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口乡
岔口乡 岔口乡地理环境 岔口乡行政机构 岔口乡经济发展 岔口乡最新近况 岔口乡果园 岔口乡水利工程 岔口乡养殖业 岔口乡交通状况 岔口乡民营经济 岔口乡教科文卫 岔口乡交通发展 岔口乡社会事业 岔口乡先进事迹 岔口乡领导分工
岔口乡地处平定县东北部,东邻河北省井陉县,西北与阳泉市郊区、盂县接壤,出省公路白杨线、平阳高速公路横贯全乡东西。全乡总面积19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95亩,常住人口10946人(2017年) ,辖46个行政村,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76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0元。岔口乡位于平定县城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岔口村,距县城40公里。乡行政建置始于1984年,下辖25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总面积95.86平方公里。2000年12月撤并乡镇,原黄统岭乡并入岔口乡,全乡下辖46个村委会、126个自然村,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东接河北省井陉县界,西连阳泉市郊区,南与 巨城镇、娘子关镇为邻,北濒盂县界。境内山大坡广,资源丰富,矿产有铝矾土、粘土、石膏、硫铁矿石、重钙石、白云岩等。近年来,岔口乡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岔口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央、...
详情岔口乡地处平定县东北部,东邻河北省井陉县,西北与阳泉市郊区、盂县接壤,出省公路白杨线、平阳高速公路横贯全乡东西。全乡总面积19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195亩,常住人口10946人(2017年) ,辖46个行政村,2006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76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0元。
岔口乡位于平定县城东北部,乡政府驻地岔口村,距县城40公里。乡行政建置始于1984年,下辖25个村委会、49个自然村,总面积95.86平方公里。2000年12月撤并乡镇,原黄统岭乡并入岔口乡,全乡下辖46个村委会、126个自然村,总面积190平方公里。东接河北省井陉县界,西连阳泉市郊区,南与 巨城镇、娘子关镇为邻,北濒盂县界。境内山大坡广,资源丰富,矿产有铝矾土、粘土、石膏、硫铁矿石、重钙石、白云岩等。
近年来,岔口乡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岔口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有关农廉工作的各项部署,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农廉工作领导组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乡实际,确立了“三三三”农廉工作思路,着力探索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不断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使农廉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岔口乡,坐落在崇山峻岭的太行山深处,全乡46个村散落在方圆200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里。长期以来,两万两千多岔口人生活条件较差,由于山大沟深,大部分村庄的通村路都是土石路,到2002年底,全乡只有5个村通村路硬化,仅有12公里。那些乡村土路,一到下雨下雪天,交通往往断绝,村里的人出不来,在外的人好几天回不了家。别说是发展经济,就连正常的行路都很艰难,岔口人民望路兴叹,硬化通村路,成为老区人民热切的期盼!
岔口乡历届党委、政府都想把土石路变成平平坦坦的致富路,但苦于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每年的修路只能是小打小闹,小修小补,落后的交通条件并没有根本改变。那些丰富的矾石、粘土、石膏、方解石依然静静地躺在地下睡觉,人民群众所需的生活用品仍然到不了老百姓的家里。路的问题,摆在了全乡最突出的位置。
岔口乡辖岳家庄村、郝家庄村、理家庄村、岔口村、冯家峪村、东峪井村、马上固村、食足村、东峪村、罗面嘴村、老峪村、麦家岩村、红富庄村、富家岭村、白瑶村、张山峪村、红岭村、黄沙浸村、甘泉井村、竹梨庄村、铁金沟村、良道村、范家岩村、黄龙庄村、土沟村、磨石岩村、黄龙岩村、青阳村、富峪村、权黄村、 大红岭村、黄家垴村、黄统岭村、西头岭村、北头岭村、白甘泉村、铺北村、小岭村、西家庄村、秋林村、神灵台村、神水泉村、红峪村、主铺庄村、主铺掌村、杨树庄村、大前村等。
岔口乡的乡镇企业是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0年后,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注重了内部挖潜和横向经济联系。以原黄统岭乡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开采矾石、烧制耐火材料、加工钙粉和发展其它加工业的格局。至1993年底,共发展乡村企业16个(其中乡办4个、村办12个),个体联户企业26个,从业人员680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517万元,总收入1110万元。以原岔口乡为中心,充分发挥丰富的粘土资源和传统的生产技术两大优势,通过抓技改、挖内潜、上档次、抓外延,初步形成了石膏、耐火、化工、建材四条生产线。至1993年末,共发展乡村企业47个(其中乡办4个、村办43个),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5个,主要产品有矾石、耐火材料、钛白粉、石膏、水泥和农副产品等;乡镇企业总产值5719万元,总收入4422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703万元。2000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企业改制的深入推进,全乡个体私营企业异军突起。至2006年底,全乡48个企业已全部改制,私营化给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生产逐步实现了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的转变。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1个,涌现出了永安化工厂等龙头骨干企业。全乡乡镇企业总产值2.6亿元,从业人员2856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岔口乡农业经营方式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种植业以粮为主,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及豆类。1993年,全乡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较大步伐。种植业内部实行优化改革,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日光温室从无到有,新建商品菜园500亩、干鲜果园6700亩;理家庄村建成的双千亩果园,仅果树一项,年收入就达100万元。
1991年至1993年期间,原黄统岭乡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娘子关至黄统岭村引水管道22公里,共发动群众打旱井1125眼,修水洞360个、水池28个,建成高产稳产田1500亩。1993年,原岔口乡立足抓土治旱,抓水抗旱,新打深井1眼,铺设管道4000米,新增水浇地2300亩,建成稳产高产田8200亩,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养殖业也有长足发展。1993年底,原黄统岭乡共有大牲畜838头,年猪出栏2400头,鸡饲养量2万只,羊饲养量3500只;原岔口乡建起了7个养殖专业村,猪饲养量3700头,鸡饲养量4.1万只,羊饲养量5086只,兔饲养量3100只。2000年以来,全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加大科技含量,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至2006年底,全乡粮食总产量8750吨,种植业收入480万元,养殖业收入2150万元。全乡鸡存栏2.8万只,出栏3万只;牛存栏260头,出栏80头;猪存栏6000头,出栏3100头;羊存栏2500只,出栏1400只。同时,全乡涌现出各类养殖规模大户,养鸡500只以上的5户,养牛10头以上的2户,养猪300头以上的1户,养羊100只以上的12户。
岔口乡境内群峦叠嶂,沟壑纵横。县级公路韩杨线横贯全乡东西,起点阳泉市郊区韩庄,终点岔口乡杨树庄,境内长27.16公里,1984年扩建黄统岭至杨树庄段为四级公路。乡级公路董黄线起点娘子关镇董寨,终点岔口乡黄统岭,全长11.1公里,1974年建为简易公路,1985年改扩建为四级公路;冯东线起点岔口乡冯家峪,终点盂县东庄头,境内长14公里,为四级土路。1993年,原黄统岭乡对韩杨线境内段22公里主干公路进行大规模改扩建,共投工8.8万个,动运土石20万方,路面拓宽到9米,修涵洞15个,筑坝540米,为沟通晋冀商贸流通和繁荣全乡经济奠定了基础;原岔口乡铺开了改造冯东公路境内段工程,路面由5米拓宽到9米,极大地方便了群众。2001年以来,全乡响应省、市、县村村通公路的号召,全面规划,精心安排,大打公路建设仗。至2006年底,全乡石砌通村公路150公里,投资900万元;水泥硬化公路150公里,投资1800万元。
1980年后,岔口乡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1992年以来,全乡积极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个体商业出现了高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到1993年底,全乡个体商饮户100户,从业人员600人;个体运输户170户,大小客货车200辆。随着出省公路韩杨线的拓宽改造,全乡个体运输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个体服务业发展。到2006年底,全乡个体商饮户200户,从业人员1000人;个体运输客货车413辆,从业人员2100人;共有个体饭店70个,个体汽车维修点10个,个体私营业一跃成为全乡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岔口乡素有重教兴学,培育人才的优良传统。1962年,黄统岭公社神峪口初小教师张瑾瑶艰苦办学的模范事迹传遍三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小学教育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始终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兴学育人的突破口。1990年,广泛发动群众捐资助教,集资办学。到1992年,全乡共有2所中学、47所小学,基本上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小学普及率和入学率均达到100%。理家庄村把培养当地科技人才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累计投资80万元(其中群众集资8万元),建起一所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0平方米,可容纳11个教学班、400余名学生的村办综合职业学校,并配置了电脑、图书、投影机、录音机、课桌椅、实验器材和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使学校实现了“三配套”;开设有果林、裁缝、机电、财会等专业课程,培养技术人才300余名;引进推广节水滴灌、果树对症输液、绿草、秸杆地膜覆盖、疏花疏果及综合管理等农业配套技术17项,推广优良品种30余个。几年来,学校在改革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走出一条“农科教相结合,村校一体化”的新路子。理家庄的职业教育曾一度成为全省典范。2001年以来,全乡积极筹措资金,投资120万元新建了岔口中学教学楼,使这所乡办中学全面达到了规范化标准。2003年至2006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推陈出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学开通城域网,新增电脑80台;小学为所属各中心配备电脑40台,教育资源得以共享,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乡积极进行撤校并点工作,撤并小学10所,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到中心学校就读,极大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截止到2006年末,全乡共有中学2所,中心小学8所,小学教学点16个;中学教师65人,小学教师140人;中学学生640人,小学学生1560人。
2003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乡村公路建设优惠政策,紧接着,市、县也相继制定了乡村道路建设实施计划。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岔口乡各村“闻风而动”,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连续二年掀起通村公路硬化热潮。2003年当年,全乡通村路硬化达117.4公里,硬化里程居全阳泉市第一;2004年,全乡又硬化通村路86.7公里,硬化里程为全县第一。两年硬化的通村路几乎等于307国道太原至石家庄的路程,全乡46村有45村通了硬化路。在这200多公里的硬化路中,最具岔口特色的石砌路占了60%,有25个村庄,用青石达15万方。国家交通部有关领导在视察了岔口的石砌路之后由衷地赞叹:岔口通村硬化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极大地节约了资金,很有特色,很了不起!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恶劣的交通条件,激发了岔口人民修路的热情;省、市、县出台的乡村道路补助政策,更使岔口人民找到了“靠山”,尽管岔口的经济条件在全县来说相对落后,但得了民心的工程让老百姓民心大振,他们无一例外地积极投身到通村路建设中来。2003年,县里下达到岔口乡的任务是61.5公里,但群情激昂的干部群众纷纷要求增加里程,涉及当年修路任务的34个村上报的里程竟达到了116.2公里,几乎比计划翻了一番,干部群众都说,修路架桥,功在当今,利在千秋,为了我们,更为了儿孙后代,即使资金再紧张,我们勒紧裤带也要建设致富奔小康的“通天大路”!
喊出了豪言壮语,真正落实起来还得面对现实。是啊,岔口的底子太薄了,经济太不发达了。面对1565.6万元(2003年)的高额投资,乡党委、政府也感到了泰山压顶,怎么办?经过下村调查,查看路情,开会研究,集思广益,干部群众心里逐渐思路明朗起来。结合岔口实际,决定分类实施通村路硬化工程,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理家庄等9个村进行水泥路硬化;经济条件较差的25个村,沿村路两侧青石资源丰富,石质好,且为板石,厚度适中,可就地开采,修筑石砌路是再经济实惠不过的事了。通过对比算帐,发现筑石砌路要比修水泥路每公里节省资金10来万元,修石砌路划算,就这么干!
思路对了头,干事有劲头!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通村路建设战役在岔口各村迅速打响,黄统岭上、铁金沟里、红富庄下……村村人欢机械忙,男女老少奔走相告:俺村要修硬化路了!
通村公路硬化,最大的障碍是资金短缺,这是一直制约工程进展的关键所在。岔口乡经济不发达,乡里没多少钱,就是涉及到的各村也好不到哪里去,有的村只有几百口人,甚至百来十口人,村里连给小学拉煤炭的钱都拿不出来,要想修路,谈何容易!高额的投资,仅靠省市县的补助还远远不够。在困难面前,岔口乡干部群众硬是统一思想,不等不靠,决心先筹钱干起来,他们相信,世界上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面对实际,只能是创新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补助资金一时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工程却一刻也不能耽误。乡党委、政府在县分管交通领导和包乡领导的帮助支持下,及时召开帮扶单位协调会。协调会上,各帮扶单位纷纷表现出慷慨解囊的奉献精神,当即拍板资助。县水利局、国土局、民政局、国税局等提供给白瑶、食足、马上固三村30万元资助;市通村硬化路对口单位也不落后,阳煤集团二矿向神峪、西家庄提供资金20万元。市水利局10万元、市煤运公司5万元也进了岔口乡。就在2004年,县对口帮扶单位又给岔口各村提供了40万元的资金保障;市县扶贫工作队被岔口修路热所感召,两年共计拿出68万元资助;各村在外游子为家乡能通上硬化路,纷纷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本乡在外人员捐资额达100万元。
“困难再大,没有人的决心大”。在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上,乡村干部群众更是表现出了大公无私、只讲奉献的高风亮节。从乡党委、政府领导到一般群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拿出自家存折担保贷款,有的捐出工资实物,有的向亲朋好友借款垫资……所有的办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早日硬化通村路。
甘泉井村是个小村,通村路1公里。村里没有动工的钱,大伙在新任村长刘建平的带领下捐款捐物,最多的捐款捐物达2万元,全村人50元、30元、20元……有的老人把准备买寿板的钱也捐了出来。就这样,全村共计捐款5万元之多,通村路工程顺利开始实施。
青阳村只有168口人,是一个集体无任何经济经济来源的小村,通村路有11公里,全部为石砌路,需投资在七、八十万元。这么多钱到哪里去寻?开工先要钱呀,他们想到了用农村信用社入股证贷款的办法。党支部书记赵满囤个人贷了2万元,他一带头,群众不甘示弱,会计也贷了2万元,村民赵银云、郗所来一听说修路,急忙找到村领导:修路是好事,用我们的入股证来贷……就这样,小村子光贷款就贷出了12万元,有关系的人外出借了5万元,石砌路一米一米向前延伸……
黄龙岩村常住村里的人口才100来人,2003年至2004年共石砌出村路10.5公里,他们采取的是入股借贷的办法。从2003年4月份通村路工程一开工,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和老党员每人借贷1500元,共集股金13股;2004年,每股5000元,13人硬是凑了6万多元,工程一直顺利进行。
在群众自发性集资过程中,英雄的老区人民再一次表现出顾大家、舍小家、为集体牺牲个人的豪迈气概,没有谁去发动,也不用谁去动员,群众将自家积存的玉米推出去卖掉用于修路,青年人拿出了自己结婚用的钱,老年人捐出了准备买寿板的钱……这样的事迹几乎在每个村都发生过,我们不可能在这里一一列举出来,但这种全民为修路、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却是岔口人民在修筑通天大路的伟大工程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有这种精神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2003年4月1日,隆隆的推土机轰鸣声唤醒了红岭、铁金沟静寂的大山。岔口全乡通村路硬化工程在这里打响了第一炮,全乡上下吹响了向土石路开战的号角。从此以后,无论是偏远的大红岭、青阳,还是靠近大路的岔口、黄统岭,数千名干部群众组成了一幅紧张繁忙的修路画卷。在这幅绚烂多姿的画卷中,无数的干部群众用他们动人的事迹为它描上了美丽的彩色。
老峪村经济不富裕,但通村路硬化却有4.3公里之多。党支部书记外出联系资金,村主任及几位村支两委负责路面工程。面对较薄的家底,怎样才通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开党员会、开群众会,大伙说,咱们自己动手砸石子吧,路基的平整用义务工来解决。这个主意好,群众都赞成。于是,全村大人小孩齐上阵,男女老少全出动,拿起锤子砸起了石子,共砸石子600多立方米,路基的平整没有花一分钱。在甘泉井村,村里筹集到的钱仅买水泥和租用机械就花光了,为了不使工程半途停工,全村干部群众一致表示,捐了钱还要捐力,自己能办到的事绝不花一分钱。于是决定不租用碎石机,全村男女老少硬是凭双手砸出了合格的石子,然后自己动手硬化了通村路,没有人要求过一分钱的报酬。
为了路,我们的基层干部群众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无怨无悔!青阳村有11公里石砌路任务,而全村的劳力才10来个人,靠这10来个人修,又要开山取石,还要用车拉料,平路基,砌石头,那得修到猴年马月!村党支部书记赵满囤着急上火,必须得寻个包工队呀。村支两委成员一合计,人人出面,托亲靠友,邻村上下,巨城、平定、阳泉到处跑,可包工队就是找不下。正在这时,可怕的“非典”来了,人们都躲在家里,没人来干。赵书记一急,拔腿就到了昔阳,硬是拉来了一个15人的包工队。包工队来了,可只管修路,不管备料,村干部们又想办法,把挨得着、靠得着的亲戚都用上了,什么女婿、外甥、侄儿……有运输车的,先来干活,暂不给工钱……村里的石砌路硬是用这种办法开了工,一米一米通向前。
大红岭村是一个只有170口人的小村,村里能干活的人不到30人,而通村石砌路两年共有17公里之多。这么一块硬骨头,一开始没人敢啃。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长期在外承包工程的游子赵拴喜回到了村里,他对村干部说,家乡要修通村路,就是不挣钱我也干!他用贷款垫资的办法筹到启动资金30万元,拉回一支队伍上了一线,在他的带动下,后来又有三个包工队加入到该村通村路硬化的工程行列。
在全乡通村路硬化的两年时间里,数千干部群众付出的心血究竟有多少,已经无人能够统计得清,大部分乡村领导干部、普通共产党都表现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除个人担保贷款外,多在协调上作文章。全乡通村路硬化多为石砌路,客观实际要求必须开山取石,而炸药的取用办理手续却比较复杂,没有炸药,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乡党委书记韩俊富,乡党委委员韩建华等多次到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县公安局协调,及时办理了有关开采矿山和民爆手续,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为通村路硬化工程服务。乡里如此,村里也一样,从干部到普通党员群众,心都操在了修路上,青阳村党支部书记赵满囤,本来家里养了12箱蜂,年收入也有3000来元,可通村路一开工,蜂群就被晾在了一边,工程结束,12箱蜂死了个精光。青阳村老人赵金才已70高龄,每天到工地义务干活,他说,我只要能动,添不了斤添两,我就要干;黄龙岩村党支部书记王德跃、土沟村书记王桃锁每天在路上奔波,10来公里的路,每日要走上好几个来回;竹梨庄村村支两委五个人,有两个人长期住水泥厂寻车备料,1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家里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他们已是无暇顾及了;老峪村老人王明章是个下肢残疾的残疾人,他不顾身残,上路投工。王子秀、王清联等把自家水窑里吃的水无偿献出来,用于村路硬化……
路,通了!岔口村村通硬化路工程,为全乡两万两千多人解决了“晴尘雨泥,出门发愁”的大问题,为老区人民铺就了一条条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路!
路,就是开山的钥匙,就是经济腾飞的翅膀,就是步入小康世界的桥梁!
现在,岔口乡资源丰富的矾石、石膏矿产已经实现就地加工,源源不断地运向全国各地,在红岭、铁金沟两村,石膏矿生意十分红火,在老峪、西头岭村,矾石厂、耐火厂销路不愁,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显示出通村路硬化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已初露端倪。
车轮经济方兴未艾。路通了,心顺了,运输业在岔口已成了一个大产业。据统计,全乡现有各种车辆达500多辆,全乡直接间接从事与运输业相关的人员有2000多人。
理家庄村在已实现通村路硬化的基础上,乘两年全乡大搞公路建设的东风,组织专业队将公路建设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将优质果园区的15公里盘山路全部硬化,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全乡农业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理家庄的带动下,全乡庄园经济建设星火燎原。
岔口乡大部分村虽地处偏远,但通村路一经硬化,其自然环境优美,植被繁茂,空气清新的特色显露无疑,新兴的旅游经济,正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民营经济,车轮经济,庄园经济,旅游经济……随着“青龙”在太行舞起,岔口人民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打开小康之门!
姓 名 | 职 务 | 主管、分管工作 |
田怀所 | 党委书记 | 主持全面工作 |
尹素明 | 党委副书记、 乡长 |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经济、财政、财务、核算中心 |
党委副书记、 兼政协联络组长兼政法书记 | 协助书记分管党务工作,包括政协、组织、老干、老龄、青、妇、武、统战工作,主管农业、新农村建设工作,包括农业调产、农科经营管理、农业综合开发,宣传、精神文明、工会、信访、政法工作、联系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 | |
段拉明 | 党委委员、 人大主席 | 主持人大工作、包点理家庄 |
李 强 | 党委委员、 武装部长 | 主管武装、林业、土地工作,具体分管武装部、林业站、国土所、协调高速公路相关事宜 |
杨满才 | 党委委员、 副乡长 | 主管工业、安全工作,协助乡长分管经济、财税工作,具体分管企业管理、招商引资、会计、统计、劳务、机关、应急事务管理工作 |
郭完庆 | 党委委员、 纪检书记 | 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和政务公开、“双评”、公路建设、养护、安交委、私挖滥采、农廉网建设、协调杨白线相关事宜 |
王 芳 | 党委委员、 副乡长 | 主管民政、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工作 |
赵彦君 | 副乡长 | 协助尹副书记分管农业工作,主管畜牧、科技、科协、体育、广播电视工作 |
周边政府机关
中共平定县岔口乡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西线岔口乡政府
周边乡镇
岔口乡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周边村庄
岳家庄村
地址:阳泉市平定县
甘泉井村
地址:阳泉市平定县
青阳村
地址:阳泉市平定县
张山峪村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