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庄村

贾庄村 贾庄村村庄概况 贾庄村历史 贾庄村环境 贾庄村古建遗址 贾庄村周围建筑 贾庄村特色建筑 贾庄村文人墨客


关王庙乡贾庄村委坐落于云头山脚下,属石山森林区。乡襄线和关安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辖六个自然村(贾庄、店上、西沟、洞上、南山、核桃园),有213户,929人。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806亩。村民主要依靠种植、做小生意、打零工为生。在 吕梁山脉南段的云头山下,坐落着一座千年古村贾庄村。贾庄村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政府所在地。村子坐北向南以山而建,上高下低为长方形的村子。贾庄村有近500口人,现却无一贾姓。据《姓氏考略》等所载,公元前678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灭贾国(今襄汾西南),贾国亡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就是贾氏,贾庄就是在当时流亡到山区的贾国后人建立的村庄。史料记载晋国 晋景公时迁都在山西故绛(今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东侧的赵康古城遗址),当时最有名望的赵家人赵盾(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定居此地,《赵氏孤儿》记载赵盾...

详情

贾庄村地名网_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贾庄村资料简介
  贾庄村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1410292012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141029。贾庄村与太尔凹村、下川村、寺下村、后野头村、北村、赵庄村、腰站村、燕涧村、小碑村、后庄村、富家凹村、东沟村、木凹村、西村、窑沟村、丁盘村、岭西村、武家河村、梁坪村、坂尔上村、大河村、云丘山村相邻。 还有231个地名与贾庄村同名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乡贾庄村介绍

关王庙乡贾庄村委坐落于云头山脚下,属石山森林区。乡襄线和关安公路穿村而过,全村辖六个自然村(贾庄、店上、西沟、洞上、南山、核桃园),有213户,929人。辖区总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806亩。村民主要依靠种植、做小生意、打零工为生。

在 吕梁山脉南段的云头山下,坐落着一座千年古村贾庄村。贾庄村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政府所在地。村子坐北向南以山而建,上高下低为长方形的村子。贾庄村有近500口人,现却无一贾姓。

据《姓氏考略》等所载,公元前678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灭贾国(今襄汾西南),贾国亡后,其后裔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就是贾氏,贾庄就是在当时流亡到山区的贾国后人建立的村庄。史料记载晋国 晋景公时迁都在山西故绛(今山西省襄汾县赵康村东侧的赵康古城遗址),当时最有名望的赵家人赵盾(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定居此地,《赵氏孤儿》记载赵盾死后,景公下令诛灭赵氏一门三百六十多人,孤儿赵武为赵盾之孙。就曾在关王庙太儿凹、三公村一带躲藏。至于赵家何时入驻贾庄村,贾姓人去往何处,现无从考证(相关学者一直在搜集相关史料)。根据村遗留文物古迹与贾庄上村古槐、祖坟里的千年古柏树、古橡树等论证贾庄村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贾庄村处在高山林茂,四面环山,藏风聚气的小盆地中。坐北向南,阳光充足,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北靠高耸入云的云头山,海拔2000多米,像一条巨龙巍然屹立,林密叶茂,多姿多态。南临南山,也像一条长龙环抱村前与云头山遥相互应。左边是关王庙乡政府所在地的关山岭,右边是一座即像馍头又像圆鼓的鼓山,山上苍松茂密,景色迷人。村前有一条自东北向西南流的小河环村流过。过去村子上中下有三棵千年古槐,枝大叶茂,浓密盖村,其中村上最大的那颗古槐,树粗要8个人合围才能抱住,每颗都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到1967年被伐。

贾庄村千百年来被世人称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村子周边有两庙一寺古建遗址。

贾庄村东一公里的岭上建有规模宏大的 关老爷庙也叫关王庙(今乡政府所在地)。据历史传说三国关羽率兵北战,扎寨此地,关羽为人仗义,深受当地百姓爱戴。明朝时期这里老百姓为纪念这位关公神,所以在此修建了关老爷庙。关老爷庙坐北向南,北面是关老爷大殿叫北殿,殿内刻有三米高的神像,两边是周仓、关平两位大将,手握九十和一百二十斤重的两把老爷刀。大殿前为上院,下九级石条台阶为下院,南面是戏台,东西两边是砖瓦楼房。千百年来,贾庄村的祖辈们和关王庙周围十里八村的百姓,每年九月十三都在庙里请戏班唱戏,赶庙会,在北殿烧香,磕头,祭典关老爷。每年正月十五全乡人在这里敲着打鼓,吹唢呐,扭秧歌,耍狮子,踩高跷,放烟火闹热闹。解放后关老爷庙被设为关王庙学校,六十年代重修七年制学校,关老爷神像搬掉,大殿戏台拆除,兴修了校舍。从此关老爷庙就不存在了。

贾庄村西面的鼓山,由于风景独特,一山独秀,山腰有 古寺院一座。过去贾庄祖先原计划在山顶上修建寺院。据传说,人们白天把修寺院的砖木料运上在山顶过一夜,第二天木料就不见了,经找寻木料被移到鼓山西面的山坡崖下,几次都是这样。后来,人们觉到是寺院神像把建筑地址选在此地,不愿意在山上住,后来人们依照神的意愿把寺院建在山崖低下,寺院依崖而建三个石窑洞,有观音菩萨和文朱菩萨神像,两边是石砌小厦,门前有一个小山门.院内有口小井供寺院人用水。当时有两个僧人卷长头发髻,看守寺院供奉菩萨神像。过去各村的善男善女常去寺院烧香拜佛求子求财,乞求平安富贵。解放后由于无人管理,此庙院也被毁掉了。

贾庄村北的云头山上,有明朝时期修建的 龙王庙,因庙宇大殿四周梁柱都是用石头造出的柱子,所以叫角柱岭庙。庙内供奉的龙王爷神像,龙王爷是管天气气候变化和山水旱涝,风暴灾害的神。每年二月二日是龙王抬头节,每逢这个节日全村就杀猪宰羊,敲锣打鼓上山到龙王庙祭典龙王爷。在龙王爷的庇护下人们过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

贾庄村现存晋南特色青石砌民居古建院落十座。这些古院总的特点为长方形四合院,每座院大门上都有木雕闪檐。院落北高南低依山而建,北面为上房是青石面石窑洞,青石用人工砌各种条纹面,有的配有青石雕刻图案。南面大都为二层,下部用石头卷的窑称地窑,上部砖木结构的瓦房,叫南厦。东西两边是厢房,有的是砖瓦房,有的是小石窑。院大门都在东边或西边。全村道路清一色石头铺,磨得油光发亮,十座古院院院相连,雨天跑遍全村基本脚不沾泥。分别是:

(1) (老院)地处上村的中间,这座院是全村最早的院,所以叫老院。院内北有四间砖窑,东西是平房,南是四间南厦,房东边是石洞大门,院子比较小,北窑顶上有用砖瓦建筑的五间楼房,叫北厦。北厦门前有软门,后有小门,北厦大厅宽大像个小礼堂。北厦历代是全村人公共活动娱乐场所,也是全村赵家的祭祀堂。每年正月初一,全村人都在祖先牌下,烧香供品,祭祀祖先。正月村里的人闹热闹,唱戏等各种文化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成为全村文化活动中心

(2) (东院)在老院的东面,所以叫东院。东院比老院大,北面是三间石窑,东西两边各三间瓦房,南面是三间大瓦房,叫南厦。大门开往西面,目前保护比较完整。

(3) (西院)在老院的西边,离老院较远,古人在西院选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避开潮湿,通畅水路,古人先在西院下建立了一条长400米,宽2米,高2米的石砌通道,通道上方建有六间青石面地窑,地窑上2层阁楼为西院南厦。西院很大,南北较长。北面有三间石窑,有两米宽的台阶,东西两边是砖瓦房,南边的南厦已不存在。由于院子大,过去村里人都在这搭台喝戏。

(4) (圆门院)在全村的中间。此院东面有一个砖做的圆门,园门外有装饰豪华的木雕檐,门内有几根红圆木柱定着上檐顶,圆门有一个十几米长的巷道,然后在进入院内大门,所以叫圆门院。北三间砖窑宽大修建比较工细,是圆窗子,东西两边是平房,南面是五间大南厦。据说,此院祖先明朝有一位进士官叫赵德修,有官品位,所以他家才能修圆门。出圆门上通东院,下通书房院全是砂石台阶,现保存完好。

(5) (书房院)在圆门院的下方的书房院,过去的私塾,专门供村子里孩子学习的地方。贾庄村先人们很早就有教书育人、文化先行的教育理念,以至于才有“上了贾庄坡秀才比羊多”的说法。此院已经毁环,现只有北面两间旧窑洞。据说,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十九军部驻扎在这里,军长叫杨当元。日军飞机为消灭十九军在村里投了两颗炸弹,其中一颗就在书房院,把整个院子炸毁,现在窑壁上还留着几个炸弹片的弹痕。

(6) (古前院)在书房院的东面。门上刻有古前院三个字,所以叫古前院。此院北面三间石窑,东西各两间小窑,南面是三间平房。

(7) (前厅院)位于贾庄下半村,院门开东面,院内有南大厦,东西平房,北有一个门通后院。南厦有闪檐走廊,前厅有四个4米高的石角柱,上有雕刻的花鸟禽兽,龙凤呈祥,金边牌匾非常豪华,显示出主人祖尊富贵发达。

(8) (后院)和前院相通,石洞小门两边有一对石狮子。回到院内北有三间石窑,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小石窑,南面门通前院上有豪华木雕牌匾“济有万仞”几个大字,北上院墙上有青石供祖石雕神窑,祖位下摆有磨得油光的长方形青石雕字桌面,桌面下八棱柱托举有雕刻走兽图案的石鼓。两边有雕刻精美的八棱柱石坐凳。下院三面青砖铺走廊条形砂石揽边。

(9) (善乐院)此院有四个院子相连,有(大门院),(耕土院),(庆裕院),(后牛院)四个院子。善乐院门楼高大,上有门阁牌匾,弓形大门非常气派,大门小院是过去管家看门的小院,院房顶有个阁楼,是过去护院看家的地方。小院西通耕土院,耕土院内建筑宏伟,院内宽大,北面三间石窑,东西两面两间小石窑,南面五间砖木结构的大厦,门楼和南厦项都有花鸟禽兽图案,门顶有金牌匾稠玄目耀眼。此院是四面方正上顶如斗口,也叫斗子院。院子西北角有一道小门后通牛院。牛院是过去养牛羊的院子。大门小院西南角有一砖小弓门,进出后是一个四合院,此院叫庆裕院。小院四面都是砖瓦房,院内古香古色历代都出文人,是书香门第之家,彰显出文化文明之风。

(10) (勤俭院)此院解放前后设过新民学院,所以又叫新书院。因而保存比较完好。院落北面青石做的三间大窑洞,东西两面是厢房,南面地下有五间地窑,窑顶修五间砖瓦结构的大厦叫南厦,门是木做的五扇大软门,室内宽大,也像一个小礼堂。

贾庄村过去被称为乡宁出南门第一富贵发达村。村里的十座古建筑居民院落,既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挖掘价值,又可作为旅游观光景点,但是多年来没有被发现没有被重视,所以没有名声无人知晓。随着时代进程,这个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更需要保护。

贾庄村曾出过不少达官贵人文人墨客

(1)明清时期贾庄村曾有两个进士一个贡生和不少的秀才。贾庄村圆门院明清时有个叫赵德修是一位进士,在朝掌管兵权带兵守关。因有进士官品所以住宅修筑圆门。

(2)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贾庄村的善乐院,三个院门上有三块金匾,其中一块上刻(进士门第),另一块刻(花甲初度)。据此查证清朝光绪年间出过一名文进士,在(平阳府)任官,今有二百多年。

(3)在上村老院外面现存有两个石墩子,叫旗杆窝,在清朝时期,村里出了一名(贡生官品)。贡生官相等于七品官,属于在他门前立了一对旗杆,表示此人是有品位官员,现在人们把那个地方叫旗杆窝。

(4)除外明清时期还出过不少秀才,读书人,教书先生。

(5)据传明清时期,贾庄村的前院和后院住着两户大财主, 老大叫赵文达,老二叫赵寒修兄弟二人。他们两家家业雄厚,有钱有粮,富贵兴旺,名传三江,方圆百里都知道他们的名气。而他们是积德行善,济富救民的高贵品质和名声广为流传。前院的赵文达身后无孙,但他不求神拜佛求子孙,而是不惜钱财毫银千两光做善事为民造福,把关王庙岭上从临汾通往乡宁的县城古关道上,北从兴马店,南至后野头前后二十多里的土路,用石板铺修成马车道,人行石道修至襄汾的高一村。他的善举深得人心,也感动了上苍,上苍赐给他子孙,因而他有了后代。

后院的老二赵文修,也是得善并存,救济灾民。在荒灾之年很多贫民百姓饥饿无粮,他就把自己的粮仓打开救济百姓。在埋葬老人的节日里,他杀猪宰羊做席摆菜千桌,舍饭三天,周围十里八乡的贫民百姓前来白吃宴席,每天千人来享。由于过事杀猪无数,据说事完后,打扫葱皮里面还有着两头杀死的猪没发现。他们虽然加大业大,但他们也是从点滴做起的,平时积德行善,为民解忧的行为传为历史佳话。

(6)在抗日战争相解放战争中,贾庄村人民奋勇直上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革命胜利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在八年抗战中,阎锡山的第十九军部队驻扎在贾庄,日军飞机轰炸村庄,有三名群众被炸弹炸死,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杀害了几名群众。村里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有不少青壮年参加解放军,奔赴前线,保卫祖国,有不少人战死在外面,有的人身负重伤。贾庄人民为革命胜利写下了光辉篇章。

周边

关王庙乡贾庄村人嘴役军乙退服务站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

周边村庄

贾村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G108(京昆线)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G108(京昆线)

贾村 地址:临汾市古县

贾庄 地址:临汾市汾西县

贾村 地址:临汾市浮山县

贾庄 地址:临汾市古县古北线

法王庙村 地址:临汾市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