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赖沟村
回民区, 回民区历史沿革, 回民区行政区划, 回民区地理环境, 回民区自然资源, 回民区人口, 回民区经济, 回民区交通运输, 回民区政治, 回民区社会事业, 回民区历史文化, 回民区风景名胜, 回民区荣誉称号
回民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辖区,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 中部、 呼和浩特市 区西北部,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毗邻5个旗、县(区),总面积19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回民区辖8个街道、1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回民区常住人口为436042人。 清朝时期,回民区为归化城的回民聚集区。1950年12月28日,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5年12月,撤销回民自治区,改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1967年,更名为“红旗区”;1978年10月,恢复回民区。 回民区主要景点有 乌兰夫纪念馆 、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等。 2022年6月22日,回民区入选“平安内蒙古建设示范旗县(市、区)名单”。 2023年1月29日,回民区入选“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名单”。 202...
详情回民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辖区,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 中部、 呼和浩特市 区西北部,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毗邻5个旗、县(区),总面积19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6月,回民区辖8个街道、1个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回民区常住人口为436042人。 清朝时期,回民区为归化城的回民聚集区。1950年12月28日,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1955年12月,撤销回民自治区,改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1967年,更名为“红旗区”;1978年10月,恢复回民区。 回民区主要景点有 乌兰夫纪念馆 、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等。 2022年6月22日,回民区入选“平安内蒙古建设示范旗县(市、区)名单”。 2023年1月29日,回民区入选“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名单”。 2023年,回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7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17元,同比增长6%。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 ,回民区境内就有人类活动。 舜时期,回民区与呼和浩特其他地区称“并州徼外”,当时为荤粥族所居地。 夏、商、周时期,呼和浩特地区或称“并州徼外”、或称“冀州徼外”。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征服居于今呼和浩特地区的少数民族“ 林胡 ”和“ 楼烦 ”,在阴山(大青山)山脉南麓置 云中郡 (今 托克托县 古城村),回民区属云中郡领地。 秦朝时期,设36个郡,原 赵国 的云中郡仍为一郡,管理今呼和浩特大部地区,回民区属云中郡辖地。 西汉初期,呼和浩特部分地区仍奔讲称云中郡,回民区属之。 东汉末年,鲜卑拓拔部占据呼和浩特地区,后拓拔部建立北魏,回民区属 盛乐城 管辖,后将盛乐都城安置归顺于魏的 敕勒族 ,故呼和浩特地区有“敕勒川”之称,回民区在敕勒川地界内。 南北朝时期,呼和殃洒漏浩特地区曾是 突厥族 居地。 隋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设榆林关总管府,不久又改为云州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改 云州 为 定襄郡 ,回民区为定襄郡辖地。 唐朝时期,先后在呼和浩特地区设 云中都护府 ,又称单于都护府,后又改置为东受降城,回民区为其属地。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族占据呼和浩特地区。 辽承担脚端天禄元年(947年),设置 丰州 (城址今白塔村北),回民区为丰州属地,属云中州 西京道 (治所在今山西大同)管辖。 金收国元年(1115年),改西京道为 西京路 ,今呼和浩特地区仍称丰州。后充祖仔将丰州改称天德总管府,回民区属之。 元朝时期,沿金制,今呼和浩特地区仍称西京路丰州,隶属中书省 大同路 管辖,今回民区为丰州辖区。 明朝初期,在长城以北设置五卫,回民区属丰州卫属地。正统年间,放弃长城以北军事设置,呼和浩特地区成为蒙古 土默特部 驻牧地,回民区为土默川之中的一部分。万历三年(1575年),城垣建成,赐名“酷放连归化城”,今回民区为 归化城 属地。 后金天聪八祖渗年(1634年),后金统一内蒙古各部,把居于呼和浩特地区的土默特部分为左右两翼,设左右翼都统管理,回民区为左翼辖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设安北将军,驻归化城,专管归化城都统﹑副都统及训练官民等事。雍正元年(1723年),将归化城军政、民政分设,归化城土默特副都统只管蒙古族民政和军事,设归化城理事同知专管民政,对汉、回等民族进行管理,隶山西大同府。雍正七年(1729年),归化城理事同知改属山西 朔平府 。乾隆六年(1741年),在归化城设 归绥道 ,隶属山西巡抚,管辖归化、绥远、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萨拉齐六厅,今回民区属归化厅管辖范围。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厅,改归绥道为观察使公署,归化厅改称归化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归绥道观察使;同年,撤销新城的粮饷理事同知厅(原绥远粮饷厅),并将绥远、归化新旧二城正式合并称 归绥县 。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民国四年(1915年),设 绥远道 ,管辖行政区内的8个县;同年7月,废除绥远道,改为绥远民政厅,恢复都统,下设军政、民政厅建置;同年9月,改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公署为绥远省临时区政府。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省成立,并将归绥县定为省会(一级县),下设4个区,今回民区在第一区所辖范围内。民国二端提十六年(1937年),成立伪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归绥城区改称厚和豪特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归绥县改称巴彦县;同年8月,撤销巴彦县,与市区合并,通称厚和特别市。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更名厚和市,在厚和市城区设6个镇,旧城设4个镇,今回民区在第四镇范围内。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国民党进驻归绥,厚和市改称为归绥市,恢复归绥县,与市割界分治,当时归绥市市区原6个镇改为6个区,旧城有4个区,今回民区为第一区范围内。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绥远和平解放后,归绥市区仍设6个区,今回民区在第一区境内。 1950年2月,归绥市在调整区划时,将回民聚居区域划入归绥市第一区公所辖区。同年12月28日,撤销归绥市第一区公所,成立归绥市回民自治区。 1955年12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回民自治区,改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 1956年11月,呼和浩特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庆凯区时,将其一部分区域划归回民区。 1961年,新城区管辖的锡林郭勒北路以西部分地区划归回民区。 1967年,将回民区更名为“红旗区”,并成立红旗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恢复谅嘱兵回民区。 1980年,召开回民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回民区人大常委会和人民政府。 回民区电子地图 1999年7月1日,呼和浩特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把原郊区的攸攸板乡和西菜园乡9个行政村划归回民区,统称攸攸板乡。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0年3月,将新华西路办事处部分居民委员会划分,建立糖厂路办事处。 1974年9月,将糖厂路办事处新钢地区部分居民委员会划出,建立海拉尔西路办事处。 1979年,糖厂路办事处改称光明路办事处。 1999年12月,攸攸板乡改称攸攸板镇。 2003年3月15日,将光明路、海拉尔西路办事处部分居民委员会划出,建立钢铁路办事处。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回民区辖8个街道、1个镇: 新华西路街道 、 中山西路街道 、 光明路街道 、 海拉尔西路街道 、 环河街街道 、 通道街街道 、 钢铁路街道 、阿拉善北路街道、 攸攸板镇 。 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西街49号。 回民区地理位置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回民区卫星地图 回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呼和浩特市区西北部,介于北纬40°48′—41°08′、东经111°36′—112°30′之间,毗邻5个旗、县(区),东与 新城区 、 赛罕区 相接,南与 玉泉区 毗邻,西与 土默特左旗 接壤,北与 武川县 交界。全区总面积为194平方千米,南北最长距离约19千米,东西最长距离约18千米。 回民区地质
回民区山区主要以古生代的地层为主,尚有少量中生界地层分布,沟谷、山间凹地及山间平原分布着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土层,平原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土层。地形地貌
回民区地形图 回民区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 地形主要由平原、山前丘陵、沟壑、山地四部分构成,南部平原为湖相沉积湖滨沉积形成的大青山冲积扇倾斜平原,其丘陵、沟壑、山地为大青山石质山区及黄山沟壑构成。主要山峰有蜈蚣坝、西笔架山、砚台山、马头山、半山、摩天岭、大白山、南天门山,最高山峰海拔2081米。气候
回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温凉,春季干早多风,雨热同期,积温有效性高,小气候特点明显。水文
回民区境内河流多属季节性沟河,少部分来自山泉,多为雨季沟谷的汇流水。有大小山沟13条,主要有乌素图沟、坝口子沟、毫赖沟,最后流入小黑河。土壤
回民区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从高而低按层次分布,大部分土壤为壤质土。厚度在30厘米以上为中体土或厚体土,15°以上坡耕地土层厚度平均40厘米,北部山区土壤类型为灰褐土,向南为栗褐土,山前冲积平原为草甸土。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回民区土地总面积18532.24公顷。其中农用地15114.45公顷,包括耕地1741.74公顷,园地438.92公顷,林地8405.26公顷,牧草地4393.12公顷,其他农用地135.41公顷,建设用地2583.44公顷,其中,居民及工矿用地2252.79公顷,交通用地290.88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9.77公顷,未利用地834.35公顷。矿产资源
回民区境内已发现金、银、铁、煤、大理石、金云母、石墨矿等10余种矿种。生物资源
回民区有栽培植物约700余种,主要有小麦、莜麦,甜菜、蔬菜、瓜类等。野生植物有400余种,按用途分类,有药用植物:甘草、黄芪、麻黄、知母、枸杞等40余种。油用植物:芨芨草、芦苇、龙须草、马莲等。果类植物:酸枣,酸梨、山葡萄、杏等。淀粉植物:沙蓬、野荞麦等。鸟类141种,兽类29种。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回民区常住人口为436042人。民族
回民区境内有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23个民族。经济
综述
2023年,回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7亿元,同比增长10%。 2023年,回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亿元,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 2023年,回民区固定资产投资59亿元,同比增长35%。 2023年,回民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17元,同比增长6%。第一产业
2023年,回民区与1家企业合作搭建乌素图杏仁露、杏干果脯生产线;推广五彩小菊和濒危、名贵药材扩繁培育。第二产业
2023年,回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
2023年,回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5%;改造升级东乌素图村,打造幸福泉、古树广场等4处网红景点;盘活140亩古杏园打造杏花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全年旅游接待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78亿元。交通运输
回民区交通便利,境内京包铁路、呼包公路、110国道横贯东西,呼武公路向北连接阴山以北地区。政治
职务 | 姓名 |
区委书记 | 赵燕茹 |
区长 | 乔文杰 |
截至2024年2月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回民区新增学位4860个,推动建设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呼市一中实验学校完成首批招生,引进1家教育集团与八中、太平街小学组建名校共同体,内蒙古财大附属学校完成方案设计、推进手续办理,公开招录教师70名,引进优秀人才20名,选拔14名年轻副校(园)长。科学技术
2023年,回民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家,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企业与内蒙古科技大学联合建立研发实验室及产学研实训基地。文化事业
2023年,回民区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核验工作,开展乌素图召壁画保护性修缮等文物保护传承工作,内蒙古新华书店全面升级改造,举办全民综合运动会等大中型文体活动200余场,区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区文体旅游广电局被评为“自治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医疗卫生
2023年,回民区医院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签约挂牌,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医联体全覆盖,钢铁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通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海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扩建,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完成疾控实验室CMA体系认定,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完成。社会保障
2023年,回民区新增城镇就业7562人,大学生创业就业近6000人,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2684万元,开展就业技能等培训2100余人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64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五有”标准全覆盖,惠德养老服务中心等5处养老服务设施投入运营,供给床位599张,义和巷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育试点”,区民政局获评“自治区优秀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单位”。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朝时期,回民区为归化城的回民聚集区。康熙年间,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的回民商队留居归化城,另有山西大同,右卫的回民商队,也定居“归化城”,他们以经营商业、屠宰、驼运为业。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有天山南北麓的回民数千人,随清军来到呼和浩特,住在城东南的八拜村,以后又迁居旧城北门外一带。1950年,设置回民自治区。1956年,改为回民区。方言
回民区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晋语—张呼片,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在方言的词汇上既有与普通话相一致的,也有不一样的。风景名胜
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纪念馆 (2张) 乌兰夫纪念馆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西街乌兰夫公园内,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主馆、纪念广场和塑像平台、纪念亭、牌楼门等4个单项工程。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4张)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中段前坡,东西长80余千米,南北平均宽约10千米,总面积80400公顷,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由劈柴沟旅游区、白石头沟旅游区、喇嘛洞旅游区、水磨沟旅游区、狩猎区、乌素图旅游中心六个部分构成。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2张)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南街28号,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占地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整体坐东朝西,为一处独立的三进院落,寺门3间。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20日,回民区入选“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名单”。 2018年2月,回民区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6月5日,回民区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名单。 2019年3月13日,回民区入选“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6月22日,回民区入选“平安内蒙古建设示范旗县(市、区)名单”。 2023年1月29日,回民区入选“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名单”。周边景区,
壕赖沟
地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
周边村庄
毫赖沟村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