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堡镇

新平堡镇 新平堡镇行政区划 新平堡镇历史沿革 新平堡镇延陵故城 新平堡镇新平堡城 新平堡镇意义 新平堡镇文化习俗 新平堡镇文化名镇


新平堡镇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今属大同市天镇县。与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交界,所谓鸡鸣听三省。在古代因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相接壤,其历史 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代为战略要地。新平堡镇辖:新平堡村、义和坝村、刘家房村、高家夭村、水泉夭村、五里墩村、黄家湾村(保平堡村)、四坊墩村、红土沟村、狼窝沟村、柴家夭村、祁家夭村、岳家夭村、潘家夭村、碾岭村、大营盘村、平远堡村、平远头村、八墩村、十六墩村、廿墩村、新平尔村、三墩店村、辛庄子村、南夭村、曹家湾村、常胜山村等。早在战国、秦、汉时代为代郡延陵, 北魏称倚城。迤北为山戎、林胡民族居地,自北齐以后战火逐渐平息,一度旷废。到了明代隶属九边重镇大同,因与蒙古部落战争频繁,修长城、筑堡障,设新平路参将。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廷在大同得胜口、新平、守口三堡开设马市;新平堡先后设有东马市(平远头)和西马市(古城村)两市。在这里不仅是...

详情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所有城乡结合区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介绍

新平堡镇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今属大同市天镇县。与河北、内蒙古自治区交界,所谓鸡鸣听三省。在古代因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相接壤,其历史 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历代为战略要地。

新平堡镇辖:新平堡村、义和坝村、刘家房村、高家夭村、水泉夭村、五里墩村、黄家湾村(保平堡村)、四坊墩村、红土沟村、狼窝沟村、柴家夭村、祁家夭村、岳家夭村、潘家夭村、碾岭村、大营盘村、平远堡村、平远头村、八墩村、十六墩村、廿墩村、新平尔村、三墩店村、辛庄子村、南夭村、曹家湾村、常胜山村等。

早在战国、秦、汉时代为代郡延陵, 北魏称倚城。迤北为山戎、林胡民族居地,自北齐以后战火逐渐平息,一度旷废。到了明代隶属九边重镇大同,因与蒙古部落战争频繁,修长城、筑堡障,设新平路参将。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廷在大同得胜口、新平、守口三堡开设马市;新平堡先后设有东马市(平远头)和西马市(古城村)两市。在这里不仅是明廷同蒙古各部族抗争的 战场,也是汉族人民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互市贸易的场所,所以通称为马市。马市的发展以隆庆和议为界,分为前后两大时期,前一时期是明蒙之间官办的朝贡优赏贸易(也夹杂着战争掠夺贸易),后一时期马市性质发生变化,朝贡贸易发展为互市贸易,官市过渡到民市,在更大规模的民族贸易市场上,民间自相往来、有无互通的市易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但更重要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需要,也是明廷遏制游牧部族一种军事手段,对游牧民族采取战、守的策略,完全是边镇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镇戍制度的产物。所以“宣、大二边外之虏,地无他产,汉人与款市,止以弭患,无所利也”。 从而形成以无对有的战争掠夺贸易,但也给明王朝埋下了可怕的 祸根。逐渐导致明朝毁灭原因之一。

即新平古城。遗址尚存,位于今新平镇西1.5公里古城村(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现存有东城墙,据实地考察,该城东西长约八百米;南北长约九百米,城墙残高二至四点五米,宽六米,为汉至北魏时代古城遗址。遗址内外遍布汉、魏时代灰坑和陶、瓦片。在新平区域,早在战国、秦、汉、北魏时代就修筑过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边墙是明代所筑,其墙体高8-10米,宽6-8米。北、西侧为内蒙古辖地,东侧为河北省。

筑于明嘉靖25年(1546年),隆庆6年增修;周长3千余米,高9米,设北、东两门,北称新远门;东称拱化门。城门上均置关楼,东南角置文昌阁(今已不存)。城内布局以主道十字街式并分布南北纵横十六小街。即人们常说的四通八达,这是典型的长城城堡布局,它既方便于出行,又考虑到军事作战的需要。北、东街主要为商号店铺,西街为守备府第。并有真武庙、城隍庙、火神庙、白衣庵、北岳庙、财神庙、镇边寺、金佛寺、关帝庙等众多社会、宗教活动场所。

玉皇阁,亦名镇边楼,位于堡内中央,建于明万历21年(1963),三层两椽歇山顶式建筑;底部为砖券十字过街道;上、下层均有回廊,上层勾栏平座,下层压条砖栏;面宽三间,斗拱四铺作;南侧原有钟鼓二楼。"玉皇":即道家对天帝之 尊称。古代在边镇中央建阁,意在祈求天帝保佑平安,但在实际意义上,新平为戍边重镇,实为指挥作战,既可登高望远,又可观察指挥。站在阁楼上眺望城堡内外,尽收眼底。堡内西街有参将衙门,座北朝南,建于明嘉靖20年(1541)年现存为清代重建,依次为山门(已毁),中军守备堂、参将堂,面积440平方米。

民居:新平民居颇具特色,以堡内西南偶一处较为特别。方向坐北朝南,大门居中,迎面为影壁,壁前两侧二门各通一进东西四合院;均为瓦作单坡式建筑。其中大门、影壁较为独特。大门作硬山式顶。山墙樨头为砖雕装饰,上层为水漫金山寺,中层福、禄、寿三星宴乐图;下层为对称式五级须弥座刻花,中刻异兽。影壁:高3.5米,顶部迭道出椽,三踩单翘,头拱五朵,并饰如意花;两侧下出莲花柱,置花框,内作鸟形图,壁身四角作抹角吉祥花,内有舞狮,中心圆内为嫦娥奔月图;其造型独特逼真,栩栩如生。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该建筑与普通北方民居布局有所差别,在传统意义上北方民间四合院院落呈南北向依中轴线 分布,大门是根据阴阳八卦的道理设在"乾"位,即院子的东南角。

新平古镇历史悠久,长城文化远远流长,虽经岁月沧桑,人们从它长城遗迹和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它是永不逝落的文明。

大同市 天镇县新平堡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边塞旅游业,走上了一条“历史文化搭平台,边塞旅游唱大戏,集体力量求壮大,农民收入图增长”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天镇县新平堡镇地处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2007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150元。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请专家论证后,大胆提出了以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加速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构建生态文明和谐发展乡镇的新思路。目前新平堡镇境内存留赵、汉、北魏、明四代长城近50公里,其中以明长城为多,保存状况居全省前列。该镇还享有“茶马古道”的称谓,是三省(区)的商贸通达之地。

镇党委、政府在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对历史古迹的修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吸纳社会资金,切实改善旅游环境并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先后推出了历史古迹游和边塞风情游等旅游项目。镇政府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七八月到此游览的客人平均每天达300多人。发展旅游业给边塞古镇带来了新气象,与旅游业相配套的“农家粗粮饭庄”、“古镇民俗风情馆”、“农业生态观光园”等相关产业也应运而生,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注入勃勃生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9个,天镇县新平堡镇成为大同市唯一上榜名镇。从山西省旅游名镇到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再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平堡镇以“三级跳”的力度实现了华丽而完美的转身。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2011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2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

2015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周边派出所

天镇县新平堡派出所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委(柴黄线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周边政府机关

天镇县新平堡镇政府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

天镇县新平堡镇人大主席团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委(柴黄线南)

周边小学

新平小学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S201

周边乡镇

新平堡镇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

周边村庄

新平堡村 地址:大同市天镇县

平远堡村 地址:大同市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