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上镇

大寺上镇 大西韩乡 大寺上镇经济概况 大寺上镇行政区划


大寺上镇位于邯郸市 肥乡区最西南部,总面积45.39平方公里。南、西、北三面分别与 成安、 邯郸、 永年三县接界。全镇共有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884人(2017年) ,5.6万亩耕地。该镇地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产品丰富。1991年9月16日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该镇杜汤堡村的棉花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2015年12月28日大西韩乡正式更名为大寺上镇。近年来,大寺上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一大批种植、养殖专业基地;粮食产业。建成“吨粮田”基地20个(小麦、玉米)产量各1000斤),“增百创千”基地15个(小麦产量增加100斤,玉米产量达到1000斤);棉花产业。棉花生产是该乡的特色之一,种植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以杜汤堡村为代表的棉花“千亩大方”是全市、全省的典型;蔬菜产业。以大蒜为主,建成大蒜种植专业村10个,生产的大...

详情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大寺上镇所有镇中心区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大寺上镇介绍

大寺上镇位于邯郸市 肥乡区最西南部,总面积45.39平方公里。南、西、北三面分别与 成安、 邯郸、 永年三县接界。全镇共有2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2884人(2017年) ,5.6万亩耕地。该镇地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产品丰富。1991年9月16日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该镇杜汤堡村的棉花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2015年12月28日大西韩乡正式更名为大寺上镇。

近年来,大寺上镇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五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一大批种植、养殖专业基地;粮食产业。建成“吨粮田”基地20个(小麦、玉米)产量各1000斤),“增百创千”基地15个(小麦产量增加100斤,玉米产量达到1000斤);棉花产业。棉花生产是该乡的特色之一,种植的棉花产量高、品质好,以杜汤堡村为代表的棉花“千亩大方”是全市、全省的典型;蔬菜产业。以大蒜为主,建成大蒜种植专业村10个,生产的大蒜、蒜苔销往周边的省、市、县(区);瘦肉型猪产业。全乡年出栏生猪25万头,年产植30万元;食用菌产业。现有大棚800个,年产量20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

大寺上镇以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已建成小康村15个。

(根据肥乡县志,1996年资料)

大寺上 为大寺上镇政府驻地,人口410户、1628人。相传:建村于宋代,该村马鸣寺内建有石柱,而名村为“石柱寺”。1950年,正式定名为大寺上。

后寺上 人口155户、757人。传为唐代建村,因村东石佛寺较大寺上马鸣寺小,故马鸣寺建成后,人称该村为“小寺村,后改称小寺上。

东庄上 人口111户、433人。历史上为大寺上村东一聚落,1963年始分开,故名东庄上。

大西韩 原为大西韩乡政府驻地,位于区西偏南13.45千米处,人口260户、1234人。清初以姓建村,后称西韩集。

南西韩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0.65千米处,人口75户、378人。清代建村,也称“小西韩”。据传古时与大西韩原为一村,后被洪水冲断另成一村。

马小屯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0.85千米处,人口150户、589人。清代以姓命村。

西李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偏北1.65千米处,人口78户、361人。清初建村名李家庄,因村较小,也称为“西韩李庄”,1982年定名西李庄。

程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偏南0.75千米处,人口90户、376人。清代建村。

小南头 位于镇政府驻地偏东0.8千米处,人口22户、112人。清代建小村于南西韩之南头,原属南西韩行政村故名(90年代方成为行政村)。

吕家堡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6千米处,人口240户、1044人。明代以姓建村。

杜汤堡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95千米处,人口534户、2476人。明初以建村“杜堂堡”,因漳水上游溢流,此处为入肥乡境常经这处,洪灾相继,故村名“双关”为杜“汤”堡。

唐疃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35千米处,人口220户、927人。清代此处路径荒凉,因以姓得村名唐疃。

西崔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1.5千米处,人口120户、590人。清代以姓建村崔庄,1982年定今名。

韩屯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1.5千米处,人口180户、757人。清代建村。

郑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75千米处,人口120户。共513人,明代建村。

西张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3千米处,人口410户、2000人。明初建村,原与东张庄为一个自然村中的两个聚落。

东张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2.6千米处,人口262户、1268人。建村情况同西张庄。

寨中堡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偏南2.25千米处,人口282户。共1299人。明代建村,以建筑事由而命村名。

东荆科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偏西3.4千米处,人口160户、780人。清代建村,原与西荆科同为一个自然村中的两个聚落,民国时分两个行政村。

西荆科 位于镇政府驻地偏西3.7千米处,人口210户、809人。建村同东荆科,相传,清初有名叫邢荆科的人赴京求官,途经该村遇洪水被救,得官后返回,将人名做为村名以示留念。

粉房头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2.25千米处,人口160哀悼,共694人。宋代建村。

南相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略偏东3.65千米处,人口207户、787人。

北相公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东4千米处,人口251户、1010人。以宋相李沆故里而命村名。

柳庄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处,人口237户、980人。宋代建村。

东高家寨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5千米处,人口235户、1145人。据传为唐代建村。初与西高家寨同为一自然村。

西高家寨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5.1千米处,人口165户、728人。建村情况与东高家寨同。

逯家堡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偏西3.3千米处,人口461户、1991人。宋代以姓建村。

周边中学

大寺上村中学 地址:邯郸市肥乡区道庙北街与和谐路交叉路口往南约120米

周边政府机构

大寺上镇韩大西村棚旱役退槿军人服务站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正义南街

周边乡镇

大寺上镇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

周边村庄

大寺上村 地址:邯郸市肥乡区

大西韩村 地址: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大寺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