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乡

玉垒乡 玉垒乡历史沿革 玉垒乡行政区划 玉垒乡自然资源 玉垒乡人口情况 玉垒乡六通情况 玉垒乡经济概况 玉垒乡文教卫生 玉垒乡名优特产 玉垒乡经济发展 玉垒乡乡镇建设 玉垒乡计生工作


玉垒乡位于甘肃文县东南部,白水江下游,碧口水库上游,东连碧口镇,南接范坝、店坝乡。西依横丹乡,北靠口头坝乡。东西长39公里(是全县最长的乡),南北宽8公里,地域面积230.68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玉枕村,距县城46公里,海拔700米。全乡经济总收入587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70万元,粮食总产223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81公斤, 人均纯收入786元。玉垒乡,因境内有 玉垒关而得名。全乡在白水江两岸,国道212线穿境而过。素有“四多四 少”,山大林少,坡多坝少,水多地少,崖多路少。气候干燥,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差。境内草坝山海拔2158米,坐落在与范坝乡交界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黄豆;经济作物有油桐、 木耳、核桃、 生漆、 核桃等。1975年,因修建碧口 水电站,淹没川坝良田2000多亩,搬迁到高半山18个村、100多户、500多人。碧口水库建成后,玉...

详情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玉垒乡所有镇中心区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介绍

玉垒乡位于甘肃文县东南部,白水江下游,碧口水库上游,东连碧口镇,南接范坝、店坝乡。西依横丹乡,北靠口头坝乡。东西长39公里(是全县最长的乡),南北宽8公里,地域面积230.68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玉枕村,距县城46公里,海拔700米。

全乡经济总收入587万元,多种经营收入270万元,粮食总产223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381公斤, 人均纯收入786元。

玉垒乡,因境内有 玉垒关而得名。全乡在白水江两岸,国道212线穿境而过。素有“四多四 少”,山大林少,坡多坝少,水多地少,崖多路少。气候干燥,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差。境内草坝山海拔2158米,坐落在与范坝乡交界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黄豆;经济作物有油桐、 木耳、核桃、 生漆、 核桃等。1975年,因修建碧口 水电站,淹没川坝良田2000多亩,搬迁到高半山18个村、100多户、500多人。碧口水库建成后,玉垒成为“水泽之乡”,水产养殖随之兴起,库内沟湾有珍稀动物水獭栖息。库区水面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水上 运输,水上运输随之兴起,有机动木船20余艘,农民到碧口赶集,运送山贷等土特产均用木船。境内有省水文总站蒿坪水文站。

境内古玉垒关,是文县著名四大雄关之一,位于关头坝大桥下一公里处,两崖峭壁,势极陡险,为唐宋以来置戍守处。旧省志称为“秦蜀咽喉”。其关隘险道有诗为证, 明代诗人张其亮《玉垒关》诗曰:天开一堑锁咽喉,控制西南二百州。御冠有方泥不靖,重门无警析长收,岩前月白鸡啼哓,林外风清雁瞰秋,瞻彼路傍来往客,谁腾紫气驾青牛。三国时魏将郭淮所筑的郭淮城遗址在关头坝,今俱淹没于碧口水库底。乡政府驻地原名“玉枕”。据说山崖间有一石,状如玉笋,色白光亮如玉,可望而不可及,人力难取,故而得名“玉枕”。 宋代诗人 鲜于先《玉枕》诗曰:群山耸秀抱孤峰,一枕依稀玉色同。 织女不知机石坠,嫦娥翻觉海蟾空。明代设有驿站,故又名玉枕驿。境内白龙江与白水江交汇处一公里的老玉垒乡(现玉垒坪前),古有阴平桥,为铁链式吊桥,是通往蜀道咽喉。三国魏将伐蜀以后桥址多次变迁, 明朝末年(1643年)被匪寇焚毁, 清朝康熙辛已年(1702年)复建木桥,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重建玉垒关木桥,多次维修其桥雄姿姿,堪为一景,称之为秦蜀咽喉。1949年12月,国民党部队为阻止解放军南下将桥焚毁,后遗址淹于碧口库区。

玉垒境内古栈道处处皆是。文州郡守杨诗《题玉枕驿》曰:栈道险复险,客怀愁更愁。万山俱绝壁,一水不通舟。

玉垒关为阴平古渡。1963年。甘川公路通车后,改设木船汽车渡口。1975年 碧口水库蓄水,公路改线于北岸,迁设轮机渡口于关头坝。每年五至十月碧口电厂防汛泄洪,库内水位下降,拖轮停渡,过往旅客行人只能乘小船过江攀崖上公路,叫苦不迭。玉垒关公路吊桥始建于1985年5月,1988年9月18建成通车,历时3年多,也称关头坝大桥,是一座加劲式桁架双链式汽车吊桥,总投资870多万元,全长212米,净跨180米,桥面宽7.5米,自重1000吨,可供20吨重型 汽车双向行驶,在国内同类桥梁中是第三座,恰似一条钢铁长龙腾空飞舞,使天堑变通途,对改善文县交通状况、促进外贸出口、旅游起着重大作用。境内的玉垒坪铁索桥,也是白龙江上最大的铁索桥之一。

全乡辖12个行政村(蒿坪、齐心坝、马家沟、何家坪、徐家湾、李家坪、余家、玉垒、筏子坝、黄路、大山、冉家坪),56个 合作社,156个 自然村,总人口4764人(2017),群众居住分散。

玉垒乡位于碧口水库畔,平均 海拔700米,属亚热带泥润性 气候区。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33万亩,乡镇行政区域面积23800万亩。

玉垒乡耕地面积10300亩,其中水田273亩,水浇地2665亩,旱地7362亩,梯田3950亩,高山耕地占86%,经济林果1230亩,农民人均耕地1.75亩。

乡镇总人口4764人(2017)。

通电的村11个,通邮的村12个,通 电话的村8个,通公路的村5个,通 自来水的村12个,通有线电视的村2个。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33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883万亩,粮食总产量1803吨,财政总收人46.16万元, 财政支出46.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960元。

学校总数12所,在校 学生总数662人,教师总数45人,医院、 卫生院1所,医生数17人,病床2张。

有黑木耳、油桐、生漆、核杉飞等。

玉垒乡坚持“稳定农业,发展经济,夯实基础,科技兴农,保持稳定”的方针,基本实现解决温饱。一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基础加强。新修全长13公里的何家坪、玉珍、徐家湾、黄路、蒿坪等5条水渠,新建总容量2000立方的汉坪坝、齐心坝、张家山雨水集灌 蓄水池45个,新增水浇地1000多亩。新修平崖、 大山、松林山、汉坪山、水沟山、上阳山、王家山、 余家、蔡家石、黄路坝、冉家坪黄路坝、筏子坝等15处人饮工程,解决17个合作社、540户、2480人、620头大牲畜饮水难问题。创办了黄路、冉家、姚家水沟、张家山、玉垒坪、左家沟、徐家湾等7个农建点,修梯田1700多亩。二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修了全长1500多米的蒿坪杨家坝、何家湾、何家坪、姚家水沟、黄路半山、筏子坝等5条乡村农机路,新建筏子坝、玉垒坪2处码头,新建全长11公里的汉坪咀至那下山、青岗坪、黄路坝、大沟4处农电线路。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难、照明难、加工难问题。三是支柱产业开发稳步发展,栽植 花椒、核桃、 橙子、板栗等各种经济树29万株,发展 蔬菜、西瓜600多亩。

文县玉垒乡为解决灾后重建房基地、建筑 材料等紧缺的实际问题,不等不靠,因地制宜,独出心裁,全力推进重建进度。 一是组织群众自制水泥砖。在该乡余家行政村余家社重建点,笔者看到村民自己购买了制砖 器械,以家庭为单位,两人一组,用沙子、石块和水泥铸制建房用砖,平均每天可铸制250多块,这种砖一块大小相当于普通 红砖四块半,每块成本1.8元。该村村民袁福勤准备修建五间房子共128平方米,他家房基已打好,正在铸制砖块的他自信地说:“用红砖码墙的话五间房要用近3万块,每块红砖按0.7元算,光砖就得花2万多元,而这种自制 水泥砖有6000块足够了,能节省1万多元的费用。”

二是创造性地用水泥沙浆浇铸石块砌墙。在该乡蒿坪行政村有36户重建户都是用这种方法。蒿坪村有大量 硬度适中、薄厚匀称、大小较统一的青石块,村民们只需花点工夫从山坡上、河道边把它们捡来即可使用。在该村杨家坝重建点,村民张浩文家的三间房子墙已砌到两米多高,他说:“石块的成本很低,就是多用点 沙子、水泥和细钢筋,修三间房子可少花4000多块钱,而且除了圈梁、 柱子外在墙体里也压有细钢筋,很牢靠的。”

三是充分利用荒废的土石堆积地作为房基地。2005年汉坪咀电站修建时在水库下游河滩堆积了大量土石,经过几年的外力作用这片废地已很实靠,当地政府平整后作为该乡何家坪社26户受灾 群众整体 搬迁的房基地。即利用了荒废 土地,也为群众节省了重建资金。

文县玉垒乡把人口与 计划生育工作当作全乡的重点工作来抓,依照国家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合乡情的政策方针,并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为了更好地搞好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针对流出人口多且分散的特点,玉垒乡探索和制定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计生 信息员,及时上报外出人员计生信息,在春节流动人员返乡期间组织孕环检,采取流出前宣传,流出后跟踪的管理模式,对于可疑信息,组织人员外出核实。这种管理方式使得玉垒乡的计划生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推进计生工作的过程中,玉垒乡始终把控制人口增长,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计生第一任务,严把生育 审核关、孕检关、手术关。由于措施得当,有效减少了政策外二孩和三孩的出生。截至目前,全乡共出生34人,完成结扎手术13例,其中二女户 结扎4例,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4%。累计完成 独生子女领证户38户,投保19户,奖励扶助21户。全乡累计二女户154户,结扎152户,投保54户

周边培训机构

玉垒学校 地址:陇南市文县212国道北50米

周边乡镇

玉垒乡 地址: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周边村庄

玉垒坪村 地址:陇南市文县二一二国道

冉家村 地址:陇南市文县

关头坝 地址:陇南市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