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楼镇

僧楼镇 僧楼镇历史沿革 僧楼镇行政区划 僧楼镇地理环境 僧楼镇自然资源 僧楼镇人口民族 僧楼镇经济概况 僧楼镇社会事业 僧楼镇特产 僧楼镇交通 僧楼镇历史古迹


僧楼镇,隶属于山西省河津市。地处 河津市 东北部,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9.1公里,北依吕梁与乡宁县接壤,西连209 国道通达南北,东靠化峪与稷山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至110°50′和北纬35°8′至35°17′。2010年,僧楼镇生产总值达5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43元。耕地54569万亩(2012年),常住人口53823人(2017年) ,是河津市面积最大的镇。夏禹时建古冀国,称冀邑。隋唐时期,庙宇林立,僧侣众多,改称僧楼。元明时期称楼里镇;1949年,归河津县第三区政府管辖。1953年7月划乡,今僧楼镇分为南午芹、张吴、北王、僧楼、方平五个乡。1956年3月,合并为南午芹、张吴、僧楼三个乡。1961年5月设僧楼、张吴两个人民公...

详情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所有特殊区域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介绍

僧楼镇,隶属于山西省河津市。地处 河津市 东北部,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9.1公里,北依吕梁与乡宁县接壤,西连209 国道通达南北,东靠化峪与稷山县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至110°50′和北纬35°8′至35°17′。

2010年,僧楼镇生产总值达5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43元。耕地54569万亩(2012年),常住人口53823人(2017年) ,是河津市面积最大的镇。

夏禹时建古冀国,称冀邑。

隋唐时期,庙宇林立,僧侣众多,改称僧楼。

元明时期称楼里镇;

1949年,归河津县第三区政府管辖。

1953年7月划乡,今僧楼镇分为南午芹、张吴、北王、僧楼、方平五个乡。

1956年3月,合并为南午芹、张吴、僧楼三个乡。

1961年5月设僧楼、张吴两个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改人民公社为乡。

2001年4月原僧楼乡、张吴乡合并为僧楼乡。

2002年4月15日撤乡设镇,下辖24个行政村。

截至2012年,僧楼镇下辖北午芹、旭红、忠信、人民、李家堡、马家堡、刘家堡、东侯家庄、尹村、北方平、南方平、张吴、北张吴、琵琶垣、阎家洞、贺家巷、艳掌、小张、北王、北王堡、郭庄、贺家庄、张家堡、史家夭24个行政村。

僧楼镇位于河津市东北部,南北长9.7公里,东西宽9.1公里,总面积75.42平方公里。 东邻 稷山县境,西连 樊村镇,南接 赵家庄乡,北入 乡宁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至110°50′和北纬35°8′至35°17′。

僧楼镇地区由 吕梁山区、南北坡高垣阶地及黄河汾河河谷等 地貌单元组成,境内有一山(吕梁山)、二河(黄河、汾河)、三峪(遮马峪、瓜峪、神峪)。因汾河横穿辖区中部而过形成平坦而肥沃的河谷盆地,地形自北向南呈两端高中向低的马鞍状。

僧楼镇位于山陕高原,属暖温带大陆性黄土高原气候,受季风和内蒙沙漠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多风,春季略长于秋季,冬季略长于夏季;年平均气温13.5度,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2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28.2小时,年平均风速2.1米/秒。

僧楼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以铝,铁,焦炭等资源,其中以煤炭资源最多。

煤:2014年探明贮藏于僧楼镇东南部,属乡宁煤田的延伸部分,面积约68平方千米,地质储量约6.8亿吨。

铁矿:2014年探明贮藏于僧楼镇南部一带,矿体大部分呈窝状,少部分为层状,品位35%左右。

石灰石:2014年探明贮藏于僧楼镇北部的吕梁山,经勘测的龙门山及西硙口一带石灰岩,储量约3.4亿吨。

另外,还有钾长石、 铝土矿、辉绿岩、 白云岩、地热、 煤矸石、砂岩等矿产资源,仍在探测中。

僧楼镇属河津市辖区,辖区内水资源年总量3.2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近千方立方米,建有 禹门口黄河提水大型水利工程和多处机电灌站,年总提水量约4亿m3,服务于大型工业企业及河津、稷山、新绛三地数十万亩的农田灌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僧楼镇总人口52176人,其中农业人口50200人,非农业人口1976人,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

常住人口53823人(2017年)。

1949年,僧楼镇生产总值为416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4元。1978年,僧楼镇生产总值为1259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3元。2010年,僧楼镇生产总值达52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743元。

僧楼镇传统的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豆子、薯类为主。截至2012年,僧楼镇耕地总面积为54569亩,粮食总产量20090吨,有林木面积11400亩,养殖户4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养殖户77家,投资百万元以上养殖户9家,存栏猪11000余头,鸡23万只,羊3100余头,牛100余头。

截至2014年,僧楼镇有规模以上企业18家,其中产值在10亿元以上2家,亿元以上6家。主要产业以洗煤、焦化、钢铁、新型化工、建材、耐火材料为主。年产焦炭180万吨,铁100万吨,钢100万吨,线材80万吨,水泥90万吨,耐火材料100万吨,石油催化剂3万吨。

截至2012年,僧楼镇运输业年产值近4亿元。2013年,僧楼供销社更新改造完成,新建门面房130家,截至2014年,僧楼镇第三产业产值14亿元,占县内生产总值的27%。

截至2014年,僧楼镇有5所初中,24所小学,其中有4所寄宿制初中,2所寄宿制小学。2011年校安工程结束后,僧楼镇将保留2所初中,11所小学。2012年,全僧楼镇在校生5560余人。

截至2010年,13个村完成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共完成街巷硬化235公里,3个村建设了新农村住宅楼,水、电、暖全部配套,可容纳264户群众居住,24个村全部通水、通电、通公路、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互联网用户2500户。连年绿化道路70余公里,绿化 校园25所,绿化企业15个,植树80余万株,面积达8000余亩,累计投资1600余万元。

截至2012年,僧楼镇有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医护人员40名,病床60张,设有急诊、内科、外科、妇幼、化验室、放射科,能开展骨科、普外、妇科的常规手术。僧楼镇建设新农村卫生所26个,并已全部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僧楼镇共有医护人员100余名,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9.1%。计划免疫儿童卫生保健普及率达95%。

2011年投资35万元的镇文化站建成,僧楼镇村村都有基层组织活动中心及健身广场,19个村有舞台,12个村建有图书室。另外还有锣鼓、干板腔、转灯、剪纸等民间艺术。

锣鼓是一种汉族鼓乐。古老的黄河文化,铸就了汉族民间艺术,它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

剪纸,又叫 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 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流行于河津市境内,多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夜晚表演。系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原理研制而成,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开始只有单转或双转,以后逐渐发展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花灯同时在一个灯架上转动。1985年赴运城地区表演,1992年赴深圳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大赛受到嘉奖,同年参加北戴河全国民间艺术展。

截至2014年,僧楼镇共有东张、稷西、张柴三条公路穿过, 209国道从西而过,在建的吉河高速、河运高速穿过境内。

名称 简介
吕祖静养坛 镇政府门前有古楼阁一座,誉称“吕祖静养坛”,分为上下两层,建于大明隆庆元年四月,清光绪二十三年七月重建,1958年8月修缮,2007年10月再次修缮。
郭庄村遗址 以湖泊沉积细沙为主,在距村200米处,崖高20米。在此发现动物化石一节。经1973年普查考证,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贺家庄遗址 位于贺家庄村南,1956年文物普查时,在湖泊堆积物中发现有不少哺乳动物化石,属旧石器时代遗址。
艳掌遗址 位于老村沟涧中,1973年中科院考察时,发现该村四周100米范围内,在深度1米至2米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石斧、石铲及陶片,系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周边行政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语遴役退艳掌匿村军人事务站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周边

河津市僧楼镇郭庄村沉孬搭退役军人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周边中学

僧楼中学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僧楼中学(河津市僧楼镇政府东北)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僧楼中学(河津市僧楼镇政府东北)

周边派出所

河津市僧楼派出所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Y003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09:00-17:00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Y003

周边政府机关

河津市僧楼镇人民政府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僧楼镇政府僧楼镇委

河津市僧楼镇委 地址:运城市河津市

周边乡镇

僧楼镇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周边公检法机构

河津市公安局僧楼镇派出所僧楼中学警务室 地址:运城市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