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

成县 甘肃成县 成县历史沿革 成县行政区划 成县地理环境 成县自然资源 成县人口民族 成县政治体制 成县经济概况 成县社会事业 成县风俗民情 成县旅游景点 成县历史名人


成县,隶属于 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 陇南市东北部。成县古称成州,西魏置 成州,明朝降州为县。成县下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98万人,常住人口24.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2万人,城镇化率为48.7%(2018年)。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属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被誉为“陇右小江南”、“陇右粮仓”。成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是全国第二大 铅锌矿带。2018年,成县完成 生产总值约56.3501亿元。成县被评为“ 千年古县”,是“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最佳旅居度假名县”、“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名优特产有 成县核桃、 红川酒、天麻等。风景名胜有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 鸡峰山国家森...

详情

成县地名网_甘肃省陇南市成县资料简介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介绍

成县,隶属于 甘肃省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部、 陇南市东北部。成县古称成州,西魏置 成州,明朝降州为县。成县下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总人口26.98万人,常住人口24.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2万人,城镇化率为48.7%(2018年)。

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属 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被誉为“陇右小江南”、“陇右粮仓”。成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是全国第二大 铅锌矿带。2018年,成县完成 生产总值约56.3501亿元。

成县被评为“ 千年古县”,是“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最佳旅居度假名县”、“中国最美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名优特产有 成县核桃、 红川酒、天麻等。风景名胜有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杜少陵祠等。

2019年4月28日,甘肃省政府批准成县正式退出贫困县。

成县,以西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

成县上古为《禹贡》雍州之域。

周文王为南国化疆,后孝王封非子于秦,养马汧渭,地属秦地。 春秋时期为白马氐国。

秦时,成县属 陇西郡,称下辨道。

西汉始置武都郡,以县改属之,仍称下辨道。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武都郡隶属益州刺史部。 王莽代汉后,改县称杨德。 东汉仍为武都郡,治下辨,界于 陇西、 武都二郡之间。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遣将屯兵下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春正月,县入魏,隶益州刺史部。

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县复属蜀汉。蜀炎兴元年(263年),成县为魏所有,属雍州之武都郡。

晋泰始五年(269年)置秦州,县属秦州之武都郡,下辨仍为郡治所。太元十年(385年),杨定称藩,表置仇池郡,以县入郡。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年)平仇池,县入宋,隶南秦州之武都郡。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446年),初置仇池镇,以县隶镇。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秦州为 成州,初置 同谷县。成州以西周文、武、成、康的谥法为名。《说文解字》释“同”,为两水会合之处,青泥、下辨两水会合后,注入飞龙峡峡谷,同谷因此得名。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以同谷县属 康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初置 河池郡,以康州之同谷县属河池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以同谷县置西康州。贞观元年(627年),废西康州复置成州,以县属成州,隶陇右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成州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成州。宝应元年(762年),吐番攻陷成州治所上禄县。州治没吐番后,以县入属凤州,为唐、蕃犬牙交错地区。咸通七年(866年),复置成州,徙治县东南七里之宝井堡,后徙治同谷。后唐复置成州,治同谷县。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成州入属北宋,治同谷,领栗亭县。开宝六年(973年)升为团练。初隶陕西西南路,至道三年(997年),成州隶陕西路。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分利州为东西两路,以成州隶利州西路。开禧二年(1206年),州入金朝。开禧三年(1207年),州复属南宋。

元至元七年(1270年),并同谷、天水二县入州,州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之巩昌总帅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成州入属明。初隶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之巩昌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为县,直隶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之巩昌府。

清朝时成县初隶陕西布政使司之巩昌府, 康熙三年(1664年),分陕西为左右布政使司,成县隶右布政使司之巩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陕西右布政使司为巩昌布政使司,成县仍属之。康熙七年(1668年),改巩昌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成县因之。雍正五年(1727年),以天水、青石、白环三里入秦州,以阶州八百户、礼县府城村民及西固所军入成县。雍正七年(1729年),升阶州为直隶州,成县始属阶州。

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十五日,成县光复,属中华民国,初隶巩秦阶道。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裁撤清制府、厅、州、分州,一律改县制,并改知县为县知事。巩昌府废后,成县属陇南道(治天水,后改渭川道所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将甘肃省划分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成县划属第四行政督察区(公署驻天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甘肃省划分为八个行政督察区,成县改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公署驻武都)。全县置五镇八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以 汪川镇入属徽县。至此,全县四镇八乡。

1949年12月2日,成县全境解放,成县属 武都专员分署。12月下旬,全县新建立5区48乡。1955年5月1日,以西和县纸坊乡入属成县。1956年,以县改属天水专员公署。1958年3月25日全县为1镇23乡。1958年7月20日,成县、徽县、两当三县合并,是为徽成县(县人民委员会驻 徽县城关镇),属天水专员公署。1961年12月30日,撤消徽成县,恢复成县、徽县、 两当县建制。成县改属武都专员公署,县人民委员会仍驻成县城关镇。1968年8月20日,成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全县为22个公社。至1985年,全县设2镇、20乡、243个行政村,1472个村民小组。1985年5月14日,武都专区更名为陇南地区,成县随属陇南地区。

2004年12月,陇南地区撤地设市,始置 陇南市,成县归陇南市辖。

截止2016年5月,县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

14镇:城关镇、 抛沙镇、 小川镇、 红川镇、 黄渚镇、 店村镇、 王磨镇、 纸坊镇、 沙坝镇、 黄陈镇、 陈院镇、 鸡峰镇、 索池镇、 苏元镇。

3乡: 二郎乡、 宋坪乡、 镡河乡 。

成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的陇南山区,东北与 徽县接壤,西与 西和相邻,南以 西汉水为界与 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省 略阳县毗邻。地处 秦岭山脉南麓丘陵河谷地带,南北宽约55公里,东西长约52公里, 地理坐标东径105°23′—105°57′,北纬33°29′—34°21′,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

成县属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境内多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青泥河及其支流切割形成的各地块贯穿其间。

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 。年均气温为12.1℃,无霜期186天,年日照时数1468.5小时,年均降雨量581.6毫米左右,相对温度75%。

成县境内有 西汉水(犀牛江)、东河、南河、 洛河等"一江三河"为主的水系。

成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724万立方米,其中东河流域6277万立方米,南河流域3135万立方米, 西汉水流域3291万立方米。 地下水可开采量3567万立方米,其中东河流域1728万立方米,南河流域815万立方米,西汉水流域489万立方米。

截至2010年,成县已知植物种类达1958种,动物种类54种。

粮食作物主要为 冬小麦、玉米、大豆、薯类,荞麦等;经济作物以冬油菜、大蒜和多种四季蔬菜为主;经济林果主要有核桃、 柿子、 樱桃、板栗等,有天麻、茯苓、 杜仲等名贵药材及千余种药用植物。

野生动物有 梅花鹿、 豹、熊、 画眉、 红腹锦鸡等十余种珍稀动物。

成县境内已发现矿产23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铅、锌、金、银、铜、铁等,非金属矿藏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石英石、冰洲石等。其中,铅锌地质储量约1100万金属吨,是国内第二大铅锌矿,品位高,储藏浅,易开采,成为继白银、金川之后甘肃第三个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已形成了年产铅锌原矿200万吨、冶炼10万吨、白酒6000吨、水泥320万吨的生产规模;全县大理石储藏量92亿吨,居全省首位。

2008年底,成县耕地总面积为39850.37公顷(其中基本农田27895.26公顷),林地102296.87公顷,草地7364.3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5公顷。

2018年末,全县总人口26.98万人,出生率12.04‰,死亡率7.89‰,人口自然增长率4.15‰。常住人口24.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2万人,城镇化率为48.7%。

2017年末,全县总人口27.09万人,出生率14.55‰,死亡率7.58‰,人口自然增长率6.97‰。常住人口24.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1万人,城镇化率为48.03%。

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27.11万人,出生率12.76‰,死亡率6.13‰,人口自然增长率6.65‰。常住人口24.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8万人,城镇化率为47.44%。

2015年末,成县全县总人口27.03万人,出生率12.55‰,死亡率6.47‰,人口自然增长率6.08‰。常住人口24.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6万人,城镇化率为41.72%。

成县境内居住着汉、回、满、蒙古、藏等13个民族。

参考资料:

2016年,成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48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2%。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9.6751亿元,同比下降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4.4083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支出19.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9元,比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9.8元,比上年增长8.1%。

2017年,成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6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8%。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3.2328亿元,同比上升36.8%。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为4.7416亿元,同比增长7.6%。财政支出21.4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8.1元,比上年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1.1元,比上年增长8.9%。

2018年,成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6350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2%。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823万元,同比增长3.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2994万元,同比增长4.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7684万元,同比增长2.5%。全年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211151万元,同比下降47.45%。全年实现 大口径财政收入121748万元,同比下降8%。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为48269万元,同比增长1.8%。财政支出221852万元,比上年增长3.2%。

2017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49.32万亩,比上年减少0.08%;油料种植面积6.51万亩,比上年增长0.31%;蔬菜种植面积5.71万亩,比上年增长0.88%。全年粮食总产量141660.8吨,比上年下降0.56%,其中:夏粮61770.6吨,比上年增长2.1%;秋粮79890.2吨,比上年下降2.5%。全年肉类总产量9565.5吨,同比上升2.08%;水产品产量186吨,同比上升9.4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4.91万亩;新增水平梯田面积0.02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1.3万千瓦,比上年下降6.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31.75万亩,比上年增长2.16%;油料种植面积6.81万亩,比上年下降12.36%;蔬菜种植面积4.91万亩,比上年增长4.03%。全年粮食总产量102061.97吨,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夏粮44732.61吨,比上年增长1.43%;秋粮57329.36吨,比上年增长1.08%。全年肉类总产量4561.95吨,同比下降5.21%;水产品产量122吨,同比下降31.48%。全年有效灌溉面积4.89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2万千瓦,比上年上升3.28%。

2017年,成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08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6559.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64287.17万元,同比增长6.71%;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57717.34万元,同比增长39.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71.3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8859万元,比上年增长338.4%。实现利税总额138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60.4%。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8420万元,比上年增长0.2%。资质以上企业6户,完成建筑业产值22274.4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年末从业人员1910人,比上年下降6.74%。

2018年,成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21174万元,比上年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7899万元,比上年增长6.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03268.94万元,同比增长9.39%;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589.63万元,同比下降5.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106.8%。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7098.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5%。实现利税总额161777.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9%。全县完成建筑业产值71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资质以上企业6户,完成建筑业产值21388.3万元,比上年下降3.98%;年末从业人员1944人,比上年上升1.8%。

2017年,成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034亿元,同比增长7.3%。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5123亿元,同比增长6.3%;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0911亿元,同比增长9.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9686.6万元,同比增长8.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6347.4万元,同比增长5%。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完成增加值1.5381亿元,比上年增长5.7%。各种运输完成周转量53895.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3%,客运周转量8159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0.7%。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909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电信业务(包括移动和联通)总量2.052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383万元。全年旅游总人数达195.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3%。旅游综合收入9.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2018年,成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00万元,同比增长7.7%。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732万元,同比增长7.5%;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3468万元,同比增长8.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2137万元,同比增长9.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278万元,同比增长14.6%。全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完成增加值15934万元,比上年增长3.6%。各种运输完成周转量58762.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客运周转量9056万人/公里,比上年上升11%。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59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电信业务(包括移动和联通)总量23726万元,邮政业务总量397万元。全年旅游总人数达23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2%。旅游综合收入1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

2017年末,成县参加失业保险691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72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19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196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3760人,参合率98.03%。

2018年末,成县参加失业保险728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672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55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应参保15.6万人,已参保15万人,参保率9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34392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18409人,参合率98.5 %。

2017年,成县全县学校总数177所,教职工0.28万人,在校学生数4.59万人。其中:幼儿园1.16万人,小学在校生数2.07万人,初中在校生0.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0.42万人,职业中学在校人数0.1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

20179,成县全县学校总数173所,教职工0.24万人,在校学生数3.44万人。其中:幼儿园入园人数1.13万人;小学在校生数2.16万人,初中在校生1.28万人。高中在校学生0.44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0.1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6.5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6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05%;

2017年末,成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广场260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91%。拥有体育综合训练场4座,室内体育馆4座,全民健身路250条,健身广场260个,公共健身设施完善。

2018年末,成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广场196个,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91%。现拥有体育综合训练场4座,室内体育馆4座,全民健身路250条,健身广场260个,公共健身设施完善。

2017年,成县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个。

2018年,成县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1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成县竹篮寨 泥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县民间 社火、木偶等。

核桃、 大白菜、 樱桃、 蒜薹、 水萝卜、 柿子、 核桃油等,其中成县核桃和红川酒被列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

特色小吃:豆菜蓬馍、锅巴、 煎饼、 粽子、 暖锅子等。

西狭颂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位于成县西10公里,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62年,甘肃省政府将《 西狭颂》于附近另一处东汉摩崖石刻《耿勋太守碑》(亦称耿君表颂)同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峡颂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峰山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鸡峰山处于西秦岭余脉的徽成盆地中部,海拔1917米。绵延20多公里。鸡峰山面积12583.5亩,有以松、竹为主的乔灌木55科、100余属、200余种。水果、油料、香料、蜜源、药用和观赏植物102科、446属、1296种。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鸡峰山古来以"鸡峰耸翠"列成县八景之一,素有"陇右小峨嵋"之称。鸡峰山是以教佛为主的宗教文化建筑群。鸡峰山古来就是甘、陕、川三边佛教名山。1999年5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为 国家森林公园。

杜少陵祠

杜少陵祠,又称杜公祠, 杜甫草堂,时修筑于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凤凰山麓、青泥河两岸的一处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式建筑。杜甫在成县创作了《龙门镇》, 《石龛》,《积草岭》,《泥工山》,《凤凰台》,《万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县》等十几首诗篇。

其他景点:裴公湖、泥功山、五仙山、浪沟、吴挺碑 等。

仇靖

仇靖,字汉德,下辨人。善文工书,汉灵帝建宁中为武都郡从史。建宁四年太守李翕开西狭道,靖作颂刻石。翌年,沮(今陕西略阳)之析里桥成,复为颂以记其始末。《西狭颂》摩崖石刻,靖撰文,书丹,文、书皆高古有致,而靖之名不见于史籍,惜哉。

仇绋

仇绋,字子长,下辨人。灵帝建宁中为武都郡吏,公元172年(熹平元年),沮之析里桥成,绋为之书颂。绋书法工绝。

同谷子

同谷子, 不知其居里姓氏。公元901---904年(唐昭宗天复年间),帝以朱温之乱,播迁至岐,皇后何氏畎猎无度全,两舍之外,百里飞埃。同谷子乃跨青牛诣行在,上书论事,并吟《五子之歌》。后虑之,潜令秦王相机诛之,事未行而同谷子已逸去。帝还长安,遣使召之,又逸去。于是,隐性名,为汉阳某之灌园叟。

张威

张威,字德远,宋成州人、号“张红眼”,又号“张鹘眼”。初为策选锋军骑兵,与金人作战屡胜,后擢充利州副都统制,迁沔州都统制,屡立战功。后攻秦州无功而还,罢兵柄,卒于利州,终扬州观察使。

张恕

张恕(1767-1844),字可亭,清甘肃成县张旗寨人,嘉庆辛酉科贡生,官至钦点一等刑部主事,被嘉庆皇帝尊称为“恩师”,被里人誉为“夜雨清灯”,是嘉庆年间名重一时的京官。

王天一

王天一,甘肃成县人,1926年生,当代画家,从事美术教师、美术编辑、美术创作。曾任甘肃画院副院长,获得颇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