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湾子村
新宾大米, 新宾大米产品特征, 新宾大米产地环境, 新宾大米历史渊源, 新宾大米生产情况, 新宾大米产品荣誉, 新宾大米地理标志, 新宾大米历史文化
新宾大米,辽宁省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宾大米产地属北温带季节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负氧离子高、水质及昼夜温差大,新宾大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米饭富有光泽,米香扑鼻,细腻爽口,绵软略甜。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新宾大米”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特征 外在感官品质
详情
新宾大米,辽宁省抚顺市 新宾满族自治县 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宾大米产地属北温带季节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资源丰富、空气负氧离子高、水质及昼夜温差大,新宾大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米饭富有光泽,米香扑鼻,细腻爽口,绵软略甜。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新宾大米”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产品特征
外在感官品质
内在品质指标
新宾大米含 垩白度 0-5.0%;直链淀粉含量15-18.4克/100克, 蛋白质6.87克/100克,胶稠度72毫米,水分13.7%。膳食纤维0.46克/100克,钙6.67毫克/100克,铁0.75毫克/100克,锌1乌屑.4毫克/100克,钾62.6毫克/1提屑柜00克,镁20.4毫克/100克,硒3.0微克/100克。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1999)及绿色食品稻米标准(NY/T419-2014)的要求。 “新宾大米”营养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高,其中,直堡艰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既保证了稻米的最佳食味品质,又保证了稻米的营养品质;镁的平均含量高于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近2倍,钾的平均含量低于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近20%,镁钾的比值是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的2倍,镁钾比值较大是大杠付狱米食味品质较好的根本所在。产地环境
地貌土壤
水文情况
气候条件
历史渊源
生产情况
新宾县有水田面积8700公顷,约13万亩,水稻亩产400-450千克/1亩,富硒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0亩,水稻总产量达15000吨。2015年新宾生态富硒大米,种植面积100亩。产品荣誉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新宾大米”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新宾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东至 响水河子乡 大坎子村,西至 南杂木镇 转湾子村,南至 大四平镇 徐甸子村,北至南杂木镇南杂木村。所辖乡镇包括旺清门镇、响水河子乡、新宾镇、北四平乡、红庙子乡、红升乡、苇子峪镇、永陵镇、木奇镇、榆树乡、上夹河镇、下夹河乡、南杂木镇、大四平镇、平顶山镇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24°15′56''至125°27′46'',北纬41°14′10''至41°58′50''之间。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9-01-2529 质量安全规定 新宾大米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一)产地要求。产地选择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ΝY/T391)有关规定。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五优稻4号为主栽品种,经检测:蛋白质6-8克/100克;胶稠度68-85毫米;食味品质分90-100;钾62.6-90.1毫克/100克;镁12.9-20.4毫克/100克;硒1.0-3.0微克/100克。种子标准应符合国家粮食作物种子(GB4404.1)有关规定,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即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4.5%。 2、选择的品种要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非转基因品种,品种要经过本地区试验、示范后才能种植。选择的品种要具有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宜等特点。 3、品质: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中粳稻谷质量指标要求。 4、生育期:早熟品种134-139天,中熟品种140-145天,晚熟品种146-151天。 5、晒种选种:3月下旬浸种前选择晴暖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种子3-4次。晒好的种子用16%盐水选种,清除秕谷和杂质,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后再浸种。 6、浸种消毒:4月上旬进行浸种消毒,选用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化学药剂进行浸种,浸种时间按照农药说明书具体要求执行。 7、催芽播种:当种子吸水量增大到种子重量的25%时,捞出种子,置于30-32℃温度条件下催芽,种堆内温度最高不能超过40℃。当种子80%以上破胸时,降温20-25℃,要经常翻动种子,保证出芽整齐。芽长至1.0-2.0毫米时,将种子放在阴凉处摊开,晾芽6-8小时后播种。 (三)培育壮秧、秧田管理。秧田要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旱田,园田或庭院育苗。 1、壮秧标准形态指标:株高15-18厘米;根数13-20条;根毛多而粗壮;秧苗整齐。生态指标:秧龄30-40天;叶龄3.5-5.5片。生理指标:叶色绿而不浓;根白色;植株富有弹性;根吸收力强;发根快;耐凋萎性强;无病虫害。 2、整地:无论是秋整地还是春整地,秧田耕深10厘米左右,去除石块、根茬等杂物,耙细整平。 3、做床:床面平整,无土坷垃,无根茬,无石块等杂物。床面长15-20米,床面宽1.5-1.8米,沟深10厘米,沟宽40厘米。 4、施肥浇水结合翻耕耙地,腐熟过筛优质农肥10-15千克/平方米,均匀混拌到10厘米深土层内。结合做床,硫酸铵100克/平方米、磷酸二铵100克/平方米、硫酸钾50克/平方米或水稻壮秧剂1.25千克/平方米,均匀混拌在5厘米深土层内。播种前床面要浇水,浇水深度要达到10厘米。 5、配营养土营养土的配比为60%过筛园田土加40%过筛腐熟农肥。盘育苗每盘备2千克营养土,旱育苗备营养土3千克/平方米。 6、适时播种播种时期:4月上中旬,当气温稳定通过5℃以上时,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适时早播,保证了水稻的成熟度,提高产量。播种数量:旱育苗播催芽的种子150-200克/平方米,播种10-15平方米/亩,盘育苗每盘播催芽的种子75-100克,每亩播种30-35盘。工厂化育苗的每盘播催芽的种子150克。 7、覆土打药:播种后将种子拍入土内,覆盖营养土0.5-1厘米,然后喷洒除草剂封闭杂草。使用剂量按照农药说明书规定量进行。 8、覆膜保温:喷施除草剂后床面要平铺一层地膜,然后架拱条覆盖保温材料。可选用塑料布覆盖,也可选用无纺布覆盖,覆盖后拌绳拉紧,防止大风揭膜。 9、秧田管理温度管理:出苗前的管理主要是保温保湿,防止大风揭膜,出齐苗后及时抽出地膜。一叶一心期床内温度控制在25-30℃,二叶一心期床内温度控制在20-25℃,三叶一心期以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床内温度超过30℃时要通风炼苗,防止高温引起徒长和灼伤。防止通风不及时引发青枯病。水分管理: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95%,至少不低于65%。出苗见青头时,如床土缺水,应浇一次青头水。通风炼苗后要注意补水,缺水时要一次浇透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反对大水漫灌和长期淹灌。移栽前5-7天,控制浇水,促进根系生长。施肥管理:不宜多施氮肥,要施足磷、钾、硅肥。在施足底肥和壮秧剂的条件下,一般苗期不用追肥。秧苗3-5叶后,出现脱肥现象,追施硫酸铵30-50克/平方米,追肥后浇一次水。防治病虫害:秧苗二叶期进行立枯病防治。移栽前5天左右进行稻水象甲等害虫防治。选用适合立枯病和稻水象甲的化学药品进行防治,使用剂量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量进行。 (四)本田管理。 1、整地技术实施机械秋翻地及机械畜力春翻地,移栽前修整排灌渠系及田埂。插秧前5-7天灌水泡田,水打埂,水耙地,水找平,达到田面平坦,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沉淀适宜后插秧。 2、适时插秧插秧时间:5月下旬,当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开始插秧,不插6月秧。早移栽为了保证水稻的成熟度,提高产量。插秧密度:低肥力地块行距30厘米,穴距13.3厘米(9×4寸)。中肥力地块行距30厘米,穴距16.5厘米(9×5寸)。高肥力地块行距30厘米,穴距20厘米(9×6寸)。每穴插3-4株基本苗。插秧质量:插秧深度不超过2厘米,深浅一致。达到行直苗正,穴与穴之间分布均匀。保苗率应达到98%以上。 3、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有关规定,农家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按照25:1的比例补充化学氮素。最后一次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结束。采用“氮肥减半,磷肥适量,增施钾肥”的施肥方法,既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又对稻瘟病起到预防作用。施农家肥:允许使用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绿肥、秸秆肥、泥肥、饼肥等。施农家肥2000-5000千克/亩,农家肥在翻地或旋耕前施入。施商品肥:允许使用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等。底肥:施生物有机肥50千克/亩,尿素6千克/亩,磷酸二铵10千克/亩(三元复合肥15千克),硫酸钾10千克/亩,底肥在水耙地前3天施入。6月中旬追施保蘖肥,施尿素5千克/亩。7月中旬根据水稻长势、天气情况酌施穗肥,能不施的则不施,能少施的则少施,如抽穗前15-20天明显脱肥时,追硫酸铵5千克/亩。 4、间歇灌水运用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浅水插秧,插秧后灌深水护苗3天。7月10日前(幼穗分化前)浅灌水,7月25日后干湿间歇灌水,每次灌水深度不超过5厘米,水层消失后,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85%,应进行灌水,由浅到湿,由湿到干,后水不见前水,循环交替。从而提高对温度的有效利用率,保证水稻的成熟度,提高产量。 5、防治病虫草害农药使用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有关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坚决不使用。严格控制用药量与安全使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必须在收获前40天结束。为了提高大米产品品质,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近几年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方面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兼顾物理方法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本田除草:插秧后5-7天药剂封闭。(2)防治病害稻瘟病:防治叶瘟在7月上旬分蘖高峰期打药。纹枯病:发病初期打药。稻曲病:水稻抽穗前5-7天打药。(3)防治虫害稻水象甲:防治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迁飞到水田的高峰期及时打药。防治幼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孵化盛期及时打药。并可防治多种水稻害虫。稻飞虱: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现稻飞虱成虫及时打药防治。二化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现成虫及时打药。 (五)适时收获。收获时期:黄熟期稻谷颜色变黄,子粒充实饱满坚硬。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子粒含水量为17%-20%,茎秆含水量为60%-70%时适宜收获。收获方法:收获前7-10天进行田间排水,不宜过早断水,以免使水稻枯熟,影响产量和品质。可采用机械收割或人工收割两种方法。人工收割时,最好选择晴天无露水时进行,稻捆不宜过大,割后及时晾晒,使稻谷干燥,为脱谷做好准备。机械收割时,直接脱谷,选择晴天无露水时,在水泥晾晒场进行晾晒。不同品种要单独收获。及时脱谷:稻谷质量符合国家优质稻谷标准(GB/T17891)有关规定。要求稻谷水分达到14.5%时脱谷,脱谷损失率应控制在3%以内,不同品种要单独脱谷。安全贮存:库房内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稻谷水分≤14.5%,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不同品种要单独贮存。 (六)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 1、加工:稻谷-初清-去石-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白米分级-色选-成品大米-真空包装―贮藏。 2、包装:通常以5千克为单位的密封袋包装,或1千克为单位的真空包装(特殊要求除外),包装物采用食品级内包装材料,外包装为纸制包装箱。 3、贮藏:加工后的成品,应在常温下贮藏于避光、干燥、防潮和防雨的库房,贮藏设施应清洁、通风、无虫害和鼠害,并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贮。 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七)生产记录要求。“新宾大米”的生产全过程必须建立生产记录档案,生产过程记录必须真实、客观,记录产品从栽培到收获所有影响产品的各项农事操作。包括:产地、品种、种子处理、播种或移栽时间、田间管理(肥料使用、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植物生长调节剂类物质的使用)、收获时间、加工时间和方法等技术与过程。生产记录必须存档3年。专用标识使用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1、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2、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4、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1、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新宾大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展示、展销其产品。 (三)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2、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3、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五)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六)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八)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历史文化
周边景区,
转湾子沟
地址: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
周边村庄
转湾子村
地址: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