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

舟曲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舟曲 舟曲县历史沿革 舟曲县行政区划 舟曲县地理环境 舟曲县自然资源 舟曲县人口民族 舟曲县政治体制 舟曲县经济概况 舟曲县交通状况 舟曲县社会事业 舟曲县历史文化 舟曲县风景名胜 舟曲县著名人物 舟曲县地质灾害


舟曲县,隶属于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 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舟曲是藏语“龙江”之意,因 白龙江穿县境而得名,舟曲建制始于先秦,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于今舟曲西北置羌道县,解放后设西固县,1955年改设舟曲县,1959年改名龙迭县,1962年恢复舟曲县。截止2016年,舟曲县下辖4个镇、15个乡,208个行政村, 403个自然村,总人口14.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5.04万人,占35.8%。舟曲县地处西秦岭岷、迭山系与 青藏高原边缘,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一江两河( 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贯穿其中,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是“5·12”特大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重灾县。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河川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享有“藏乡江南”的美誉,高山地带则较为寒冷,属 温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有水力、矿产、中药材、经济林果等,2016年舟曲县地...

详情

舟曲县地名网_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资料简介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介绍

舟曲县,隶属于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 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舟曲是藏语“龙江”之意,因 白龙江穿县境而得名,舟曲建制始于先秦,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于今舟曲西北置羌道县,解放后设西固县,1955年改设舟曲县,1959年改名龙迭县,1962年恢复舟曲县。截止2016年,舟曲县下辖4个镇、15个乡,208个行政村, 403个自然村,总人口14.2万人,其中藏族人口5.04万人,占35.8%。

舟曲县地处西秦岭岷、迭山系与 青藏高原边缘,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一江两河( 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贯穿其中,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是“5·12”特大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重灾县。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河川地带气候温暖湿润,享有“藏乡江南”的美誉,高山地带则较为寒冷,属 温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有水力、矿产、中药材、经济林果等,2016年舟曲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4.75亿元 ,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 。

舟曲县有“陇上桃花源”、“藏乡江南”之称,著名景点有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 拉尕山、 沙滩国家森林公园、巴寨沟、赛尔布等。

2017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战国末期,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自 陇西发兵联蜀灭楚,定 陇西郡。二十八(前279)置陇西郡后,始置有羌道,今洮河以东地区,包括舟曲、 武都县大部地方始入秦疆域。羌道治所今舟曲西北。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西汉武帝建元时期(前140—前135年),羌道仍属陇西郡。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李广征西,于羌道初置武都郡(本 广汉西部都尉),治所今舟曲 西关。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开西南夷,于洛峪另置武都郡。羌道归陇西郡。武帝改道曰县。

东汉武帝建武九年(33), 马成破河池,遂 平武都。羌道县属武都郡西部都尉治。

三国魏黄初中,魏以 陇南为武都西部都尉署理,治所羌道县境。蜀汉建兴六年(228),蜀丞相 诸葛亮伐魏,遣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 羌道县属梁州武都郡(今舟曲西属阴平郡)。后,诸葛亮、 姜维屡出兵陇上,扩充实力,以图中原。舟曲西、南部一度为蜀将姜维屯田的沓中地区。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司马炎统一全国,羌道县废,地属武都郡。

西晋末年,北方战火连绵,一些汉贵族和少数民族豪强割据势力日烈。以白龙江流域为活动中心的参狼羌支 宕昌羌豪勤得羌豪心,乃自称王。西晋怀帝嘉元年(307)划地称 宕昌国,至周武帝天和元年(566)间,今舟曲境皆属宕昌国。 宕昌国时期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为雍秦二州武都郡,南 秦州武都郡、 仇池郡。北魏时为南秦州,东 益州武都郡。北周武帝天和六年灭宕昌后,以宕昌置宕州,设宕州总管府,并辖宕昌郡,舟曲地属甘松(治怀道)、宕昌两郡。

隋开皇四年(584),罢郡,以州统县。今舟曲属宕州。炀帝 大业元年(605年),改宕州为宕昌郡,今舟曲仍为宕昌武都郡辖地。

唐初废郡置州,以州领县。高祖武德元年(618)设陇右道宕州、阶州( 武州)。宕州辖怀道、良恭、和戎,舟曲地属 怀道县和福津县地。二年,宕州隶秦州总管府。四年属岷州总管府。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宕州与怀道移治今舟曲西。三年(629),撤和戎,入怀道县。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置 陇右节度使,今舟曲属陇右宕州。 天宝元年(742),宕州改为怀道郡,治所怀道县。安吏之乱后肃宗至德三年(乾元元年,758),怀道郡改为宕州。肃宗上元二年(761),宕州怀道县具陷于 吐蕃。唐末至五代,舟曲境仍在吐蕃势力范围。

北宋初年,位河湟一带的吐蕃口角 厮口罗建立地方政权,今舟曲在其控制之下。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 王韶收岷、宕、洮、叠四城,今舟曲境归宋秦风路阶州福津县。

高宗绍兴二十年,今舟曲为福津县 故城镇,辖平武、沙滩、峰贴峡寨。

蒙古汗国至元三年(1266),元帅汪完者帖木耳镇守 西固。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废福津县,并入阶州,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舟曲境为阶州辖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西固城军民千户所。翌年,旋改蕃汉军民千户所。元惠宗至二十七年(1367),改置西固蕃汉军民上下千户所,属阶州。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置 巩昌府西固城等千户所。十一年(1378),岷州卫领西固军民千户所(军民千户所有四)。十四年,改称西固城军民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翌年,旋改为西固城守御军民千户所,隶岷州卫民指挥使司直辖。万历六年(1578),西固分设阶州州同。民事、军事分治。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改置西固守御所千总。顺治十二年(1655),西固御所千总并阶州,设州同。雍正三年(1725),西固隶巩昌府。七年,黑峪土司 改土归流,西固辖。因西固番人慕化,编民户四里,裁西固守御所,设抚彝同知。乾隆元年(1736)裁西固抚彝同知,仍设州同,隶 阶州直隶州。

民国2年(1913),以西固分州改置西固县,隶陇南道。后改渭川道。16年(1927)废道,西固县直隶于省、改里为村。民国27年(1938),西固县划入第一 行政督察区。1944年划入第八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武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省、专区(州、市),县(市、区)三级地方行政体制。1949年12月10日,西固全境解放,西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隶武都专区。1954年,以西固县官亭、 沙湾、富坪3乡和 岷县东南部析置宕昌县(县人民政府驻宕昌),西固县改设舟曲行政委员会,属 甘南自治区。

1955年,甘南自治区更名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舟曲行政委员会改为舟曲县。境内有 白龙江,藏语称为舟曲,因水为名。

1955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甘南藏族自治州原属的舟曲、碌曲、玛曲3个行政委员会的组织,并分别设舟曲县、 碌曲县、 玛曲县。舟曲县管辖的区域是:原宕昌县(原名西固县)的峰叠区、武坪区、 城关区、阳乡,原属岷县的 洛大乡、官鹅乡、 大河坝乡和原属武都县的坪牙乡等地区,并且把这些地区调整为3个区、25个乡。县人民委员会驻原西固县城。4月9日成立。

1959年1月,舟曲县改名龙迭县,1962年恢复舟曲县。

2002年6月25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字[2002]21号批复:撤销城关乡、大川乡,设立城关镇、大川镇。调整后,舟曲县辖2个镇、20个乡:城关镇、大川镇、曲瓦乡、巴藏乡、大峪乡、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坪定乡、江盘乡、弓子石乡、中牌乡、南峪乡、三角坪乡、池干乡、八楞乡、武坪乡、插岗乡、拱坝乡、铁坝乡、大年乡、博峪乡。

2005年12月13日,甘肃省民政厅甘民区复[2005]59号批复:撤销弓子石乡、中牌乡,合并设立东山乡,乡政府驻地设在鲁家村;撤销其三角坪乡、池干乡,合并设立果耶乡;撤销其大年乡、铁坝乡,合并设立曲告纳乡,乡政府驻地设在拱坝河与铁坝河汇合处。

2005年末,舟曲县辖2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大川镇、巴藏乡、曲瓦乡、立节乡、大峪乡、憨板乡、峰迭乡、坪定乡、江盘乡、东山乡、南峪乡、果耶乡、八楞乡、曲告纳乡、拱坝乡、搏峪乡、插岗乡、武坪乡。共有3 个居委会、210个村委会、528个村民小组,32687户134188人,3010平方千米。

2008年末,全县面积3010平方千米,农业人口2.76万户12.28万人。辖2个镇、17个乡:城关镇、大川镇、曲瓦乡、巴藏乡、大峪乡、立节乡、憨班乡、峰迭乡、坪定乡、江盘乡、东山乡、南峪乡、果耶乡、八楞乡、武坪乡、插岗乡、拱坝乡、曲告纳乡、博峪乡,210个行政村,531个村民小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舟曲县常住总人口132108人,其中,城关镇21967人,大川镇5723人,曲瓦乡4370人,巴藏乡5040人,大峪乡5114人,立节乡5282人,憨班乡4907人,峰迭乡10945人,坪定乡5091人,江盘乡5149人,东山乡10639人,南峪乡4092人,果耶乡9063人,八楞乡4141人,武坪乡5656人,插岗乡3162人,拱坝乡5563人,曲告纳乡11581人,博峪乡4623人。

2013年,撤销峰迭乡,设立峰迭镇。2015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5〕154号)批复同意撤销立节乡,设立立节镇。

截止2016年,舟曲县下辖4个镇、15个乡,208个行政村, 403个自然村: 城关镇、峰迭镇、立节镇、 大川镇、 曲瓦乡、 巴藏乡、 大峪乡、 憨班乡、 坪定乡、 江盘乡、东山乡、 南峪乡、 果耶乡、 八楞乡、 武坪乡、 插岗乡、 拱坝乡、 曲告纳乡、 博峪乡。

2010年发生特大泥石流地址灾害后,新建峰迭新区,为舟曲灾后重建的主要规划安置区,是舟曲县的居住、教育、文化、经济服务中心,兼有部分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功能。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3°51′30″—104°45′30″,北纬33°13′—34°1′,东西长99.4公里,南北宽88.8公里东邻 陇南市 武都区,北接 宕昌县,西南与 迭部县、 文县和四川省 九寨沟县接壤。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173米—4504米之间。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则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舟曲县属温暖带气候区, 舟曲县风光 (20张)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3天,年降雨量在400-8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桃花源”之称。

舟曲县 日照数为1842.4小时,日照率42%,年内8月份为日照最多月,年总辐射为105.8千卡/㎝2。舟曲县的热量分布很不均匀,年平均气温12.7℃,最热月平均气温23.1℃,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10.2℃。

舟曲县主要河流有 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及其40多条支流。

舟曲县是国家级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县(滑坡类地质灾害密度高达0.052/K㎡) ,全国自然灾害频发县 ,是“5·12”特大地震和“8·8”泥石流灾害重灾县。于2010年8月8日凌晨发生在舟曲的泥石流灾害造成1557人遇难,208人失踪。

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已探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共10多种,主要有煤、铁、金、锑、铜、锌、锰、石灰岩、大理石等,其中铁、锑等矿储量分别在2000万吨以上。

植物资源

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有林地面积12.27万公顷,天然林活立木蓄积量1700万立方米,是甘肃省优良的天然用材林分布区之一。

2011年,舟曲县经济林产品主要有 花椒、核桃、 柿子、石榴等,年产量达700多吨。中药材品种较多,名贵中药材有纹党、 当归、 红芪、 大黄、 柴胡、天麻等70余种,年产1000多吨。可食性山野菜资源有 薇菜、 蕨菜、 刺五加等80余种,年产量达7500吨。食用菌有香菇、木耳、 羊肚菌等130多种,年产50多吨。

舟曲县种植各类作物经调查有28科,90多个品种。农作物内种植的粮食以小麦、玉米、洋芋、 蚕豆、青稞、荞麦、大麦、洋麦、糜子、谷子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油料(油菜、大麻、胡麻)棉花、药材、疏菜、烟叶等。

舟曲县整个天然草场有三大类型, 草甸草场类约为33.49万亩,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40.6%,灌丛草甸草场面积21.18万亩,占25.7%,林缘草原草场类面积27.76万亩,占33.7%,牧草种类丰富, 豆科牧草分布广泛,舟曲县草场中,二等草场占74.3%,三等草场占25.7%,平均亩产牧草量200—300公斤。

动物资源

舟曲县饲养的畜禽品种主要有牛、 马、驴、绵羊、山羊、生猪、兔、鸭、鹅、蜜蜂、畜禽品种多为当地土种畜,生长发育缓慢,体格矮小,品质低劣,生产性能低下。

舟曲有白龙江和拱坝河天然水域。水域面积1.79万亩,主要经济鱼种有中华裂腹鱼、嘉陵裸裂尻鱼、条鳅、鲤鱼等几种鱼,也有少数1—2放养的青鱼和草鱼。

舟曲县“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及其40多条支流总径流量36.88亿立方米,水能总蕴藏量为76.8万千瓦。

白龙江在县境内流程为67.5公里,落差420米,年均流量81.9立方米/秒;拱坝河流程78.5公里,落差1800米,年均流量17.44立方米/秒;博峪河流程37.5公里,落差1880米,年均流量8.45立方米/秒。“一江两河”水能总蕴藏量为76.8万千瓦。

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可达900毫升以上,是舟曲县的降水最大值中心,白龙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00毫升以上。

舟曲县总土地面积3009.98平方公里,折合451.48万亩,其中 农业用地24.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44%,内净耕地14.31万亩,占农业用地面积的28.74%,林业用地291.21万亩,(包括白龙江林管局所属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5.1%,内有林地256.2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4.6%,宜林荒山坡地34.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07万亩,草地93.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8%,内有可利用天然草场82.43万亩。

2004年末耕地面积14.30万亩,其中:山地12.84万亩,川地1.46万亩。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舟曲县总人口12788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曲瓦乡4658人,巴藏乡4820人,大峪乡5506人,立节乡5159人,憨班乡4889人,峰迭乡10869人,坪定乡4838人, 城关乡18570人,江盘乡4772人,弓子石乡7838人,中牌乡2637人,南峪乡4040人, 大川乡5863人, 三角坪乡5514人, 池干乡4083人,八楞乡4419人,武坪乡6402人,插岗乡3256人,拱坝乡5140人,铁坝乡7053人, 大年乡3683人,博峪乡3880人。

2005年的舟曲县总人口134188人。其中:汉族89842人,占总人口的66.95%;藏族44175人,占总人口的32.92%;回族154人,占总人口的0.11%;满族8人,蒙古族7人, 撒拉族2人。

2008年舟曲县总人口13.69万人,其中藏族4.6万余人,占34%。

截止到2011年,舟曲县户籍人口139990人。其中城镇户口人数20511人,农村户口人数119479人。汉族90271人,占总人口的64.48%;藏族49439人,占总人口的35.31%;回族219人,占总人口的0.16%;满族30人,蒙古族10人,撒拉族4人,东乡族3人,土族2人,裕固族1人,壮族4人,其他民族7人。

县委书记: 石华雄

县委副书记:郭子文、黄蓬勃、李世华、吴海燕、王丽英

县委常委:王毅、姜鸿荣、丹正昂杰、赵琦、孙军林、王添芬、冯世德、王宏钟

2003年,完成生产总值2.24亿元,与2002年相比,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 大口径财政收入8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15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99亿元。

2007年,舟曲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679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5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658万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9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9元。

2010年,舟曲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8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761万元,其中县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518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1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18元。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同比下降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同比增长14.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同比增长6.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36万元,同比下降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1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42元,同比分别增长8.3%、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4.1亿元、3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2.9%。

2008年,舟曲县粮食总产量2.52万吨,油料产量760.30吨,药材产量1079.5吨,水果总产量5471.18吨。完成造林面积3496.6公顷,其中退耕面积2000公顷,四旁植树40万株,林产品花椒、核桃、木耳产量分别为523吨、245吨、29.3吨。各类牲畜年末存栏14.0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5.21万头(只)、羊5.84万只、猪3.00万头;肉类总产量3609.56吨。地膜种植面积2080公顷,示范推广作物新品种20个。天然林保护完成封山育林333.3公顷。“ 长治”和国债项目工程共治理小流域22条,植树22.89万株,新增 梯田341.6公顷,治理面积38.33平方公里。建小水利工程18个,恢复水浇地113.3公顷。

2008年,舟曲县对22家国有工商企业改革、改制进行全面部署。舟曲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3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96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648万元。完成S313线境内53公里的拓宽改造,城区滨河北路和滨河 商贸城建设竣工,城区二期上水工程完工,改建农网10千伏线路230公里,建35千伏变电所2个,在建项目两河口电站、农村节能配套建设、两馆综合楼、城区电网、立节电站、黑水沟铁厂、丁字河口35千伏电力工程。

2008年内共协议和签约项目资金45.38亿元,内有水电站13座,装机容量40.11万千瓦,资金44.76亿元;矿产项目3个,资金0.62亿元;建成水电站2座。

2008年,职业中学教学大楼、县医院门诊大楼建成,扩建乡村学校11所。

舟曲县境内有公路总里程906公里。客货运输站场4个,分布在县城广坝(省道313线K17公里处),立节、巴藏、插岗乡镇。

省S313线两(河口)阿( 万仓)公路贯穿舟曲境内。舟曲县境内 干线公路起讫点,舟曲两河口至巴藏境内的黑水沟口,长70.6公里。通往各乡镇的县乡公路17条437.45公里,县城 滨河路2.04公里,行政村道路35条245公里; 林区道路20条154.55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乡公路和行政村道路为补充和延伸的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三纵四横”(三纵:两阿、舟化、槐大;四横:博铁、江插、立大、沙大)公路网络。

舟曲县分布在 白龙江沿岸的有 大川、南峪、江盘、丰迭、憨班、立节、大峪、巴藏、曲瓦乡镇。交通便利。每天都有班次正常对发。分布在拱坝河、博峪河沿岸的拱坝、铁坝、大年、插岗、武坪、博峪等乡镇和坪定、三角坪、八楞、弓子石、中牌等乡镇,都由县乡公路连接。每天有班次正常对发。县城到博峪乡乘舟曲至武都的班次,再乘武都到文县至博峪乡的班次。或从两水沿两(水)花草坡公路至拱坝、博峪、铁坝、大年、武坪、插岗乡镇。或乘舟曲县至武都的班次,行到宕昌沙湾沿沙(湾)大(水沟口)公路达到八楞、池干。武坪、插岗、大年、拱坝、铁坝乡镇到丰迭、憨班、立节、大峪、曲瓦、巴藏乡镇,三角坪、坪定、弓子石、中牌直接乘坐县城汽车站发往的班次即可,每天都有两个班次正常对发。

舟曲县去省会兰州、州政府合作及相邻的迭部、玛曲等县市每天均有两个班次对发。

2003年,舟曲县获得州庆50周年文艺汇演获“集体二等奖”。

2011年,舟曲县为48个农民书屋配备桌椅、书柜等办公阅览设备。对6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了保护申报,其中石门沟茶马古道遗址被确定为全省“三普”重要新发现之一。“巴寨朝水节”、“东山转灯节”、“天干吉祥节”、“舟曲摆阵舞”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为省级保护项目。扎实开展了“文化舟曲”建设系列活动,《舟曲县志》续编、《舟曲史话》及《铭记舟曲》、《震撼龙江》、《洪撼龙江》、《风雨同舟》等文史作品付梓印制。

2011年,舟曲县为166个行政村配发资源共享设备,全面完成4194套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和210个行政村农村电影数字放映任务。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已完成机房前端改造,正在进行网络改造。开通农村调频广播站。

2003年,舟曲有各级各类学校数179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3所,九年制学校10所,完全小学46所。县委党校、县幼儿园、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各1所。校舍总面积达9.39万平方米。全年在校中小学生23061人,教职工1042人,适龄儿童总数17079人,入学率为98.07%。

2011年,舟曲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1%。全面完成41所学校撤并任务。63个教育灾后重建项目大部分已完工,义教危改项目顺利,寄宿制学校大灶增至19个。灾后舟曲一中三千多名高中师生千里大转运至兰州等地异地办学,824名高考生实现全部录取的历史最好成绩,一、二小受损学校3600多名学生集中到县一中上学。

2003年,舟曲县有医疗机构26个,医务人员417人,病床数312张。村级和个体医疗服务站(所)168个,人员168人。儿童计划免疫入保率100.00%,四苗覆盖率97.93%。

2011年,舟曲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6.66%,全年共报销补偿住院医疗费647.23万元。县医院综合楼重建项目完成十层主体,4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已竣工投用,201个村级卫生室重建维修工程已完工。

2011年,舟曲县按人均23元标准投入计生经费304万元,充实人员27人,配备工作用车24辆,计生率为97.66%,人口自增率为-1.66‰。

2003年,舟曲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5元; 城镇职工人均货币年工资10896元,净增1118元;县上统一筹资为2.57万户农村住户投了家财保险金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4810人,养老保险1385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272人。安置了2001年 大中专毕业生201名和退役军人22名的就业。

200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五十周年华典上,舟曲朵迪舞获全州第二名。

2005年5月端午,“首届拉尕山风情旅游节暨拉尕山庄开业典礼”在景区隆重举办,接着,8月30日、投资400万元的占单大桥,包括通往拉尕山景区的二级油路工程开工典礼在白龙江边举行。

拉尕山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藏族服饰光彩夺目、珠摇环佩;格调迥异的藏族 罗罗舞、 摆阵舞、马铃舞,尤其是朵迪舞舒展欢快,已成为舟曲的“县舞”。

舟曲县是中国楹联文化县,“藏乡江南楹联诗词学会”,属楹联诗词爱好者自愿结合的群众性艺术团体,舟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历史悠久,气候温和,有“不二扬州”,“藏乡江南,泉城舟曲”的美誉,有蜚声陇上的元宵节楹联灯会,逢年过节、乔迁立房、开业贺喜、婚丧嫁娶,创作、书写、悬贴楹联已成为舟曲城乡群众千余年来的一种风俗。

采花节,是舟曲县博峪乡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这天。

节日从五月初四凌晨开始,真正的节日活动是在五月初五举行。

舟曲元宵楹联灯会, 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肃省舟曲县别具一格,独有特色,素有"小扬州"、"赛扬州"之称的舟曲元宵楹联灯会,据传:灯火兴隋唐,对联盛明清。活动主要由楹联松棚大会、十五庙会、黑十七、十九"迎婆婆"为主的内容形式组成。

楹联松棚灯会,在舟曲年小十五大,从正月初八始,县城四街两关就组建各自的灯会组织,划定各家地段,每家负责各自地段的立架、蓬松毛儿、挂灯等事宜。每年灯会由同街灯会会员轮流主办,每晚由各家自己点燃灯(现代用电灯)。至到十九晚,"九街灯对列火树,万幅书联绽银花"。家家走桥赏画,处处观灯吟联。

十五庙会,城内外所有寺庙大开山门,供"善男信女"顶礼膜拜。

黑十七,亦称黑社火。十月十七晚,灯内只斟少许油,灯亮不到一个时辰即全部熄灭,幼童背着背斗,黑面馍上插根蜡放在背斗底,倒骑驴,由大人牵着在街道下串游戏闹。并选一个当灯官司老爷,戴破草帽、红缨帽,手拿破扇,穿一白长衫,状若清时县令;乘坐椅,绑在梯子上,由年轻人抬着颠来晃去,敲锣打鼓,游过街道。意为驱除"凶神恶煞",保佑平安。

十九迎婆婆(舟曲称圣母娘娘为"婆婆")迎"婆婆"是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各种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城的狂欢节。

沙棘,舟曲俗称"反尖刺",主要分布在巴藏、曲瓦、立节、武坪等14个乡的山地,结果总面积约在6000亩左右,总盖度30%-60%,年产百吨左右。

柿子,生长在白龙江沿岸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川坝地区,有圆形、四棱形、饼形、牛心形、尖尖形多种,以圆形居多。色鲜味甘,营养丰富,价值仅次于桔、柑。主要分布在城关、江盘、憨班、大川、南峪等乡。

纹党,产于铁坝、博峪等乡,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之间的 高山林缘、灌丛稀疏的深沟地带,有晶党、散党、防党之称,有野生和家种之别,其根体硕大,肉质饱满,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生津之功能,是舟曲经营的大宗药材之一,远销四川、广州、天津、上海等地,同时也出口创外汇。

羊肚菌,别名狼肚采,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湿润地带,特别适应在针阔叶林区的草甸、山谷 冲积扇、林间空旷地、 森林采伐滑道边生长。羊肚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舟曲小吃,主食为蒸、烙、煮、炸、炒,蒸食类主要有 蒸馍、 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

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

煎饼,多用荞粉制做,将荞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 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 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车,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荞面疙瘩儿、 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入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有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作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荞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荞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荞面, 青稞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焖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

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入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

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荞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

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馓、麻花(馓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

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

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十月用洋根煮做,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 包心菜、 豆角、 大蒜、蒜叶、黄瓜、 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 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

烧酒(土酒),多用 青稞、小麦、 高梁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凉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

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稞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酒,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醅中加入 柿饼或粑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醅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

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 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

炝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

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

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洋芋搅团,砸洋芋搅团,先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

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荞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

翠峰山,位于舟曲县城北5公里处,原西固八景之一(北峰古刹)。《甘肃古迹名胜辞典》称翠峰山为“陇上名山”。1987年翠峰山旅游景区正式开放,现被列为 全州十六大香巴拉王牌景点之一。

沙滩森林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万公顷。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武坪乡境内,为全州十大香巴拉旅游王牌景区之一,东邻武都、区位南与九寨沟接界,距 212国道80公里。

沙滩森林公园主要包括花草坡、人命池、苜蓿滩、嗄河坝、那下桥、江边沟六大景区。

拉尕山,位于白龙江上游立节乡境内,始唐“占单寺”和西汉“华阳古城遗址”左右拱卫,距离省道S313线18公里,现通等外公路。海拔2000米左右。

峰迭古城址,位于今舟曲县嶂迭乡,东距县城17公里,白龙江自西北穿流而过,由于白龙江沿岸是汉武帝元鼎时期”开西南夷”的重点地区之一,因此 古遗址、古墓葬、古城堡、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其中峰叠地区瓜咱古城与瓜咱嘴坪古城皆出土有 釉陶罐及绳纹瓦片-南北朝时期,宕昌国建都城于此。因地处险要,扼甘松古道之咽喉,为一军事要塞,隋朝时期在此置宕吕郡怀 道县。

古墓葬,主要包括如下几类:

一、秦墓葬

70年代农田建设中,在舟曲县境东南八楞乡东岔湾、池干乡干子沟、弓子石乡石家山等台地出现数座秦墓,出土规格不一的秦"半两"铜币和绳纹灰陶罐盆等器皿及残戈兵器。其中东岔湾一例墓葬,头、身遗骸异置。

二、汉墓葬

分布在舟曲以东和东南部地区及西北坪定乡地区。坪定墓群位坪定乡政府 东台地,1975年调查发现。土坎剖面裸露朽棺木和人骨遗骸及随葬侈口绳纹灰陶罐,褐红陶壶、盆、碗残片。墓葬居多,有大量汉"五铢"铜币。

三、 唐墓

70年代,井坪村斜道出现一例土洞墓,随葬"开元通宝"和一面有柄铜境。60年代中期,城关镇真亚头马莲坪发现一例小型砖室墓(彩饰),随葬物中有"开元通宝"。

四、明墓

刘氏墓碑位县城东。墓碑高115厘米,宽65厘米。额阴刻"大明",其下阳刻"刘氏三代宗位谱表",下列其家祖位:高祖刘□儿任 枢密院佥院(元中央军方临时机构);刘□初授 怀远将军及曾祖刘裕、 刘洁、祖伯刘宣、祖父 刘武(皆五品),妻、祖公婆宜人等。

沈澍霖,清末光绪贡生。

张万杰,清代最后一科秀才。

房西苓(1879——1948),1921年投考陇南军事学校炮科。1926年赴天水投冯玉祥部,任吉鸿昌师参谋。1931年—1936年曾任冯部教导队长、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参加过著名的喜峰口战斗、台儿庄战役等,后授少将参议衔。

杨俊德,为人治病,不收报酬,人多称善,老百姓敬送“妙术活人”的木匾。

黄顿珠嘉措,西卜喇嘛,今舟曲县憨班乡兵马村人,生于明崇祯末年,卒于清康熙间。

冯火龠,西固破天荒第一名文举。

尚勖,嘉庆十二年(1807)17岁科试,大挑一等文举。任广东曲江知县。

毛文炳,清同治十二年(1873),中陕甘第9名文兴,光绪八年(1882)任西宁镇守使署教谕10余年,后改任西宁府教授。二十四年,擢河南彰德县令,时年73岁,未赴任,返回故里。

梁明远,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东秀·多丹赛盖,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

详细情况请查看主词条: 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