178人,二本上线人数471人,同比净增37人,二本上线率40%。其中文科考生453名,二本上线人数181人,上线率40%;理科考生501名,二本上线人244人,上线率48.7%;艺术体育考生224人,二本上线人数46人,上线率20.5%。文、理科600分以上共46人。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9198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所,在校学生205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97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3.4%。普通初中辍学率为1.88%。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后柳水乡

后柳水乡即后柳古镇所在地,位于石泉县南部, 汉江西岸,距县城22公里,后柳因为当地汉江河岸大片柳树而得名,其地势三面环水,呈半岛状,故称水乡。是由喜河水电站库区蓄水倒灌与中坝河水回流而形成的500多亩港湾,与后柳古镇唇齿相依。

中坝大峡谷

中坝大峡谷位于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峡谷方圆10多公里,峡谷内山奇峰险,河沟纵横。公路直通景区,是一个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子午银滩

子午银滩景区坐落在汉江最大支流 子午河与汶水河交汇处,由汶水河畔六片形态各异的沙滩串联而成,汶水河是汉江主要支流之一,子午银滩是河水常年冲刷砂石回流堆积而成,东西绵延数公里,号称“千亩沙滩”。同时也是石泉最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被赞誉为“西北第一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