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

中宁县 中宁 中宁县历史沿革 中宁县行政区划 中宁县地理环境 中宁县人口民族 中宁县自然资源 中宁县区位优势 中宁县政治体制 中宁县经济概况 中宁县社会事业 中宁县地方特产 中宁县著名景点


中宁县,隶属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位于 宁夏中部、宁夏平原南端,介于东经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纬37度9分-37度50分之间。地处黄河两岸,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临 利通区、 青铜峡市,西依 中卫城区,南接 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总面积达4226.5平方公里,总人口33.61万人(2013年),政府驻 宁安镇。中宁县地处银川至 六盘山、 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盛产枸杞、红枣、粮油、瓜果、畜禽等产品,是中国枸杞、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2013年,中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中宁县还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农...

详情

中宁县地名网_宁夏回族中卫市中宁县资料简介

宁夏回族中卫市中宁县介绍

中宁县,隶属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位于 宁夏中部、宁夏平原南端,介于东经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纬37度9分-37度50分之间。地处黄河两岸,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临 利通区、 青铜峡市,西依 中卫城区,南接 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县境东西宽约50千米,南北长约60千米,总面积达4226.5平方公里,总人口33.61万人(2013年),政府驻 宁安镇。

中宁县地处银川至 六盘山、 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盛产枸杞、红枣、粮油、瓜果、畜禽等产品,是中国枸杞、商品粮、瘦肉型猪生产基地。2013年,中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

中宁县还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1961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枸杞生产基地县,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元鼎三年(前114)设眴卷县。划富平县以南地归安定郡管辖。安定郡辖21县,眴卷县属其中。

东汉永初五年(111)发生羌族起义,迫使安定郡和北地郡内迁,眴卷县成为羌族游牧区,县的建制从此废弃。

十六国时期,眴卷地区先后属于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北魏时期属薄骨律镇。西魏时期曾设鸣沙县,属普乐郡。北周保定二年(562)设会州,州治在鸣沙县。建德六年(577)改会州为鸣沙镇。

隋开皇十年(590)在黄河以北置丰安县,属灵武郡。开皇十九年(599)在鸣沙设环州,同时,设鸣沙县隶之。大业三年(607)废环洲,鸣沙县隶于灵武郡。

唐武德二年(619)置会州,辖鸣沙县。武德四年(621)由回乐县析置奉安县。贞观四年(630)置回州,辖奉安等县。六年(632)置环州,辖鸣沙等县。九年(635)环州废,鸣沙县改属灵州。十三年(639)废回州,丰安县并入回乐县。唐咸亨三年(672),在鸣沙界内设安乐州,安置由青海迁来的吐谷浑部落。万岁通天元年(696)于丰安境内置丰安军。神龙二年(706)突厥可汗默啜犯边时,鸣沙县曾移治于奉安城,不久归复。开元初(713——)置东皋兰羁縻州于鸣沙界内,安置归附于唐的铁勒浑部。广德元年(763),鸣沙县陷于吐番,复移治于丰安城。大中三年(849)收复后,于鸣沙县境内的安乐州置威州,辖鸣沙等县。中和元年(881)在丰安城设置雄州。光启三年(887)吐番再次侵入,威州迁至凉州镇。

北宋咸平五年(1002)党项族李继迁攻占灵州。此后,中宁地区由党项族统治。西夏于黄河以北的故丰安军城设贺兰军。

元代设鸣沙州,属宁夏府路。在鸣沙州城设水陆两驿。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朱旃为庆王,鸣沙归王府卫队中护卫屯守。建文元年(1399)设宁夏中卫。中宁地区的张义堡、威武堡以西属中卫,以东属广武营和鸣沙州城。

清雍正二年(1724)废除卫所制度,宁夏中卫改为中卫县,中宁地区属中卫县。乾隆二十四年(1759)于宁安堡设渠宁巡检司,代表中卫县衙管理渠口、宁安一带事务,其辖区略大于今之中宁县。

辛亥革命后,县的建置未变,渠宁巡检司撤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析中卫县东部置中宁县,驻安宁堡,取中卫、安宁两地之首字命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日),中宁县政府正式成立,县城设在宁安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宁夏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区(驻中宁县)管辖,不久后该专区撤销,中宁县复归省直管。

1949年9月14日,中宁解放。

1952年,撤销第二区的长桥、白桥2乡,增设靳崖、马家茨滩2乡;撤销第三区的刘庙、孔台、长滩3个乡,增设上庄、万家沙滩、黄辛3个乡;撤销第四区的薛营、三道渠2乡,增设黄营、白马滩2乡。

1953年5月,要崖山乡划归同心县。

1954年,宁夏省撤销,中宁属于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后,划归宁夏自治区管辖。

1955年11月,撤销区,全县调整为1镇18乡。

1965年,组建城关镇。

1966年,改以革命性质的公社名称命名,后恢复原名。

1972年设立银南专区,中宁县归属银南专区管辖。

1978年,自治区决定在陈麻井公社的基础上成立区属国营长山头机械化农场,陈麻井公社撤销。

1984年,公社改称乡。

1985年9月,增设长山头乡,全县辖1个镇、14个乡、1个乡级地区,还有2个乡级吊庄和2个自治区属国营农场。

1986年2月,鸣沙、石空2乡改为镇。

1987年5月,设置大战场乡和马家梁乡;至此,全县共辖3镇14乡。

1998年,属地级 吴忠市管辖。

2000年,中宁县辖3个镇、14个乡。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批准将中宁县、 海原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中卫市。自治区决定将同心县的喊叫水乡划归中宁县管辖。

2005年,中宁县辖5个镇、5个乡,共134个行政。

2006年10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将青铜峡水库湿地保护区延伸至中宁县境内的部分及中宁县白马乡 新田、跃进两村的80.2平方千米左右的土地划给青铜峡市,撤销原自治区环保局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2年04月18日,大战场撤乡改镇。全县辖6个镇、4个乡,2个管委会,112个行政村。政府驻 宁安镇。

2017年11月16日,中宁县太阳梁乡正式挂牌成立。

2017年,中宁县辖6个镇、6个乡和红梧地区管委会。

宁安镇 振兴社区、南苑社区、利民社区、红苑社区;新胜村、白桥村、郭庄村、朱营村、城关村、石桥村、殷庄村、洼路村、莫嘴村、东华村、南桥村、营盘滩村、古城村、新建村、黄滨村
鸣沙镇 鸣沙镇社区;黄营村、薛营村、鸣沙村、二道渠村、五道渠村、李滩村、长滩村、长鸣村。
石空镇 石空镇社区;张台村、倪丁村、太平村、新桥村、史营村、黄庄村、关帝村、王营村、童庄村、立新村、枣一村、枣二村、高山寺村、白马湖村、新渠稍村。
新堡镇 新堡镇社区;新堡村、创业村、肖闸村、刘营村、宋营村、毛营村、盖湾村、南湾村、刘庄村、吴桥村、刘庙村。
恩和镇 秦庄村、上庄村、恩和村、沙滩村、刘桥村、华寺村、朱台村、曹桥村、河滩村。
大战场镇 西沙窝村、马莲梁村、沙枣湾村、北滩村、清河村、唐圈村、西沙梁村、锅底坑村、大战场村、五窑村、东河村、红宝村、固唐村、黑梁村、固彭村、白岗村、七墩村、马梁村、彭建村、沙沟村、花豹湾村、上渠村、宽口井村、长山头村、亮沟村、石喇叭村。
白马乡 白马村、朱路村、白路村、三道湖村、彰恩村。
徐套乡 李士村、徐套村、白套村、原套村、小湾村、红柳村。
舟塔乡 潘营村、上桥村、铁渠村、靳崖村、舟塔村、黄桥村、康滩村、田滩村、大滩村、长桥村、孔滩村。
余丁乡 永兴村、黄羊村、余丁村、金沙村、石空村、时庄村。
喊叫水乡 马家塘村、高岭村、上庄子村、下庄子村、周段头村、北沟沿村、碱台子村、贺家口子村、周家沟村、周马庄子村、五丰台村、喊叫水村、大台子村、田家滩村、大滩川村、白圈子村、上流水村、下流水村、新庄子村、石泉村、北沿口村、田家套子村。
太阳梁乡 7个行政村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西侧。地处东经105度26分-106度7分,北纬37度9分-37度50分之间。东临利通区、青铜峡市,西依中卫城区,南接同心县,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左 旗,县境东西宽约 50 千米,南北长约 60 千米。总面积4226.5平方公里。 中宁县卫星地图

中宁县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中宁县年平均气温9.5℃,年平均降水202.1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发量1947.1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6倍。

中宁县整体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中宁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县境四面环山,中部为低平盆地。黄河从中部自西向东转北流过,两岸为引黄、扬黄灌区805.9平方公里,分为河南老灌区、河北灌区和长山头扬灌区3个部分。

2013 年,中宁县总人口33.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9 万人,占全县人口的 72.8% ,回族7.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3.2%。

主要民族有 回族、 满族、 彝族、 苗族、 土家族、 瑶族、 朝鲜族、 蒙古族等。

中宁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石膏、石灰石、煤、铁等矿产品储量大、品位高,尤其是碱沟山无烟煤(其中固定碳88.66%、高位发热量7538卡/克、低位发热量7197卡/克、机械强度67.14%、灰分5.33%、挥发分2.99%、含硫量0.95%)总储量达6亿吨,属"三高三低"(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无烟煤,被誉为"天下第一煤";石膏储量高达100亿吨以上,居中国第二;石灰石储量2亿吨。

黄河自中卫胜金关入境,自西向东从青铜峡出境,穿越县境68公里,流域面积2959.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318亿立方米,年平均流量3600立方米/秒。

中宁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宁夏中部,距银川市140公里,曾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要冲,现是天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被誉为西北的“旱码头”。

县委书记: 赵建新

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宏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党校校长:韩志荣

县委常委、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满洲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太成

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夏运城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艳琳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正甫

县委常委、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县长:王金栋

县委常委、宁安镇党委书记:邱斌

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政府党组成员:杜保民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赵文胜

截止2011年,中宁县已形成六大产业体系:以120万吨铝镁合金及45万吨碳素、40万吨铝板带箔等深加工、100万吨稀土彩钢及40万吨硫酸、36万吨铬铁、35万吨金属锰、30万吨镍铁、10万吨锰酸锂、1亿台锂离子电池等深加工项目为主的新材料冶金产业;以5000吨单晶硅及其深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电能、无烟煤、氯磺酸、磷酸二氨、硫酸钾等产品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以水泥、建材预制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以枸杞、红枣、苹果、硒砂瓜、供港蔬菜、生物环保鲜猪肉等为主的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

2013年,中宁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亿元,和2012年相比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6亿元,增长27.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亿元,增长16.3%。

2013年,中宁县财政支农资金达3.5亿元,发放粮食、农资综合、退耕还林等补贴1.02亿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改良、田间设施配套,新建高标准农田9.4万亩,小农水示范县项目、世行贷款节水滴灌项目等全面完工,渠道砌护率达到42%,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全县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2.72亿公斤,增长4.4%,实现“十连增”。枸杞交易中心入列农业部定点专业市场,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跃升至32.86亿元。

2013年,中宁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达到3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4.4亿元,增长38%,居全区市县第一。引进中煤集团、国网新能源、特步集团等知名企业22家,协议引资636.9亿元。

2013年,中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5亿元,增长14.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7.7亿元,增长10.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4.4亿元,增长22.6%。

2013年,中宁县新建中宁十小,扩建中宁二小,第二幼儿园全面投入使用,县城入学难、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纵深推进“三名”工程创建,高考一次性二本上线人数1051人,增长5.4%,连续两年突破千人大关。

2013年,中宁县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门诊费用包干,完成85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就地基础医疗全覆盖。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3年,中宁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提标扩面,县第三养老院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兑现低保、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生活补助6482万元,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3年,中宁县组织广场文艺、文化进乡村演出336场,建成乡村文化广场30个、农家书屋126个,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广播电视地面数字信号全覆盖;打造红枸杞文化品牌,摄制了中宁枸杞宣传片《守望五千年的魂》,配套出版了8卷系列丛书。

中宁县宝中、和太、中银铁路与109国道、101、201省道穿境而过,石中、中郝、中营、中固、中盐五条高速公路在县内交汇,乡道村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达1900多公里。

枸杞

中宁枸杞在植物分类上归茄科,枸杞属。以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而得名。枸杞是喜阳光、耐干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的经济林种。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面环山,光找充足,干旱少鱼,蒸发强烈,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发源于六盘山的青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洪积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灌溉便利,水质独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小气候为枸杞生长提供了最优越的自然环境。枸杞种植已有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中宁枸杞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扁而不圆,长而不瘦,果脐明显,果端有尖,脐白端尖,果型美观,包装不结块,久贮不腐烂。枸杞多糖含量第一,除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蛋白质、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的物质外,人体所需的确18种氨基酸含量第一,尤其是天冬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最高。

蒿籽面

蒿籽面是一种民间特色小吃,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曾广泛流传于宁夏中卫、中宁一带。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蒿面子、精盐和香油等,面粉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草籽研磨成的粉,和面的水中加一点当地发酵面粉时使用的碱精粉,将面和好后反复醒揉多次,擀成直径一米左右的极薄的面张,待煮面时按折扇式叠好,用刀切得细如粉丝一般后放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出,将豆腐、黄花菜等多种蔬菜切丁制作出的汤菜调入面碗里即可食用,口感爽滑劲道,汤料香气扑鼻,被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丝枣

中宁金丝枣,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于世。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金黄色糖丝,拉伸延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小枣”。金丝小枣肉厚核小,核肉比为1∶5.5,营养价值很高。维生素含量极高,干枣肉含糖量达76到80%,肉质细腻鲜甜,制干率达55%。果皮薄而坚韧,耐贮存。中宁县是金丝枣的主产地,枣园、石空、白马、长山头等乡镇有大量栽培。

胜金雄关

胜金关位于中宁北山南麓,卫宁平原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面山峦起伏,沙丘纵横。南在是滔滔的黄河水,像一条白色的玉带蜿蜒东下。 包兰铁路穿行在山河之间, 关城下面有一座隧道,洞口陡峭的石壁上镌刻着“胜金关”三个道劲、端正的大字。这里山河阻隔,路通一线,自古是兵家扼守的雄关要隘,也是著名的 古战场。

宁舟宝塔

宁舟宝塔简称舟培,坐落在中宁城西舟塔村柳青渠北岸的河沟边。始建于唐朝大顺二年(891年),是 丰宁城(今古城)为纪念北魏刁拥军在该地设置码头,首创 黄河航运业,于码头寺庙修建的一座砖塔。

宁舟宝塔塔基实心,低于地面2.67米。基坑面积比塔基大数倍,四面以砖石砌墙。宝塔立于基坑中心,那桅杆矗立于船舱里面。在当地流传的一首长诗中有“寺壁当舟蟹培服桅峰”等句。塔身七级,平面八角形,每边宽五尺。塔内空心呈圆形,直径1.5米,阶梯以衔砖盘旋上攀,直达峰层。塔身用有色素面砖平铺,石灰勾缝。外格为在理牙子相间砌成,转角处悬挂风铃。塔刹为葫芦式,表面镶黄铜蕉叶钻尖塔顶。塔身的第一层敞门,第七层设南门;其余各层有前门一、西门一、 东门二。在第三层的北面有一方砖匾额,正面是“宁舟宝塔”四个大字,两边及下底刻寸楷铭文。

石空寺石窟

位于 中宁县城北15公里处,原有大佛洞、卧佛洞、 观音洞、 龙王洞、灵光洞等石窟,石窟前建有寺院,寺院中还有各类神佛塑像。九间无梁洞窟室宽敞宏大,进深7.3米,宽12.5,高20多米。里壁并列着三个佛像,东西两边各置佛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