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
靖远县 靖远 靖远县历史沿革 靖远县行政区划 靖远县地理环境 靖远县自然资源 靖远县人口 靖远县政治 靖远县经济 靖远县交通运输 靖远县社会事业 靖远县历史文化 靖远县风景名胜 靖远县地方特产 靖远县著名人物 靖远县荣誉称号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 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 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 榆中县、 景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沙坡头区相连,西与白银市 白银区交界,白银市 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千米,南北相距135千米,总面积5809.4平方千米。靖远县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省文化大县,汇集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中国百大名寺法泉寺同陕西法门寺一脉相承,其石窟艺术与敦煌莫高窟极为相似,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2018年,靖远县下辖13个镇、5个乡 。2017年,靖远县常住人口为46.18...
详情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有13个镇
靖远县,隶属于甘肃省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白银市腹地,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 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 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 榆中县、 景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 沙坡头区相连,西与白银市 白银区交界,白银市 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东西间隔120千米,南北相距135千米,总面积5809.4平方千米。
靖远县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和甘肃省文化大县,汇集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8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11处。中国百大名寺法泉寺同陕西法门寺一脉相承,其石窟艺术与敦煌莫高窟极为相似,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森林公园。
2018年,靖远县下辖13个镇、5个乡 。2017年,靖远县常住人口为46.18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4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8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4.5:24.7:40.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56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
靖远取“边远之地已安定下来”之意故名。
靖远县 (10张)
战国以前,靖远境内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据,战国末期。
秦朝,灭义渠戎,置北地郡,郡治义渠,靖远境域始划入秦国版图。
西汉,武帝元鼎三年,靖远境内始置祖厉、鹑阴二县,属安定郡,郡治 高平,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
新莽,改祖厉县为乡礼县。
东汉,祖厉县治南迁,鹑阴县改为鹯阴县,属武威郡。
三国,属魏国武威郡。
东晋十六国,后赵将祖厉县南迁,置陇东郡。前秦于鹯阴县地置平凉郡。西秦属苑川郡。
南北朝,北魏置高平镇,鹯阴县属之。西魏置会州,靖远始称会州。北周改会州为会宁防。
隋朝,会宁防改为会宁镇,后改为会宁县,属平凉郡。
唐朝,改会宁县为西会州,后复为会宁县,属关内道。
北宋,西夏国曾两度攻陷靖远地,置敷川县。崇宁三年改为敷文县,属泾原路。
南宋,先后为金、西夏攻陷,金改敷文县为保川县。
元朝,仍为会州,属陕西行省巩昌府。
明朝,裁会州,于迭烈逊设巡检司戍守。 靖远县 (6张)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属巩昌府。康熙二年(1662年),靖远卫并入陇右道。雍正八年(1730年),改靖远卫为靖远县,属巩昌府。乾隆二年(1737年),靖远县改属兰州府。
中华民国三年,甘肃省设七道,靖远县属兰山道。
1949—1961年,隶属定西地区。
1961—1963年,划归白银市管辖。
1964—1985年,复属定西地区。
1985年8月,白银市恢复成立,靖远县复归白银市管辖。
2002年,北湾、东湾2乡撤乡建镇。
2005年1月,乌兰乡与城关镇合并为乌兰镇;撤销曹岘乡并入若笠乡;撤销中堡乡,将其所辖中堡、营坪2个村并入北湾镇,营防、贾口、上滩3个村并入乌兰镇。
2014年,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刘川乡、北滩乡,设立刘川镇、北滩镇。
2016年8月,甘肃省民政厅批复,同意靖远县撤销五合乡、大芦乡、糜滩乡、高湾乡、平堡乡、东升乡、三滩乡、双龙乡,设立五合镇、大芦镇、糜滩镇、高湾镇、平堡镇、东升镇、三滩镇、双龙镇,实行镇管村体制,行政区域界线和政府驻地不变。
截至2018年,靖远县下辖13个镇、5个乡。靖远县人民政府驻 乌兰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名称 |
620421101000 | 北湾镇 |
620421102000 | 东湾镇 |
620421103000 | 乌兰镇 |
620421104000 | 刘川镇 |
620421105000 | 北滩镇 |
620421106000 | 五合镇 |
620421107000 | 大芦镇 |
620421108000 | 糜滩镇 |
620421109000 | 高湾镇 |
620421110000 | 平堡镇 |
620421111000 | 东升镇 |
620421112000 | 双龙镇 |
620421113000 | 三滩镇 |
620421206000 | 兴隆乡 |
620421208000 | 石门乡 |
620421211000 | 靖安乡 |
620421215000 | 永新乡 |
620421216000 | 若笠乡 |
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东与宁夏回族自治区 海原县接壤,南与甘肃省 会宁县毗邻,西南、西北、东北分别与甘肃 榆中县、 景泰县、宁夏中卫市 沙坡头区相连,西与白银市 白银区交界,白银市平川区从中析置,将县域一分为二,形成南北相对的两个部分。介于东经104°13′—105°15′,北纬36°—37°15′之间,东西间隔120千米,南北相距135千米,总面积5809.4平方千米。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长125千米,东西宽106千米,总面积5809.4平方千米,海拔1300—3017米之间。
靖远县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每年均气温8.9℃左右,每年极端最高气温35.1℃,每年均降水量240毫米,每年蒸发量1634毫米,每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小时,无霜期165天。
靖远县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4.95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6.7万亩左右,玉米播种面积15.3万亩左右,水稻播种面积3.25万亩左右等。
靖远县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 金、 银、 铜、 铁、 锰等10多种,非金属矿藏有 煤、 石灰石、 重晶石、 坡缕石、 陶瓷粘土、 石膏、 石英石、 沸石等14种,最新勘探发现的10亿吨特大型坡缕石矿,品位及储量均居世界前列。水力、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靖远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287种4变种,隶属于63科189属;主要栽培药用植物19种。靖远县野生药用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有160种,占总种数的54.98%;靖远县野生药用植物主要以全草入药,有161种,占总种数的55.33%。
截至2017年,靖远县总人口为50.1576万人,年末总户数为13.869万户。总人口按性别分:男25.8763万人,占总人口的51.59%;女24.2813万人,占总人口的48.41%,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57;按年龄分:0-17岁人口10.1111万人,占总人口的20.16%;18-34岁人口15.5759万人,占总人口的31.05%;35-59岁人口16.7932万人,占总人口的33.48%;60岁及以上人口76774人,占总人口的15.31%。常住人口为46.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5.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9‰。
县委书记: 郑钰
县委副书记、县长: 刘力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何世禄
县政协主席: 胡广科
(截至2019年初)
截至2017年,靖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7.43亿元,下降0.5%;第三产业增加值28.84亿元,增长2.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356元(按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6年34.8:25.5:39.7调整为34.5:24.7:40.8。
固定资产投资
截至2017年,靖远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89亿元,同比下降45.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37亿元,下降43.7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2亿元,下降73.06%。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7.15亿元,下降73.58%;第二产业投资11.64亿元,下降70.64%;第三产业投资38.10亿元,增长2.09%。按经济类型划分,公有经济完成投资20.32亿元,同比下降28.91%;非公经济完成36.57亿元,同比下降51.52%。全县实施固定资产项目个数136个,其中新建项目57个,续建项目76个。
财税收支
2017年,靖远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为5.73亿万元,同比下降0.07%,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6亿元,增长7.13%(同口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14亿元,增长1.84%。
人民生活
截至2017年,靖远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4元,比2016年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16491元,增长9.89%,经营净收入2426元,增长0.87%,财产净收入1823元,增长5.46%,转移净收入2744元,增长9.5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34元,增长5.3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2元,增长8.61%,其中:工资性收入3188元,增长4.18%,经营净收入4824元,增长10.37%,财产净收入112元,增长28.64%,转移净收入658元,增长15.9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69元,增长8.38%。
2017年,靖远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63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25.24万亩,比2016年增加1.52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7.09万亩,增长1.36%;油料种植面积5.28万亩,增加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7.16万亩(不包括薯类),增加0.0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蔬菜面积达到6.55万亩,减少0.03万亩。瓜类种植面积14.01万亩,比2016年增加0.17万亩。药材种植面积10.88万亩,增加0.38万亩。
2017年,靖远县完成造林面积16.68万亩,成林抚育作业面积35.14万亩,当年苗木产量2691.01万株,出售树苗3262.05万株。
2017年,靖远县肉类总产量20798.97吨,比2016年增长1.73%;禽蛋8976.33吨,下降0.18%;全年水产品产量830吨,增长1.78%。
2017年,靖远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47万千瓦(剔除三轮车动力);化肥施用折纯量1.85万吨,增长2.92%;农村用电量17902.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86万亩,新增0.8万亩;水平梯田42.09万亩,新增1.5万亩。
靖远县工业 (3张) 工业
2017年,靖远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2.7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28亿元(含研发支出),同比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1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221亿元,完成增加值1.69亿万元,下降4.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53亿元,完成增加值2.46亿万元,增长1.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2亿元,增长38.99%,产销率为96.62%。
建筑业
2017年,靖远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1512万元,同比下降0.3%。年末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5家,实现产值169001万元,竣工房屋面积20.68万平方米,比2016年减少8.05万平方米。
靖远县旅游业 (3张) 国内贸易
2017年,靖远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6亿元,同比增长6.45%,其中:限额以上完成9.28亿元,限额以下完成16.38亿元。按城乡划分,城镇零售额13.53亿元,同比增长4.79%;乡村零售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8.37%。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79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94亿元,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82万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8853万元。年末全县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共31家,其中:批发业:5家,零售业25家,餐饮业1家。批零住餐个体户共4家。
招商引资
2017年,靖远县新签约招商合同项目18项,签约资金总额63.97亿元。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9项,到位资金58.64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6个,续建项目83个。
房地产业
2017年,靖远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4家,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55.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46%;竣工面积24.49万平方米,增长478.96%;销售面积12.24万平方米,增长62.77%,销售额5.9908亿元,增长64.72%。
邮电通信
2017年,靖远县邮电业务总量5004.4万元,比2016年增长11.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52.4万元,比2016年增长8.91%,电信业务总量3852万元,比2016年增长11.65%。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到4.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30.87万户;互联网年末用户达到4.52万户。
旅游业
2017年,靖远县旅游总收入5.997亿元,比2016年增长30%。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02万人次,增长22.9%。
金融业
截至2017年,靖远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37亿元,同比增长6.7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36亿元,增长4.56%;非金融企业余额14.25亿元,增长11.81%;广义政府存款余额9.76亿元,增长17.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25亿元,增长13.77%,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1.17亿元,增长15.8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8.07亿元,增长11.12%。
保险业
截至2017年,靖远县有保险公司16家,网点达到21个。其中:财产保险公司9家,人寿保险公司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40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106.47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49亿元。全年理赔支出5851.55万元,其中:财产险理赔支出3457.69万元,人身险理赔支出2393.86万元。
2017年,靖远县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共完成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5.5%。
白宝铁路、京藏高速、国道109线、省道207线穿靖远县境而过,兰州中川机场至刘川工业园的快速通道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包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穿境而过,交通便捷。靖远距白银只有半个小时车程,银川3小时,在“兰白核心经济区”一小时都市经济圈内。
2017年,靖远县客运量250.5216万人,客运周转量1.88亿人千米,货运量948.9564万吨,货运周转量12.34亿吨千米。
2017年,靖远县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734万元。全县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7项,其中省列项目3项,市列项目4项。全县共申请专利162件,授权专利50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件,万人口拥有量达到0.52件。
截至2017年,靖远县共有各类学校230所,其中:普通小学114所,小学教学点74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独立初中25所,高级中学5所,职业中学1所,特殊学校1所。全县共有幼儿园8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9所,民办幼儿园50所。在校学生人数57047人,其中:小学生30299人,初中生13157人,高中生10979人,职业中学生2612人。全县教师总数6546人,其中:小学教师2911人,初中教师2032人,高中教师1057人,职中教师221人,幼儿园教师310人,特殊学校教师15人。2017年全县大中专院校录取人数6059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二本上线总人数2051人。
2017年,靖远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公司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转播站12座,档案馆1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6.60%和99.9%,有线电视用户达19311户。
2017年,靖远县有专职体育教练员12人,少儿业余体校在校学生352人,共举办各类群众运动会27次,参加运动员2.28万人次。
截至2017年,靖远县共有医疗卫生计生机构221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新农合管理和计生服务机构各1家,民营专科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乡镇卫生院18家,乡镇计生服务机构18家,村卫生室176所。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384张,平均每千人口床位为2.82张。全县卫生计生机构共有在职职工1092人(不含临聘人员),共有卫技人员937人。
2017年,靖远县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23770人,人均年劳动报酬53917元,增长14.58%;年内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20人,共有1397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6%。组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8万人,创劳务收入16.3亿元。
2017年,靖远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155人,征缴养老保险费 1014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9857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31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 21044人,征缴职工医疗保险费 5717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24492人,征缴居民医疗保险费31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19694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62万元;生育保险参保14364人,征缴生育保险费24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县核定应参保人数为244000人,已参保234122人,参保率95.95%,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97.48 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1.9万人,参合率达到95.01 %。
2017年,靖远县共有2574户、6398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3418.9627万元;共有17477户、62689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发放保障金10534.0143万元。
2017年,靖远县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减少3711户、1617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57%(北湾镇新坪村、富坪村2014年底农业户籍人口正在申请对接),较2016年降低3.48%。
秦腔起源自中国古代渭河流域,流行于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是一门古老的戏剧艺术。靖远的秦腔艺术,传入年代较早。据史料记载,明朝穆宗隆庆年间,靖远县境北部黄河古渡小口子附近的哈思堡,曾为古丝绸之路来往商旅休整歇脚之地,旅馆林立,客商云集。这里建有两处大戏台,而过往者多为山陕商户,所以经常演出秦腔、晋剧等节目,以解除客商旅途中的劳累和寂寞,活跃文化生活。由此可知,秦腔艺术在靖远的流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秦腔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再现历史情景,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传播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惩恶扬善、教化民俗的积极作用,深受民众欢迎。尤其对作为山陕移民后裔的大多数靖远人来说,人们对秦腔的钟爱更是程度有加,因此也促进了秦腔艺术在当地的继承与传播。秦腔剧目多取材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种类繁多,仅在靖远流行的秦腔剧目就有一百余种。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县城西关原老君庙保存的清仁宗嘉庆年间巨型铁钟上,就铸有当时演出的秦腔剧目一百多个。
靖远民间珍藏有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制作的良琴,以及极为少见的古指法乐谱和琴乐手抄本。此外,还存留有文字记载的历代靖远本籍或客籍名士创作的反映古琴音乐艺术活动的诗、词、赋等。可见古琴艺术在靖远的产生,从宋代就已经开始。
明代以来,古琴艺术在靖远得到更好的承传。据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收录的名为樗斋以及清意逸者所撰两篇《乐琴轩记》记述,明代靖虏卫人路升不仅长于诗词写作,而且古琴艺术造诣精深,书斋取名“乐琴轩”,曾著有《乐琴轩》一卷,其内容吟古琴者颇多,在当时很有名气。路升字彦翔,时为肃王府仪宾,博学多识,于读经学史之余,素擅丝桐,气质高雅。每逢佳日良宵,清风满轩,明月在庭,文人雅士会聚一堂,宴饮欢畅之际,吟咏唱和,抚琴助兴。
近代靖远文化人物皆研习古琴音乐艺术,以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其中不乏造诣独到者。靖远文化的代表人物张云锦、范振绪等名家身体力行,极力弘扬古琴艺术,提倡地方琴学不辍,从而使靖远的古琴音乐绵绵不绝。张云锦不仅擅长于弹奏古琴音乐,而且还亲自制作古琴乐器,时称“斫琴老手”,并且著有《琴品》二十四章。范振绪曾为甘肃唯一的音乐期刊《祁连歌声》亲笔题写刊名,还喜欢为人题写有关古琴音乐内容的对联,如“竹露松风焦雨,茶烟琴韵书声”、“流水四时鸣古乐,夕阳一角导逮舟” 等名联佳对。
自1982年开始,杨绍周、张慎微、张尚瀛、党世才等人组织成了“靖远县古琴研究小组”,开展艺术交流活动。当时,身为甘肃省文史馆员的张尚瀛负责汇集琴学材料,组织新闻报道,对外宣传琴人,使外界对靖远的琴学艺术以及相关活动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此间曾燃星星燎原火,这里始闻声声大雅风。”古琴研究小组自撰的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们对古琴艺术的执着和振兴古琴文化的信心。经过20多年的艰辛历程,靖远县古琴研究小组中的一些年青学子和爱好者也逐渐成为主流,古琴艺术得以弘扬光大。
靖远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陇上名县”,其广阔的地域,多样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许多绚丽多姿、风格各异的民歌。
1980年冬,李振荣先生对县内苏沾、张普等人士采集的靖远民歌录音资料进行记谱整理,形成了《靖远民歌集》初稿。2012年初,县文广局张生禄和郁佐邦两同志得知此事后,积极申请专门经费,帮助李振荣先生重新对其整理、制谱、出版,填补了靖远文艺工作的一项空白。
《靖远民歌集》抢救性地搜集整理了靖远民歌二百余首。这些民歌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映、有对忠贞爱情的描述、有对黑暗世事的控诉、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有散发宗教色彩的道歌经文,真实地保留了靖远民歌的本来面目,生动、鲜明地表达了靖远地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靖远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是靖远人民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
每逢春节,从旧历腊月开始,到新年的元宵节期间,靖远城乡都要排练和表演由当地民众自发参与的系列文化娱乐活动。这些庆祝活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民间俗称社火,亦称其闹社火或耍社火。
靖远老百姓的闹社火活动由来已久,经过历代延续已成为习俗,主要有告庙、舞狮、龙灯、彩船、高跷、铁芯子、太平鼓、跑驴、大头和尚等。
法泉地灵 (3张) | 法泉寺石窟 位于靖远县东湾乡杨梢村西5.5千米。又名红山法泉寺。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窟开凿于红粘土山崖的断面上,初开于北魏,兴盛于隋唐,历代多次维修扩建。原凿洞窟为支提式及平顶窟两种,有四面开龛、三面开龛、一面开龛三种形式。龛中有圆雕、高浮雕、浮雕(彩塑)等,圆雕主要有佛像,浮雕则多为千佛像,高浮雕则有装饰在佛龛上之经变图、龙头及凤首等,窟前有木结构斗拱衬承。现存千佛洞、观音殿、达摩洞等洞窟30余处、造像80余尊及数处木结构殿宇。 |
靖远县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 (2张) | 红军渡河战役纪念馆 位于靖远县鹿鸣园戏台西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主展厅500平方米,临时展厅300平方米,馆藏文物360余件。整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生动、真实的展示了红军靖远渡河战役和靖远起义等内容。 |
哈思山 (3张) | 哈思山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部,距离白银市140千米,距平川50千米,距靖远县城80千米。是集自然保护区与文物旅游的森林公园。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靖远县域内第一峰。哈思山有植物29科60属92种,药用植物40余种,如柴胡、志远等;动物7目20科24种,其中林麝、猞猁、岩羊、红腹锦鸡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景区有哈思寺、太和山、雪山寺三大自然保护区,区内苍松翠柏、飞泉流瀑,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是西北地区典型的荒漠绿州地貌。大峁槐山的东侧为雪山,山顶常年积雪,素有“雪岭堆银”的誉称。人文景观有雪山寺、明长城及烽燧遗址、汉唐墓葬等。 |
屈吴山 (3张) | 屈吴山 为祁连山东延余脉,旧志谓“六盘山回顾西北,迤逦而来,界靖、海、会三县”,“以相传屈、吴二姓所居,故名”。主峰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为平川区最高峰。山势雄伟,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李宪败夏兵处即在山下,甘肃省由中国领导的最早的武装-靖远兵暴的第一次战斗也在屈吴山麓打响。 |
寺儿湾石窟 (2张) | 寺儿湾石窟 位于靖远县北湾乡天字村东北2千米。又名红罗寺,窟凿于红砂岩崖面上。创建于唐,清康熙、嘉庆年间重修,原有6窟,现存1窟,为平顶式,坐东向西,窟内有石雕一佛一菩萨和唐代造像释迦、伽叶、阿难、观音、力士、天王、十八罗汉等泥塑像66尊,高0.03—0.2米。窟门为砖券拱结构,上方有木结构小阁一座,出檐处为斗拱木雕,为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增建楼基。北崖面上有北魏佛龛一处,距地表高2米,内有浮雕残迹,配殿和山门毁于清同治年间。窟前留有残碑半块,高1.1米、宽0.81米,残存133字,记载石窟建立经过,又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碑两通,阴刻于南面石窟前半壁红砂崖上。 |
靖远钟鼓楼 (2张) | 靖远钟鼓楼 位于靖远县城中心。原名谯楼,明正统三年(1438年)为指挥房贵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在原楼基上重修”。建筑面积约972平方米,坐北面南,砖木结构,建楼修于高7.8米的方形台基上,台下拱门连通南北大街,楼为三层五楹,楼东西面宽5间(20.8米),当心间宽3.2米,楼高17米,通高24.78米,歇山顶,从第一层起,楼内设木梯可上三层。 |
平堡黄河吊桥 (2张) | 靖远县黄河铁桥 1971年建成通车,是甘肃境内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全桥共6墩2台,净跨60米,净高9米,长350.28米。在当时连接兰州、白银、宁夏三地,牵动着陕、甘、宁三地经济发展,它既是甘肃昔日的一条重要交通线,也是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现代桥梁文化的代表建筑之一。 |
小口大枣 (3张) |
小口大枣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主要产于靖远县石门一代。由于石门一代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3000米以上,气候差异明显,加上石门土地一般为肥沃的黑土,所以,石门大枣品质特别。其和其它大枣的主要区别是:个大、皮薄、肉厚、味醇,易于存放,不易腐烂变质。味道香甜醇厚。石门大枣和产于石门的哈思梨一起在清代曾作为贡品上贡皇宫。 |
靖远枸杞 (4张) | 靖远枸杞 靖远名优果类产品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靖远卫志》记载:“枸杞拱把成树,五月结实,红干可食”。自古就有“一亩园十亩田”之说,靖远县靖安、东升等一些乡村田间地头和山坡上还生长着大量野生枸杞。靖远枸杞鲜果玲珑、干果深红、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味道甘甜、品质纯正、绿色安全,经济价值高,被誉为“枸杞之佳品”和“陇上名品”。靖远枸杞鲜食、干制均可,经传统工业加工后,干枸杞子,久贮不腐,是食用、药用等滋补佳品。 |
靖远香水梨 (4张) | 香水梨 又名软儿梨、消梨,属波斯梨科果实,栽植历史悠久。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香水梨,即消梨也。它处不多见,深秋成熟,咀嚼无渣,至冬春间冻释成汁,天然甘美,诚珍品也。”靖远境内黄河沿岸普遍栽植。香水梨为当地最佳。香水梨入秋成色,清黄鲜亮,果味微酸,熟后摘下冻藏,肉质变成褐色,解冻后汁液较多,营养丰富,食如甘蜜,有清肺醒酒之功效。香水梨树一般为金字塔形,虽不似冬果梨树那样高大挺拔,但枝干强韧,生长旺盛,不逊于其它梨树,属高产长寿树种。果实呈圆形,单个直径4—6厘米,个体重130克左右。株产量一般在千斤以上,有树龄长达200年以上者,仍然结果不衰。 |
靖远籽瓜 (2张) | 靖远籽瓜 西瓜的一个变种,瓜形与西瓜相似,但比西瓜小,单瓜平均重量2—3千克,表面光滑,色浅绿,套有深绿色条纹。瓜肉色黄白,较甜,含籽量多,籽大。 主产于靖远高湾等乡镇。年种植面积在13万亩以上。靖远籽瓜与其种子“大板瓜子”皆为西北特产。当地选育的“靖远1号”和“靖远2号”两个优良品系,以其板大平整、仁饱味美而著称,亩产瓜籽80千克以上,1989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产农品。 |
冬果梨 (2张) | 哈思梨 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千克左右,株产150千克,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尚存不多,仅有28株。 |
羊羔肉 (2张) |
靖远羊羔肉 是一种独特的地方风味美食。其肉肌理细腻,骨肉匀称,极易煮烂,入口滑嫩细软。靖远羊羔肉,尤以肉裘兼用型滩羊奶羔肉为精品,其产羔到出栏屠宰,生长期限在30至50天之间,肉质鲜嫩,没有膻味。 |
温安仁,原陆军第六十七军副军长温安仁同志(正军职待遇)。
张震宇,天津警备区第三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天津警备区原顾问。
朱发忠,原总装备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2016年3月,靖远县荣膺首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2019年1月25日,靖远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